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位经济理论与金融中心建设

区位经济理论与金融中心建设

时间:2022-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微观区位理论是指关于具体生产部门或经济设施分布地点的优化选择;宏观区位理论则是关于一国总体生产布局或一地区综合布局的优化方案。区位经济理论源于古典经济学,也是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古典区位论从单一的企业或中心出发,研究成本和运费的最低化。为此,后来的区位理论界一致将冯·杜能尊为区位理论的鼻祖。1.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4.市场区位理论。这种理论与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很相似。

一、区位经济理论

区位经济理论亦称空间经济论,简称区位理论(Location Theory),是关于人们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组合优化的理论。它含有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的内容。微观区位理论是指关于具体生产部门或经济设施分布地点的优化选择;宏观区位理论则是关于一国总体生产布局或一地区综合布局的优化方案。区位经济理论源于古典经济学,也是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一)古典区位理论——成本决定论

1.农业区位理论。古典区位论从单一的企业或中心出发,研究成本和运费的最低化。早在18世纪,欧洲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毕什等探讨并论述过运费、距离、运输等对工业分布的影响。但作为一种学说,区位论则产生于19世纪20—30年代,其标志是1826年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通过多年亲自经营土地的经验,对运输费用最小的农业最佳布局的思考,于1826年完成了《孤立国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他认为在同一集约程度下,单位产品的土地投入量体现在自然条件和离市场远近两个因素上。认为农业收益与运输距离成反比,运输的距离越远,获得的利润越少,反之亦然。所以农民选择的经营种类与市场的距离密切相关,且距离市场越远,可供选择的范围就越小。距离市场越近,区位地租就越高,即农民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的就越多,这就刺激农民增加资本和劳动投入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量。为此,后来的区位理论界一致将冯·杜能尊为区位理论的鼻祖。

2.工业化区位理论。在西欧钢铁工业兴盛的背景下,出现了对区位因子和最小运费点的讨论。最早是19世纪80年代德国经济学者龙哈德(W.Launhaldt)第一个提出了在资源供给和产品销售约束下,使运输成本最小化的厂商最优定位问题及其尝试性的解法,系统完整地建立了工业区位理论,在前人基础上建立了一系列概念、原理和规则,严谨地表述了工业区位理论。20世纪初,韦伯(A.Weber)出版了《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和《工业区位论——区位的一般理论及资本主义理论》两本著作,将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分为两类:区域性因素和集聚因素。工业是如何布局于各个区域的,受区域性因素影响;而在工业区域内,厂商为什么集中于此地而非彼处,则受集聚因素影响;工业在某个地方集中是集聚力和分散力相互作用直至均衡的结果。集聚力受技术发展、劳动力组织变化、市场化因素及经济环境因素影响,分散力则可归结为伴随工业集聚而带来的地租增长的影响。韦伯认为,决定工厂最佳位置的因子,除运输成本外,还有劳动力成本和集聚,这就是他的最小费用点的三个指向。

(二)近代区位理论——利润决定论

近代区位理论从一个地区和城市出发,研究市场配置的最优化。随着古典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过渡,商品的实现成为企业经营最关键的问题,也即市场问题成为工业企业能否赢利,甚至能否存在的关键。因此,在考虑成本和运费的同时,关注市场区划分和市场网合理结构。

1.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费特从市场空间视角对市场竞争力的分析认为,任何工业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销售量,取决于消费者数量与市场空间的大小。但是最基本的是运输费用和生产费用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并且这两种费用的高低与市场空间大小成反比,运输费用和生产费用越低,市场空间就越大,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工业企业的生存和获利的空间就越大。

2.一般区位理论。戈特哈德·贝蒂·俄林在资源禀赋的视野中对工业区位形成作了探讨。俄林认为,不管是在一个区域内,还是在一个国家内,在一个综合的时间里,所有的商品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都是由它们各自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在需求方面包含着两种决定因素:一是消费者的欲望、要求和爱好;二是生产要素所有权的分配状况。这种分配状况影响一个人的收入,从而影响到需求情况。供给方面也包含着两种决定因素:一是生产要素的供给,即资源禀赋状况;二是生产物质条件,这些物质条件决定了商品生产中生产要素的结合比例,表现出要素密集的性质。这就造成了国内外各地区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俄林认为,在资本和劳动力可以在区域范围内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工业区位取决于产品运输的难易程度及其原料产地与市场之间距离的远近;在资本和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人口增长率储蓄率和各地区价格比率的变化会导致有差异地区的生产要素配置状况发生变化,引起工业区位的改变。

3.中心地理论。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Chrestaller)在《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中,用城市层级对中心地空间分布模式进行研究。克里斯泰勒从“地域面积具有同质性和所有方向上交通体系相同”这两个假定出发,认为城市和城市周围地区是相互依赖、相互服务、密切相关的。它们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客观规律,一定的生产地必将产生一个适当的城镇,这个城镇是周围地区的中心,并且这个城镇向周围地区提供所需的商品和服务。他从研究地图上的聚落分布开始,通过调查研究,确立了中心地理论的一系列原理:三角形聚落分布、六边形市场区的框架;等级序列和门槛人口的内涵;根据市场、交通和行政原则得出的网点类型。

4.市场区位理论。奥古斯特·廖什(August Losch)在《区位经济学》一书中以市场需求作为空间变量对市场区位体系进行研究,进而探讨了市场区位体系和工业企业最大利润的区位,形成了市场区位理论。市场区位理论将空间均衡的思想引入区位分析,研究了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结构对区位选择和产业配置的影响。廖什认为,每一单个企业的产品销售范围,最初是以产地为圆心,最大销售距离为半径的圆形,而产品价格又是需求量的递减函数,所以单个企业的产品总销售额是需求曲线在销售圆区旋转形成的圆锥体。随着更多工厂的介入,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销售范围,由此形成了圆外空当,即圆外有很多潜在的消费者不能得到市场的供给,但是这种圆形市场仅仅是短期的,因为通过自由竞争,每个企业都想扩大自己的市场范围,因此圆与圆之间的空当被新的竞争者所占领,圆形市场被挤压,最后形成了六边形的市场网络。这种理论与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很相似。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以市场需求作为空间变量对市场区位体系的解释,在区位理论的发展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区位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区域会存在,它定义了依赖于市场区以及规模经济和交通成本之间的关系的节点区。这样,不仅使区位分析由单纯的生产扩展到了市场,而且开始从单个厂商为主扩展到了整个产业”。

(三)现代区位理论——综合决定论

现代区位理论是从整个国民经济出发,研究宏观经济地区布局的最佳化。20世纪30年代初,瑞典著名经济学者俄林(Ohlin)写了《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认为杜能和韦伯的古典区位论是孤立的微观理论,而把区位研究同地域分工和区际国际贸易结合,这就把贸易理论看成区位论的一部分,从而成为一般的宏观理论。后来,经济学者把前一种微观理论称为特殊区位论,把后一种宏观理论称为一般区位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空间价格平衡理论和投入产出模型大兴于世,俄林的一般区位论逐渐成为区域研究的基础。40年代,美国学者乌尔曼(Ullman)将克里斯泰勒的理论介绍到美国,引起美国和其他英语国家的重视。50年代,戛里逊(Garrison)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讲学便是从推广和应用中心地理论开始的。克里斯泰勒的理论被成功地用来解释城镇聚落的分布、城市零售商业的区位等问题。60年代,区位论侧重研究人类经济空间组织内在机理,普及了用蒙特卡罗法建立的随机扩散模式和时空地理方法,开始了区域预测的新纪元。从70年代起,区位论开始向动态化迈进。80年代以来,英国的威尔逊(Wilson)和比利时的爱伦(Allen)结合耗散结构和突变理论,分别就空间相互作用模式和中地论结构进行动态模拟,取得了很大的理论突破。近几年来,区位论的研究一直建立在时间动态分析和中长期预报的目标体系上,其理论得到了不断地深入和发展,系统论、信息论和运筹学方法使区位经济理论和应用大大向纵深发展,主要表现在:(1)从单个经济单位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地区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的研究;(2)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推导,变为力求接近实际的区域分析及建立在实践中可应用的区域模型,以提供实际的具体决策标准;(3)区位决策的客体除工业、农业、市场以外,又扩展到范围广泛的第三产业设施;(4)区位经济理论的研究形成了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方向,即区域科学方向和人文地理学区域分析方向;(5)采用了数理统计、投入产出法、电子计算机等新方法和新工具,加强了区位经济理论的生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功能;(6)突出了诸如集聚因子与集聚过程、市场地域结构与空间集聚的关系、区域经济结构合理化、城镇和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合理发展与空间结构、人文现象的区域模型及地域关系等区位经济理论重大课题的研究。

二、区位经济理论在金融中心形成中的应用

(一)区位经济理论对金融中心形成的解释

1974年,金德尔伯格提出了导致金融机构在金融中心集聚的主要原因是由跨地区支付效率的提高和金融资源跨地区配置效率的提高带来的聚集效应的观点。他指出:由于单一金融中心的形成,使得每个地区在对外收付时并不是分别与其他地区进行结算,而是与单一金融中心进行结算,这有助于金融效率的提高。

1982年,帕克(Park)在《离岸金融中心经济学》一文中,将区域经济学当中的区位理论应用于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因分析上,指出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主要依据是区位优势,并构建了国际金融中心形成需具备的地理条件。他指出,促使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区位优势有时区优势、地点优势、交通优势和政策优势等,而构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地理条件有地理上集聚的银行数量、生产者服务(法律、会计、保险、不动产和管理咨询)的广泛可得性,以及相关银行能够迅速运作的熟练的劳动力市场、先进的交通通信系统、外国银行对客户的接近可能、存在新的国际客户、政治稳定性和法规的可预见性、连续性、灵活性及与国际法规的可衔接性和较低的经营成本等。

1990年,戴维斯(E.P.Davis)在《国际金融中心的产业化分析》一文中,将产业区位理论应用到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的解释方面,他根据企业选址理论提出,对金融中心形成至关重要的是金融企业在区位决策时总体考虑的三个方面因素:供给条件,主要指那些为金融机构运行所需的生产要素和商业环境;需求条件,主要指金融服务的需求规模和挑剔程度等,其中客户联系是最重要的因素;影响金融机构的规模经济因素,主要指金融产业的产业集群、专业化和金融创新等。1991年,以克鲁格曼(Krugman)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认为金融机构一般会选址在劳工(特别是智能型劳工)密集、专业生产者服务(如通信和律师服务)充裕,以及科技高度发达的地区。Bindemann(1999)也指出了区位理论在国际金融中心研究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区位理论主要考察了供给、需求、沉没成本、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以及规模不经济、交通成本、信息和不确定问题等,这些对国际金融中心的研究有很大贡献。

(二)金融中心形成研究的地理区位视角

从历史上看,在早期金融中心形成过程中,地理区位优势对于一个城市能否最终成为金融中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按照Laulajainen(1998)的分析,美国纽约而不是费城和华盛顿最终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其金融批发功能决定性地依赖于纽约的交通地位和信息优势。伦敦的交通位置优势是使其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一个重要条件。上海在海运、河运方面所具有的优越交通条件,是上海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成为远东地区金融服务中心的重要因素。新加坡作为亚太地区的重要金融中心,也与其作为国际海运航线的焦点城市有着密切关联。具备收集、交换、重组和解译信息的能力是国际金融中心最根本的特征,而收集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早期的河运、海运条件和后来的铁路、电缆、公路、航空、卫星通信等的发展。

以区位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作为分析依据,从要素供给和产品需求方面分析国际金融中心自身具备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这种区位优势为金融市场各类主体提供较为优越的条件。金融中心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主要包括:(1)时区优势。金融中心的营业时间和其他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衔接,成为国际金融市场连续运转的一个环节。随着金融交易全球化的进展,跨境、跨时区的金融交易大量增加,客观上要求金融中心必须处于适宜的时区。(2)地点优势。中心所在地周边地区实体经济较为发达,对资金流动性需求相应较高,为金融市场主体提供了产品需求。(3)交通运输、通信优势。便利快捷的海陆空交通运输网络以及发达的通信系统,提供更好的要素供给,有利于降低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4)政策优势。金融中心所在地政府对金融业采取自由化和国际化政策,能够提供包括税收在内的多方面优惠便利。

总之,区位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要素供给和产品需求是影响工业企业区位决策的主要经济因素,同时企业选址的内在惯性是由于区位之间的外部经济性差异以及未来条件的不确定性导致的。金融市场主体选址的趋同性的理论依据是区位选择的内在惯性,在中心区域内聚集,从而形成了国际金融中心。该理论从地理位置方面具有的优势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原因作出了合理的解释,同时也为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必备的要素分析提供了理论框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