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政府财政支出的影响分析

对政府财政支出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2-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附表3中可以看出,在第三种方案下,即当投保水平上升到70%时,各地各种作物累计保险金额为2739.25亿元,此时,政府补贴比投保水平50%时的最高补贴额增加了将近2亿元,农户投保收入比未投保预期收入每公顷少209.49元,但受灾的风险可以得到补偿。

6.3.1 对政府财政支出的影响分析

从附表1中可以看出,在第一种方案下,即投保额水平为50%、补贴率为30%时,内蒙古的稻谷,安徽的小麦,吉林、陕西和宁夏的谷子,辽宁的大豆,山东、天津、河北的棉花,上海和辽宁的花生,河南、河北及黑龙江的油菜籽,河南、内蒙古、辽宁、湖北和陕西的芝麻,四川、河南、吉林、内蒙古和新疆的麻类作物,江苏、安徽、河南、宁夏和贵州的苹果,福建、湖北、湖南、浙江、陕西的柑橘,安徽的茶叶,宁夏、青海的烟叶,都有投保的潜在需求,合计保险金额为1956.61亿元,政府补贴额总计为4600万元,农户投保后比未投保的预期收入每公顷少1086元,但受灾的风险可以得到补偿。

从附表2中可以看出,在第二种方案下,即50%投保水平、50%的补贴率时,政府会增加3000万元左右的补贴(7727.146万元-4636.288万元),农户投保比不投保每公顷预期收入减少662.65元,但受灾的风险可以得到补偿。

从附表3中可以看出,在第三种方案下,即当投保水平上升到70%时,各地各种作物累计保险金额为2739.25亿元,此时,政府补贴(30%的补贴率)比投保水平50%时的最高补贴额增加了将近2亿元(27340.568万元-7727.146万元),农户投保收入比未投保预期收入每公顷少209.49元,但受灾的风险可以得到补偿。

从附表4中可以看出,在第四种方案下,即在70%的投保水平、50%的补贴率的条件下,政府补贴将会增加2亿元左右。除了受灾风险的补偿以外,农民投保后每公顷的预期收入也比未投保增加1697.49元。

从附表5中可以看出,在第五种方案下,即在90%的投保水平、30%的补贴率的条件下,政府补贴将会增加16亿元左右。除了受灾风险的补偿以外,农民投保后每公顷预期收入将增加5345.72元。

从附表6中可以看出,在第六种方案下,即在保障水平达到90%、补贴率达50%的情况下,政府总补贴为33.9亿元。除了受灾风险的补偿以外,农户投保后每公顷预期收入将增加13610.29元。

从以上六种方案模拟可以看出,除了受灾后的风险保障,随着保障水平的提高,农户预期务农收入会趋于上升;当保障水平达到一定临界点以后,即使扣除应交保费,农民的预期收入也会超过不参加保险时可能达到的水平。同时,如果保障水平为单产的90%水平且补贴率达到50%,政府补贴总额仅仅占财政总支出的0.32%(33.9亿元/10436.624亿元[7]×100%);即使将农业保险的管理经营费用补贴算进去,[8]政府补贴总额也不过占财政总支出的0.45%(47.47亿元/10436.624亿元×100%),因而应当不成问题。

至于国家财力是否可能、是否应当或如何支持这种保障,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不同观点。林毅夫先生认为应该取消农业税和农林特产税(2001年我国农业各税合计为481.7亿元),庹国柱教授等估计对小麦、玉米、水稻、棉花四种重要作物和奶牛实施强制保险[9]需要资金76.38亿元(1997年我国社会福利救济费和自然灾害救济费合计为71.08亿元,粮棉油财政价格补贴达到413.67亿元),而我国2000年的自然灾害救济费用已达到了352.02亿元,完全可以转而用于支持农业保险并得到更有效的结果。综合本书的研究结果,如果针对重点优势农产品进行政策性保险补贴,政府完全有财力和能力通过多种方式,比如将农业各税、救济、补贴转变为农业风险基金的方式鼓励农民参加农业保险,从而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稳定的农业保险资金输入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