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研究制定碳税政策

研究制定碳税政策

时间:2022-06-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八节 研究制定碳税政策推进向“低碳经济”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模式,是推动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和促进外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应尽快研究制定碳税政策,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在国内开征碳税。

第八节 研究制定碳税政策

推进向“低碳经济”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模式,是推动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和促进外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推进这种转变,在国内政策方面,应实施贸易的绿色增长战略,尽快研究制定碳税政策,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开征国内碳税,并且尽快启动我国碳交易市场和碳排放权交易,加快培育出口的低碳产业,降低出口的碳密度。在国际方面,要积极参与有利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的各类碳交易计划、清洁发展机制和碳汇贸易,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在新规则制定过程中占据主动。具体来讲:

一、尽快研究制定碳税政策,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开征国内碳税

碳税是在一国在其国内针对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种,是一种污染税,它是根据化石燃料燃烧后排放碳量的多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分配等征税的。我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应尽快研究制定碳税政策,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在国内开征碳税。在碳税政策的制度设计方面,征税对象可确定为:企、事业单位在生产、经营等活动过程中因消耗化石燃料直接向自然环境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在计税方式上,采用从量计征、定额税率的形式。在税率的设定方面,既考虑促进减排和环保的效果,又要考虑大部分企业的承受能力,还要适当参考其他国家的碳税税率标准。在税收优惠方面,可以对我国战略性产业和重点扶持行业实行税收优惠,对在新能源和节能技术的研发、应用中取得重大突破的企业,给予碳税的减免等。

二、尽快启动我国碳交易市场和碳排放权交易

目前制约我国碳交易市场和碳排放权交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少相关管理政策和办法。国家发改委和环境保护部应尽快牵头制定和健全相关管理体系。

1.应尽快拟定管理办法,促进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启动和发展。将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功能主要定位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为国内已获得联合国核证清洁发展机制(CDM )项目的减排企业寻找国际买家,促进达成合理价格。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碳排放权供应国,但却没有一个较完善的国际碳交易市场,这不利于争夺碳交易的定价权。目前我国处于国际碳交易产业链的低端,由于碳交易的市场和标准都在美欧国家手中,我国在为全球碳交易市场创造巨大碳减排量的同时,却被发达国家以低价购买后,包装、开发成高价格金融产品在国际市场销售,使其赚取了其中大部分利润份额,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要努力扭转这一局面。

第二,为国内自愿购买碳减排量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提供良好的平台。虽然在《京都议定书》框架内我国没有强制减排义务,国内企业不受碳减排的强制性约束,但有一批社会责任感较强的企业出于环保、公益事业的目标,开始自发地认购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产生的核实减排量(VER),这是一种自愿性碳交易,为我国新能源和环保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资金支持途径,应大力鼓励其发展。国内碳交易市场应为这种自愿性碳交易提供良好的交易平台,并且在未来服务于国内碳排放权交易,促进低碳经济的良性运转。展望未来,我国具有庞大的碳交易潜力,今后国内自身的碳交易市场发展将是一个趋势,因此,需要尽快建立国内的碳交易市场管理体系,使市场充分活跃。

2.关于促进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在制度设计上可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以下两种模式:

第一种是强制减排和交易的模式。即由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主要针对大中型企业制定碳减排时间表以及减排基准线,以确定每年的减排额。如果企业不采取减排措施,超标排放,则需通过碳交易市场向其他完成减排任务并拥有剩余排放指标的企业购买。第二种是自愿减排和交易的模式,这种模式下,要求碳排放权的买卖双方企业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以上两种模式的良性运行都还需要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来监督和测评企业的减排执行状况。从减排的效果看,第二种模式会弱于第一种模式,但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初期,对企业和国民经济的冲击会小一些。根据我国目前的现实国情,应先推行第二种模式,待低碳技术和市场发育较成熟后,再全面推行第一种模式。

三、协调处理好碳排放权交易和碳税政策之间的关系

在政策拟定中,财政部与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应注意协调好碳排放权交易和碳税政策之间的关系。在未来国内正式推行碳税制度以后,应允许企业通过碳交易市场购买一定量的碳排放权来抵扣碳税。与碳税相比,碳排放权交易在减排目标上更加明确,减排效果的确定性更好。碳税的实施阻力较大,而企业一般会较偏好碳排放权交易。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之间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应协调好这两者之间以及与其他减排政策的关系,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市场体系和政策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