首页 百科知识 区域创新能力形成的机理分析

区域创新能力形成的机理分析

时间:2022-07-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分析了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形成的内在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从全球角度来看,区域创新能力实际上是经济发展程度和要素集聚、产业集聚的函数。很明显,东亚地区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比。在我国,创新能力较高的地区往往也是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我们分析了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形成的内在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在某种程度上,这种优势是长三角地区独有的,带有某种“核心竞争力”的特征。但是这种优势的存在并不是区域创新能力形成的充分条件,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

从全球角度来看,区域创新能力实际上是经济发展程度和要素集聚、产业集聚的函数。

一、全球创新中心的地理特征:发达国家和大都市

创新活动是各种资源、知识、投入要素以及区域创新环境等组合的产物,创新的绩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决定的。因此,创新频率及水平较高的地区往往是经济发达的地区或大都市,与外界环境全方位、多角度的互动刺激了创新的产生。

从美国专利和商标办公室(USPTO)公布的数据来看,从1997年到2001年间,在东亚地区,日本的专利数量为29949项,中国台湾地区为3778项,韩国为3113项,中国大陆仅为108项。很明显,东亚地区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比。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最新出版的《2006年世界专利报告》提供的数据则显示,1995年,日本、美国、韩国、德国和欧洲专利局居民申请的专利总量居于世界前5位,而2004年排在前5位的是日本、美国、韩国、中国和德国(见图10-4)。

alt

图10-4 各国居民专利申请量(排在前15位的专利申请国)


资料来源:《2006年世界专利报告》。


从人均水平来看,2004年,每百万居民申请的专利数居于前10位的国家是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芬兰、丹麦、挪威和英国(见图10-5),基本上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

经合组织(OECD)的数据显示,美国是世界上研发投入最多的国家,占世界R & D总投入的35%,日本位列第二,占14%。中国、德国、法国、英国、韩国紧随其后,分别占11%、7%、4%、4%和3%(见图10-6)。

alt

图10-5 2004年各国每百万居民的专利申请量


资料来源:《2006年世界专利报告》。


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产业集群都是聚集在大都市周围,例如聚集在美国硅谷的微电子产业集群、聚集在底特律的汽车制造业集群,集中于新泽西的医疗业集群,聚集在纽约的华尔街金融投资产业集群,集中在印度班家罗尔地区的软件业。这些产业群充分利用大都市信息枢纽和人才中心的优势不断创新,确保其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许多大城市构建了自己的创新体系保证,如美国纽约州创新体系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强调集群的概念,并尽可能地将统一领域的科研单位、企业、资本通过得力的机制安排或政策支持科学地结合在一起,缩小技术开发、转化的周期,减小过程中的摩擦力。快速实现技术成果的转化是纽约州创新体系的根本目标(见表10-3)。

alt

图10-6 2004年各国R & D占世界R & D的比重


表10-3 纽约州技术创新体系的架构

alt

续表

alt

资料来源:纽约政府网站。


在我国,创新能力较高的地区往往也是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我国各地区创新能力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梯队,其中上海、北京、广东和江苏属于第一梯队;浙江、山东、天津和辽宁属于第二梯队。〔47〕可以发现,处于第一、二梯队的基本上都是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良好的工业基础、较好的市场经济意识,较高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及居民生活水平为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刺激了区域内知识创造能力和知识获取能力的提高。而较高的对外开放程度、大量的外资和国际先进技术的引入又进一步加强了这种趋势(见表10-4)。

表10-4 2004年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

alt

资料来源:《2004—2005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分析报告》。


二、区域创新影响因素:需求影响和供给影响、制度竞争和技术进步

以上实证分析表明,区域创新能力常常和区域经济的发达程度,以及区域的要素和产业活动集聚程度有关。在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创新能力显然高于发展中国家,在国内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的创新能力也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在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内部,带有集聚经济特征的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其创新能力要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由此可以说明,区域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程度以及集聚经济的发达程度有关。

(一)区域创新的需求

创新需求的产生和经济发达程度以及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成正相关。经济发达带来了消费者的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并对产品的差别化和更新换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企业出于利润动机或为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同样会对中间产品提出多元化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增长,公众和企业的这种多元化需求会因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不断细化与深化,对产品的差别化需求倾向也会不断增强,从而从需求方面刺激区域创新的产生。

形成区域创新需求的另外一个因素是集聚,集聚经济能够产生多元化的需求,在相同或相近的收入水平下,一个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会产生比几十万人口的大城市更多的“高端需求”。比如,一些高档的音乐厅、博物馆等只能出现在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就是因为大量的人口集聚以及由此产生的多元化的需求才能满足这些“阳春白雪”式的供给的存在。同样,也才能给一些暂时不能为多数人接受的“创新产品”提供生存的市场条件。

(二)区域创新的供给

发达的经济和集聚经济存在同样也是区域创新的供给条件。集聚经济包括产业集聚和城市集聚两种,其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来实现收益的递增,通过多样性的人才和知识的交流、融合以及由此产生的知识外部性形成创新。不仅如此,通过集聚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所形成的外部效应,还可以起到刺激竞争、聚集要素和促进创新扩散的作用,从而保证区域创新的供给。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表明,只有在集聚经济的环境下,才能形成相对完整且具有多样性的创新系统,包括大学、科研机构和其他各类服务机构,从而为创新刺激竞争。集聚经济将企业置于更为激烈竞争的环境当中,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中汇集了众多的竞争对手使企业时刻感受到一种“竞争威胁”,这种“竞争威胁”刺激着企业进行创新性研究和开发,从而形成强大的创新动力。

聚集要素。聚集经济同时也促进了各种要素的聚集,使企业更容易发现创新技术所需的基本要素,降低创新的风险,提高创新的成功率。主要体现在:一是吸引资本。实现创新最重要的是要有充裕的资本,企业在某一空间的大量集聚必然吸引资本大量流入,形成充裕的创新资本供给。二是信息共享和知识外溢。聚集经济中的各行为主体处在丰富的信息源中,这种环境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和学习的加强,并且使得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与扩散更顺畅。处在同一产业集群或城市中的各行为主体往往具有相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彼此之间有高度关联,这为其采取外部知识吸纳的方式来进行创新创造了低交易成本、高协同的独特优势,并且可以充分利用与教育研究机构、财经和其他商业机构等社会资源在地理上的邻近性提高创新过程的效率。三是共享劳动力资源。产业集群和城市集聚提高了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同类企业区位上的邻近有利于形成共同的劳动力市场(特别是高技术人才市场),实现人力资本的充分利用和快速流动,促进创新的形成。

加速创新的扩散。“知识传过街道和走廊要比穿过高山和大海容易得多”。集聚经济中各行为主体因地域的接近、交往的频繁、亲友的情缘等因素形成和积累了丰厚的社会资本,减少了学习与交流的交易费用,降低了集群区域内企业创新的壁垒,加强了集群中技术溢出效应,从而使得创新知识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渠道更容易扩散。集聚经济的形成保证了创新的供给,集聚经济发展带来的专业化和多元化又促进了创新的专业化和多元化。而对于一个开放的区域来说,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又加速了整个进程,三者的互动进一步推动了集聚和创新,从而实现累积循环效应。

三、政府的推动

多元化的需求与集聚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是从市场供求的角度来促进创新的,这种市场性的拉动是基础性的。然而,市场机制的局限性和创新活动本身的特性要求政府在区域创新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

创新是一种需要大量资金的产业活动,同时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这种高投入、高风险是一般企业或金融机构所不能承担的,因此创新需要政府相关政策及资金的支持。同时,创新的公共品性质及其外部性也需要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给予适当管制,知识溢出效应使企业获取新知识变得廉价和容易。率先创新者因不能获得正常的回报,导致一些企业不愿意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希望通过“搭便车”获取利益,这会挫伤率先创新者的积极性。因此,政府有必要提供相关的保护政策和政策资金,并创造条件扶持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政府科研机构及跨国公司进行研究与开发合作创新,这对提高企业研究与开发需求规模及创新需求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