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合理地制定招商引资政策

科学合理地制定招商引资政策

时间:2022-1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选定优秀的目标投资商,为当地成功招商引资奠定了基础。  招商引资政策体现了地方政府一段时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导向,会随着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变化而调整、变化,对招商引资活动起着引导、规范、限制和促进的作用。  当前,各地竞相开展招商引资,传统的招商观念和招商方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招商引资难度加大。

  选定优秀的目标投资商,为当地成功招商引资奠定了基础。但是,招商引资必须培育或改进招商引资项目,选择合适的宣传渠道和宣传手段,制定合理的招商引资政策。

  招商引资政策体现了地方政府一段时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导向,会随着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变化而调整、变化,对招商引资活动起着引导、规范、限制和促进的作用。

7.5.1 建立规范的招商引资政策

  地方政府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时,应当在符合国家宏观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立足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远景目标,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来调整招商引资政策,既体现地方特色,又发挥地方优势。

  (1)制定具有当地特色的优惠政策

  实行地方优惠政策上的差别化竞争,逐步消除一些“普适性”的优惠政策,加强以技术引进和地区主导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差别性”优惠政策,降低对招商引资企业的绝对优惠,同时改善对本地企业的政策待遇,使本地企业在滚动发展中也可以得到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政策的支持。

资料链接7-8 招商引资要做到“三个坚持”

  当前,各地竞相开展招商引资,传统的招商观念和招商方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招商引资难度加大。玉田县逆势而上,近年来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特别是双汇发展、杭萧钢构、同仁堂股份、同方股份等上市公司相继落户,使玉田成为全省引进上市公司投资最多的县(市、区)之一。玉田的实践表明,招商引资要做到“三个坚持”。

  坚持科学招商。招商引资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有策划、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充分做好招商项目的开发、包装、发布工作,对项目开发的潜能、产业带动效应、市场预测分析、投资回报前景等,都要深入研究、准确把握,确保能说服打动投资商。要建立项目建设优选机制,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再大的投资也要拒之门外。

  坚持项目落地是硬道理。确保项目落地,首先要千方百计引进一批产业链式化、关联度大的项目。比如在钢铁深加工上,玉田没有钢铁资源,就着力抓好唐山钢铁产业链延伸项目。在引进河北中钢冷轧、镀锌、彩涂板生产项目后,又引进了国内钢结构生产龙头企业——杭萧钢构公司,形成了投资近20亿元集冷轧—镀锌—彩涂—钢构为一体的钢铁深加工产业链。确保项目落地,要不断创新招商方式,保持足够的诚心和耐心。为引进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大型奶牛基地项目,玉田在一年内先后接待外方考察和洽谈40余次,最终在今年9月双方签订了投资协议。

  坚持构筑长效招商机制。为形成科学高效的招商工作机制,需要建立招商三条战线。一是建立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战线,对符合规划的工业、农业、基础设施等一批大项目,组织专家就产业政策、市场前景、技术前瞻等方面进行评议,多角度进行包装和推介,形成投产一批、在建一批、洽谈一批、谋划一批的项目运行态势。二是建立招商工作战线,对招商项目要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盯、一个人一个人地盯,盯住不放。三是建立项目服务工作战线,负责协调推进招商项目,改善投资环境,形成招商引资的“洼地效应”。

  资料来源:《河北日报》,2010年11月1日。

  (2)综合考虑各种优惠政策影响因素

  认真研究和制定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土地出让、税费减免、信贷融资、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政策,要考虑未来收益和现在收益,保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平衡。

  (3)保持优惠政策的合规性和连续性

  注重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国家有明令禁止的规定,不得阳奉阴违,违规操作。

  (4)准确地宣传优惠政策

  应当如实准确地宣传优惠政策,禁止任何个人或部门对外来投资商开空头支票,提供虚假政府担保。

7.5.2 招商引资政策的转型

  (1)传统招商引资政策

  政府主导下的传统招商引资,相关优惠政策业已成为地方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约投资选择的诸多要素中,区位优势是根本,产业配套是基础,要素供给是关键。

  传统优惠政策的主要内容见表7-4。

表7-4传统优惠政策的主要内容

序号

内 容

说 明

1

经营成本补贴

返税。无论从涉及企业数量还是从减免总金额来看,返税是最为常见的针对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即在国家法定给予外资企业的“两免三减半”基础上,再由地方财政通过先征后返方式,在地方财力留成范围内,给予追加优惠,较普遍的是“三免两减半”(合并后即所谓“五免五减半”)和“八免七减半”(合并后即所谓“十免十减半”)。另外,针对增值税、房产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也有类似优惠,但均非主流。

2

要素价格补贴

优价供地/土地出让金返还。

减租/免租。最为常见的是优惠地价,在国家出台保护地价后,则是返还差价。

另外,减免房租主要是针对小企业,特别是研发型科技企业,无论从涉及企业数量,还是从减免总金额来看,均非主流。

  (2)招商引资政策转型

  伴随环境压力、资源压力的积累释放,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招商政策出现了新变化(见表7-5)。

表7-5新形势下优惠政策的主要内容

序号

内 容

说 明

1

经营成本补贴

在招商引资先发地区,传统减免返税在招商中的重要性日益弱化,呈逐步淡出态势,税收方面主要以争取国家法定优惠为主。以服务外包产业为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的复函》(国办函[2009]9号,下称《复函》)批复了商务部会同有关部委共同制定的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措施,批准北京等20个城市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对符合条件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技术先进型服务外包企业离岸服务外包收入免征营业税,《复函》还明确了培训支持、贴息等一系列扶持政策。

地方政府的招商优惠政策的比拼是竞争跻身示范城市之列。从本质来看,中央财政买的是未来,扶持政策主要与企业运营后的产出挂钩,对于新兴产业特别是新企业来说,属远期优惠,企业颇有“口惠而实不至”之感,真正令企业有“雪中送炭”之感的,还是地方政府的个性化扶持政策。

2

要素价格补贴

优价供地/土地出让金返还和减租/免租仍在延续,因为这些优惠政策与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和初期运营密切相关,属于雪中送炭的即期优惠,因此这类优惠的重要性有所提升。

3

新形式优惠政策

在东部发达地区,传统的招商引资先发地区,新时期招商引资的战略设想是通过引进、培育新兴产业来实现产业升级转型,而问题的关键是一个新兴产业从萌芽到蓬勃发展需要地方政府先期引导投入和长期呵护扶持。体现在招商引资上的新趋势就是竞争更加激烈,包括基础设施专项补贴(双回路供电)、代为装修、代购设备、直接参股、贷款贴息等新形式优惠政策开始不断涌现,且重要性日显突出。

  (3)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角色

  各级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将决定对外开放的程度和水平。因此,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应充分发挥这只有形的“手”的作用(见表7-6)。

表7-6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职能

序号

政府职能

描 述

1

宏观指导

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应紧紧围绕市场这一主体进行宏观指导、宏观规划、宏观决策。确立本区域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确立招商引资的重点和方向,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地方产业政策,整合并宣传好本区域的优势资源,抓好重大战略决策的贯彻和实施。对于其他业务性、技术性事务不要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

2

要为外不为内

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延伸信息触角范围,运用政府人才、信息、信誉等优势,及时准确掌握投资商新的投资热点和方向,重大投资项目要实行项目跟踪,对各种优惠政策“一事一议”。同时,政府对区域内暂时的利益不能实行部门保护、地方保护,不能因为所谓的内部利益而损害投资商的利益。

3

要为实不为虚

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应根据实际需要,适时组织灵活多样的招商引资活动,但不能搞面子工程、花架子工程,更不能出现“假招商”或“招假商”。

4

要为事不为权

政府在招商引资中投演的角色就是协调、服务、解决相关的问题,要立足为事,不能立足为权,在更多的时候要放权于市场,放权于企业,不能通过行政命令、行政干预等手段干涉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企业行为。

  政府构建的招商引资公共服务平台见图7-8。

Image

图7-8 构建招商引资公共服务平台

7.5.3 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转型

  转型1:从以硬为主逐步转向软硬并举

  许多跨国集团的投资是着眼于全球战略的长远利益,其投资目标是为了获得市场、资源和效率,其投资目标的多元化和长期性,决定了对特殊优惠政策的考虑并非首要因素,最重要的因素还是投资环境。开发区优惠政策必须与时俱进,必须由主要针对硬环境逐步转向软硬并举,最终转向以针对软环境为主。

  具体而言,政府部门服务质量多年来已有较大改进,政府、企业和个人产权保护意识大大提升,为产权交易配套的中介服务机构已相对齐备,但这些离国际化、高水平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存在很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特别是在工业和服务业的配套能力方面还相对薄弱。更重要的是,各方面对历史文化、人文环境、民风民俗等软环境的认识还不到位,软环境建设投入机制还有待建立健全。作为突破口,要将国际小区建设、名胜古迹保护开发、自然景观整理养护等上升到优化开发区投资环境的高度,解放思想,跳出传统的开发建设思路,出台改革优惠政策,明确投入产出机制,引导全社会资金(含外资)来共同打造优质的软环境。

  转型2:从以外为主逐步转向内外并举

  以减免税、低地价等为特征的针对硬环境的特殊优惠政策本身就是短期行为,其背后的差别引资方式也不符合世贸组织的非歧视、统一、透明原则。

  从长远看,资金流向必然是政策比较平稳、透明度较高、统一性较好的地区。因此,从趋势上看,今后的招商引资政策要提供内外一致的竞争环境。政府须做的是依托当地产业发展状况和产业优劣势,制定当地产业发展规划,选出一定阶段的重点支柱产业,给予支柱产业政策扶持,加快发展,延长产业链和培育服务体系

  转型3:突破资产运作助力资本运作

  资本运作水平,不仅体现在政府开发建设平台公司(土地一级开发商)上,也体现在园区企业上。一定意义上讲,打通资本市场通道可视为更高层面的招商引资。因此,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应在助力打通资本通道方面有所作为,推促园区开发建设相关国控公司(尤其是政府开发建设平台公司)及园区进驻企业,用好IPO、发行债券(企业债、公司债)、信托计划、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直接融资方式。

  转型4:集中资源扶持新经济增长点

  在区位优势相似、基础设施水平相近、软环境配套相仿的区域之间,招商引资竞争会集中在优惠政策层面,这就要求政府资源配置必须着眼未来,集中有限资源用于引导、培育新兴产业,同时充分挖掘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在加快引进和培育总部企业/发展总部经济方面深耕细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打造新增长点,实现公共政策效益最大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