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债的形成与管理

外债的形成与管理

时间:2022-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利用外资与外债有一定的关联度,但利用外资并不必然形成一国的外债。确定一国外债的合理规模,应考虑以下因素。此外,偿债率还可以用一国外债还本付息额与该国官方外汇储备余额之比来表示,它表明一国动用官方外汇储备偿还外债本息的能力。外债结构管理包括外债利率结构管理、币种结构管理、期限结构管理和来源国别结构管理。

二、外债的形成与管理

(一)外债的形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外债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向非居民借用的、由债务人承担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外债的统计范围包括10类:①经合组织政府提供的援助;②由政府担保的非银行商业信贷;③由政府担保的银行信贷;④无政府担保的银行信贷;⑤多边贷款,指从国际金融组织借入的贷款;⑥债券和其他私人债务;⑦非经合组织政府提供的援助;⑧存在国内银行中的非银行存款,即外国使领馆及外国企业和个人在国内银行的存款;⑨在非银行机构中的无政府担保的非银行信贷;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

利用外资与外债有一定的关联度,但利用外资并不必然形成一国的外债。在利用外资的各种形式中,外商直接投资、对外发行股票由于东道国不负有契约性偿还义务,因此并不构成外债,只有必须偿还的对外借款才是一国的外债。

(二)外债的管理

1.外债规模管理

在外债规模问题上,曾经存在着两种极端的观点,一种是将外债视为“洪水猛兽”,谈外债而色变;另一种是认为外债“多多益善”,只要能借得到就好。前一种观点固然不对,后一种观点同样也站不住脚。实际上,外债有一个合理规模的问题。如果外债增长过快,超过一国的对外偿还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则可能出现负效益,造成外汇资金的闲置和浪费,增加还债的经济和心理压力,甚至引发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影响一国的对外信誉和筹融资能力。因此,确定合理的借债和负债规模是一国外债管理的核心和中心目标。确定一国外债的合理规模,应考虑以下因素。

(1)经济发展对外汇资金的需求。它是微观经济主体需求的总和,与经济发展的速度有很大关系。在发展中国家,多数企业对外汇资金都有一种“饥渴症”,其旺盛需求的背后往往会掩盖不合理的扩张冲动,这时,国家就必须在外债总量调控中发挥作用,以使外债规模保持在适当水平上。

(2)对外债的承受能力,即对外债的还本付息能力和消化能力。一方面,如果一国利用外债产生的效益很差,借入的外债资源被闲置和浪费,则表明这一部分外债未被很好地消化,因此应适当控制举借新债的速度;另一方面,如果一国外债的还本付息数额过大,超过一国外汇收入所能偿还的能力,则表明该国存在着外债规模过大、外债负担过重,存在发生债务危机及由此引起经济、金融危机的危险。

(3)国际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它决定了借用外债的难易程度和筹资的成本。在国际资本市场资金供不应求时,筹资成本的上升将使借用外资的效益大打折扣,这时,应适当控制举借外债数量,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来弥补外汇资金缺口。

根据国际惯例,衡量外债适度规模的指标主要有负债率和偿债率。

负债率是衡量一国负债能力及风险的指标。负债率既可以用一国外债余额和该国国民生产总值之比来表示,也可以用一国外债余额和该国经常项目外汇收入之比来表示。前者国际公认的合理数值是5%~10%以下,超过10%表明该国外债负担过重,继续增加负债的能力有限;后者国际公认的合理数值是100%以下,即一国应尽可能将外债余额控制在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数额之内。

偿债率是衡量一国还本付息能力的指标。它一般用一国外债还本付息额与当年经常项目外汇收入之比来表示。国际公认的偿债率的合理数值是在20%~25%以下,也就是一国当年外债还本付息额应控制在3~4个月经常项目外汇收入以下的水准,否则有发生偿债危机的危险。此外,偿债率还可以用一国外债还本付息额与该国官方外汇储备余额之比来表示,它表明一国动用官方外汇储备偿还外债本息的能力。

2.外债结构管理

外债结构管理是对外债各构成要素比例进行合理配置、优化组合,以达到降低成本、减少风险、保证偿还的目的。外债结构管理包括外债利率结构管理、币种结构管理、期限结构管理和来源国别结构管理。

(1)利率结构管理。利率风险是借用外债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利率是外债成本的主要指标,利率风险即从外债借入到偿还期间由于借款利率波动而造成外债还本付息增加或减少的可能性是借用外债的主要风险。因此,利率结构管理一方面要合理安排外债利率结构,以降低外债成本,其方法是尽量争取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等优惠利率贷款;另一方面要适时调整外债利率结构,降低外债的利率风险,其方法包括根据市场总体水平选择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以及通过利率衍生工具如利率期货、期权来防范和降低利率风险。

(2)币种结构管理。由于国际外汇市场上汇率波动越来越频繁和剧烈,外汇风险与利率风险一样成为举借外债的最主要风险。所谓外汇风险,是指在外债借、用、还的过程中,由于有关货币汇率波动使债务人蒙受损失或获利的可能性。进行币种结构管理,第一是要贯彻债务货币多样化原则,通过各债务币种汇率升、贬值的冲抵来分散风险;第二是要合理搭配币种结构比例,可根据各种货币在外贸中的比重、外汇储备的分布结构以及这些货币的汇率变化趋势等,进行合理组合,以减少和避免外汇风险;第三是要根据汇率变化趋势及时、有效地调整币种结构;第四是借、用、还3个环节要相互衔接,借、用、还货币原则上应相互一致。

(3)期限结构管理。根据期限不同,外债可分为短期外债和中长期外债。短期外债是期限在1年或1年以内的债务,中长期债务是期限在1年以上的债务。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外债期限结构管理应注意把握两个原则:①以中长期债务为主,短期债务争取控制在债务总额的20%以下,因为根据债务使用周期,借用中长期债务有利于以项目自身效益来偿还外债本息;②保证债务偿还期的均匀分布,防止因还本付息过于集中而给国家和企业加重偿债压力。

(4)来源国别结构管理。外债来源国别多元化是外债管理的重要原则,它对防范筹资中的国家风险和政治风险以及保证借款来源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