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融资融券信用账户讲解

融资融券信用账户讲解

时间:2022-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2]张宗新博士在《中国融资制度创新研究》中,主要研究了中国融资制度变迁,中国融资制度现状对经济持续发展的制约,融资制度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效应,以及中国融资制度创新的模式选择。[15]但是,《信用论》从金融视角研究信用,只是静态的一般性阐述,没有具体研究我国企业融资,也没有将企业融资方式发展与信用制度变迁联系起来。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企业融资问题作为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并不是崭新的课题,但它进入主流经济学的视野却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事情(吴家骏,1999年),[1]之后对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迅速发展,逐步形成比较成熟的企业融资理论。1952年,美国经济学家大卫·杜兰特在系统总结传统融资理论基础上,采用折中的方法,把传统融资理论分为净收益理论、营业净收益理论和传统理论三种类型。着重探讨了企业负债对企业资本成本的影响,对企业总价值的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企业最佳资本结构的影响。

1958年6月,《美国经济评论》第48卷发表了由莫迪利安尼和米勒联合署名的“资本成本、企业理财和投资理论”论文,文中提出了经典的“MM定理”,深入探讨了企业资本结构和企业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之后,许多经济学家注意到融资中的权衡问题,“70年代中期学术界所形成的(关于资本结构理论)一般(尽管不是完全一致)观点,这一观点认为企业最优资本结构就是在负债的税收利益与破产成本现值之间进行权衡。”[2]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中心的融资理论登上学术舞台,出现了詹森和麦克林的代理成本说,罗思、利兰和派尔的信号—激励模型,梅耶斯的新优序融资理论,史密斯、戈斯曼和哈特的财务契约等理论,分析了“不对称信息”在资本结构决定中的主导作用。日本著名经济学家青木昌彦,在《日本的主银行体制》、《政府在东亚经济中的作用》和《比较制度分析》等著作中,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日本融资模式的特点和经济绩效。企业融资理论还在发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梅耶斯曾说:“(经过这么多年)我们对资本结构理论问题所知甚少。”[3]国外融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一是将企业负债与企业市场价值相联系;二是注重税收、破产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将企业融资行为与企业市场价值、企业资本结构联系起来;三是侧重于从企业“内部因素”来分析融资方式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国内学术界对融资问题的研究,在改革开放前及改革开放初期都只是就其中的某一个问题而论,比较零散,系统研究融资问题约在20世纪90年代。刘彪博士在《企业融资机制分析》中,循着体制转换与企业融资机制变革的思路,将企业融资机制与经济体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出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构成财政拨款型融资机制的体制基础;转轨时期,银行贷款型融资机制开始实际运行并发挥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调节型融资机制将居于主导地位。企业融资机制的变化集中反映在资金约束形式的变化上。与经济体制转换对应地呈现资金无约束到资金软约束到资金硬约束的演进。[4]徐宝林博士在《中国融资制度的变迁与市场型融资模式的构建》中,研究了中国融资制度产生、发展及其变革的制度背景和经济绩效,分析了过渡经济体制下融资制度的非均衡,并对中国市场型融资模式的构建进行了研究。[5]陈享光博士在《融资均衡论》中,把融资过程作为一个经济过程来考察,把储蓄、投资和融资机制作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来考察,从资金需求、资金供给、融资机制和资金供求均衡四个方面深入研究了融资过程。[6]方晓霞博士在《中国企业融资:制度变迁与行为分析》中,重点研究中国工业企业资金供给的制度变迁,国有企业融资行为,企业融资行为的规范。[7]张昌彩博士在《中国融资方式研究》中,主要引入资金流量分析方法,从资金来源渠道的角度,将全社会融资方式分为财政融资、银行融资、商业融资、证券融资和国际融资五种融资方式,并界定其各自内涵和性质,并从市场角度研究中国融资方式选择。[8]卢福财博士在《企业融资效率分析》中,在分析不同时期各国企业融资模式演变过程及规律的基础上,创立了一个全面分析企业融资对经济各方面的作用和影响的“企业融资效率”体系。[9]刘红梅、王克强博士在《中国企业融资市场研究》中,主要从企业、银行、证券市场和政府四个角度,对企业直接和间接融资市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剖析,并从企业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银行产权制度和经营体制等方面寻求产生问题的根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10]王宁博士在《企业融资研究》中,从现代企业的融资理论入手,对企业筹资方式、筹资成本、资本结构进行了理论探索,通过实证分析,提出企业融资策略和融资管理对策。[11]万解秋先生在《企业融资结构研究》中,重点对我国国有企业融资结构问题进行剖析和思考,论证了企业融资结构对金融体系的重大影响,以及金融体系的重构等问题。[12]张宗新博士在《中国融资制度创新研究》中,主要研究了中国融资制度变迁,中国融资制度现状对经济持续发展的制约,融资制度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效应,以及中国融资制度创新的模式选择。[13]刘淑莲博士在《企业融资方式、结构与机制》中,研究了企业融资方式与结构配置的一般理论与过程,不同国家、不同经济体制下的融资导向与治理结构;中国融资机制的变迁与发展,并提出产权制度创新与融资结构调整的思路和对策。[14]

国内企业融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是企业融资方式、融资结构、融资行为的研究;二是企业融资机制、融资效率的研究;三是企业融资市场的研究;四是与微观企业融资相对应的宏观融资研究。这些研究或站在企业角度,或站在国民经济角度从多方面对企业融资进行了有价值的探讨,但是从信用制度变迁的视角研究企业融资问题的确实不多见。曾康霖教授的《信用论》比较权威,也是较早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的信用理论、西方信用理论,信用概念,信用与经济、金融的关系,各种具体的信用关系,各种信用关系下的融资。[15]但是,《信用论》从金融视角研究信用,只是静态的一般性阐述,没有具体研究我国企业融资,也没有将企业融资方式发展与信用制度变迁联系起来。近年来,对信用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其中多数散见于各种报刊文章之中。骆玉鼎博士在《信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中,着重考察了信用和信用经济的演进过程,信用经济中的金融部门,信用经济中的宏观金融调控与微观金融调控。[16]吴晶妹博士在《现代信用学》中,以信用与信用活动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和总结了现代信用活动的一般规律,现代信用活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总结了现代社会、国内外信用活动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怎样进行信用管理,如何建立和完善信用管理体系。[17]孙智英博士在《信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中,则从经济学角度对信用的本质含义、结构特征及价值意义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确立了市场经济背景下研究信用及其相关问题的指导思想。[18]这些研究无不站在宏观角度去探讨信用与信用经济、信用与经济发展,信用与金融调控,并没有系统地将企业融资纳入信用分析之中。

本书拟从企业融资的基础出发,也就是从信用视角将企业融资方式研究纳入信用制度变迁中,建立一个以企业融资理论为依据,在分析企业融资的信用制度条件基础上,探讨我国信用制度变迁与企业融资方式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绩效的框架体系,并且该书在研究中力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第一,研究角度的独特。不同于以往的企业融资问题和信用问题研究,本书试图把企业融资与信用制度联系起来,将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置于信用制度变迁的过程之中,基于信用制度变迁研究企业融资方式选择,找到了研究问题的最根本出发点,突破了既有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二,把企业融资方式发展与信用制度变迁紧紧联系在一起,利用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探析了企业融资方式选择与信用制度变迁的内在联系。企业融资方式选择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受制于信用制度供给。随着构成信用制度主要内容的信用形式、金融市场、信用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变迁,企业融资方式在发展。信用制度供给的增加,使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空间不断拓宽。

第三,深入分析了企业融资的实质,明确企业融资实质是在信用基础上进行的资金资源配置。信用是在信任基础上,以协议或契约为保障的跨期的经济交易行为。信用在资金这种特殊资源配置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表现为:一是引导和加速资本积累;二是引导资源配置,提高配置效率。企业在经济运行中,往往是最大的资金亏绌部门和投资者,要将盈余部门的储蓄转化为亏绌部门的投资,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就必须借助于信用来实现。

第四,指出企业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应。企业融资是基于信用的资源配置过程,企业融资方式选择构成了资源配置的重要环节。宏观上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资源配置效果有重要影响,对银企关系构建有重要意义;微观上又能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和改善企业治理结构。

第五,循着企业融资方式选择与信用制度变迁有着密切联系这一思路,提出通过加强信用制度建设,来改善企业融资方式选择。所提对策从实际出发,切合时代发展要求,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