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

时间:2022-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只要名义和货币供应量变动后只引起绝对价格水平的同比例变动,不引起相对价格和利率的变动,货币就是中性的,否则货币就是非中性的。但古典货币数量论的货币中性思想理论基础较脆弱。弗里德曼又引入预期因素,以“自然失业率假说”进一步解释了货币的短期非中性和长期中性。

第四节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

一、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含义

在研究货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时,首先要研究的是货币对实质经济到底是否有影响以及如何影响。这就是货币中性与非中性问题。所谓货币中性是指货币在经济中保持中立性,既不发挥积极作用,也不产生消极影响,经济活动是在不受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由实物因素起决定作用的。通常用来判定货币是不是中性的标志是名义货币供应量变动对经济均衡带来的影响,如果名义货币供应量变动破坏初始均衡以后,新的均衡是在实际变量的数值和货币供应变动之前同时达到,货币就是中性的,否则是非中性的。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主要区别在于:名义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仅仅引起绝对物价水平的同比例变动,还是会引起相对价格和利率的变动。因为相对价格和利率的变化包含了消费、储蓄和投资行为的变化,从而影响实际变量和产出水平;而绝对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改变经济中的实际变量。所以只要名义和货币供应量变动后只引起绝对价格水平的同比例变动,不引起相对价格和利率的变动,货币就是中性的,否则货币就是非中性的。

二、货币中性理论的发展

在20世纪以前,经济学家都认为货币是中性的。货币中性论的基本前提是假设经济活动的行为者都是有理性的,不受货币幻觉的影响,因此它们的行为不受名义货币变化的影响,从而也不会引起真实经济变量的变化。该理论隐含两层含义:第一,名义货币的变动不会对储蓄、消费、投资等实际变量产生影响,也不会改变产量、就业以及实际收入,而只能引起绝对物价水平的变化,因此货币是中性的,从长期看对经济没有实质性作用。第二,货币中性的保持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当条件改变时货币中性可能被破坏,如货币供应量的突然变化会影响实际变量变化,扰动经济,从而破坏经济均衡,因此应该尽量保持货币中性,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一)古典学派的货币中性论

20世纪以前,经济体被分为货币面和实物面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经济学也被分为货币理论和价格理论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即出现了“两分法”局面。其实质在于否定货币经济的存在,否定货币对经济的实质性影响。其代表人物是古典学派萨伊和瓦尔拉斯,他们把货币看做是方便商品交换的媒介和工具,把货币看做是与实质经济无内在联系的外生变量。萨伊认为,货币的唯一职能是充当商品交易的媒介,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货币的增加只是使人们的货币支出增加,不会使产品增加,因此只是使一般物价水平与货币同比例上升,实际经济的波动是由货币以外的各种实物因素引起的。瓦尔拉斯认为,经济本身是一个整体,任何一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不仅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而且取决于其他所有商品的供求和价格,在完全竞争状态下,所有商品供给和需求将在一个统一的价格体系中同时趋于均衡。如果某一商品出现超额供给,则其他商品必然出现超额需求,并且这种暂时的不均衡将通过自发的价格调整而迅速消除。货币的出现不过是在已有的商品系列中增添了一个特殊的商品而已。因此,一般均衡理论排除了货币存在的必要,交易者并不需要货币作为交换的媒介,也不需要任何价值储藏的手段,“货币其实是多余的”,它的存在既不有助于也不有碍于经济的全面均衡。

因此,在萨伊和瓦尔拉斯看来,货币只不过是覆盖于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对经济并不发生实际的影响。

(二)货币数量论中的货币中性理论

货币数量论的基本观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的高低和货币价值的大小由货币数量决定。早期和近代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数量同物价、单位货币的价值存在强烈的因果关系和严格的比例关系,即价格的变化主要是由货币的变化决定的;现代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并不是唯一地引起物价变动,短期内还会影响收入、产出等经济变量的变动。

1.早期货币数量论货币中性观点

早期货币数量论对货币中性的思想可追溯到大卫·休谟在1752年的著作《利息论》、《货币论》和《贸易平衡论》中的经典论述。他认为货币数量变动能影响物价,但只影响绝对物价水平,不影响产出水平。约翰·穆勒则认为货币对经济的作用可有可无。但古典货币数量论的货币中性思想理论基础较脆弱。

2.近代货币数量论的货币中性观点

近代货币数量论主要包括现金交易数量说和现金余额数量说,即交易方程式MV= PT和剑桥方程式M= KPT。两者的假设比较接近,认为T和Y都是由非货币因素决定的,而V或K又都是不因货币的变动而变动常数。由此得出结论:货币量的变动只会引起价格水平同比例变动,对产出和收入没有实质影响,因此货币是中性的。

3.现代货币数量论的货币中性理论

现代货币数量论以弗里德曼为代表,将货币中性进行了修正,认为货币短期非中性而长期中性。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具有稳定性,而货币供给的变动会引起名义收入或价格水平的变动,因而货币是最重要的。货币量的变动最初引起现有资产价格变动进而使利率下降,刺激投资,增加收入。因此,短期内货币量的变动可能会对经济和实际产出发生作用,这是因为价格调整存在时滞,短期投资扩大,产出增加,但长期内利率上升,使投资和产量下降,同时价格上涨,最终,在长期内货币的增加只体现为物价水平的变化。弗里德曼又引入预期因素,以“自然失业率假说”进一步解释了货币的短期非中性和长期中性。

货币主义的另两位代表布伦纳和梅尔泽以“财富调整”的传导机制解释了货币供给量变化的影响,结论和弗里德曼一致。

(三)威克塞尔和哈耶克的货币中性论

19世纪下半叶,货币量与物价水平的反方向变动使“萨伊定律”无法解释,瑞典经济学家威克塞尔提出著名的“积累过程理论”,建立了自己的货币中性观。

他认为,货币对经济有主动的和实质性的影响,这是由于货币在资本形成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他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变化的,货币因此对经济会产生作用。从媒介职能来讲,货币是中性的,但从货币的储藏职能来讲,货币还媒介着资本的积累与借贷、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因而是非中性的。

威克塞尔将利率分为货币利率与实际利率,前者是指用货币提供借贷时实际支付的利率,即金融市场利率;后者是指借贷资本需求与储蓄供给恰好相一致时的利率,相当于资本预期收益率。他认为,如果两种利率一致,物价水平会保持稳定,货币对经济保持中立。但在现实中,两种利率经常是背离的,当货币利率小于自然利率时,会促进投资,生产者收入增加引起价格上涨,同时使利率上涨;如果货币利率高于自然利率,则会使经济紧缩,直到两种利率相等。也就是说,只要两种利率不相等,货币就是非中性的。

哈耶克继承和发展了威克塞尔的货币中性理论,他认为,货币的变动影响经济变动,但货币在经济中的最理想状态是保持中立,从而对经济的发展最为有利,货币的任何失衡都对经济发展起负面作用。货币数量的变动会影响相对价格,从而影响生产和产出,破坏经济平衡。因此保持货币中立的条件是货币供应总流量不变,同时,价格是自由波动的,任何契约都是建立在正确预测基础上的。

(四)帕廷金的修正货币中性理论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和瓦尔拉斯均衡定律都没有同时解释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造成了价格的两分法;而凯恩斯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化是通过改变总需求进而影响工资、就业、产量及总收入的。帕廷金将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和凯恩斯的收入支出理论结合起来,提出实际余额效应,得出“货币是中性的”基本理论。

所谓实际余额效应,是指由货币供求变动所引起的实际余额(以货币形式持有的实物价值)的变动对消费、投资、利率、物价等的影响。帕廷金认为,实际货币量才会影响经济发展,经济的均衡是劳动市场、商品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货币数量的变动引起经济行为主体财富存量的变化,产生“实际余额效应”,改变对商品、劳务、货币、债券的总需求,从而对物价产生影响;而物价变化产生反方向“实际余额效应”,再次影响总需求。结果名义货币供给的变动最终只影响价格水平而不影响产出,因此货币是中立的。

帕廷金的分析是建立在一系列新古典假设基础上的,包括:没有货币幻觉;价格水平和利率变动不产生分配效应;人们对价格水平和利率有稳定的预期;价格和工资具有充分弹性;各种市场存在完全竞争;政府不发行付息债券,也不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由于假设过于严格,因此,帕廷金的“实际余额效应”结论受到人们的怀疑。后来格利和肖引入内在货币和外在货币,证明了即使在严格的新古典主义体系内,货币也不一定是中性的。

(五)合理预期学派的货币中性论

合理预期学派以“自然率假说”为货币中性论的基础,代表人物有卢卡斯和巴罗等。他们认为,在市场出清的情况下,总产出、总就业和失业水平处于“自然”水平,任何政策都不会永久使产量高于“自然”水平或使失业率低于“自然”水平,这种自然规律为人们的合理预期提供了可能与客观标准。

卢卡斯认为,如果货币变动是规则的、可预期的,则它只能影响名义产出和就业,不会影响实际产量,此时货币是中性的。公众的合理预期会使自己的决策和行动迅速得到调整,因此,即使货币量的变动是突然的和一次性的,从长远来看,只要存在合理预期,货币就能保持中性。

巴罗却认为,由于人们掌握的信息并不完全、预期不准确,因而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会对实际经济变量产生影响,即货币呈现非中性。

三、货币非中性理论的发展

(一)凯恩斯的货币非中性观点

凯恩斯对货币非中性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货币改革论》、《货币论》和《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分别出版。

在1923年出版的《货币改革论》中,凯恩斯提出了实际余额数量方程式。他认为,货币量的改变会改变人们的货币购买力需求,从而对物价产生了极大影响。而货币流通速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物价水平与货币量的变动不一定具有同步性,稳定货币供给并不能稳定物价水平。

在1930年出版的《货币论》一书中,凯恩斯提出物价水平一般方程式。他既讨论了物价,又讨论了投资、储蓄、利率等变量对经济均衡的影响。他认为,经济均衡受利润及价格影响,而利润和价格又受市场利率与自然利率的影响,并最终取决于货币量,因而货币对就业和产出的变动都有重要影响。

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对宏观经济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将货币问题与产量、就业以及收入等经济变量联系起来,提出有效需求理论。该理论认为,总收入决定于总就业量,总就业量决定于有效需求,有效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而投资需求决定于资本边际效率和利率,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货币供给由货币管理当局决定,货币需求即流动性偏好由人们持有货币的三大动机决定。凯恩斯认为,货币量的变化对产出的影响首先是通过利率水平而不是物价,在非充分就业的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变化不一定是物价水平发生变动,只有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货币的增加才只能推动物价上涨。

(二)新剑桥学派和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非中性理论

新剑桥学派和新古典综合派是凯恩斯主义的继承者,是现代凯恩斯主义者,他们对凯恩斯的货币非中性理论进行了许多修正和发展。

1.新剑桥学派的观点

新剑桥学派认为货币不仅是联系过去和现在的纽带,又是影响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货币的变动对经济变量有直接影响。

他们提出了信贷资金理论,认为利率水平取决于借贷资金的供求,而借贷资金供求既有实物市场因素,又有货币市场因素。借贷资金利率与自然利率经常会处于不一致,但通过对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调节使二者趋于一致,从而实现经济的均衡。

2.新古典综合派的观点

新古典综合派坚持认为凯恩斯关于货币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是以利率为介质的基本观点。他们认为,货币量对于经济的影响主要通过利率为介质来进行传导,批判地吸收了凯恩斯的货币供求决定论和新剑桥学派的借贷资金决定论的理论,加入了国民收入这一因素,把国民收入放到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上,提出了著名的IS—LM曲线,从总体上说明利率是由储蓄、投资、货币供求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并在国民收入的配合下决定的。IS—LM曲线表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是由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的,两条曲线中任何一条曲线的移动都会引起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点的移动,从而引起一般均衡收入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资本边际效率、消费倾向与利率、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在货币需求和资本边际效率一定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增加会使LM曲线向右移动,从而使均衡的利率水平下降,低利率将刺激投资,并通过乘数作用使均衡的国民收入增加;货币供给量减少,情况相反。

新古典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托宾在分析货币传导机制时指出,货币作为一种资产形式,它的变动通过金融资产可得性和金融资产价格的相对变动影响利率结构,进而引起资产结构的调整,最终导致投资乃至收入的变化。在托宾的分析中,不仅货币,其他任何资产供给的变动都将打破资产结构的平衡,引起整个资产价格和资产收益体系的变动。货币作为整个资产体系的一部分,其供给与需求是在经济运行中与其他资产的供求共同决定的,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与其他资产供求变动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交织在一起的,从而把货币放在整个社会资产体系中来考察货币的传导机制,大大丰富了货币传导机制理论。

(三)新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非中性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继承了凯恩斯关于货币影响产出的思想,以不完全竞争、不完善市场、不对称信息和相对价格的粘性为基本理论,坚持“非市场出清”假设,针对现代凯恩斯主义在解释“工资—价格机制”时缺乏微观经济基础的不足,在吸收理性预期等理论的基础上,论证了工资价格调整的刚性机制。他认为,尽管经济主体具有相当的理性预期并按照最大化原则行事,但由于市场上存在着不完全竞争,经济主体只能获得有限信息和相对价格存在刚性等原因,工资和价格并不是富有弹性的,而是具有粘性特征。即当经济中出现需求冲击或供给冲击时,工资和价格调整十分缓慢,供求不能迅速调整以实现市场出清,工资和价格调整过程的这种刚性使得经济恢复到实际产量等于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处于持续的非均衡状态。因此,在工资、价格粘性的作用下,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等名义变量的变动会导致产量和就业量等实际变量的变动,从而使政府干预的经济政策成为必要。

新凯恩斯主义通过解释工资、价格具有粘性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和强调了货币的非中性作用。他们认为,长期劳动合同和合同的交错签订使得劳动力市场上的名义工资具有粘性,而实际工资粘性(指在价格既定不变的条件下,劳动力需求的变化主要影响就业量而不是工资)可以从隐含合同论、效率工资论和局内人局外人理论三个微观角度加以解释。由于工资具有粘性,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使物价总水平上升时,可以相对降低工人的实际工资,降低产品成本中的工资成本,增加单位工资的产出和企业利润,企业就会谋取更大的利润,这就会雇用更多的工人,促使就业率上升;反之,则会使失业率下降。因此,只要存在工资的黏性,货币量变动后,产量、就业量等实际变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动,货币就是非中性的。

同样,新凯恩斯主义者从不完全竞争、菜单成本、交错价格调整、投入产出关联和加成定价等方面分析了价格为什么具有粘性。当价格具有黏性时,若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应量使总需求减少,价格变动调节需求的作用便难以发挥,市场上出现过剩产品而不能出清,产品大量积压,迫使企业削减产量以适应需求的变动,产量的削减将伴随着对劳动需求的减少,失业增加,收入下降,反之,若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结果相反。可见,只要存在价格黏性,货币量变动后企业若不及时改变价格而变动产量,则会导致经济的大幅波动,货币至少在短期内是非中性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