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周转资金怎么记账

企业周转资金怎么记账

时间:2022-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行制度规定企业应向外提供的会计报表有三张主表和若干张附表。会计报表附注主要是对会计报表中不能包括的内容或者披露不详尽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至少应当包括条例和制度规定的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季度、月度财务会计报告通常仅指会计报表。现行财务会计法规对企业编制会计报表有明确的规定和严格的要求。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财务会计报告的定义;掌握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掌握会计报表的编制程序;掌握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内容、结构和编制方法;掌握利润表的作用、内容、结构和编制方法;掌握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分类;了解会计报表附表内容。

关键概念:

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附注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含义和作用

(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含义

财务会计报告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特定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在日常会计核算中,把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通过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等会计核算方法,反映在各种会计账簿中。但是,就某一会计期间的整体经营过程而言,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上的资料所提供的信息不能集中、概括地反映会计主体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因而难以满足利益相关者了解该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需要。因此就有必要在日常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定期编制各种会计报表,为有关方面提供全面的信息。

(二)财务会计报告的作用

财务会计报告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财务会计报告有助于国家经济管理部门加强宏观经济调控

财税部门通过财务会计报告所提供的财务信息,检查企业各种税金的缴纳和利润的分配情况、督促企业履行对国家承担的义务。国家宏观管理部门通过财务会计报告的逐级汇报,了解各部门、行业、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从而制定出合乎实际的经济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和管理。

2.财务会计报告有助于投资者和债权人作出合理的决策

由于债权人和部分投资者一般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因而不能直接获得其所需要的信息。而财务会计报告能够帮助他们充分了解各单位财务状况,为投资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以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为企业的金融机构债权人、供应商和其他商业债权人提供该企业的资金运转情况、短期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等相关的信息资料。

3.财务会计报告有助于企业内部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

会计报表为企业的管理者进行日常的管理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通过研究、分析财务成本状况,评价企业的经济工作,可以总结经验,查漏补缺,不断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二、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及分类

(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

我国财政部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中规定,财务会计报告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

(1)资产负债表;

(2)利润表;

(3)现金流量表;

(4)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变动表;

(5)附注。

可见财务会计报告主要是由会计报表和会计报表附注组成。

企业会计报表是财务会计报告的主干部分,它是用表格的形式简明扼要地反映企业在一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它一般由主表和附表两部分组成。现行制度规定企业应向外提供的会计报表有三张主表和若干张附表。主表是企业基本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附表是对主要报表内容进行补充的报表,包括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利润分配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

会计报表附注是为了帮助报表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报表的有关项目等作的解释,是对会计报表的补充说明。会计报表附注主要是对会计报表中不能包括的内容或者披露不详尽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二)财务会计报告的分类

企业编制的财务报表,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1.按照财务会计报告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分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日期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信息的财务报表;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表是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部分当期增减变动情况的财务报表。

2.按照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时间分类

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根据所反映的期间长短的不同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通常又把后三者统称为中期财务会计报告。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是指年度终了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至少应当包括条例和制度规定的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

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是指每个会计年度的前半年结束后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包括会计报表和会计报表附注中有关重大事项的说明。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重大事项的说明,如转让子公司等。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报出前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项目、或有事项等,除特别重大事项外,可不作调整或披露。

季度、月度财务会计报告是指季度和月度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季度、月度财务会计报告通常仅指会计报表。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3.按照财务报表的编报主体分类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按编报主体可分为单位财务报告、汇总财务报告、合并财务报告。单位财务报告是指独立核算单位编制的财务报告;汇总财务报告是指上级公司或主管部门根据单位财务报告和单位本身的报表汇总编制而成的财务报告;合并财务报告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子公司构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财务报表。

三、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与程序

( 一)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

为了保证会计报表的质量和发挥会计报表的作用,会计报表要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现行财务会计法规对企业编制会计报表有明确的规定和严格的要求。

国务院的《企业会计报表条例》规定,“企业编制会计报表,应当根据真实的交易、事项以及完整、准确的账簿记录等资料,并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做到“内容完整、数字真实、计算准确,不得漏报或任意取舍”。

1.内容完整

会计报表必须按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报表种类、格式、内容填报齐全,补充资料必须全部填列。汇总报表必须全部汇齐,不得漏编或者漏填。

2.数字真实

根据客观性原则,企业会计报表所填列的数字必须真实可靠,能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济活动情况,严禁弄虚作假、估计数字、提前结账,这是会计报表编制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充分发挥会计报表作用的前提条件。只有保证会计报表指标的真实可靠,才能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正确的信息,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

3.计算准确

会计报表的各项指标,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中规定的口径计算、填列。在本期所有已发生的经济业务和转账业务全部登记入账的基础上,结清各个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认真对账和清查财产,做到账证、账账、账实、账表相符,以确保会计报表数字的准确性。

4.编报及时

根据及时性原则的要求,各种会计报表必须按照规定时间及时编报不得拖延,以免影响逐级汇总和信息反馈的时效性。为此,财会部门应当科学地组织好日常会计核算工作,选择适合本企业具体情况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认真做好记账、算账、对账工作;同时,在编制会计报表时,会计人员应密切配合,加强协作。

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月度中期会计报表应于月度终了后6天内(节假日顺延,下同)对外提供;季度中期会计报表应于季度终了后15天内对外提供;半年度中期会计报表应于年度中期结束60天内(相当于两个连续的月份)对外提供;年度会计报表应当于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对外提供。

(二)会计报表的编制程序

为了确保会计报表所提供信息资料的及时、正确、完整,使报表提供的信息真正成为有助于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的有用信息,会计报表必须采用一套系统、科学的编制程序。具体步骤如下:

(1)检查报表编制期内的全部经济业务是否全部登记入账,保证账簿记录的完整性。即编报前,应将本期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包括期末的转账业务以及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应进行期末账项调整的业务全部登记入账。

(2)核对账簿记录,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即编报前,应将账簿资料与相关的会计凭证进行核对;账簿与账簿之间进行核对,如总分类账与日记账和明细账的核对以及与其他单位的往来账项的核对。

(3)进行财产清查,做到账实相符。即编制会计报表之前,应对单位的财产,如现金、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进行清查盘点,月度作重点抽查盘点,年度作全面盘点。并与账簿记录核对,以保证账实相符,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正确的资料。

(4)按期结账。即结算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并据以编制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明细分类账本期发生额与余额表,进行总账账户之间的核对及总账与明细账的核对。不得为赶编报表而提前结账。

(5)编制会计报表。即根据账簿资料,前期会计报表资料和有关统计资料编制会计报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月末、季末、半年度末或年度末)财务状况的报表,有时也称财务状况表,属于静态报表。它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基本等式,依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次序,将一定时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项目予以适当地排列而编制的。

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了解企业掌握的经济资源及这些资源的分布结构和变动情况,了解企业资金来源的构成和变动情况,分析企业资产的分布是否合理。

(2)有助于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主要反映在企业的流动性上,可以从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信息及报表中相关的附注分析可知。

(3)有助于评价和预测企业的资本结构和长期偿债能力。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一方面取决于它的获利能力,另一方面取决于它的资本结构。资本结构包括企业权益总额中负债与股东权益、负债中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股东权益中投入资本与留存利润等的相对比例。

二、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格式

( 一)资产负债表的内容

根据资产负债表的设计原理,结合会计报表使用者对资产负债表各项目内容需求的重要性,要求资产负债表一方面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日拥有的总资产,以及相对于这些资产的权益;另一方面反映企业一定时日接受投资者、债权人提供的资本和信贷,一般这些资本和信贷物化为各种实物资产。资产负债表反映的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而:

(1)企业一定时日掌握的经济资源,以及这些资源的分布与结构;

(2)企业一定时日负担的债务,以及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

(3)企业的投资者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

(4)期末、期初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趋势。

(二)资产负债表的格式

关于资产负债表的格式,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主要有账户式和报告式两种。

1.报告式资产负债表

报告式资产负债表又称垂直资产负债表,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式,自上而下排列各项目,即资产类列在上方,负债类列在中间,最下方列示所有者权益类。其格式见表10-1。

表10-1 资产负债表(报告式)

续表

2.账户式资产负债表

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又称横式资产负债表,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按照账户的形式列示各类项目,即资产类项目排列在表的左方;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项目排列在表的右方,并使资产负债表的左右两方数额保持平衡。其格式见表10-2。

表10-2 资产负债表(账户式)

一张完整的资产负债表应当包括表首、正表、附注及附列资料等部分。表首说明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单位、报表名称、编报日期、计量单价等,由编报单位填写。正表应按填报企业本期总分类账户或明细分类账户期末余额直接填列或分析计算后填列。附注、附列资料的各数据应当根据备查账簿中的记录和有关账户的余额分析计算后填列,必要时应当加注说明和解释。

我国现行准则规定,企业在使用账户式资产负债表时,正表每一项目均要求填列期初数和期末数两个数字,以便于报表使用者进行对比分析。资产负债表的格式一律采用账户式结构。其格式和主要项目见表10-3。

表10-3 资产负债表

三、资产负债表的填列方法

( 一)年初余额栏填列方法

资产负债表年初余额栏根据上年度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年末数填列。如本年度资产负债表各项目名称和内容同上年度不一致时,应对上年度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名称和年末数作相应的调整后,填入本表的年初数栏。

(二)年末余额栏填列方法

资产负债表年末余额栏应当依据各科目总分类账或有关明细账的期末余额分析填列。若企业按月报送资产负债表,可按“上月数”、“本月数”两栏列示。主要包括以下方式:

(1)“货币资金”项目的期末数=“现金”期末数+“银行存款”期末数+“其他货币资金”期末数。

(2)“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应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

(3)“应收票据”项目应根据“应收票据”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

(4)“应收账款”项目的期末数=“应收账款”所属明细账户的借方余额-“坏账准备”账户中应收账款的计提余额+“预收账款”所属明细账户的借方余额数。

(5)“预付账款”项目的期末数=“预付账款”所属明细账户的借方余额+“应付账款”所属明细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

(6)“应收利息”项目应根据“应收利息”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

(7)“应收股利”项目应根据“应收股利”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

(8)“其他应收款”项目应根据“其他应收款”所属明细账的期末借方余额的合计数填列。

(9)“存货”项目期末数=“原材料”+“材料采购”+“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存货”+“委托加工物资”+“生产成本”+“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材料成本差异”(+借方或-贷方)±“商品进销差价”(商业企业贷方)+“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代销商品款”(贷方余额)。

(10)“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项目应根据有关账户的期末余额分析填列。

(11)“其他流动资产”项目根据有关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

(1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项目应根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

(13)“持有至到期投资”项目期末数=“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14)“长期应收款”项目期末余额等于“长期应收款”账户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账户所属明细科目期末余额,再减去“未确认融资收益”账户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分析填列。

(15)“长期股权投资”项目根据“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期末余额减去“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账户中有关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16)“投资性房地产”项目根据“投资性房地产”账户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所属明细账的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分析填列。

(17)“固定资产”项目应根据“固定资产”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户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分析填列。

(18)“在建工程”项目应根据“在建工程”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填列。

(19)“工程物资”项目应根据“工程物资”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填列。

(20)“固定资产清理”项目应根据“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填列。如果该账户的期末余额在贷方,则以“-”号填列。

(21)“无形资产”项目应根据“无形资产”账户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账户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22)“长期待摊费用”项目应根据“长期待摊费用”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

(23)“递延所得税”项目应根据“递延所得税”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

(24)“短期借款”项目应根据“短期借款”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

(25)“交易性金融负债”项目应根据“交易性金融负债”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

(26)“应付票据”项目应根据“应付票据”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

(27)“应付账款”项目应根据“应付账款”与“预付账款”所属明细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数填列。

(28)“预收账款”项目应根据“预收账款”和“应收账款”所属明细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填列。

(29)“应付职工薪酬”项目应根据“应付职工薪酬”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如果该账户的期末余额在借方,则以“-”号填列。

(30)“应交税费”项目应根据“应交税费”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如果该账户的期末余额在借方,则以“-”号填列。

(31)“应付利息”项目应根据“应付利息”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

(32)“应付股利”项目应根据“应付股利”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

(33)“其他应付款”项目应根据“其他应付款”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

(34)“预计负债”项目应根据“预计负债”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

(35)“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项目应根据有关非流动负债账户的期末余额分析填列。

(36)“其他流动负债”项目根据有关流动负债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

(37)“长期借款”项目应根据“长期借款”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如果企业的各项长期负债中有将于1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则应将这部分长期负债在本表的“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项目内单独反映。

(38)“应付债券”项目应根据“应付债券”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

(39)“长期应付款”项目应根据“长期应付款”账户的期末余额,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后的余额填列。

(40)“递延所得税负债”项目应根据“递延所得税负债”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

(41)“其他非流动负债”项目应根据“其他非流动负债”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

(42)“实收资本(或股本)”项目应根据“实收资本(或股本)”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

(43)“资本公积”项目应根据“资本公积”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

(44)“盈余公积”项目应根据“盈余公积”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

(45)“未分配利润”项目在平时(1月—11月)应根据“本年利润”账户和“利润分配账户”相减后的余额填列。12月末,利润已结转,可直接根据“利润分配”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举例见第十一章的例11-1。

一、利润表的作用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的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它反映了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来源和构成。由于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间的情况,所以又称为动态报表。有时利润表也称为损益表、收益表。

利润表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有助于企业管理当局改善经营管理

利润表提供的盈利能力的信息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当局通过分析得到企业各项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相互消长趋势,从而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改善经营管理,作出合理的决策。

2.有助于投资者及债权人作出合理的投资和信贷决策

对于投资人来说,可以根据利润表提供的信息比较、分析企业不同时期获利能力的变化据此判断应否投资或再投资;对于债权人来说,可以预测、评价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决定是否维持、增加或收缩对企业的信贷,以及再次放贷的条件。

二、利润表的内容和结构

( 一)利润表的内容

利润表主要反映以下三方面内容。

1.构成营业利润的各要素

利润是营业收入减去为取得营业收入而发生的营业成本,减去营业税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以及资产减值损失,加投资净收益后的金额。营业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构成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的各项要素

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是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它等于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

3.构成净利润(或净亏损)的各项要素

净利润(或净亏损)是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向国家缴纳的所得税以后的余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

(二)利润表的结构

利润表根据“收入-费用=利润”这一平衡公式,按一定标准和次序,把企业一定时期内的收入、费用和利润项目予以适当排列编制而成。利润表常见的格式有单步式和多步式两种。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利润表采用报告(垂直式)格式,它是一种多步式表格,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是通过多个步骤计算出来的。

1.单步式利润表

单步式利润表是将所有收入及费用分别汇总,两者相减得出本期损益。因为只有一个相减步骤,故称为单步式。其格式见表10-4。

2.多步式利润表

多步式利润表将损益的内容做出多项分类产生一些中间信息,反映其收益的计算过程。其格式和内容见表10-5。

第一步,从营业收入出发,减去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得出主营业务利润。

第二步,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形成企业的利润总额。

第三步,利润总额减去交纳的所得税,便是企业的净利润。

表10-4 利润表(单步式)

表10-5 利润表(多步式)

续表

三、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 一)利润表表首的编制方法

利润表的表首,应标明企业和报表的名称,名称下面标明报表所辖期间。由于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因而其时间只能标为“某年某月”或“某年某月某日至某年某月某日”。

(二)“本月数”栏的填列方法

利润表内“本月数”栏反映各项目本月实际发生数。企业在月末未编制结账工作底稿的情况下,利润表应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账簿中的有关资料进行编制。

(1)根据相应的总分类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表中“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项目,分别根据相应的总分类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根据各总分类账户的发生额项目计算后的数额填列。

“利润总额”根据“本年利润”账户本月实现净利润数额填列,也可以根据以上各项目计算后的数额填列。

(3)根据报表各项目数字计算填列,如营业利润、净利润等。

如果企业在月末编制工作底稿,则“利润表”中各项目的“本月数”栏,可直接根据“工作底稿”中的“利润表”栏内有关数字填列。

(三)“本年累计数”栏的填列方法

“本年累计数”栏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至本月月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根据上月利润表的各项目本年累计数加本月数后的合计数填列。在编报中期和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时,应将表内“本月数”栏改为“上年数”栏,填列各项目上年全年累计实际发生数。

(四)利润表中各主要项目的具体填列方法

(1)“营业收入”项目,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账户本期发生额填列。

(2)“营业成本”项目,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实际成本。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账户本期发生额填列。

(3)“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本项目应根据“营业税金及附加”等账户本期发生额填列。

(4)“销售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销售费用。本项目应根据“销售费用”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分析填列。

(5)“管理费用”项目,反映企业本期发生的管理费用。本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分析填列。

(6)“财务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在筹资过程中所发生的财务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财务费用”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分析填列。

(7)“资产减值损失”项目,反映企业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本项目应根据“资产减值损失”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分析填列。

(8)“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反映确认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或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额。本项目应根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分析填列。

(9)“投资收益”项目,反映企业对外投资所获得的收益。本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投资收益,以“+”填列;如为投资损失,以“-”数填列。

(10)“营业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各项经营业务(包括主要经营业务和其他经营业务)所实现的利润。本项目应根据公式“营业净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损失)+投资收益”,根据表中相关项目的数字计算填列。如相减后为亏损额,则以“-”数填列。

(11)“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项目,反映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收入和支出。这两个项目分别根据“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分析填列。

(12)“利润总额”项目,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利润总数。本项目应根据公式“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直接根据表中相关项目的数字计算填列。如相减后为亏损额,则以“-”数填列。

(13)“所得税费用”项目,反映企业报告期内、按照税法规定、根据实现的应纳税利润额和适用税率计算出的应纳所得税额。本项目应根据“所得税”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4)“净利润”项目,反映企业报告期内取得的净收益。本项目应根据公式“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直接根据表中相关项目的数字计算填列。如为亏损,则以“-”数填列。

(15)“每股收益”项目,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重要的财务指标,是指本年净收益与年末普通股股份总额的比值。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填列。

利润表的编制举例见第十一章的例11-1。

一、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月、季、年)现金流入与流出及其平衡状况的动态报表。它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之外报送的第三张年度报表,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补充说明,反映和揭示企业的理财过程。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基础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情况的会计报表。现金,是指企业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是:

(1)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企业可以掌握现金流动的信息,可以更科学地利用资金以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现金流量表提供的信息使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支付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的各方面信息。

(3)现金流量表为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尤其是证券市场监管部门对企业进行监督提供重要依据,通过掌握企业财务的真实情况,防范化解潜在的财务风险。

二、现金流量表的分类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中将企业的业务活动按其发生的性质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相应地,现金流量也分为三类。

(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主要包括: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2)收到的税费返还;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主要包括:

(1)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2)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3)支付的各项税费以及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即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的净额。

其中流入的现金主要包括: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流出的现金主要包括:

(1)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2)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3)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即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后的净额。

其中流入的现金主要包括: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2)取得借款所收到的现金;

(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流出的现金主要包括:

(1)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2)分配股利、利润或偿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3)支付的与其他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三、现金流量表的结构

现金流量表由表首、正表和补充资料三部分组成。表首部分应标明企业的名称、现金流量的会计期间、金额单位和报表编号。正表部分是现金流量表的主体部分,主要反映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补充资料包括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情况。现金流量表的格式及主要内容见表10 -6。

表10-6 现金流量表

续表

续表

四、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是收付实现制。因此,编制现金流量表的过程就是将权责发生制下的会计资料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下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法,二是间接法。

( 一)直接法

直接法是指通过现金收入和支出的主要类别反映来自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采用直接法编制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时,一般是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算点,调整与经营活动有关项目的增减变动,然后计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二)间接法

间接法是以本期净利润为起算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支以及应收应付等项目的增减变动,据此计算并列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利润表中反映的净利润是按权责发生制确定的,其中有些收入、费用项目并没有实际发生现金流入和流出。通过对这些项目的调整,即可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这就是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的关键所在。

我国的现金流量表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直接法列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并在现金流量表附注中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

从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程序来看又有工作底稿法和T形账户法两种。

工作底稿法就是以工作底稿为手段,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从而编制出现金流量表。其格式见表10-7。

表10-7 现金流量表工作底稿

工作底稿法的编制步骤如下:

(1)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数据过入工作底稿期初数栏、期末数栏;

(2)对当期业务进行分析,编制调整分录;

(3)将调整分录过入工作底稿的调整分录栏相应科目;

(4)核对调整分录、调整分录借贷合计影响等,资产负债表项目期初数加减调整分录中的借贷金额后应等于期末数;

(5)根据工作底稿现金流量表项目部分数据编制现金流量表。

T形账户法,就是以T形账户为手段,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目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从而编制出现金流量表。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其格式和内容见表10-8。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中的各项目,应根据“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利公积”、“未分配利润”等账户分析填列。

会计报表附注是会计报表的补充,其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所采用的主要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情况、变更原因以及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非经常性项目的说明,会计报表中各项目的增减变动及有关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以及其他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需要说明的事项。

附注一般应当按照下列顺序披露:

(1)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基础;

(2)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3)重要会计政策的说明,包括财务会计报告项目的计量基础和会计政策的确定依据;

(4)重要会计估计的说明,包括下一会计期间内很可能导致资产、负债账面价值重大调整的会计估计的确定依据等;

(5)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6)对已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表中列示的重要项目的进一步说明,包括终止经营税后利润的金额及其构成情况等;

(7)或有和承诺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需要说明的事项。

在附注中还应当披露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前提议或宣布发放的股利总额和每股现金股利金额。

下列各项未在与财务会计报告一起公布的其他信息中披露的:

(1)企业注册地、组织形式和总部地址;

(2)企业的业务性质和主要经营活动;

(3)母公司以及集团最终母公司的名称。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由哪些内容组成?

2.财务会计报告如何分类?

3.财务会计报告报表的编制要求有哪些?

4.什么是资产负债表?

5.资产负债表的作用是什么?

6.如何编制资产负债表?

7.什么是利润表?

8.什么是现金流量表?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会计报表中属于静态报表的是( )。

A.资产负债表

B.现金流量表

C.利润表

D.利润分配表

2.编制资产负债表主要是根据( )。

A.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B.各损益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C.各损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

D.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期末余额

3.编制利润表主要是根据( )。

A.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B.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各账户的期末余额

C.损益类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D.损益类各账户的期末余额

4.下列报表项目中,可以直接根据有关账户余额填列的有( )。

A.实收资本

B.应收账款

C.货币资金

D.存货

5.资产负债表1—11月份“未分配利润”项目应根据( )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A.“本年利润”

B.“利润分配”

C.“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

D.“应付利润”

6.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应按其( )程度大小顺序排列。

A.流动性

B.重要性

C.变动性

D.盈利性

7.资产负债表中“预提费用”项目应根据预提费用账户的( )填列

A.期末借方余额

B.期末贷方余额

C.期末借方或贷方余额

D.借方累计发生额

8.资产负债表是根据( )这一会计等式编制的。

A.资金占用=资金来源

B.收入-支出=利润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D.资金占用+费用成本=资金来源-收入

9.利润表中的项目应根据总分类账的( )填列。

A.期末余额

B.发生额

C.期初余额

D.期初余额+发生额

10.利润表是反映企业( )的报表。

A.经营成果

B.财务状况

C.现金流量

D.利润分配

三、多项选择题

1.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应遵循以下( )要求。

A.数字真实

B.计算准确

C.内容完整

D.报送及时

2.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根据原材料、库存商品、( )等账户的期末余额合计数填制。

A.材料采购

B.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C.生产成本

D.制造费用

3.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项目根据营业收入项目的金额减去营业成本、( )等项目金额后的差额填列。

A.营业费用

B.营业税金及附加

C.管理费用

D.财务费用

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量由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等项目组成。

A.经营租赁所支付的现金

B.购建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C.支付的所得税款

D.支付的除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税费

5.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 )。

A.前期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本期收到的现金

B.本期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C.本期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下期收到的现金

D.本期预收的账款

6.企业必须定期编制的对外报送的报表是( )。

A.利润分配表

B.商品产品成本表

C.现金流量表

D.资产负债表

E.损益表

7.资产负债表下述各项目,可直接根据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填列的有( )。

A.短期投资

B.固定资产原价

C.存货

D.长期待摊费用

8.企业不减少流动资金的费用与损失有( )。

A.固定资产盘亏及净损失

B.固定资产折旧

C.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D.固定资产修理费

9.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包括( )。

A.债权人

B.企业内部管理层

C.投资者

D.潜在的投资者

E.国家政府部门

10.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根据总账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直接填列的项目有( )。

A.固定资产原价

B.应收票据

C.坏账准备

D.累计折旧

E.短期借款

四、判断题

1.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报表,应按月编报。( )

2.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项目应根据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填列。( )

3.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根据“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填列。( )

4.利润表能够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 )

5.资产负债表的内容是反映资金的增加和减少。( )

6.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一定期间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的报表。( )

7.资产负债表是根据“资金占用=资金来源”这一会计等式编制的。( )

8.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净额,即为营运资金。( )

9.现金流量表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

10.现金流量表所指的现金一般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