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群体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

群体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

时间:2022-1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获取数据和研究的目的,重点研究位于曼哈顿的SOHO、Chelsea画廊产业区的邻里间的“集聚—扩散”演化过程,通过研究画廊产业区的生存能力的双视角——租金演变轨迹和SOHO画廊产业区外流到Chelsea画廊产业区的画廓数,阐释曼哈顿以画廊为主导的创意产业区演化及其重构大都市空间的特征与机制。整体而论,SOHO与Chelsea两个画廊产业区的演化表现在一是形成时间序列上的画廊数量变化、二是两个画廊产业区的规模变化。

(1)研究策略与数据源

据获取数据和研究的目的,重点研究位于曼哈顿的SOHO、Chelsea画廊产业区的邻里间的“集聚—扩散”演化过程,通过研究画廊产业区的生存能力的双视角——租金演变轨迹和SOHO画廊产业区外流到Chelsea画廊产业区的画廓数,阐释曼哈顿以画廊为主导的创意产业区演化及其重构大都市空间的特征与机制。

选择SOHO画廊产业区、Chelsea画廊产业区的原因:一是两者都位于世界级的艺术中心地,如曼哈顿2007年的艺术品拍卖份额占全球的46%;二是两者是邻里关系,相隔十余个街区(图4-28),而且曼哈顿艺术家与艺术产业发展历程中呈现出二者始终存在势差[1]

图4-28 SOHO与Chelsea区位

首先,利用Art in America Annual Guide to Galleries,Museums,Artists的画廊地址簿判识纽约市五区画廊潜在的可能性集中区域(图4-29)和1995年、2007年曼哈顿区域SOHO与Chelsea两地分别集聚的画廊状况。其次,测度两地艺术品价格中地租支付比重,以便于时间序列对比,地租指标来源于NewYork scene、Sotheby’s and Christie’s。再次,利用艺术品销售平均价格做补充解释性指标阐释画廊集聚获利。当然,租金并非商业艺术画廊的全部成本,而且租金本身也受多种因素影响。在纽约市的画廊以小型为主,约占全部的50%,它们的营业收入的38%被用于支付地租[2];而年营业额在50万美元以上的大型画廊支付地租的比重为其营业额的22%。因此,在测度SOHO、Chelsea两地的地租比重时,采用单位平方英尺的地租(年地租总额/营业用地面积),相关艺术画廊的销售额来源于The New York Times and Crain’s New York Business,而2000、2005、2007年的零售业地租指数源自annual reports of the Real Estate Board of New York (REBNY)。

图4-29 纽约市2007年画廊空间分布状况

资料来源:Art in America,2007,map created by Mark Treskon;注:柱体的大小代表单个地方集聚的画廊数量。

Cushman and Wakefield 和Zukin(1982)曾界定了SOHO的区域边界,SOHO区域边界如图4-28,而Chelsea的区域边界则以West Chelsea Arts District为基础对其相应边界拓展为西至Hudson River、东至Ninth Avenue,北起30th Street南抵16th Street(图4-28)。图4-29显示出纽约市2007年画廊空间分布的状况,高度集聚于SOHO、Chelsea、Midtown和West Village。SOHO早在1978年前后已经集聚了约77家商业画廊,随后呈显著增长趋势,而在1995—2000年间受制周边吸引和本区地租快速上升,画廊和艺术家们便逐渐向外围扩散。而据1996年Art Club 2000的调查和Sling Shot Project(2001)问卷访问显示:Chelsea开始集聚画廊始于1987年Dia Foundation支持开办的40层的Chelsea展览大楼,举办了数次商业画展,到1996年已被纽约时报作为新媒体予以聚焦,随后Dia’s architect、Richard Gluckman、Paula Cooper、Mary Boone、Larry Gagosian入驻[3]

(2)纽约画廊空间集聚及曼哈顿画廊产业区的演化过程

考虑地域邻近性,略去Midtown后的三地2000—2007年集聚的画廊数量如表4-3,可知:1995年末SOHO集聚了286家商业艺术画廊成为纽约当代世界艺术中心,而Chelsea在1990—1995年间仅有几家商业画廊。至2007年底Chelsea集聚的画廊增至303家,而SOHO则继续下降至104家。整体而论,SOHO与Chelsea两个画廊产业区的演化表现在一是形成时间序列上的画廊数量变化、二是两个画廊产业区的规模变化。

作为艺术家集聚的曼哈顿,不论其内部的画廊是否集聚于SOHO或Chelsea或West Village,抑或扩散至纽约市其他四区等,这都不影响纽约的全球艺术中心地位。综观纽约曼哈顿画廊产业区演化过程重构城市空间历程,可发现曼哈顿画廊产业区演化重构大都市空间的成效主要集中在:一是对城市工业建筑遗产为主的城市实体空间的传承与创新利用,并生产了以艺术为主的城市文化社会空间;二是集聚大批艺术家,形成了良好的艺术家集群,生产出城市创意空间的基本要素——创意阶层、创意情境和创意流网络;三是促进城市经济转型,生产出了创意产业体系。

①艺术家集聚、画廊形成与发展主导的曼哈顿工业建筑遗产创新利用。1970—80年代随着纽约制造业工厂大量外迁或破产,纽约失去了制造业中心的地位;然而纽约却迅速利用蓄积的人力资本依托废旧工业厂房开始发展知识经济和创意经济,并迅速成长为全球的金融中心、艺术中心。曼哈顿对产业建筑遗产的再利用,最初源于SOHO区贫穷艺术家的非法利用工业厂房改造而成的LOFT,随后市政当局许可并将相关建筑作为文化历史遗产保护加以利用便助推了曼哈顿艺术家的群集,群集的酒吧、咖啡吧、俱乐部、艺术大师工作室等等都是利用产业遗产改造而成,比较典型的如Andy Warhol的工厂、格林尼治艺术家村、SOHO的大多数艺术家工作室和商业画廊、Dia’s architect、纽约长岛国际设计中心等。如图4-5展示了下曼哈顿现存文化地、历史建筑及其空间结构,而这些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和各类文化地形成源自艺术家、作家等对产业建筑遗产的再利用[4]。曼哈顿产业建筑遗产或历史地段的创意化再利用,涉及工业建筑及地段在城市空间中的效能与场所的再造、再利用的经济与社会文化的传承、塑造城市局部地段的空间结构和景观等[5]

②艺术家与画廊的集聚,生产了曼哈顿社会文化空间和城市创意空间的基本元素。自19世纪初艺术家开始集聚曼哈顿及纽约市其他街区,通过艺术家集聚村落和大量的个人工作室的创建,不仅重塑了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实体空间,而且将波普艺术、涂鸦艺术、爵士乐、乡村蓝莓音乐、时尚设计等艺术元素融合于城市文化,从而将曼哈顿为主阵地的城市社会文化空间塑造成“国际时尚中心”、“国际艺术中心”,更为重要的是艺术家们自发的利用咖啡吧、酒吧、俱乐部、个人工作室举行公益的或商业性的不定期聚会,促使了艺术创作“创意”的网络性流动与各色“圈子”逐渐成长,即促进了非正式创意网络的生成,而以艺术家工作室为主体的创意场所便构成了创意空间的雏形,具有创造力的人群集聚于曼哈顿地区初步形成了创意阶层及其日常活动的创意社区,而这些都是城市创意空间的最基本构成元素[6]。而Richard Florida早在2002年就提出“Lower Manhattan as a Creative District / Creative Hub”和“New York as a Multi-nodal Creative Center”,并且认为21世纪应该是纽约发展创意经济、形成创意城市和全球创意中心的最大机遇,而且纽约有这种基础和动力[7]。因此,可以肯定地说艺术家的群集和画廊为主的产业区演化加速了曼哈顿创意空间的成长和创意空间体系的形成。

③画廊产业区的动态演化,促进曼哈顿经济转型,生产了创意产业体系。画廊产业区的演化对曼哈顿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集中体现在:曼哈顿产业结构由制造业为主转向金融业为主,金融业主导地位逐渐衰落而创意产业逐渐兴起。金融业主导地位衰落的具体反映在:一是2000年纽约金融业从业数量占全部劳动力的5.41%,而到2007年末下降到3.0%左右;二是全美证券工作岗位数在纽约所占比重由1987年的36%下降到2002年的23%,而1999—2002年间有价证券行业在纽约仅扩张了0.6%,但其在新泽西州却扩张了248%[8]。从纽约不同职业创造的经济份额看,1940年纽约的技术工人只占就业人口的20%左右,而如今技能型职业占经济总量的35%;2002年纽约从事文化与艺术生产活动的就业人口超过了15万,这是1992年的1.52倍。当然创意经济发展最直接体现便是曼哈顿地区画廊租金与艺术品售价(表4-4和表4-5),可看出SOHO和Chelsea的艺术品平均售价和中位数售价对地方画廊一楼及以上楼层租金的正相关性。

(1)文化艺术人力资本的集聚与扩散促动了纽约非正式创意网络的生产

自19世纪初纽约以独特的历史机遇和城市魅力吸引了大批海外艺术家和艺术新星,他们大多集聚于曼哈顿及其周边地区,而在1973年纽约制造业集群崩溃前,纽约文化艺术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已初步显现。至1990年,纽约创意经济便进入快速发展期,在Elizabeth Currid看来,这不仅是纽约集聚了以大批艺术家为核心的创意阶层,而且是艺术家自由交往和便利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交网络”[9]。而Richard Florida则提出“创意阶层”等抽象概念,探索性揭示纽约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经济仍然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动力之源[10]。曼哈顿的艺术家村落、大师工作室、俱乐部,甚至咖啡吧、舞厅等都成为艺术家们交流信息、交换意见、启发灵感、共同创作的非正式网络节点,这不仅源于对工业厂房的多样化改造——混合用途(居住、餐厅、商店、社交等需求功能),更源自当时低廉租金和艺术家只需做好本职工作而不需身兼多职的自我可支配时间的丰裕。闲暇、便宜的场所、创作的冲动,驱使艺术家们集聚于某地互相传递信息和启发灵感,形成诸多“圈子”。这些非正式的“圈子”彼此互相关联与渗透,构筑了纽约非正式创意网络空间(Informal Networks of creative space)。

(2)租金、空间有限性与单体画廊产业区的演化和画廊产业区群的形成

曼哈顿SOHO、Chelsea等地的画廊集聚区近10年的租金——艺术品售价曲线(图4-30)、画廊产业区内画廊数量(表4-3)的对照比较,可知①源于艺术家的集聚,启动了地方画廊的集聚,随着画廊数量增加和地方知名度的提高,画廊产业区的房租逐年上升,成为画廊成本的重要支出部分,如2007年SOHO、Chelsea两地的画廊一楼租金/艺术品营业收入、二楼及以上楼层的租金/艺术品营业收入的平均值分别为2.2%、13.7%;19.5%、24.3%,而相应的两地集聚的画廊数量则下降或上升,这表明地方商业画廊的房租和空间有限成为驱使单体画廊产业区演化的主要动力,而且相关画廊公司在相邻的两个画廊产业区之间移动,成为曼哈顿画廊产业区群体演化的鲜明特征。

图4-30 曼哈顿SOHO、Chelsea画廊一楼和2楼及以上租金—艺术品售价曲线

资料来源:Molotch H.Changing Ar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09,33(2):517-541有修改

(3)群体画廊产业区演化重构纽约大都市空间的动力

画廊产业区群体是指相邻的画廊产业区在其内部租金等因素驱动下的画廊公司在其之间往返移动,形成相互关联的多个产业区集合体。画廊产业区群体演化的城市空间生产直接导向区域发展的均衡,如在曼哈顿区存在西村、格林尼治村、苏荷、中城、切尔西等画廊产业区,其中形成最早发育程度最高的当属苏荷、中城等地的画廊产业区,它们早在1980年代前后便已经形成,而在1990年代至今便属于演化过程。此演化过程直接促使曼哈顿区的画廊空间分布更趋均衡,从而带动区域相关文化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培育新的创意空间。当然画廊产业区扩散不仅是自身租金压力,也存在外部空间的吸引力等的综合诱导。

随着纽约以文化艺术、设计、初步与媒体为核心的创意经济发展,如表4-22所示的纽约市主要产业的区位熵和表4-23所示的纽约市创意产业主要行业的区位熵显示,纽约市在全球的竞争优势仍将以金融与专业服务业为主,但其地位明显下降;随之而来的是创意经济,尤其是艺术、设计、媒体、娱乐表演等部门快速发展,其创造的就业岗位区位熵和薪资区位熵远高于当期其他产业部门,而且2000—2004年间创意产业部门的区位熵整体呈上升趋势,表明纽约创意经济仍处于加速的集聚阶段,而这必将促进纽约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的重构和质变,直至形成符合经济社发展的新型城市空间。

表4-22  纽约市主要产业2000—2004年区位熵变化趋势

续表

资料来源:Data from the U.S.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2000,2004)

表4-23 纽约市创意产业2000—2004年区位熵变化趋势

注:LQ = Location quotient,-表示原始从业者数据缺失

资料来源:Data from the U.S.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2000,20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