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凯恩斯经济学

凯恩斯经济学

时间:2022-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经济学正是这样一种符合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愿望的新经济学,它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必然结果。怀疑、责难、批评新古典经济学的西方学者日益增多。凯恩斯经济学就是在批判新古典经济学中建立起来的。同时,凯恩斯经济学继承了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学说、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学说、孟德维尔的高消费促进繁荣学说、霍布森的过度储蓄导致失业和经济萧条学说。

第一节 凯恩斯经济

一、凯恩斯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复杂而深刻的经济根源。它是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直接产物,是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一)凯恩斯经济学的产生是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直接产物

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大危机震撼了各资本主义国家,席卷了所有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经历了长达4年之久的大危机之后,又陷入了长期的特种萧条之中。西方国家称这次大危机和接踵而至的特种萧条为“30年代大萧条”。

面对着空前严重的危机和失业,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不再欣赏那种否认危机和失业的可能性的传统经济学,而是希望出现一种新经济学,这种新经济学要承认危机和失业,但不要承认危机和失业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要论证资本主义制度可以防治危机和失业,而不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要提出防治危机和失业的办法,而不要只是空泛议论;要攻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而不允许任何转向马克思、转向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潮存在和蔓延。

凯恩斯经济学正是这样一种符合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愿望的新经济学,它是1929年—1933年经济大危机、大萧条的直接产物。

(二)凯恩斯经济学是国家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力量同垄断资本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因素的出现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几乎是同时的,都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组织成了经济生活的统治力量。垄断组织的统治要求同国家力量相结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论述股份公司时就预见到,“它在一定部门中造成了垄断,因而要求国家的干预。”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金融寡头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使国家政权从属于垄断组织,服从于垄断组织的利益。垄断组织利用国家政权来巩固和加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统治地位,以保证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这样,国家同经济实力极其雄厚的垄断资本集团日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带有非常时期的军事性质。战争结束后,随着战时经济管理机构的撤消,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控制有所减弱。1929年—1933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如果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被用来作为支持战争的手段,那末,在1929年—1933年的大危机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则被用来作为反危机的措施。

美国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反经济危机的一个典型国家。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经济萧条继续恶化的时期就任总统。1933年3月9日—6月16日召开了历时100天的美国第73届国会特别会议,会议期间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这些法案构成了后来称为“罗斯福新政”的基本内容,所谓罗斯福新政,是罗斯福入主白宫后所推行的旨在摆脱大萧条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政策的总称。总起来看,新政是通过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对付大萧条的系统的政策措施。它扩大财政支出,实行赤字财政。它增加货币和信贷,实行通货膨胀政策。它大兴公共工程,创造就业机会。新政的作用,一直是历史学家争论的题目。但是,新政的基本精神,即国家干预经济,从30年代起一直持续了下来。国家干预经济从反危机的应急措施变成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长期的经济纲领和政策。

面对着迅速发展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不再欣赏那种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传统经济学,而是希望出现一种新经济学,这种新经济学要反对自由放任主义,主张国家干预主义;要讲“一只看得见得手”即国家有形之手的作用,不要只讲“一只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要维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要在理论上论证在实践中已经在做的事,而不是持反对或批评立场。凯恩斯经济学正是这样一种符合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愿望的新经济学,它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必然结果。

(三)凯恩斯经济学产生的学术背景

在凯恩斯经济学产生和传播之前,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学是以马歇尔、皮古等人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学。凯恩斯把这种传统经济学叫做“古典理论”或“现代古典理论”,把这种传统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叫做“古典经济学家”,认为他们属于“古典学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经济学界普遍地接受“新古典学派”和“新古典经济学”,用这些有固定含义的用语来称马歇尔、皮古等人和他们的经济学。

凯恩斯批评的不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价格理论,而是它的就业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在皮古的《失业理论》一书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论述。皮古的失业理论是以完全竞争为前提的。他认为就业量决定于劳动的供给和需求,劳动的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劳动的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相等的一点决定劳动市场的均衡的实际工资和就业量。在这种实际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就业的人都能得到就业。因此,均衡就业量就是充分就业量。总之,皮古认为充分就业是常态,即认为劳动市场出清是正常现象。只要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长期的大量的失业是不可能存在的。与此相联系,新古典学派信奉萨伊定律。萨伊断言:“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这个在经济思想史上被称为萨伊定律的论断,旨在否定资本主义制度下发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上述新古典学派的价格和工资具有完全伸缩性的假设和萨伊定律的结合,建立了一个理想的经济均衡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不存在长期生产相对过剩和大量失业的可能性。1929年—1933年经济大危机猛烈地冲击了新古典经济学否定危机和失业的理论。怀疑、责难、批评新古典经济学的西方学者日益增多。凯恩斯经济学就是在批判新古典经济学中建立起来的。同时,凯恩斯经济学继承了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学说、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学说、孟德维尔的高消费促进繁荣学说、霍布森的过度储蓄导致失业和经济萧条学说。

二、“凯恩斯革命”及其意义

20世纪初,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和经济矛盾不断激化,陷入了重重困境。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危机,各国经济陷于长期萧条,失业问题日趋严重。面对着这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大量的失业和生产过剩,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显得无能为力,这就是西方经济学家所说的“经济学的第一次危机”。

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之前,在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占据统治地位的经济理论是以马歇尔、皮古等人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从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和马歇尔的“局部均衡理论”出发,把资本主义经济描绘成一部可以自行调节的“美妙”机器,认为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完全能够保证全社会的经济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保证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得到最大的满足。美国经济学家劳埃德、雷诺兹曾经把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归纳为以下命题:

1.物品的生产同时也提供了物品的购买手段,根据这一“供给创造需求”的原理,社会总供给总是等于社会总需求,资本主义经济不会发生总需求不足或生产普遍过剩的经济危机。这一命题通常被称为“萨伊定律”。

2.资本主义经济有自然趋于充分就业均衡的倾向。当经济一旦处于不均衡时,市场经济的各种机制会使它恢复均衡。利息率是调节经济生活中储蓄等于投资的机制。

3.工资是调节劳动力市场中劳动供求均衡的机制。

4.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不需要政府干预,但是,允许有一个例外,政府可以对货币的供给实行管制。

但是,新古典经济学那种保持充分就业均衡的自然趋势的学说,未能经受住30年代市场经济完全崩溃的考验。凯恩斯在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时期所具有的各种经济矛盾尤其是失业问题大大尖锐化的形势下,为了使资产阶级经济学能够适应历史条件的变化,不得不放弃了传统的旧理论,对新古典经济学作出了重大的修正,提出了所谓“有效需求”理论。

在《通论》中,凯恩斯提出,在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社会总需求绝不是必定与社会总供给相等的,总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经济时常存在的现象。因此,经济完全可能处于非充分就业(或低于充分就业)均衡的状态。凯恩斯的基本观点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就业量决定于有效需求的水平。根据他的看法,所谓有效需求是指预期可以给资本家带来最大利润量的社会总需求,它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个部分组成;而有效需求最终是由“消费倾向”、“对资本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和“流动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与货币数量决定的。消费倾向(消费与收入的比例)决定消费需求;对资本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决定了“资本边际效率”(增加一笔投资所预期可获得的利润率);流动偏好(人们愿在手中保持货币的心理动机)和货币数量决定利息率;而资本边际效率与利息率共同决定了投资需求。凯恩斯认为,由于三个基本心理因素的作用,一方面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增量和收入增量之间的比例)递减,消费的增加总跟不上收入的增加,引起消费需求不足;另一方面,随着投资的增加,资本边际效率下降,同时由于流动偏好的作用,利息率的下降受到限制,从而吸引资本家投资的诱惑力减弱,造成投资不足,结果使社会经济在未达到充分就业之前就停止增加生产,导致大量失业。而经济危机的爆发,则主要是由于资本家对投资前景失去信心,致使资本边际效率“突然崩溃”而造成的。

这样,凯恩斯就否定了新古典学派信奉的“萨伊定律”和市场机制能保证资本主义经济自动趋向均衡的理论。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中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不应被视为自然界的现象,经济危机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某些缺陷造成的,是市场机制本身固有的局限性造成的结果。

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凯恩斯得出的政策结论是:放弃自由放任原则,实行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政府应当担负起调节社会总需求的责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以保证社会有足够的有效需求,实行充分就业。凯恩斯指出,由于在经济危机时期,资本家非常悲观,即使利息率很低也不愿借钱投资,所以货币政策通过利息率(增加货币数量以降低利息率)的作用可能是无效的。因此,必须充分重视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政府开支和减税(甚至运用赤字财政政策)来扩大货币总需求。凯恩斯通过“乘数理论”论证了财政政策对于克服经济危机、解决失业问题具有的重要作用。

由于凯恩斯对1929年—1933年经济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的新形势做了比较现实的分析,他的经济理论为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他提出的经济政策为资本主义国家暂时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一条现实的途径。因此,“他是资产阶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不仅在改造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方面,而且在使其转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政策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作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恩斯并没有越出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观念范围。他承袭了边际学派发展起来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析方法,把一切重要的经济范畴(包括利润)解释为纯粹的心理现象,认为人类本性的心理特征是引起经济变化的主要力量,他甚至说:“在估计未来投资之多寡时,我们必须顾及那些想从事投资者之神经是否健全,甚至他们的消化是否良好,对于气候之反应如何,因为这种种都可影响一人之情绪,而投资又大部分决定于油然自发的情绪”。这种主观心理的分析方法,不可避免地会使凯恩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如隔靴搔痒,忽视和回避了经济危机的真正原因。事实上,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和经济危机的爆发,并不是凯恩斯所说的“三个基本心理规律”在起主要作用,而正如马克思所揭示的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及生产结构的矛盾,是生产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式这一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凯恩斯之所以在他的理论中抹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基本矛盾,掩盖失业和经济危机的真实根源,目的完全是为了挽救处于经济大危机中的资本主义制度。美国经济学家勃朗芬布伦纳教授说:“可以毫不夸大地认为,在世界大战以前和世界大战时期实行的凯恩斯主义的充分就业政策,拯救了30年代的资本主义。”

三、就业一般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就业通论概论

凯恩斯写作《通论》以西方职业经济学家为主要对象。他在该书序言中的第一句话就是:“本书主要是为我的经济学同行们写的。”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凯恩斯深感传统经济学的理论不符合事实,必须建立新的理论以代替旧的理论。可是,传统理论已经根深蒂固,严重地束缚着经济学家的头脑。在这种情况下,凯恩斯意识到,要使公众接受自己的观点和主张,首先就要使经济学家们接受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他说:“如果我的解释是正确的,那么我必须首先说服的,就是我的经济学同行们,而不是公众。”

由于《通论》难读,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包括著名经济学家,纷纷从事《通论》的诠释和通俗化工作。在这一类读物中,影响较大的有罗宾逊夫人的《就业理论引论》、汉森的《凯恩斯学说指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以及狄拉德的《凯恩斯经济学》。

1.通论

凯恩斯把自己的书名叫做《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书的第一章标题是《通论》。通论的意思是一般理论。凯恩斯说,这本书命名的重点在“通”字。他的用意是,支配着统治阶级和学术界的“古典”学派的经济思想不是通论,不是一般理论,因为他们的理论的假设只适用于特殊情况,而不适用于一般情况。这就是说,只有他自己的理论才是通论或一般理论。不仅适用于特殊情况,而且适用于一般情况。

凯恩斯在该书序言中又说,他得到的是通论,而“古典学派”的理论只是通论的一个特例。明白了这一点,对凯恩斯在该书结语中说的另一段话就不难理解了。他说,他对“古典”经济理论的批判,不在于找出它的分析中的逻辑错误,而在于指出它暗示的假设很少或者从来没有得到满足,其结果是它不能解决现实世界的经济问题。但是,如果中央控制顺利实施以后,做到使总产量大致上相当于充分就业产量。从这一点起,“古典”经济理论将再次表明自己是正确的。

凯恩斯所说的特殊情况,是指充分就业的情况。传统经济学假设,资本主义经济能自行调节,达到充分就业。凯恩斯认为,这一假设是错误的。建立在这一假设之上的理论是一种特殊理论,因为充分就业只是各种就业情况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按照凯恩斯的观点,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的正常情况是经济活动具有不稳定性,就业情况从充分就业到普遍失业都可能存在,典型的就业水平是低于充分就业的水平。凯恩斯认为自己的就业理论能解释就业的各种情况,包括充分就业和非充分就业。他认为,非充分就业是正常情况。因此,他认为,只有他的理论才是一般理论。

凯恩斯《通论》的诠释者对“通论”或“一般理论”的含义还作了进一步的解释。狄拉德说:“一般理论的另一个‘一般’方面,是解释通货膨胀同解释失业一样容易,因为两者主要都是有效需求的数量问题。需求不足引起失业,需求过多造成通货膨胀。”这就是说,凯恩斯的《通论》之所以是通论,因为它既能解释失业,又能解释通货膨胀。狄拉德还说:“从凯恩斯著作的标题来看,‘一般’这个名词还联系到另一个同样重要的意义。他的理论是关于整个经济体系的就业和产量变动的,这与传统理论大不相同,后者主要是(但不完全是)关于个别商业企业和个别工业的经济学。”这就是说,凯恩斯的通论或一般理论是宏观经济理论,而传统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理论。

2.经济学的二分法

传统经济学把经济理论分成两个部分:经济学原理和货币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又称价值论,货币学原理又称货币论。前者讨论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后者讨论货币理论和价格理论。这两个部分相互隔绝,各不相通。

凯恩斯不同意传统经济学的这种二分法。他在批评这种二分法时,提出了自己的新的二分法。凯恩斯说:“把经济学分成这样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另一方面是货币理论,我认为是一种错误的分法。我想,正确的二分法应当是,一方面是单个行业或厂商理论以及既定数量的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和报酬理论,另一方面是从整体来看的产量和就业理论。”

凯恩斯的二分法实际上是主张把经济学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微观经济学,另一部分是宏观经济学。凯恩斯的二分法对后来的经济学的影响是深远的。

不过,后来的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并不都是受了凯恩斯的影响。挪威经济学家弗里施1933年第一次在经济分析中使用“微观动态”和“宏观动态”两个术语,前者分析一个特定部门的运行,后者分析作为一个整体的全部经济系统。这比较接近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分。1934年他给“微观动态学”和“宏观动态学”下了定义:微观动态学研究单个市场、单个企业等,而宏观动态学研究整个经济体系。这就更接近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1941年,沃尔夫第一次正式使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学术用语。1948年,博尔丁第一次将这两个术语写进经济学教科书。

凯恩斯对传统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是肯定的。他说:“就单个厂商理论和使用既定数量资源所得到的产品的分配理论而言,古典经济理论对经济思想做出了贡献,这是无可指责的。人们没有这一理论作为思想武装,对问题就不可能有清晰的思路。请不要因为我说他们忽视了他们的前辈有价值的思想,就以为我怀疑这一点。”在肯定传统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的同时,凯恩斯强调了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性。他认为,就管理国家而言,政治家关心的是整个经济体系,是整个体系的全部资源的最优利用。

凯恩斯的二分法有助于全面了解凯恩斯对传统经济学的态度。第一,他批判的是传统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理论,而不是其中的微观经济理论;第二,他对传统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理论也没有完全否定,而是认为通过中央控制使总产量大致相当于充分就业产量以后,传统理论还是正确的。由此可见,所谓凯恩斯革命,只是对传统经济学作了部分的修改和补充,而不是完全否定。

3.有效需求原理

凯恩斯经济学的核心是就业理论,而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

在凯恩斯以前,剑桥的经济学家皮古把失业分为两个范畴;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据解释,所谓摩擦失业,是指劳动市场功能的缺陷引起的摩擦所造成的失业。例如,消费者爱好变化使原有工作不断消失和新工作不断出现所产生的失业,变换工种过程中产生的失业,工作的季节性所引起的失业,停工待料和机器设备出现故障所引起的失业,对工作机会的信息不灵和无法同招工单位联系所引起的失业,都被列入摩擦失业。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摩擦失业是临时性失业。所谓自愿失业是指由于立法、社会习俗、集体议价、对情况变化的反应缓慢、固执己见等原因,工人不接受现行工资或较现行工资稍低的工资而造成的失业。凯恩斯接受了传统经济学的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两个范畴,不同的是,他提出了第三个失业范畴:非自愿失业。凯恩斯给非自愿失业下的定义是:“当工资品价格比货币工资有所提高时,如果愿意按现行工资工作的劳动总供给和现行工资下的劳动总需求都大于现有的就业量,那么,就存在非自愿失业。”说得明白一点,所谓非自愿失业,是指工人消费的商品的价格比货币工资有所提高时,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无业可就的人所形成的失业。

传统经济学认为,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两个范畴包含了全部失业。可是,在1921年—1939年间,英国的失业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1932年,英国失业率高达22.5%。这些数字远远高于剑桥正统经济学家所说的全部失业率的极限。在现实面前,凯恩斯不得不否定传统经济学关于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两个范畴可以包含全部失业的说法,承认非自愿失业的存在。

凯恩斯在30年代的萧条中深感失业问题的严重性和危险性,于是提出了充分就业的主张。但是,凯恩斯的充分就业决不意味着完全没有失业,决不意味着失业率为零,决不意味着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得到就业。凯恩斯对充分就业有自己的特定解释,他说:我们把没有“非自愿”失业存在的状况称为“充分”就业,“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同“充分”就业并不矛盾。按照凯恩斯的这一解释,只要消除了他所说的第三个失业范畴,就算是实现了充分就业,也就是说,只存在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两个范畴,就是充分就业。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对于他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充分就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按照他的说法,资本主义未能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就在于有效需求不足。

什么是有效需求?凯恩斯在《通论》第三章第一节中下定义说,总需求函数和总供给函数交点上的总需求数值被称为有效需求。在《通论》第六章第一节中,凯恩斯又下定义说,有效需求是企业主根据当前就业量预期获得的总收入或总收益。有效需求是总需求函数上的一点,这一点之所以有效,因为它符合企业主预期利润最大化的就业水平。从凯恩斯这两个定义可以看出,所谓有效需求,是指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也就是企业主的利润达到最大化时的总需求。

凯恩斯的需求指整个经济的总需求,而不是指个别企业或别的行业的需求。在需求前面加上定语“有效”二字,是为了表明,只有同总供给相等的总需求对决定实际就业量是有效的,总需求曲线上除这一点之外的其他各点,对实际就业量的决定都不是有效的。“有效”二字还有助于区分购买欲望和有购买能力的需求,在经济学上,有意义的是有购买能力的需求,而不是购买欲望。

凯恩斯强调预期在决定产量和就业中的作用。资本家在雇用一定数量工人进行生产时,要对供给和需求进行预期。在供给方面,资本家要对供给价格进行预期。供给价格等于资本家在生产中支付的生产要素的成本加预期利润。全体资本家要对总供给价格进行预期。总供给价格等于全体资本家在生产中支付的生产要素的总成本加预期总利润。在需求方面,资本家要对需求价格进行预期。需求价格是资本家预期的社会上购买他的商品的价格。全体资本家要对总需求价格进行预期。总需求价格等于全体资本家预期的社会上购买他们的全部商品的价格总和。当预期的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资本家们就会扩大生产,增雇工人;当预期的总需求价格小于总供给价格时,资本家们就会缩小生产,减雇工人。只有当预期的总需求价格和总供给价格相等时,资本家们才既不扩大生产,增雇工人,也不缩小生产,减雇工人。这时,产量和就业处于均衡状态。在均衡状态下,资本家们预期的利润总量达到最大量。这种在总需求价格和总供给价格相等时的总需求,也就是全体资本家预期的总利润最大时的总需求,便是凯恩斯的有效需求。

按照凯恩斯的理论,有效需求又是指投资等于储蓄时的总需求。总需求分为消费品需求和投资品需求。消费品需求简称消费,投资品需求简称投资。总需求等于收入。收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储蓄。消费是收入中用于购买消费品的部分,储蓄是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因此,收入等于消费加储蓄。收入减消费,等于储蓄。总供给等于产量。产量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消费,另一部分用于投资。产量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就是投资。因此,产量等于消费加投资。产量减消费,等于投资。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产量等于收入。由于从其中减消费等于储蓄,从其中减消费等于投资,所以,投资等于储蓄。由此可见,有效需求既是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又是投资和储蓄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

总之,只有当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投资等于储蓄时,利润才达到最大,产量、收入、就业才达到均衡状态。只有这时的总需求才是有效需求。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决定实际就业量,有效需求的大小决定就业水平的高低。由于基本心理因素的作用,有效需求不足,造成非自愿失业,达不到充分就业,从而出现“富裕中的贫困”的矛盾现象。只有政府干预经济,刺激有效需求,才能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围绕这一核心逐步展开就业通论的理论体系。

凯恩斯主义者高度赞赏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克莱因说:“凯恩斯的革命的贡献是什么?……凯恩斯的革命发展了有效需求的理论。”

4.就业通论概要

在进入具体论述凯恩斯经济学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内容之前,先提出就业通论的要点,描绘出它的框架,将有利于读者一开始就提纲挈领地把握住这一经济理论体系的基本轮廓。凯恩斯经济学的诠释者迪拉德对就业通论以定理形式作了提要,并绘制了图表。现介绍如下。

凯恩斯的就业通论的要点是:

(1)总收入决定于总就业量。

(2)按照消费倾向,消费支出量决定于收入水平,从而决定于总就业量。

(3)总就业量决定于有效需求,有效需求由两个部分构成: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

(4)在均衡时,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因此,总供给超过消费有效需求的部分等于投资有效需求。

(5)在均衡时,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总需求决定于消费倾向和投资量。因此,就业量决定于①总供给函数,②消费倾向,③投资量。

(6)总供给函数主要决定于供给的物质条件,它和消费倾向都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就业波动主要是由于投资量的关系。

(7)投资量决定于①资本边际效率,②利率。

(8)资本边际效率决定于①预期利润收益,②资本资产的重置成本。

(9)利率决定于①货币数量,②流动偏好状态。

(二)消费倾向和乘数

1.消费倾向

凯恩斯说,他的《通论》一书分析的最终目的在于发现什么决定就业量。按照他的说法,决定就业量的因素,也就是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因素在于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流动偏好,以及心理上的对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此外,还有货币数量这个因素。本节考察凯恩斯说的第一个心理因素,即消费倾向。

凯恩斯的消费倾向指的是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函数关系。凯恩斯认为,一个社会的消费支出量部分地取决于收入数量,部分地取决于其他客观环境,部分地取决于社会成员的个人主观需要、心理倾向和习惯以及收入分配原则。但是,凯恩斯说,当一般经济情况不变时,消费支出主要决定于产量和就业量,因此,可以用消费倾向函数来概括其他各种因素。虽然其他因素可能变化,然而总收入通常是主要变量。总需求函数的消费部分取决于总收入。

凯恩斯认为,消费倾向是一个相当稳定的函数。在通常情况下,总消费量主要取决于总收入量,而消费倾向本身的变化是次要的。

在论述消费倾向时,凯恩斯提出了第一个基本心理规律。他说,无论从先天的人性看,或是从具体的经验事实看,有一条基本心理规律可以深信不疑。这就是,当收入增加时,人们将增加自己的消费,但是,消费的增加没有收入增加的多。在另一个地方,凯恩斯又说,就业增加时,总实际收入也增加。社会心理往往是,总实际收入增加时,总消费也增加,但没有总收入增加的多。凯恩斯认为,这一条心理规律在短期内尤其适用。

凯恩斯把消费倾向分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量对收入量之比。例如,收入为10000美元,消费为8000美元,平均消费倾向=8000/10000=0.8或80%。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一个单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的比率。例如,收入从10000美元增加到11000美元,消费从8000美元增加到8700美元,边际消费倾向=700/1000=0.7或70%。

由此可见,平均消费倾向是总消费量对总收入量之比,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增量对收入增量之比。

平均消费倾向的数值取决于收支情况。入不敷出时,平均消费倾向大于1。收支相抵时,平均消费倾向等于1。收大于支时,平均消费倾向小于1。与此不同,边际消费倾向的数值大于0而小于1。这是因为,根据凯恩斯的心理规律,消费增量只能是收入增量的一部分。平均消费倾向是递减的,边际消费倾向也是递减的,但平均消费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这是因为,即使没有任何收入,人们也要维持基本消费。

如前所说,收入减消费,等于储蓄。从这一关系中很容易引出储蓄倾向和消费倾向的关系。储蓄倾向指的是收入和储蓄的函数关系。储蓄倾向分为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量对收入量之比。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储蓄的部分所占的比率。平均消费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永远等于1。已知平均消费倾向为80%时,就可推知平均储蓄倾向为20%。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也互为补数,二者之和也永远等于1。知道边际消费倾向的数值,便可推知边际储蓄倾向的数值。按照凯恩斯的分析,由于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所以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是递增的。

引进了储蓄概念,凯恩斯又对自己的第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重新作了表述。他说:收入的绝对水平愈高,收入和消费之间的缺口通常也就愈大。在一般情况下,随着实际收入的提高,储蓄在收入中占的比例就愈大。任何现代社会的基本心理规律是,当社会的实际收入增加时,社会的消费都不会按同一绝对量增加,所以储蓄的绝对量必定增加。经济制度的稳定,本质上取决于这一条基本心理规律的存在。

凯恩斯认为,影响消费倾向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他把外生因素或经济制度以外的因素称作客观因素,把内生因素或经济制度以内的因素称作主观因素。凯恩斯所说的主观因素,包括人性的心理特征、社会习惯和社会制度。在具体说明使人们的收入不用于消费的主观动机时,他列举了以下因素:

(1)建立准备金,以防预料不到的偶然事件;

(2)为养老、子女教育、家属抚养而积蓄,预期未来的收入比现在少,而本人和家庭未来的需要比现在多;

(3)为了利息和增值而将目前消费推迟到未来消费;

(4)人的天性总是盼望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愿意为以后的支出逐渐增加而积蓄;

(5)为独立即不依赖他人而储蓄,为以后有力量办事而储蓄;

(6)为了取得从事投机或营业而积蓄本钱;

(7)为留下遗产而储蓄;

(8)为满足纯粹的守财奴欲望而储蓄。

凯恩斯认为,除了个人储蓄,中央和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工商企业等也进行储蓄,动机同个人储蓄动机相似,主要有:

(1)企业动机:无须通过市场集资或借债就能进一步扩大投资;

(2)流动动机:获得流动资源,以应付意外事件、困难和萧条;

(3)改善动机:逐步提高收入;

(4)财政谨慎动机:保证足够的财政准备,以抵充折旧基金和偿还债务。

在凯恩斯看来,当总收入不变、客观因素也不变时,正是以上列举的各种主观因素影响了消费倾向,导致消费越来越落后于收入。

凯恩斯认为,影响消费倾向的除了上述的主观因素,还有下述的客观因素:

(1)货币工资的改变;

(2)收入和净收入之差的改变;

(3)资本价值的意外收益的改变;

(4)利率的改变;

(5)财政政策的改变;

(6)预期的改变。

按照凯恩斯的说法,消费倾向是稳定的。原因是,消费倾向决定于人性的心理特征、社会习惯和一般的社会结构,这一切是不容易改变的,除非社会发生了非常的或革命性的变化。长期以来,影响消费倾向的主观动机因经济社会的制度和组织,因种族、教育、惯例、宗教、道德可形成的习惯,因现在的希望和过去的经验,因资本设备的规模和技术,因财富分配和生活标准,而有很大不同。但是,凯恩斯不考虑长期影响,而把主观消费动机和主观储蓄动机看作是已知的。至于影响消费倾向的客观因素,除了资本价值的意外收益、利率和财政政策的重大改变会引起消费倾向的改变之外,其他因素通常没有太大的重要性。因此,凯恩斯认为,由于影响消费倾向的主观因素改变很慢,而客观因素在短期内又影响不大,所以消费在短期内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收入的变化,而不是由于消费倾向的变化。

凯恩斯十分重视消费倾向这一心理规律的作用,认为消费倾向低导致了需求不足。他的逻辑是,收入增加时,消费也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因此,总收入愈大,收入和消费的差距也就愈大,储蓄在收入中占的比例也就愈大。消费倾向的减弱,不仅使消费需求减弱,而且使投资需求减弱,原因是资本不能离开消费而独立存在。凯恩斯说: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就在这一条心理规律上。

在一定的总收入水平上,要增加消费,就必须提高消费倾向。凯恩斯既然把消费倾向低说成是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大量失业的原因,那也就必然把提高消费倾向看作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手段。为此,他竭力提倡刺激消费,主张抑制储蓄倾向,他断言节约不是美德,而是缺德行为。

凯恩斯从消费倾向这一心理规律中得出了必须刺激投资的结论。他说,除非消费倾向发生变化,就业就只能随投资的增加而增加。原因是,就业增加时,消费者的支出将小于总供给价格的增加,除非增加投资来弥补这一缺口,否则就业就不可能增加。这一结论实际上是要说明投资是就业通论中的一个关键变量。

凯恩斯的消费倾向理论受到凯恩斯追随者的赞扬。例如,汉森说:凯恩斯对消费函数的分析“是经济思想史上一个主要的界碑”,是对经济分析工具的“一个划时代的贡献”。有的西方学者称消费倾向理论是凯恩斯理论结构的基石,有的称这是凯恩斯有效需求原理的核心。

2.乘数

《通论》的第八、九两章论述消费倾向,第十章讨论边际消费倾向和乘数。

如前所说,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一个单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的比率,即消费增量对收入增量之比。凯恩斯利用边际消费倾向概念建立了投资乘数理论。

乘数概念是凯恩斯的学生卡恩在《国内投资与失业的关系》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卡恩的文章提出,就业量的变化是投资量的净变化的函数。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确定净投资增量和总就业增量之间的实际数量关系。卡恩的乘数是就业乘数,是表示初始就业增量对总就业增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的系数。按照卡恩的就业乘数,当净投资增加时,总就业增量将是初始就业增量的一个倍数。

凯恩斯接受了卡恩的乘数概念,提出了投资乘数。投资乘数是表示投资增量和收入增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的系数。按照凯恩斯的投资乘数,当总投资增加时,收入增量将是投资增量的一个倍数。

投资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高低。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投资乘数就越大。

乘数等于1除以(1-边际消费倾向),即等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如前所说,边际消费倾向的数值大于0而小于1。所以,1减边际消费倾向所得到的差也大于零而小于1。这样,1除以(1-边际消费倾向)所得到的商,即乘数,必定大于1。

由于(1-边际消费倾向)等于边际储蓄倾向,所以,乘数也等于1除以边际储蓄倾向,即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边际消费倾向的数值和乘数的数值存在对应关系。如果消费者把增加的全部收入都用来增加储蓄而不增加消费,即边际消费倾向为0,或边际储蓄倾向为1,这时,乘数就等于1。如果消费者把收入增量中的1/2用来增加消费,乘数就等于2。如果把收入增量中的2/3用来增加消费,乘数就等于3。如果收入增量的3/4用来增加消费,乘数就等于4。如果收入增量的4/5用来增加消费,乘数就等于5。如果收入增量的9/10用来增加消费,乘数就等于10。如果99/100用来增加消费,乘数就是100。

如果收入增量全部用来增加消费,乘数就是无穷大。应当注意乘数等于1和乘数等于无穷大的情况是不会有的,因为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而小于1,所以乘数大于1而小于无穷大。凯恩斯大概知道,这样的值域太宽,从中会得出离奇的结论,所以他不得不对边际消费倾向和乘数的数值加以限制。按照他的说法,美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似乎不超过60—70%,乘数似乎小于3而徘徊于2.5左右。

现在假设增加投资1000万美元,这时投资品生产者的收入增加1000万美元。再假设,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为2/3。他们会把新增收入中的666.67万美元用来增加消费,购买消费品。这时消费品生产者的收入增加666.67万美元。假设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也为2/3,他们又会把新增收入中的444.44万美元用来增加消费,购买消费品。过程如此继续下去。这一系列的再支出是无限的,数值逐渐减小。用代数中的几何级数公式可以计算出结果,这就是,增加1000万美元投资,能导致增加3000万美元的收入。收入增量对投资增量的比等于3,也就是投资乘数等于3。

乘数是建立在消费倾向这一主观心理因素的基础之上的。凯恩斯承认,乘数是公众心理倾向的函数。

凯恩斯假设投资乘数等于就业乘数,并假设社会的消费心理使社会把收入增量的9/10用来消费,就业乘数就等于10。在这一情况下,假设其他方面的投资不减少,政府增加公共工程方面的投资。凯恩斯断言,由此引起的总就业增量将10倍于这项公共工程投资本身所提供的初始就业量。因此,只要边际消费倾向接近于l,投资的小量波动就会引起就业的大幅度波动,比较小的投资增量就可以导致充分就业。

(三)资本边际效率

资本边际效率是凯恩斯所说的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三个基本心理因素之一。在凯恩斯的就业通论中,有效需求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上节说明,消费需求决定于收入和消费倾向。本节和下一节将说明,投资需求决定于资本边际效率和利率。

凯恩斯的资本边际效率,指的是预期增加一个单位投资可以得到的利润率。

按照凯恩斯的说法,资本家对一项资本资产(例如机器、厂房)进行投资时,要作两方面的预期。一方面,要对这一项资本资产的未来收益进行预期;另一方面,要对这一项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进行预期。

凯恩斯把资本资产的未来收益看作是预期的这项资产的未来一系列年收入。他说,一个人在进行投资或购置资本资产时,他购买的是一系列未来收益权。投资者预期,一项资产在使用期限内用来生产产品,从出售产品获得的收入中扣除获得该产品的营运费用,便得到一系列年收入。这一系列年收入就是投资的未来收益。

凯恩斯把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看作是预期的资产的重置成本。他说,资产的供给价格,并不是指在市场上购买该项资产实际支付的市场价格,而是足以引诱厂家多生产一个单位该项资产所需要的价格。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也可以称为该资产的重置成本。

应当注意,资本边际效率是用资本资产的预期收益和它的现行的供给价格来定义的。资本家是否增加投资,取决于这项资本资产的预期的未来收益超过它的供给价格(重置成本)的比率。在求预期的未来收益对现行的供给价格的比率时,必须将预期的未来收益折成现值。凯恩斯对资本边际效率下的定义是:一项资本资产在它的寿命期限内预期的一系列年收入按某一贴现率折成的现值,正好等于这项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这一贴现率就是资本边际效率。例如,有一项资本资产,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为3000美元,使用寿命为两年,预期第一年收益为1100美元,第二年收益为2420美元。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按10%的贴现率将第一年和第二年的收益折成的现值正好等于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例中的贴现率就是凯恩斯所说的资本边际效率。

凯恩斯用同样的方法求各类资本资产的边际效率。他把其中最大的边际效率称作一般资本边际效率。

由于资本边际效率是用资本资产的预期收益和它的现行的供给价格定义的,所以,资本边际效率是将货币投资于新生产的资产可以预期获得的回报率,也就是说,资本边际效率是预期的增加一个单位投资所获得的利润率。

凯恩斯认为,资本边际效率是递减的。他说,在任何时期内,对任何一类资本的投资增加,都会使这类资本的边际效率下降。这部分地是因为这类资本的供给增加的预期收益将随之而下降,部分地是因为这类资本的产量增加时供给价格将随之而上升。在这两类因素中,在短期内,第二个因素起主要作用,在长期内,第一个因素更为重要。

凯恩斯在《通论》中用相当多的篇幅讨论投资引诱。投资引诱理论是他的就业通论的最重要的部分。

按照凯恩斯的看法,只有资本资产的预期收益超过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继续投资才是有利可图的,才能对资本家产生投资引诱。

投资引诱还可以用资本边际效率和利率之间的差额来说明。资本家增加投资时,一方面要看资本边际效率的高低,另一方面要看市场利率的高低。只有在资本边际效率高于市场利率时,资本家才会增加投资,直至资本边际效率等于市场利率。凯恩斯用投资需求表或资本边际效率表表示投资和资本边际效率的关系。投资引诱部分地决定于投资需求表,部分地决定于利率。只要资本边际效率大于利率,投资就会继续进行下去。利率下降,会引起投资量的增加。实际投资量一定会达到投资需求表上的一点,在这一点上,一般资本效率正好等于市场利率。如果利率不变,投资量就决定于资本边际效率。

凯恩斯十分强调对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这一基本心理因素的重要性,认为这一基本心理因素对资本边际效率起决定性作用。他把对未来收益的预期分为短期预期和长期预期。短期预期是生产者对使用现有设备生产的产量获得的销售收入所进行的预期,长期预期是生产者对增加投资和扩大生产规模后生产的产量获得的销售收入所进行的预期。短期预期可以以过去的经验为依据,比较稳定。长期预期没有可靠的经验为依据,相当不稳定。资本家的投资决策很少取决于冷静的思考和精确的计算,而主要取决于对投资和获利前景的信心状态。凯恩斯断言,大多数的投资决策,只是受一时血气的冲动,受一种油然自发的乐观情绪的驱使。如果血气衰退、油然自发的乐观情绪动摇,一切都只按照数学式的预期行事,企业就会衰败和死亡。因此,在估计投资前景时,必须考虑投资者的神经、歇斯底里、消化力、对气候的反应等影响投资者油然自发情绪的因素。资本边际效率的剧烈变动,是对未来效益的预期这一基本心理因素作用的结果。在凯恩斯看来,经济周期的实质就在于资本边际效率的剧烈波动。

凯恩斯提出资本边际效率理论的目的在于引出实际结论。按照他的逻辑,失业和萧条的原因是需求不足,主要是投资需求不足,而投资需求不足的原因是投资引诱不足,主要是资本边际效率不高,因此,要增加就业,摆脱萧条,就应当由国家采取适当的政策,一方面刺激私人投资,使投资者对投资前景充满信心,保持油然自发的乐观情绪,一方面国家应当设法增加并补充投资引诱,实行综合性的投资社会化,实现政府当局和私人积极性的合作。凯恩斯希望国家更多地担负起直接组织投资的责任。

(四)流动偏好和货币数量

流动偏好,又译作灵活偏好,是凯恩斯所说的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三个基本心理因素之一。在凯恩斯的就业通论中,投资决定于资本边际效率和利率,而利率决定于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货币的供给决定于中央银行,货币的需求决定于流动偏好。

凯恩斯的流动偏好指的是公众愿意用货币形式持有收入和财富的欲望和心理。

按照凯恩斯的说法,个人心理上的时间偏好要求做出两种不同的决策。第一种决策是消费倾向,决定收入中的多大比例用于消费,多大比例保留下来作为对未来消费的支配权。第二种决策是决定在什么形式上持有这种对未来消费的支配权。比方说,愿意在股票和债券形式上持有这种对未来消费的支配权,还是愿意在现金和存款形式上持有这种对未来消费的支配权。凯恩斯说,传统理论注意到前者而忽视了后者,他自己的流动偏好理论则是对这一问题的正确回答。

凯恩斯不同意传统经济学关于利息是储蓄或等待报酬的说法,而主张利息是放弃流动性的报酬。流动偏好的强弱表现在公众在货币形式上还是以证券形式持有资产愿望的变化上。当公众急于出售证券来获得现金时,流动偏好增强。这时证券价格下降,利率上涨。反之,当公众迫切希望买进证券时,流动偏好减弱。这时证券价格上涨,利率下降。利率是一种尺度,它可以衡量货币持有者不愿意放弃流动偏好的程度。利率是一种价格,它使公众愿意在货币形式上持有的资产数量正好等于现有的现金数量。利率偏高,公众愿意持有的现金量就会低于现有的供给量。反之,利率偏低,公众愿意持有的现金量就会低于现有的供给量。据此,凯恩斯认为,流动偏好和货币数量是决定实际利率的两大因素。由此,他又把流动偏好解释为一种可能性或趋势,这种可能性或趋势在利率已定时决定公众愿意持有的货币量。

关于流动偏好的起因,凯恩斯认为是来自三种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

1.交易动机

是指为了应付日常交易而持有现金的愿望。凯恩斯将交易动机又分为两类:收入动机和营业动机。

(1)收入动机。是指从得到收入到用掉收入这段时间内持有现金的愿望。收入动机的强度取决于收入数量和收支期间长度。

(2)商业动机。这是指营业上从支付成本到获得销售收入这段时间内持有现金的愿望。商业动机的强度主要取决于该期产值和产品在流通中所经历的阶段。

2.谨慎动机

是指为防止意外事故和抓住没有预见到的有利的购买机会而持有现金的愿望。

凯恩斯认为,收入动机、商业动机和谨慎动机三者的强度,部分地取决于通过借贷等方法取得现金的便宜程度和可靠程度,部分地取决于持有现金的相对成本。如果需要现金时能毫无困难地得到,就不必持有现金不用。如果持有现金的相对成本高,例如因持有现金而不能购买生利的资产,持有现金的动机就会削弱,反之,动机就会增强。

3.投机动机

是指为了抓住有利的投资机会而持有现金的愿望。根据凯恩斯的解释,投机动机是一种持有现金的动机,投机者相信自己对未来的看法比市场上一般人高明,因而想从市场变动中获利。不同的人对证券市场的未来有不同的估计。当绝大多数人估计利率将下降,从而证券的价格将上涨时,有人持相反的看法,认为利率将上升,从而证券价格将下降,并为此持有现金,等待这种有利机会的到来。当他的估计被证明是正确的时候,他在这一投机中就可以大获其利。

凯恩斯认为,出于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的流动偏好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大致取决于经济体系的一般经济活动和货币收入水平,对利率变动的反应不很灵敏。与此不同,出于投机动机的流动偏好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对利率的变化非常敏感,会随利率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利率主要决定于出于投机动机而持有货币的愿望。这样,货币需求量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出于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的流动偏好所需要的货币量,一部分是出于投机动机的流动偏好所需要的货币量。前者是收入的函数,后者是利率的函数。

货币供给量由中央银行决定。货币供给量分两部分:一部为满足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的需要,一部分满足投机动机的需要。

按照凯恩斯的说法,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和货币数量。货币数量既定时,利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流动偏好的强弱。流动偏好强,利率就会提高;流动偏好弱,利率就会降低。反之,流动偏好不变时,利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货币供给量的大小。货币供给量增加时,利率就会下降;货币供给量减少时,利率就会提高。利率水平决定于货币供给量和货币需求量相等的一点,即货币供求的均衡点。

凯恩斯不同意传统经济学的利息理论。传统经济学认为,如果储蓄超过投资,利率就会下降。利率下降,就会刺激投资。利率将下降到使投资增量等于储蓄增量的一点为止。在传统经济学看来,利率的完全伸缩性会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凯恩斯认为,当人们减少消费来增加储蓄时,如果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没有变化,利率就不会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储蓄和投资的均衡必定导致就业和收入的下降。这时,只有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刺激投资,才能使就业和收入上升。在凯恩斯看来,即使货币当局增加货币供给,也不一定能达到充分就业均衡。原因是,货币供给量大幅度增加后,公众在心理上对未来更感到难以预料,因而流动偏好变得更强。结果是,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使利率降低到某一水平(例如2%)时,货币需求就会趋于无穷,货币当局增发多少货币,公众就会吸收多少货币,利率因此就不再下降。这就是“流动性陷阱”。此其一。再者,即使中央银行通过增加货币供给能成功地降低利率,但是长期萧条如果使投资前景变得十分黯淡,也难以使投资的增加能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

凯恩斯提出流动偏好理论的目的在于得出实际结论。按照他的逻辑,货币当局应当采取有管理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来降低利率,刺激投资。但是,货币政策的作用是有限的,仅靠货币政策不足以消除失业和萧条,最重要的还是财政政策。

(五)货币工资和价格

1.货币工资

凯恩斯在《通论》中先假定货币工资和价格不变,说明自己的一般就业理论。然后在该书第五篇《货币工资与价格》中,取消了货币工资和价格不变的假设,说明货币工资和价格的变化对就业和产量的影响。

以马歇尔和皮古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学认为,货币工资有伸缩性,存在失业时,货币工资会自动下降,失业将随之减少,直至恢复充分就业。这就是说,在货币工资伸缩性的假设下,传统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经济能自行调节,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现存的任何经济失调都是工资刚性即工资能升不能降所造成的。要解决失业问题,就只有降低货币工资。

凯恩斯不同意传统经济学的上述观点。在假定货币工资和价格不变时,凯恩斯认为,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而不是取决于货币工资。在取消了货币工资和价格不变的假设时,凯恩斯认为,货币工资的变化会影响就业,这种影响是一种反作用。就业的决定因素是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即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偏好,而货币工资对就业的影响是通过它对三个基本心理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的。

关于货币工资降低是否增加就业量的问题,凯恩斯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第一种情况是,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利率三者不变时,货币工资降低是否直接趋向于增加就业量,对此,凯恩斯的回答是否定的。他的理由是,就业量只同有效需求有关,有效需求是预期的消费和预期的投资的总和,只要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利率三者不变,有效需求也就不变。在有效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当全体资本家增加就业人数时,总收益必定低于总供给价格。因此,关于降低货币工资就可以降低成本从而就可以增加就业量的结论是一个很粗陋的错误结论,降低货币工资并不存在增加就业量的直接趋向。

第二种情况是,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或利率受到货币工资降低的影响时是否存在增加就业量的直接趋向。对此,凯恩斯的回答是,只有提高消费倾向、提高资本边际效率或降低利率,才有增加就业的趋向。凯恩斯在《通论》中详细地讨论了降低货币工资可能引起的一系列最重要的反应,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是对消费倾向的影响。降低货币工资有可能引起收入的再分配,从工资收入者转移给其他生产要素,或者,从企业主转移给食利者。当收入从工资阶级转移给其他生产要素时,降低货币工资对消费倾向很可能不是产生有利影响,而是产生不利影响。例如,收入从工资劳动者转移给企业家和食利者,意味着收入从消费倾向高的社会集团转移给消费倾向低的社会集团,结果大概是出现降低消费函数而不是提高消费函数的趋势。当收入从企业主转移给食利者时,由于后者比前者更为富裕,其结果大概不是有利于而是不利于提高消费倾向。如果货币工资的降低导致物价下降,而物价的下降导致人们实际购买力的提高,就会出现提高消费函数的趋向。如果货币工资的降低导致未来工资提高的预期,就可能有利于当前消费;如果货币工资的降低导致未来工资进一步降低的预期,就可能不利于当前消费;第二是对资本边际效率的影响。如果货币工资的降低导致企业家关于未来工资不再降低的预期,就会有利于提高资本边际效率,从而有利于增加投资;如果货币工资的降低导致企业家关于未来工资进一步降低的预期,就会不利于提高资本边际效率,从而不利于增加投资。如果本国货币工资比外国货币工资相对降低,就会增加对外贸易顺差,这显然有利于增加投资。如果货币工资的降低导致物价下降,物价的下降导致企业家债务负担的加重,就会不利于增加投资;第三是对利率的影响。工资的降低导致物价下降,工资和物价的下降导致出于交易动机而持有现金的愿望的减弱,从而导致货币需求量的减少。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交易需求的减少会导致满足投机动机的货币量的增加,从而导致利率的下降。利率的下降有利于投资的增加,从而有利于就业的增加。

凯恩斯不赞成传统经济学关于通过降低货币工资以增加就业的政策主张。按照上述货币工资的降低既可能产生有利影响又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论点,很难断定降低货币工资必然会增加就业量。这是凯恩斯从理论上说的。更重要的是,凯恩斯认为,只有愚蠢之徒才会选择弹性工资政策,而不选择弹性货币政策。在他看来,与其降低货币工资,不如降低实际工资。他说,事实上,雇主们改变货币工资协议的行动所遇到的抵抗,比起实际工资由于物价上涨而逐步地、自动地下降所遇到的抵抗要强烈得多。因此,凯恩斯说,在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下,以刚性货币工资政策为目标,要比弹性货币工资政策更为方便。凯恩斯刚性货币工资政策的核心是:不是降低货币工资,而是实行“温和的”通货膨胀,使物价上涨,以降低实际工资。

2.价格理论

《通论》第二十一章是《价格理论》,研究货币数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如前所说,传统经济学把经济理论分为经济学原理和货币学原理两个各自独立的部分,前者讨论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后者讨论货币理论和价格理论。在讲价值理论时,传统经济学总是说价格决定于供给和需求状况,边际成本和短期供给弹性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讲货币和价格理论时,传统经济学则说价格决定于货币数量、货币收入流通速度、相对于交易数额的流通速度、窖藏、强迫储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等。这两部分理论之间没有联系。凯恩斯对这种状况颇为不满,他认为,他的价格理论把长期被分割的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结合了起来。凯恩斯反对传统的二分法,主张将经济理论分为研究单个企业和行业的资源分配和报酬的理论和研究整个社会的产量和就业的理论。在研究前一理论时,可以不考虑货币的性质和特点;而研究后一理论时,就需要一个完整的货币经济理论。凯恩斯认为他主张的这种二分法是正确的二分法。

凯恩斯还主张把经济理论分为静态均衡理论和移动均衡理论。在移动均衡的经济体系中,对未来的看法会影响现在,而货币的性质和特点就在于它是现在和未来的连接物,货币的重要性就是由此产生的。因此,在研究移动均衡时,不利用货币就不可能讨论预期变化对当前活动所发生的影响。

传统经济学的价格理论认为,货币数量是价格水平的决定因素,货币数量的增加会直接影响价格水平。

与此不同,凯恩斯的价格理论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对价格水平并没有直接的影响,而是直接影响利率水平。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可以使利率水平降低,利率的降低可以提高资本边际效率,即提高资本家心目中预期的利润率。预期利润率的提高可以鼓励资本家增加投资,从而可以增加投资需求。投资需求的增加可以增加就业和收入,从而可以增加消费需求。结果是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有效需求增加。有效需求的增加可以刺激供给的增加,供求均衡时的价格不一定随货币数量的增加成同比例的变化。

按照凯恩斯的说法,货币数量增加和价格水平之间存在以下几种不同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当货币数量增加时,只要存在失业,价格就不会受任何影响。这时,供给有完全弹性,增加产量不会提高边际成本,因而不会提高价格。在这种情况下,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引起有效需求的增加,有效需求的增加引起就业量的同比例增加。简言之,有失业存在时,就业量随货币数量成同比例变化。

第二种情况是,当货币数量增加后,一些商品和劳务的供给弹性变小,另一些商品和劳务的供给弹性仍然很大,这时增加产量就会遇到一系列“瓶颈”现象。当产量增加到出现“瓶颈”现象时,就很可能出现若干商品价格的急剧上涨。在一般情况下,有效需求的增加,部分地增加就业量,部分地提高价格水平。因此,并不是在达到充分就业时价格水平才随货币数量的增加而提高,而是在就业增加时价格水平就在逐步提高。不过,价格水平的提高这时还低于货币数量的增加。就货币工资而言,在达到充分就业以前,货币工资也随有效需求的增加而提高,但是货币工资的提高这时还低于工资品价格的提高。凯恩斯称这些临界点为“半临界点”,以区别于充分就业这一“最后临界点”;称在这些点上增加有效需求引起的通货膨胀为“半通货膨胀”,以区别于充分就业下增加有效需求所引起的“绝对通货膨胀”或“真正的通货膨胀”。

第三种情况是,当充分就业这一最后临界点已经达到时,增加货币供给就会直接影响货币工资和价格。这时,供给完全没有弹性,增加产量就会提高边际成本,因而会提高价格。在这种情况下,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引起有效需求的同比例增加。这时,有效需求的增加只会引起成本的提高,从而引起价格水平的同比例提高,而不会增加产量和就业。凯恩斯称充分就业下增加有效需求所引起的通货膨胀为“绝对通货膨胀”或“真正的通货膨胀”。

以上讨论的是短期内货币数量的改变对价格水平的影响。至于长期内货币数量的改变对价格水平的影响,凯恩斯认为,这不是纯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历史结论问题。他说,在长期中,流动偏好很有规则,国民收入和货币数量之间大致上存在某种关系,国民收入中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比例很可能相当稳定。所以,在一段时期内,利率变动的净效果是确定一个平均数,同国民收入和货币数量之间的稳定比例保持一致。在极长期中,价格几乎总是趋向上升。

凯恩斯从价格理论中得出的实际结论是,当失业存在时,从增加货币数量来降低利率,增加有效需求,提高物价,以实现充分就业。但是,凯恩斯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已不同于19世纪的资本主义经济,现在的资本边际效率比上一世纪低得多,而利率又不能降低到使大多数财富持有者不能接受的程度。因此,只采用货币政策,只实行适度的通货贬值,恐怕难以找到一条出路,重点还是要放在财政政策上。

(六)经济周期

《通论》的第二十二章讨论经济周期问题。凯恩斯认为他自己的就业理论是通论,他的经济周期理论则是就业通论在经济周期方面的应用。

凯恩斯说,经济周期是非常复杂的现象,要对经济周期做出完全的解释,他的就业通论中每一因素都是需要的,特别是,消费倾向的波动、流动偏好状态的波动以及资本边际效率的波动,全都发生作用。但是,他认为,经济周期的主要原因是资本边际效率的波动。

凯恩斯从繁荣后期危机突然发生说起。他认为,在繁荣后期,人们对资本品的未来收益作乐观的预期。这时,资本品不断增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利率或许也已提高。但是,这一切都被乐观预期所抵消。在有组织的投资市场上,投机者更为关心的并不是对资本资产的未来收益作有理性的估计,而是对市场情绪的近期变动进行预测。当过度乐观、过度购买的市场上幻想破灭时,来势迅猛异常。与资本边际效率崩溃伴随而来的是对未来的沮丧和不确定性,这自然使流动偏好急剧增强,从而使利率上升。因此,资本边际效率崩溃常常连带着利率上升这一事实,使投资的下降更为严重。不过,凯恩斯并不同意着重用利率上升来解释危机的传统观点,而主张用资本边际效率的崩溃来解释危机。他说,危机主要不是由于利率的上升,而是由于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溃。只是在资本边际效率崩溃之后,流动偏好才会增强。凯恩斯把资本边际效率崩溃看作是从扩张进入紧缩的转折点。

据解释,当繁荣还在持续时,由于人们对未来收益的可靠性突然发生怀疑,或者由于新生产的耐用品存货不断增加使现行收益出现下降的征兆,因而幻想破灭。这时,资本边际效率下降。如果人们认为当前的生产成本比未来的高,资本边际效率就会进一步下降。疑心一起,就会迅速传播。从繁荣转入萧条时,许多资本的边际效率变成微不足道,甚至是负数。经过一段时间,由于使用、消耗和废弃,出现资本短缺,使资本边际效率提高。这段时间也许是一个时代的资本的平均持久程度的稳定函数。这是经济周期的第一个时间因素,即决定萧条的持久期的第一个因素。

经济周期的第二个时间因素,即决定萧条持久期的第二个因素,在于剩余存货的存储成本。存储成本很高,很少会低于每年10%,因此必须降价处理,压缩产量,直至剩余存货被吸收为止。这大约需要3-5年时间。吸收存货等于负投资,在吸收过程中,就业量会进一步下降。只有在吸收完毕以后,就业量才会上升。

此外产量下降时,流动资本如用于原材料的资本必然随产量的下降而减少。这也是一项负投资,而且数量很大。

在衰退期间,存货和流动资本两者的变化趋势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衰退的最初阶段,存货投资可能增长,这有助于抵消流动资本的负投资;在下一阶段,存货和流动资本在短期内都可能出现负投资;在通过最低点以后,存货很可能还是负投资,部分地抵消流动资本的再投资;最后,在复苏时,两者对投资同时起促进作用。

总之,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资本、剩余存货和流动资本的减少,导致它们的稀缺性明显恢复,因而资本边际效率提高。在萧条期间,出于交易动机(包括收入动机和商业动机)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减少,利率因而下降。利率下降又导致成本下降。这一切,促使投资增加。又由于收入下降时期的边际消费倾向高,就业乘数大,所以产量、就业和收入增长快。经济在经历了萧条和复苏之后,又进入繁荣阶段。到了繁荣后期,当资本边际效率重新崩溃时,危机又会突然发生。这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

凯恩斯的经济周期理论所引出的实际结论是:在萧条阶段,降低利率有助于经济复苏,但是,仅靠纯货币的补救办法并不能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手段还是财政手段;补救的办法也不在于提高利率,因为提高利率会阻碍投资,还会降低消费倾向,而在于采取果断措施,实行收入再分配,以提高消费倾向;经济周期主要是由于投资率变动,投资率的变动主要是由于资本边际效率的变动,资本边际效率的变动则是根源于投资市场中的心理,没有理由预期这种心理会发生深刻变化,所以,结论是不能把决定当前投资总额的职责放在私人手中,而应当由中央当局审慎地加以控制和管理。

四、凯恩斯的经济政策观点

(一)凯恩斯政策主张的出发点——国家干预经济

凯恩斯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三大心理规律的作用,单纯依靠私营经济的市场自动调节,不可能保证社会资源的使用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而必须依靠国家干预经济来提高社会的消费倾向和加强投资引诱,以扩大社会有效需求,否则就无法摆脱经济危机和失业的困境。他明确指出,为了扩大社会有效需求,“最聪明的办法还是双管齐下,一方面设法由社会来统制投资,让资本的边际效率逐渐下降,同时用各种政策来增加消费倾向。在目前消费倾向之下,无论用什么办法来操纵投资,恐怕充分就业还是很难维持,因此两策可以同时并用:增加投资,同时提高消费。”

可见,在凯恩斯的经济政策观点中,最本质之点就是主张国家调节经济,干预经济生活,也就是主张发展和加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凯恩斯正是在必须扩大消费和扩大投资,以达到充分就业的名义下,提出了一系列经济政策主张,其中最主要的是财政政策、货币金融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

(二)凯恩斯政策主张的着眼点——总需求管理

国民经济的均衡是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均衡,从这一点上讲,国家干预经济应该对供求双方都实施调控。但凯恩斯认为,在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情况下,供给经常处于过剩状态,有大量的生产资源闲置未得到充分利用,因而,总供给是一个可任意调节的量。因此,政府干预经济的着眼点不在于社会总供给方面而在于社会总需求方面。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应以总需求管理为主。所谓“总需求管理”就是指国家采取某些政策措施来调节总需求,当经济出现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即有效需求不足时,政府干预经济的目的即在于增加社会总需求,使两者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达到均衡。反之,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即有效需求过度时,政府干预经济的目的即在于压缩社会总需求,使总需求与总供给在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水平上达到均衡。

根据凯恩斯的观点,有效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运行的常态,因此,政府干预经济需要以扩大政府开支,扩张政府需求的方法来弥补私人有效需求的不足。为此,凯恩斯提出赤字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

(三)凯恩斯提出的主要政策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前面讨论的是凯恩斯的经济理论,现在论述凯恩斯的经济政策观点。这种顺序安排很容易使读者产生一种印象,似乎凯恩斯先有经济理论,然后合乎逻辑地从经济理论中引出经济政策。事实正好相反。如前所说,凯恩斯经济学是30年代大萧条的直接产物,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从时间顺序说,是先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措施和反危机的经济政策,然后才有为之提供理论根据的凯恩斯经济学。关于这一点,美国凯恩斯主义者克莱因说:“实用经济学仅仅是常识,而理论经济学不过是‘把常识弄得艰深’而已。……他(凯恩斯—引者)并不是先有理论再有实用政策,而是先有目的在于医治真正的经济病症的实用政策,再由此引申出他的理论。”

凯恩斯的就业通论是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和30年代反危机的需要编制出来的。这一理论发表后,便为业已存在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政府的反危机措施提供了理论上的说法,并在实际上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通论》中的理论,具有政策含义,是针对实际的政策提出来的。了解凯恩斯的经济政策观点,更有助于深入了解凯恩斯理论的实质。凯恩斯《通论》的诠释者迪拉德说:“在凯恩斯的思想里,理论和政策是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凯恩斯的观念总是针对实在的政策……我深信结合政策来研究凯恩斯的理论是最容易理解的。凯恩斯不是仅仅为了喜欢制造工具而创造新的分析工具。他的观念具有实践的意义,而且政治家们已经把它变成行动了。”

凯恩斯的经济政策观点的核心是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凯恩斯多次批评自由放任,他说,他以前师承并且多年来用以教育别人的自由放任学说缺乏足够的理论根据,在自由放任的条件下,投资引诱不足,资本边际效率下降很快,而利率由于制度的和心理的因素不能以同样速度下降,就业和生活标准不能达到生产技术条件所能提供的合理水平。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要求扩大政府职能。他说:“扩大政府职能……恐怕会被认为是对个人主义的极大侵犯。相反,我为它辩护,这不仅是避免现存的经济形态完全毁灭的惟一切实可行的办法,而且是使个人主动精神成功地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凯恩斯所说的扩大政府职能,主要是指扩大政府调节消费倾向和投资引诱的职能。调节消费倾向,目的在于刺激消费。调节投资引诱,目的在于刺激投资。有效需求是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组成的,刺激消费和投资,就是刺激有效需求。

在刺激消费方面,凯恩斯提出:“国家必须对消费倾向施加导向性的影响”,“刺激平均消费倾向”。凯恩斯主张国家部分地通过税制,部分地通过限定利率,部分地通过其他手段对消费倾向施加导向性影响。凯恩斯认为,政府的财政政策会影响消费和储蓄,所得税、资本利润税、遗产税等,都同消费和储蓄有关。如果政府有意识地把财政政策作为更为平等的收入分配的工具,财政政策对消费倾向的影响当然就会更大。至于货币政策,凯恩斯认为,在长期中,利率的重大变动会影响消费倾向;在短期中,利率的变动对消费没有很大的直接影响,但有间接影响。这种间接影响是,利率变动时,会使证券和其他资产增值或贬值,从而引起当前消费的增加或减少。利率的提高会降低消费倾向,将利率固定在较低水平上,则有利于提高消费倾向。凯恩斯很重视提高消费倾向,他认为,在不能增加投资量的情况下,只有提高消费倾向,才能达到较高的就业水平。凯恩斯相信乘数的作用,他认为,通过收入再分配来提高消费倾向,就可以使一个较小的投资量维持一个特定的就业水平。凯恩斯反对节俭,他把寄生性消费和挥霍消费都看作是提高有效需求的手段。在他的笔下,富豪们生前建高楼大厦作住所,死后筑金字塔为坟墓,或者为了忏悔前非,建造教堂,资助寺院和国外传教活动,都有利于推迟经济衰退的到来。凯恩斯甚至认为,以开采金矿为名在地上挖窟窿,或者财政部把装满钞票的旧瓶埋在废矿中,用垃圾填满,然后把开采权租让给私人,由私人企业挖出这些旧瓶,都有利于有效需求的提高。

在刺激投资方面,凯恩斯一方面主张国家采取措施提高资本边际效率,以刺激私人投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主张投资社会化,由国家组织直接投资。在凯恩斯看来,货币政策对刺激投资有一定作用。例如,通过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可以提高私人投资的积极性。但是,他对仅仅利用货币政策影响利率就能取得成功表示怀疑。理由是,市场上对资本边际效率的估计值会产生十分剧烈的波动,这种大幅度波动不是利率的有限波动所能抵消的。因此,仅靠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不足以达到最优投资率。在自由放任的情况下,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既来自对内投资,又来自对外投资,两者合起来构成总投资。总投资量决定于利润动机。对内投资决定于国内利率的高低,对外投资决定于国际贸易顺差的大小。在政府不能直接控制国内利率和其他投资引诱的情况下,增加贸易顺差是政府增加国内投资的惟一的直接办法,也是政府降低国内利率、提高国内投资引诱的惟一的间接办法。但是,凯恩斯强调的是扩大政府职能,加强政府对投资的控制。他说,他的结论是,不能把提供当前投资的职责留在私人手中。国家能从长期观点并根据一般社会利益计算资本品的边际效率,应更多地承担直接组织投资的责任,设法提高并补充投资引诱。凯恩斯主张实行“中央控制”,推行“投资社会化”,认为这是获得接近充分就业的惟一办法。不过,凯恩斯为了让资产阶级放心,特别声明,投资社会化并不是生产手段国有化,而是实行国家权威和私人主动性合作。而且,投资社会化的必要手段可以逐步引进,不必打断一般社会传统。凯恩斯还宣告,除了消费倾向和投资引诱二者实行中央控制,以便对二者进行调节之外,没有理由使经济生活更加社会化,没有显著理由要实行包容社会的大部分经济生活的国家社会主义。

在上述政策中,凯恩斯认为,政府最聪明的办法是双管齐下,一方面,由社会控制投资率,增加投资;另一方面,提高消费倾向,增加消费。不过,凯恩斯强调说,不能太着重于增加消费,而应着重于投资。

刺激消费和投资,可以采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这些政策中,凯恩斯认为,仅仅依靠货币政策很难奏效,主要应当依靠财政政策。

关于财政政策,凯恩斯不同意传统经济学保持国家预算平衡的观点。而是认为赤字财政有益。在他看来,政府扩大支出时,不应增加政府收入,而应采取举债支出的办法,即赤字政策。凯恩斯说:举债支出虽然浪费,然而结果却可以使社会致富。他甚至把地震、战争等天灾人祸也看作是使社会致富的手段。凯恩斯公然说.“战争是大规模举债支出的惟一形式,政治家认为这是无可非议的。”他又说:“在整个近代时期,投资支出的规模是令人绝望的,不能够解决问题。……看来除战争时期外,从政治上讲,资本主义民主国家不可能把支出组织到必要的规模,以便进行一次伟大的试验来证明我的看法。”

关于货币政策,凯恩斯不同意传统经济学保持国内价格水平稳定的观点,而是认为温和的通货膨胀无害。他尽管在早期著作中承认通货膨胀的危害性,可是在《通论》中却主张通过温和的通货膨胀来降低实际工资以增加利润,压低利率以刺激投资,把温和的通货膨胀看作是防止或缓和经济危机的手段。凯恩斯说:如果货币能像庄稼一样生长,或像汽车一样制造,萧条就可以避免或减轻。克莱因说:“我们必须记住凯恩斯总是赞成稍许的通货膨胀,他所持的理由与促进投资不无关系。凯恩斯赞成通货膨胀和反对通货紧缩的另一理由为通货膨胀的进行是以食利阶级为牺牲的。”

五、凯恩斯经济学评说

凯恩斯是现代经济学界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凯恩斯经济学说在基本理论、政策主张、研究方法诸方面都背离了传统经济学,开创了经济学说史的新纪元。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传统经济学的贡献以及对当代经济学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

首先,凯恩斯对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的“病症”诊断研究的比较准确。因而凯恩斯经济学无论在理论体系上还是在政策措施上,都比较符合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实际和垄断资本主义的需要。它所开具的“处方”取得了一定的治标效果,资本主义经济曾获得战后较长时期的繁荣。其次,凯恩斯关于消费和生产的论述是可取的。凯恩斯明确认为,资本不能离开消费而独立存在,如果消费需求减少,资本需求也将减少。他指出:“一切生产之最后目的,都在满足消费者。”而且还指出“消费乃是一切经济活动之惟一目的,惟一对象。”再次,凯恩斯经济学以宏观总量分析代替微观个量分析,开创了现代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凯恩斯经济学以宏观经济为分析对象,研究各个经济总量的变动及其相互关系,特别是总支出所产生的收入效应。这一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研究是经济学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凯恩斯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宏观经济理论,奠定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但是,由于凯恩斯理论以30年代大危机的特殊经济现象为背景,因而体系的局限性在所难免,这一点连凯恩斯的追随者们也发现。主要表现在:

第一,只有宏观理论,没有微观理论。凯恩斯并没有自己的价格或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他只是就宏观经济理论体系的建立进行研究,从而在微观经济理论探讨和得出有关价值、价格和分配等原理,当作既定的前提加以接受,这一点被认为是凯恩斯经济学的不足。所以后来的一些经济学家,包括凯恩斯经济学的继承者或评论者,在这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以便把宏观经济学同微观经济学从理论上结合起来。

第二,只有需求理论没有供给理论。凯恩斯认为“危机”和“失业”存在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理论核心就是“有效需求”原理,他的政策主张又称为“总需求管理”。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只要存在着需求,社会便可以生产出任何数量的产品与之相适应,这一说法和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正好相反。新古典经济学信奉供给本身会创造需求的萨伊法则,凯恩斯提出的则是需求决定供给的理论。这为后人进行整个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相均衡的分析开辟了道路。后凯恩斯主义者用总需求——总供给分析法将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和“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进行了综合。

第三,只有短期比较静态分析,缺乏长期动态分析。所谓短期,是指需求增加从而价格提高后增加的供给,不是靠增加和改良新设备(这需要较长时期),而是依靠原有设备,增加人工和原料取得的。在这种情况下,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所增加的成本即边际成本,一般会比以前高,从而商品价格,在扩大了的供给和增加了的需求重新达到均衡时,也将比需求未增加前更高。所谓长期,是指需求增加从而价格提高后,来得及通过增加设备同时增加人工和原料以增加供给,其结果是,随着供给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所增加的成本就不一定会增高,甚至可能降低。这样就使商品的价格,在扩大了的供给与增加了的需求重新达到均衡状态时,价格不一定提高,甚至只能降低。在这两种分析中,凯恩斯基本上采取短期分析,作为他的研究方法的一部分。

在西方经济学中,早有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之分。静态分析的基本特征是,只对某一时点或时期的经济现象进行静态的分析,即只分析其发生、发展的原因、条件和后果,而不分析其发生、发展及变化的过程,因而排除了对某一经济现象运行变化的时间因素的考察。与此不同,动态分析则不仅对一个经济现象变动的前后过程进行事前事后的考察,还要对一个均衡点到另一个均衡点的变动过程进行时间的、序列的考察,即分析各种变量如何随时间的推移从前一个均衡到达后一个均衡的调整过程。这种分析方法特别强调时间概念。而凯恩斯的比较静态分析却要研究基本事实的变动(一次的但不连续的)。汉森(A.H.Hansen)曾经指出,“当某些基本事实的变迁引起了一个向着新均衡状态运动的时候,比较静态分析帮助我们理解在这些变量之中变动的数量和方向。”例如,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决定的,在这里,商品的价格、供给与需求都不是常数而是变量。静态分析是研究这些变量如何达到均衡值,动态分析是研究由一个均衡走向另一个均衡的过程中所有变量的时间轨迹,而比较静态分析则要研究独立于上述三个变量之外的某些基本事实的变动对于三个变量均衡值的影响。如人们对商品的未来价格变动的预期就属于这种基本事实,它会使今天商品的需求量、供给量和价格向不同方向变动。如果人们预期明天的商品价格会提高,那么,就会争相购买,从而今天的商品需求就要增加,供给就要减少,价格就要上升;如果人们预期明天的商品价格会下降,将出现相反的情况。其他如人口的变化、技术的改变等等,也都属于影响三个变量的基本事实。在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中,凯恩斯基本上采用了比较静态分析作为他的主要研究方法。

凯恩斯在《通论》中所采取的短期的比较静态的总量分析方法建立在两个假设前提上:(1)技术和装备的质和量不变。(2)社会结构不变。这两个假定前提是与客观事实相矛盾的。这种方法显然对研究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经济体系某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具有参考价值。但是这种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也是十分明显的,因为它没有把经济活动如实地看成是一种时间上具有连续性的活动,从而对于经济活动达到均衡状态以后如何变动无法作回答。要克服这种局限性,就需要将凯恩斯的分析加以长期化和动态化。凯恩斯的追随者们在这方面也作了大量的工作。

最后,就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而言,则求助于主观的心理分析。他认为,造成有效需求不足有两个基本心理因素,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流动偏好,以及心理上的对资本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其中,凯恩斯的消费倾向不仅把客观的依存关系涂上浓厚的主观心理色彩,更重要的是用主观心理因素抹杀消费的阶级差别;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所解释的货币需求不仅曲解了货币需求理论,而且掩盖了利息的本质;凯恩斯用资本资产未来收益的心理预期来说明预期利润率,把未来有客观规律可循的利润率变化趋势,变成只有随资本家主观心理和情绪的变化而变化的难以控制的变量。

在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中,不仅消费倾向和投资引诱理论充满主观心理色彩,而且乘数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也都是建立在主观心理因素之上的。乘数理论的基础是边际消费倾向,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或储蓄心理的强弱,边际消费倾向或边际储蓄倾向的高低,就能决定是否达到充分就业。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是资本边际效率,资本家的乐观心理或悲观心理,资本边际效率上升或下降,就能决定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或萧条。

尽管凯恩斯的经济学说并不尽善尽美,甚至有严重的错误,但由于凯恩斯的理论和政策直面当时的经济现实,因而受到世界各国垄断政府和经济学家的重视,并对经济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凯恩斯经济学的拥护者宣称,美国60年代几乎连续8年时间的前所未有的经济高涨(1961年—1969年平均增长5.9%),是凯恩斯经济政策的胜利。更不容置疑的是,从战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凯恩斯主义盛行于整个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大多数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成了凯恩斯主义者,特别是在英、美,形成了影响很大的现代凯恩斯主义的两大学派。一派企图把凯恩斯的经济学说和传统经济学结合起来,形成所谓“新古典综合派”,或称为“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这一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基本上是美国的经济学家,所以有时又称之为“美国凯恩斯学派”。另一派企图进一步割断凯恩斯经济学说和传统经济学的联系,形成所谓“新剑桥学派”,又称为“凯恩斯左派”或“新李嘉图学派”,该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主要是英国的经济学家,所以有时又称之为“英国凯恩斯学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