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通论》与凯恩斯革命

《通论》与凯恩斯革命

时间:2022-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通论》的产生及其实质直到20世纪30年代以前,在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体系中,正如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那样,资本主义制度仍然被看成是充满自由竞争,能自动调节的市场经济。《通论》不但为西方经济学界所接受,而且逐渐得到英、美等国的官方认可。凯恩斯革命《通论》是一本革命性的书,这是凯恩斯自己首先作出的论断。

《通论》的产生及其实质

直到20世纪30年代以前,在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体系中,正如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那样,资本主义制度仍然被看成是充满自由竞争,能自动调节的市场经济。在产品市场上,价格机制可以自动调节商品供求关系,不会有普遍性生产过剩;在劳动市场上,工资涨落的机制可以调节劳动力的供求关系,不会产生持久的大规模失业。在市场经济制度下,所有的人都是有理性的经济人,即都是怀着利己动机、能够计算得失、趋利避害地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各人所考虑的虽然是自己的利益,但是这种考虑会导致他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结果是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趋于一致。因此,政府的最好政策就是自由放任,不必干预。

但是,1929—1933年发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宣告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破产,击毁了自由放任的神话。这次危机像一场战争浩劫,使整个西方世界一下陷入瘫痪境地: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贸易额锐减,物价惨跌,企业和银行大量倒闭,失业大军激增。1932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比1929年下降三分之一以上。受害最深的是劳动人民,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总失业人数由1 000万增加到3 000万,加上半失业者达4 000万—4 500万人。仅1932年,美国就有1 400家银行倒闭。当时在美国流行两个笑话:一是金人公司的股票每一股均附送一支左轮枪;二是当向旅馆订房间时,柜台雇员会问你:“是要睡觉,还是要跳楼?”

面对这样的经济现实,新古典学派既不能在理论上给予解释,又无法在政策上提出有效的解决困境的措施。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资本主义现实的矛盾现象,使得长期在剑桥大学受到新古典经济学熏陶的凯恩斯不得不对传统经济学产生怀疑并逐步对其发起挑战。1926年凯恩斯发表《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一文,开始否定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命题,开始倾向于由国家来调节经济,企图通过政权的力量,解决市场机制的缺陷。1929年整个西方世界经济正处于危机深渊之中,此时英国正进行大选,自由党领袖劳合·乔治提出举办公共工程以减少失业的竞选纲领。凯恩斯和韩德森(H.Henderson)立即合写了《劳合·乔治能做到吗?》一书,积极支持乔治的主张,认为这一方案除了直接刺激建筑工业外,由于政府工程雇用的人购买力增加,其他工业也会间接受到积极的影响。

1931年凯恩斯的学生卡恩(R.F.Kahn,1905—1989)发表《国内投资与失业的关系》一文,利用公式计算出政府追加投资扩大国民收入的极限值,于是就业乘数论宣告成立。1933年凯恩斯在《繁荣的途径》一文中,应用乘数理论,估计公共工程支出扩大就业的可能水平。1933年底,在《纽约时报》发表的《致罗斯福总统的公开信》中,凯恩斯特别强调政府要通过举债方式将借款使用出去,以增加国民购买力的重要性,进一步表明凯恩斯所想象的财政政策不是别的,而是赤字财政政策。但这时凯恩斯的政策主张,还缺乏理论上的力量。《通论》出版,建立就业理论体系以后,他所提出的由西方国家政府通过赤字财政等政策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就从根本上得到了理论上的支撑。

《通论》不但为西方经济学界所接受,而且逐渐得到英、美等国的官方认可。1946年英国提出了就业政策白皮书,后由工党政府通过。1946年美国会通过就业法案。这些法案以促进就业为目的,实质是通过立法把政府调节经济、干预经济的责任和权力固定下来。

凯恩斯革命

《通论》是一本革命性的书,这是凯恩斯自己首先作出的论断。在1935年1月1日给萧伯纳的一封信中,凯恩斯写道:“我相信自己正在撰写一本颇具革命性的经济理论的书,我不敢说这本书将会立即改变世界对经济问题的看法,但是在未来十年间,它对经济理论必然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1]《通论》之所以被认为具有革命性的影响,是因为凯恩斯在这本著作中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经济学的诸多观点和政策主张。

首先,在理论上,以凯恩斯定律否定了萨伊定律及由此决定的就业理论。萨伊定律是传统就业论的理论基础。萨伊定律是指“供给本身会创造自己的需求”的原理,或如萨伊所说,生产是为了交换,一种产品生产出来就为另一些产品提供了需求或者说销路,因此,一切产品都能被卖掉。由于每个生产者都想享用品种最多、数量最大的各种商品,因此每个生产者都会在资源许可条件下生产最大数量产品和别人交换,于是社会上不但不可能出现全面生产过剩,还能使资源达到最高利用状态,即充分就业水平。显然,如果社会是一个物物交换的经济,上述定律可以成立。但对一个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商品社会而言,上述理论是否仍有效?对此,新古典经济学家作出了完全肯定的回答,理由有三:

一从劳动市场看,劳动就业量和实际工资率由劳动供求双方均衡决定。在均衡水平上,实际工资会等于劳动的负效用。一切愿意按劳动边际产品决定的工资就业的人员都会就业,只有那些嫌现行均衡工资水平太低而不肯就业者才会失业,这种失业是“自愿”的。此外,可能还有暂时因转换就业岗位之类原因造成的“摩擦性”失业。而这两者都和资本主义能经常保持充分就业的状态不矛盾。

二从资本市场看,通过利率的调节,储蓄总能转化为投资。因为储蓄是人们未消费掉的收入,代表资本供给,投资是企业扩大生产时投入的物质原料(资本物品),代表资本的需求,而利息率则是资本的使用价格,对储蓄而言是提供资本的报酬,对投资而言是资本使用的成本,只要利率能随资本供求自由涨落,利率一定能调节到使储蓄等于投资,因为储蓄大于投资时,利率会跌,从而抑制储蓄,刺激投资;投资大于储蓄时,则正好相反。于是,储蓄一定能全部转化为投资,从而保证使收入大于消费的需求缺口正好由投资补足,不产生生产过剩。

三从货币市场看,货币只是一种交换的媒介物,如果货币数量增加,其作用只是使商品价格和工资同比例上升,并不会对产业、实际工资和就业人数等实际经济变量发生变化,就是说,货币是中性的,是实际经济变量上的一层面纱

这三点结论相互有联系,统一构成萨伊定律的另一种表达方式。结论是,产品的销路总的来说不会发生问题,至多只会有个别商品的供求失调,但通过自由竞争,这种失调会最终消失,普遍的生产过剩危机不会发生。然而,凯恩斯通过提出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表述了与萨伊定律截然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生产体系中存在一种特有的对物品和劳务的总需求的不充足的缺陷。由于需求不充足,就会存在工作机会缺少。大量失业就反映了这种总需求(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的状况。在凯恩斯的模型中,不是供给本身会创造需求,而是有效需求决定了产出和就业,从而决定了供给。这就是凯恩斯定律。在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中,上述传统理论中一些结论都被否定。一是在资本主义劳动市场上,除了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还有因有效需求不足而造成的非自愿失业;二是在资本市场上,利率不是由储蓄和投资来决定,而是由货币供求决定。任何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的不平衡只会导致产量或收入的调整,而不是利率调整;货币也不是中性的,在非充分就业情况下,货币数量变动会通过利率影响投资和产出,这样,就抛弃了货币数量说。凯恩斯提出,充分就业不是资本主义的“常态”,由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非充分就业才是“常态”,他的就业论、利息论和货币论才是能说明资本主义经济一般情况的理论,这就是他把自己这本代表作定名为“通论”的理由。

其次,在方法论上,凯恩斯回到了重商主义研究的宏观经济问题,开创了宏观经济的总量分析方法。在新古典学派看来,市场经济体系可以自行调节,整个经济运行不会发生严重失调,因此只要关心个别厂商和个别消费者的行为,以及单个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交换过程及其相对价格的决定。而凯恩斯认为市场机制本身存在许多缺陷,须有国家干预才能实现“充分就业”,才能使全社会的经济活动正常运转。为此,必须强调总支出所产生的收入效应。为了把就业、收入理论和利息、货币、消费、储蓄与投资理论纳入宏观理论结构,凯恩斯将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紧密结合于一体,坚持货币非中性,否定传统经济学的“二分法”。这样,就开创了宏观经济的分析方法。

再次,在政策主张上,凯恩斯反对传统经济学的“自由放任”主张,强调国家要干预经济。他认为,补救有效需求不足的政策措施是扩大政府支出或通过减税和货币扩张来诱导私人支出的增加。与传统经济学的政策主张相反,凯恩斯强调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强调赤字财政而不是平衡预算,强调用增加有效需求而绝不能用降低货币工资办法以增加就业。这些都是凯恩斯政策主张的特征。

尽管凯恩斯对新古典经济学作了以上的“革命”,但并不完全否定传统理论。在他看来,市场经济制度的主要缺陷在于其在保证充分就业方面的明显的无能。一旦通过管理消除了这个主要缺陷并恢复了充分就业,“从这一点开始,古典学派的理论仍然是正确的”,它“所分析的私人的利己动机如何决定生产何种产品,以何种比例的生产要素来进行生产,以及如何把产品的价值在生产要素之间加以分配”等等都无可非议[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