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财务信息需求质量的形成

财务信息需求质量的形成

时间:2022-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也是容易做到的,因为具有自私本性的利益相关者,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必然要求市场上提供的财务信息可靠、相关,会主动对改进信息质量提出要求,监督供给方信息披露行为,这将有利于促进信息供给方提高财务信息供给质量。

社会信用体系的重构为基础,形成有效的财务信息需求主体,增大对信息供给的压力

我们注意到,企业作为一个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通过各种契约将契约各方所投入的各项资源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从而为社会创造价值。在这一过程中,各种财务行为充斥其中,并以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为表象,通过所有财务行为主体之间竞争与合作博弈得以实现。

财务治理信息披露作为一种企业行为,无法摆脱特定社会历史环境的对它所产生的影响。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迟早都会导致企业行为的失范,企业行为的失范又可能带来企业信用的缺失,企业信用的缺失,财务治理信息的披露也必然难以真实。因而,单纯靠细化信息披露规则,加大行政处罚力度,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要提升财务治理信息披露质量,必然要以重构企业信用为基础,否则无异于“缘木而求鱼”。然而,企业信用的重构关键又在于要创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

在财务信息市场上,信息的供给方是企业,信息的需求方是企业的相关利益者,如管理当局、股东、债权人、职工、政府、社会公众等,供给的信息包括财务报表及附注所包含的信息、财务状况说明书及其他相关的业务报告所包含的内容。财务信息的作用在于企业能够降低利益相关者决策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从而达到改进决策效用,促进社会资源趋利性流动,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目标。因此,从本质上说,财务信息质量的形成过程是外部利益相关者——用户的需求质量与内部利益相关者——管理当局的供给质量经过多次博弈,实现某种利益均衡的过程,也是财务信息需求质量与供给质量双向逼近的过程。从理论上说,财务信息供给与需求作为矛盾的统一体,它们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共同决定着财务信息质量,但需求作为一种制衡力量,要想在质量形成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具备以下要素: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强有力的需求团体,形成通畅、便捷、高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合理的信息取得成本和补偿,以及适当的供给质量。强有力的信息团体能够提出信息需求意见,并能通过适当的途径影响供给方的信息披露。但我国目前的现实却令人失望,我国目前尚未形成真正的财务信息市场需求主体,缺少一支能有效监督财务信息供给质量的需求力量,这迫使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面临日益泛滥的财务信息失真,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于生产过程控制和政府监管来治理信息失真,而不能有效利用市场力量来抗衡。

保证财务信息高质量提供的当务之急是培育需求主体,提高信息需求水平,建立信息反馈渠道,增大需求对信息供给的反作用力,从源头上控制财务信息的质量。这也是容易做到的,因为具有自私本性的利益相关者,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必然要求市场上提供的财务信息可靠、相关,会主动对改进信息质量提出要求,监督供给方信息披露行为,这将有利于促进信息供给方提高财务信息供给质量。例如,股东作为公司剩余经济利益的索取者,他会要求财务信息的高度相关以判断其财务状况来决定是否追加投资。同时,股东这一利益相关者群体也是由许多独立的利益主体组成的,机构投资者能代表没有能力独立承受监督成本的中小股东的利益,而且一般具有辨别财务信息质量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能够有效地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监督;债权人向企业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息,利息的多少在贷款合同中作出明确规定,他要求财务信息真实可靠以确保债权契约按时履行;政府一方面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为维护证券市场和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财务信息真实公允;另一方面,作为国有资本的出资者对企业行使股东的权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