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方法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学习方法则是依据学习的心理规律提出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必须研究学习心理与学习方法的心理机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作为其内在的因素起到了阶段性的作用,非智力因素表现在: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有人把智力因素比作学习的“硬件”,把非智力因素比作学习的“电源”。非智力因素是学习的动力系统,具有定向、引导、维持和调节的功能。

第五节 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方法

学习,从本质上看是学生心理变化的过程,这个变化包括智力和非智力两方面的心理变化,教学则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而教是为了学,因此,教的规律必须符合学的规律,教的方法必须和学的规律一致。当然,这两方面也有差异,区别就在于教师的教是从我知向他知转化,学生的学是从未知向已知转化。因此,教师不能只研究教的规律和方法,还应研究学的规律和方法,并且努力寻找使两者统一起来的途径。这是研究型教师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教学,包括教与学两个密不可分的过程,教是学的外因,学是教的目的,教必须符合学的规律。因此,教师仅仅研究如何教还不够,还要研究学生如何学,并把两者作为一个有机体融合起来,才能产生最好的效果。学习,是人的心理变化过程,因此研究学习就要研究学习的心理机制与规律。而学习方法则是按照学习的心理规律提出的学习的具体方法。

一、学习心理与学习方法研究的意义

学习,作为学生发展的一个必要途径,就是学习者在心智方面的变化与思维过程,包括智力与非智力两方面的发展变化,即知识、技能、思维、能力、兴趣、动机、情感、态度、价值观、信念等变化与发展的过程。而学习方法则是依据学习的心理规律提出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必须研究学习心理与学习方法的心理机制。

(一)学习的本质是心理变化过程

1.学习——人的心理变化过程

学习,从本质上说是人的心理变化过程。心理学不同流派从心理的不同角度研究学习的本质:行为主义从人的行为研究学习,认为学习是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认知学派从人的思维研究学习,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构建;人本主义从人的情感研究学习,认为学习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信念等的形成过程;社会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不同流派的研究角度不同,研究各有侧重,但是都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成果,都充分证明一个共同结论:学习的本质是人的心理变化、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2.学习规律——人的心理变化规律

学习的本质是人的心理变化过程,而这个变化是有规律的,那么,学习的规律必然是心理变化的规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作为其内在的因素起到了阶段性的作用,非智力因素表现在: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智力因素则表现为记忆力、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有人把智力因素比作学习的“硬件”,把非智力因素比作学习的“电源”。非智力因素是学习的动力系统,具有定向、引导、维持和调节的功能。所以,学习规律就是学生心理变化的规律。研究学习规律必须研究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

3.学习心理研究——把握心理规律,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的本质和学习的规律都体现为心理变化过程及其变化的规律。学习心理的研究必须把重心放在对心理变化规律的把握上,只有将心理变化的规律掌握了,才能够把握学习的规律和学习的方法,也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提高学习质量。

(二)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辩证关系

1.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复杂的社会活动,教学过程是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的统一,教的过程离不开学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是前提,没有教就没有学;学是教的目的,没有学,教也就没有意义。所以说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又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表现在:由于教和学的目的不同,教是教师从我知到他知,学是学生从未知到已知,这就造成教学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变化。从教的过程看,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受体;而从学的过程看,学生是主体,所要学的知识、能力、情感等是客体。这种差异引起从古至今对教学过程、师生关系等问题的不同观点,形成多种貌似分歧的教学理论。真正解决这个矛盾,必须辩证地分析两者的关系。

2.教的规律与学的规律的关系

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的关系,决定了教的规律与学的规律是对立统一的。两者是一致的——教要符合学的规律,学同时也要适应教的规律,教的规律中有学的规律,学的规律中有教的规律,两者都必须符合教学过程中的规律,因为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是相辅相成、同时进行的,教中有学,学中有教,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目标的一致性要求教与学的统一性。教的规律与学的规律是有差异的——教是从我知到他知,学是从未知到已知,教是一种将知识从主体输送到受体的过程,而学是一种将知识从主体吸收到受体的过程,这种知识流向的差异是由此及彼与由彼及此的过程的差异,同时也存在着主体和受体的主动性的差异,教的规律要符合主体主动地将知识输送的规律,学的规律要符合受体主动地将知识吸收的规律。

3.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关系

(1)教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辩证关系

在教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是对立统一的。两者既有本质差异,又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受体,教师往往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不可分开的,没有学生的教学过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没有教师的教学过程不是教学过程,学生的存在是教师教学的前提,教师的存在是学生学习的主导,离开了教师,学生就缺少了学习的指导,缺少了学生,教师就失去了教学的价值。所以说教师与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对立统一的两方面。

(2)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相辅相成

在教学过程中,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是相辅相成的,两者有着一致性和共同性,教的方法要立足于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适应教的方法,两者同时发生,并有着相同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共同的过程。教的过程和学的方法也有区别,主体的不同就决定了其差异性,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相辅相成决定了其方法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同时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也能相互转换,教的方法可以成为学的方法的一部分,学的方法也可以是教的方法的一部分,两者既有差异又有一致性,在某种情况下也可以相互转换。这就是教与学的辩证。

二、学科特点与学习心理特征

(一)语言学科的特点与学习心理特征

1.语言学科的特点

(1)语文学科的特点

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作了如下定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英语学科的特点

英语既是一门记忆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语言学科,又是一门包罗万象、涉猎广泛的知识学科,同时还是一门集人生哲理与人类成长经验于一体的文学学科。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学科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语言学科的学习心理特征

学习的类型有很多,基本的学习类型有记忆、概念学习、问题解决、技能形成等。

(1)记忆的心理规律。语言学科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2)概念形成的心理规律。就语言学科的学习而言,概念更多以语感的形式存在。《语文课标标准》的总目标第7条规定:“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相对于语文,英语的语法规则相对清晰,体现了西式的逻辑思维。重视语感、培养学生对概念的逻辑把握和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语言学科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使命。

(3)问题解决的心理规律。就语言学科的学习而言,能够读懂别人的语言文字、能够写出让别人读得懂的语言文字,这是首当其冲的问题。

(4)技能形成的心理规律。就语言学科的学习而言,能够迅速、准确地朗读、默读、浏览,能够迅速、整洁地书写、做标注、记笔记,这不仅是学习语言学科的必要技能,也是其他所有学科学习的必要技能。

3.学生学习语言学科的规律

(1)系统学习法

现行的语文和英语教材,就是一套比较系统的教材。语言学科有属于它自己的系统特点。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认同:语言是后天发展的刺激和反应,是条件反射的形成,是第二信号系统的建立。语言是人的潜在认识能力和语言能力的自然表现。

(2)零敲碎打法

语言的学科学习不是一日之功,但也不可以一日无功。语言学科的积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A.一天四抄:每天抄写一个成语、一句名言、一个名句、一个精彩语段。B.每天读一篇文章。C.一周赏析一首诗。D.每周写一篇作文。

(3)自主学习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首先要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真诚友善的教学氛围;其次要加强科学的教学方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学习,提醒学生注意自主学习的误区。

(4)合作学习

人的存在有三种形态:独立、竞争与合作。合作是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最高境界。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围绕特定的共同目标互助合作,并以团体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它缩短了生生、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更强调学习的社会特性,实践着“学会共生”的教育理念。

(5)研究性(探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的综合实践活动板块中的一项内容。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课程计划中。

(二)数学学科的特点与学习心理特征

1.数学学科的特点

(1)高度的抽象性。数学的内容仅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或者一般结构方面来反映客观现实,表现出高度抽象的特点。数学语言的符号化和形式化的程度,是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是中小学数学课程目标之一。

(2)严谨的逻辑性。数学的对象是形式化的思想材料,它的结论是否正确,主要地靠严格的逻辑推理来证明,一旦由推理证明了结论,那么这个结论也就是正确的。数学中的所有命题与命题之间都是由严谨的逻辑性联系起来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中小学数学课程目标之一。

(3)应用的广泛性。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中,在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中都要用到数学知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发展,数学更是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在中小学教育中,数学是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数学学好了,对物理、化学乃至其他课程的学习就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内涵的辩证性。数学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揭示了唯物辩证法的许多基本规律。数学的内容、数学方法和数学发展过程充满了辩证性。在数学教学中,充分揭示蕴含在数学中的诸多辩证法内容,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数学观的好形式。

2.数学学科的学习心理特征

小学低年级至中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小学中年级至高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小学高年级至初中的学生开始有比较强烈的自我和自我发展的意识,因此对与自己的直观经验相冲突的现象,对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其思维水平,思维方式与思维特征有显著的差异,而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儿童则具有较为明显的一致性,处于每一发展阶段的学生应当有适合他们思维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学习素材,应当经历对他们来说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由于各个学生本身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数学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如依赖惰性心理、注意力不集中、消极厌倦心理、自卑心理、急躁心理、定势心理。这些心理特点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阻碍着中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数学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3.数学学科教学的规律

(1)记忆的心理规律。记忆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识记阶段、保持阶段、再现或再认识阶段。识记、保持是再现的前提;再现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反过来又能加强识记和保持。选择良好的记忆方法,可对知识的数学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数学概念形成的心理规律。数学学习者主要通过两种形式获得概念。一是“数学概念形成”,二是“数学概念同化”。在数学概念同化过程中,数学学习者需要有积极的不同于概念形成过程中的认知活动。

(3)数学问题解决的心理规律。在学习心理学上,“问题解决”指的是个体运作他所获得的知识发现新问题,对问题寻求答案,以及在某种情况下,用独特的知识体系来改组和创新的一种有选择性转化的、整合的心理活动。

(4)数学技能形成的心理规律。数学技能性知识的数学学习与数学事实性知识和数学理论性知识的数学学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需要在理解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数学学习和运用。脱离具体的知识和情景,进行单纯的技能训练,将会失去技能性知识数学学习的意义,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负担。

(5)数学迁移的心理规律。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各门学科知识和各种技能之间,或同一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各个不同部分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相互影响的现象,称之为数学学习的迁移。数学能力也可以迁移,通过成功的数学学习方法作较长期的训练来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则获得的良好发展能力就比掌握一定范围内的知识、技能更具广泛的迁移作用。

(6)数学动机的心理规律。数学学习既可能是受外部力量,也可能是受内部力量的驱使。“动机”一词,就是用来说明学生发动和维持某种数学学习行为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各种因素的中介变量。主要的动机理论有:强化理论、需要理论、认知失调理论、归因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期望理论。

(三)自然科学学科的特点和学习心理特征

1.自然科学学科的特点

(1)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知识经验的关系极为密切。学生在学习自然学科知识之前,已经在日常生活中认识了许多自然现象,积累了不少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2)各自然科学的教学中,有许多自然现象可以通过指导,由学生直接观察,或借助标本、模型、图表等各种直观教具予以表证、模拟或图示。

(3)自然科学都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对各种自然现象及其运动变化过程,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使其在一定范围内加以分解、简化和压缩;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某些自然现象放大或缩小;也可以变动为静,变静为动,或者把一些现象的变化周期缩短或延长,便于学生进行直接观察和理解。

(4)自然科学知识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各自然学科的教学易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5)自然科学的教学虽然比较注重观察和实验,但学生在掌握的过程中,抽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所以,学生掌握自然学科的过程,实质上是他们的直接经验与抽象思维相互交织的发展过程。

2.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心理特征

(1)学习动机明确,学习兴趣较浓。中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的日渐丰富和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对学习自然科学的意义有了较正确的认识。而且中学生的注意力有了一定的稳定性,他们能较长时间关注与自己兴趣有关的事物。

(2)智力水平相对比较成熟。中学生的智力水平已经初步完成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开始理智地思考问题,能对自然科学的学习提出假设并进行验证。

(3)初中生学习自然科学的怯学心理。“代数头,几何尾,物理化学难到底”,初中生对自然科学学科有一定的怯学心理,其主要原因来自三个方面:①学科的特点。②学生的认知水平。③教师的教学。

3.学生学习自然学科的规律

(1)中学生已经部分具备进行自然科学学习的有利心理条件。①有良好知识的准备。自然科学与生活中的现象息息相关,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已经积累了不少的感性认识。②实验教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自然科学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以实验为基础,符合中学生好动、好奇、好学的特点,能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心理条件,加以适当引导,就能促使学生在发现新奇现象与已有知识存在矛盾时,去探索现象的因果关系,形成学习自然科学的最直接的动机。③动机作用显著,使学生感兴趣。这里主要指的是内部动机作用,即生物、物理、化学这三个学科都能直接与生活、生产紧密相关,能使学生对学习知识更感兴趣,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但由于中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的局限性,导致许多同学感觉学习吃力。

(2)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开展自然科学学科教学。

①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青少年特别容易被新异、不平常的现象或内容所吸引,这是一种好奇心理。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抓住这一心理特征,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既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保护其学习兴趣,又要加以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对自然科学学习的兴趣主要来源于以下四个方面:实验操作及对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的观察;对科学史的了解;来源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抽象思维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艺术的引导。

②学习动机与效果的关系。动机产生于需要,学习动机就是对学习的一种需要,学习动机一般来源于下列三方面:求知欲,即来源于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明确的目标;正确的评价。

③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第一,提倡自学。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是创设良好课堂教学环境的根本措施之一。第二,注重引导。这是教师发挥组织作用的主要手段,它对学生的思维起“点拨”、“诱发”、“引爆”作用。第三,展开议论。议论是交流讨论课的主要方式。

(四)人文学科的特点和学习心理特征

1.人文学科的特点

(1)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学科的特点是前瞻性的,绝不是回顾式的。它是当代人们的思考,是为了解决当代人所关心的问题。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是从历史中获得一种思维观念与方法,即历史意识。有了历史意识,才能理解历史的演进,懂得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根据历史启示和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形成对自身、民族、国家、文化的历史及其发展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2)思想品德学科特点。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很具综合性的社会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际联系非常密切的学科,是具有时代特色的学科。使学生德育养成在认知、明理、感悟、内化、践行过程中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生成发展。思想品德教学要重视能力的过程化,力求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整体生命投入的过程。

(3)地理学科的特点。中学地理知识内容丰富,联系生活。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与地理知识有关,内容小到乡土地理、中国分区地理,大到大洲地理甚至世界地理,虽然它们的规模大小不一,但都是具有一定空间范围与位置的地域。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形成统一的整体。

2.学生学习人文科学的心理特征

(1)思维能力特征。中学生初中阶段对人文知识的认知,是在获取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的,他们的思维特点是仍以形象思维作为获取知识的主要形式之一,并不断地向抽象思维方向发展,学习方法以机械记忆为主。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对人文知识的认知程度比较浅,对于抽象的理念化的知识难以认知,而对形象、生动、具体和有趣味性的知识比较感兴趣。

(2)记忆能力特征。教学中,通过“再造形象”或机械记忆的知识往往容易遗忘,这就要求教师掌握中学生记忆的心理规律,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怎样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与遗忘作斗争呢?在教学中,及时复习,即“趁热打铁”。每堂课都设计练习题学以致用。下节课开始时总要针对上节课所学内容提出相关几个问题,这样就达到了加强记忆、巩固知识的效果。

(3)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特征。成人感主要表现为他们产生了对成熟的强烈追求和感受,这是来自身体的快速发育及性的成熟,这个时候,他们特别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自我意识增强。幼稚性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思想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上,并表现出反抗与依赖、闭锁与开放、勇敢和怯懦、高傲和自卑、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等心理冲突和矛盾。

(4)对伙伴关系相当重视。容易形成团伙群体,同时很多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种种异常心态,表现出好奇、好动、好乐、好胜心理;产生独立性与反抗性心理,并日趋增强;民主意识、要求权利意识、参与管理意识增强。

3.学生学习人文科学的规律

(1)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不同对象的认知程度看,初中学生的感性认知程度高,特点是分散性和孤立性,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感性的知识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因此,只有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才能充分调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2)加强教学方法的转变。教学要以学生参与为主要形式,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教学,是教学得以真正展开的关键所在。只有让学生投身其中,才会激发动机,引起兴趣;才能使学生思想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体验到挫折感与成功感;才能培养学生的鉴别力、理解力和创造力;才能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建立起亲密的合作关系。因此,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重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

(3)利用学生的心理规律开展学科活动。初中生由于年龄特点,喜欢在活动中学习,而不喜欢被动地接受课本知识。而且,通过活动,学生的情绪情感过程有了体现,并且有了行为训练过程,使学生实现了认知(理清问题)——情绪情感(情境体验)——行为(投入情境中训练)的心理素质培养过程。通过营建气氛,给学生某种活动的情境,让学生去示范去感染,可以使问题完成起来更加简单,而且在有目的有意义的实践中,更利于学生稳固的个性倾向和心理特征的形成。通过活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增强,独立自主、自我实现的意识也有了提高,而且使学生自己较为突出的智能表现了出来,找到了成就感。

(4)拓展或延伸教学渠道,挖掘和发挥学生内在的心理潜能。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应以正常人为对象,特别研究那些蕴藏在人性中的无限的潜力,通过改善环境以利于人类潜能的充分发挥而达到“自我实现”的高度。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发展性辅导为主,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使之人格完善健康成长。

在备课时,我们设计一些学科活动,如情景剧表演、历史课本剧表演、避震救灾技能手册、课前5分钟时政点评、历史上的今周等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挖掘学生潜能。

(五)艺术学科的特点和学习心理特征

1.艺术学科的特点

艺术学科不同于学校教育的其他学科,除了传授知识这一功能之外,最为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观,而不是培养专门的艺术专业人才,是要真正做到“育人”。“育人”的目的是通过美育的方式实现的,因此,艺术教育的全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应贯穿着所有的审美因素,并应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这样,在长期的、多次的美感发生和发展中,艺术教育才会影响学生的情感状态和意向,形成审美情操,从而完善了人格发展。对于艺术教师来说,最重要的工作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帮助学生发现美。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艺术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所以说,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2.学生学习艺术的心理特征

学生喜欢音乐和美术,但很多学生不喜欢学校设制的艺术课,这是学校艺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心理方面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首先要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艺术课的最根本的价值是以审美为核心的内在和本质的价值,不可只关注艺术课程的外在价值,特别是辅德价值;只注重非审美的体验(知识、技术、历史、思辩)而忽视审美体验(联想、想象、创造、情感);漠视艺术教育在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诸多方面的独特作用;只习惯于把其他课程的教育目标简单地移植为艺术课程的目标,而忽视艺术教育自身的审美育人目标;只注重艺术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学生在艺术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兴趣爱好的培养。上述认识上的种种误区必然导致在艺术教育教学实践中,艺术课程审美性、艺术性的严重丧失。从而,使艺术课失去了本该拥有的光华,也是学生不喜欢艺术课的原因之一。

(2)要让学生有一个优美的听觉环境和视觉环境。音乐是声音艺术,音乐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是聆听。音响美,是创造良好听觉环境的关键因素。音质清晰、悦耳的音响给人的听觉带来快感,并诱发美感的产生。学生之所以不喜欢音乐课,原因基于现在有些学校教学设备更新太慢,没有专门的功能教室,而糟糕的音响则使人生厌、烦躁。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力避不良的音响产生,诸如录音机的音量过大,音质过尖,或不等音乐结束就“啪”的一声中断放音,弹奏音律欠准的钢琴、风琴,让学生吹奏由于簧片腐蚀而噪音叠出的口琴……一个美好的视觉环境对美术教学也是重要的。美术教室的布置应优雅、艺术化。座位的安排与器材的摆放应富有新意,诱人遐想。挂图应具有视觉欣赏的意义。其他教学手段(幻灯、录像、多媒体等)的运用无不应遵循努力创设一个审美气氛与情境的原则。

(3)“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音乐绘画具有浓厚的兴趣,进入初中阶段,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爱好范围逐步扩展,文化学科任务的加重,升学压力的增大,对艺术学习的兴趣相对低年级有所减退,学生出现眼高手低,表现欲望下滑或者兴趣转移的现象。那些在低年级曾被认为是音乐绘画天才的孩子,进入中高年级后对音乐绘画敬而远之甚至厌倦。针对处于心理发展骤变期的部分学生,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注意保护他们的创作欲望,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从各种各样的心理束缚中解放出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3.学生学习艺术学科的规律

(1)教学手段的运用恰当合理。现代与传统有机结合、有效地利用现代媒体资源,注意在创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内心感觉,启发学生想象自己的创造效果,先描述,再与实际对照,如此反复练习,使学生的内心感觉与创造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2)课前预设切合实际,课堂生成把握契机。上课生成的东西,可以从各方面分析,把握艺术教育的要素,在教学中解决,自然而然生成,教师不要主动告诉学生答案,让学生自己思考。在关注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同时,更要关注教育方式的创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首先需要一种创造性的学习。作为一个学科,某些规律性东西需要向学生传授,但艺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殊性质只能靠想象力去再创造。那种传统的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师徒式教学方式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背道而驰、大相径庭。而艺术教育方式的创新,则追求一种无权威的学习机制,追求一种自由、和谐、双向交流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凭借艺术交流审美信息,这里没有智力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那种权威性和强迫性,教学双方完全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要勇于从传统的角色中跳出来,“教书匠”为“教学设计师”、“指导者”、“合作伙伴”,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宽松、融洽的人际环境。课堂上,学生可以说不,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允许质疑,鼓励探索,尊重学生对艺术的不同体验与独立思考。如果从更深的层面来说,那么教育方式的创新则应体现较强的民主意识,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基础艺术教育是义务教育,无论学生是否具有天赋,都有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使每一个学生的艺术潜能得到开发并终生享有乐趣,是基础艺术教育的崇高责任。

(六)体育学科的特点及学习心理特征

1.体育学科的特点

体育学习与其他学习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其不同点在于体育学习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学习进行的,学生在重复的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等的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体育学习必须遵循动作形成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和人体生理功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

2.学生学习体育学科的心理特征

学生学习体育的心理特征主要体现在认识发展、情感意志发展和个性发展三个方面,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在这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差异性主要反映在对体育的兴趣上。中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一般都具有广阔的多样性,但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不甚分化,对什么项目都有兴趣,而中学生的兴趣不断分化,具有更多的选择性和专一性,会对某些运动项目有兴趣。小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感兴趣,特别喜欢带有情节的游戏和竞赛性的活动练习,面对抽象的理论知识兴趣不大,中学生以上的学生对体育兴趣有一定的稳定性,而且深刻。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合理选择和安排体育教学的内容、组织、教法。

3.学生学习体育的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认清和遵循这些规律,有利于我们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不断地研究和探讨体育教学过程的规律,使体育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

(1)认识事物的规律。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过程。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认识活动的规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感知、思维、实践三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缺一不可。感知是认识事物的开始,是形成表象的基础;思维是形成理性认识,掌握运动动作的关键;实践是巩固和运用知识,改进提高动作技术,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培养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的必要途径。这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

(2)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辩证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矛盾运动过程。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正确认识教与学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教师是否发挥了主导作用,其程度如何,主要是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起来,只有教师的努力和学生的努力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3)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体育教学要让学生学会和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而运动技能的行程要经历一个由不会到会,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巩固到巩固的发展过程。动作技能形成、提高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和提高动作阶段,以及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这三个阶段是有机联系的,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该规律来设计组织教学。

(4)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机体功能活动能力的变化与人体有关器官系统的功能是密切相关的。要组织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学生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就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正确地组织与安排教学,循序渐进,最佳地完成教学任务。

(5)体育学习集体形成和变化规律。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主要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集体合作、配合和相互帮助中进行的。因为体育项目和活动大多数是以集体形式呈现联系的,所以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集体性学习体现了体育的特征和目标指向。因此,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和突出学生体育学习的集体性规律。

(6)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不断地体验运动的乐趣,这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的首要条件,也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增强健康的前提条件,更是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应遵循的客观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