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财政学的研究与学习方法

财政学的研究与学习方法

时间:2022-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财政学来说,就是把握和研究财政活动过程的内部联系及财政活动与其他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进而了解和掌握财政活动的规律。所以,财政学在进行研究过程中,常常将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例如,西方财政的公共产品理论、市场失灵理论、财政职能理论、税收效应和税负转嫁理论等等,目前已被引入我国的财政学教材,完善了我国财政学的内容。

第三节 财政学的研究与学习方法

财政学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它起着衔接一般经济理论课与财政业务课的作用。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特殊分支,它是以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它一方面要将一般经济理论从财政角度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要对财政活动进行理论性分析与指导。因此,财政学的学习与研究应注意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都必须遵循的科学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无不体现了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按照唯物辩证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上就形成了一套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地研究事物,再由本质到现象、由抽象到具体地描述事物的方法论体系。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就是在科学研究上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发展和联系上把握事物。对于财政学来说,就是把握和研究财政活动过程的内部联系及财政活动与其他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进而了解和掌握财政活动的规律。例如,考察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联系、财政收入体系内部各种收入形式之间的联系、各项财政支出之间的联系、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与国民经济之间的联系等等,注意观察这些活动之间的联系是如何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的,进一步了解各种联系是如何发生变化、如何导致整个财政活动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变化的。

此外,学习财政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因为财政学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它与社会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财政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经过归纳总结形成理论体系;运用财政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理论在实践中变得越来越完善。

二、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政府的活动对国民经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是财政学首先要研究的问题。例如,政府向社会提供某些服务就需要首先取得一定的收入,而取得收入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征税,也可以收费。若征税的话,可以征所得税,也可以征商品税;可以采取单一比例税率对商品征税,也可以采取差别比例税率对商品征税。取得财政收入的方式不同,其结果自然就不同。那么,政府征税是促使人们积极工作还是抑制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使产品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社会投资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人们的消费行为发生了什么变化?税收收入主要来自谁?要阐明政府活动与经济运行结果之间的联系,在财政学中有一种系统的理论来进行分析,这就是实证分析方法。即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描述事物,说明研究对象“是什么”。

将实证分析运用于财政学,就是通过对财政活动实际情况的分析与描述,讲清楚财政活动实际上是一种什么样的活动。它对经济已经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将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我国于2009年1月1日起开征燃油税,开征这一税收,对购车人有什么影响?对我国的税收收入有什么影响?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就属实证分析。

财政活动既然是以政府为主体的经济活动,那么,政府应该干什么,该怎么干,这是财政学要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例如,对不同的产品征收相同的税率还是不同的税率,其结果会使产品结构和纳税人缴纳的税额都不一样。哪种结果更令人满意?财政学就要用一种理论体系来进行分析说明,这就是规范分析方法。规范分析就是要回答研究的问题“应该是什么”,即确定若干准则,并据以判断研究对象目前所具有的状态是否符合这些准则,如果存在偏差,应当如何调整。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经济学分析方法在财政领域中的应用,这些方法的运用使人们具有分析、评价和设计政府财政政策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两种方法虽然适用的条件、服务的目的不同,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因为在财政学的研究过程中,运用规范分析方法研究某些财政问题时,常常需要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来论证研究对象与给定规则之间的符合程度,规范分析的某些规则实际上也是在实践中运用实证分析概括总结出来的;在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某些财政问题时,也常常需要运用某些既定的规则来验证分析结果。所以,财政学在进行研究过程中,常常将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三、比较分析方法

在财政学的学习与研究中,还经常运用比较分析方法。一方面要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即进行中外比较,以使我们可以对财政现象和财政理论有更深刻的理解,找出自己的不足,确定需完善的目标。另一方面要进行纵向比较,即对一个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比较,以便及时修正发展过程中的偏失。

四、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

我国的财政学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因此,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是它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学说、再生产理论、社会扣除理论等等,都对中国财政理论的建立具有指导意义。

五、借鉴西方财政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

我国的财政理论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借鉴前苏联的经验和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其实践多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尽管它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但对于我国目前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言,我国的财政学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活动的规律、运行的方式及管理方法的选择上的把握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而西方财政理论是在资本与市场的基础上建立并逐步发展起来的,虽然它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前提,以西方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但它反映和体现了资本与市场的要求和特点。现代的西方财政理论与实践,既包括了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也包括了200多年来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生产管理经验的总结,尤其是一些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的运用,使得西方财政理论更好地适应、服务和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鉴于市场经济运行存在着共性,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借鉴西方财政学中合理、科学和有益的成分是十分必要的。例如,西方财政的公共产品理论、市场失灵理论、财政职能理论、税收效应和税负转嫁理论等等,目前已被引入我国的财政学教材,完善了我国财政学的内容。

但必须注意的是,借鉴西方财政理论不能生搬硬套,要考虑我国的国情。因为我国目前还处在经济不发达阶段,属于发展中国家,其生产力发展水平还远不如经济发达国家。我们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是由以政府为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转换过来的,从目前来看,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完善,市场机制还不健全,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进行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调整。因此,我国的财政学难免存在计划经济的特点,还需要不断地改革与完善。

六、学点中国财政史———继承与发展

尽管财政学的系统理论最早出现于西方国家,但我国历史上形成的杰出的理财思想,却形成了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早在周代,礼贤下士的周公就提出了“量入为出”的原则。到了唐代,杨炎提出了“量出为入”的原则,主张先核定支出规模然后征税。这些理财思想在现今的财政理论中仍可见到它们的影子。尽管在不同的时代财政活动的表现是不同的,但是,中国古代的杰出的理财思想是现代财政理论的丰富宝藏。借鉴和学习这些杰出的理财思想,研究中国的财政史,将有助于我国财政理论的完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