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古典失业与凯恩斯失业

古典失业与凯恩斯失业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一节我们要进入失业理论中一个更为正规的逻辑框架来讨论失业问题。这时凯恩斯建立在有效需求概念基础上的宏观经济学就产生了。凯恩斯的失业理论与古典失业理论的最大区别在于,凯恩斯明确认为劳动工资是呈向下刚性的,因此在凯恩斯失业模型里,价格变量被假定为固定不变的,当市场出现供求不均衡的情况时,需要作出调整的不是价格(工资)变量而是数量变量。

在这一节我们要进入失业理论中一个更为正规的逻辑框架来讨论失业问题。在西方的古典经济学理论里,失业实际上是劳动力市场上供求不相称的结果,那么供求为什么会不相称呢?关键在于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率(或称实际工资水平)定在不恰当的位置上,当实际工资水平过高时,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就会大于需求。如果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水平可以充分调节的,尤其是当失业大量存在时,工资水平可以无限制地往下调整,那么随着工资水平的下降,劳动需求就会增加,失业就会慢慢地消除。如果工资水平是不能充分调整的,因为受到制度的限制(如西方的最低工资制度对工资的下降规定了一个最低的下限,工资无论如何都不能低于这个下限),工会力量的抗衡等等,那么失业就不可避免。因此,失业的存在如同其他商品市场上的供过于求的情况一样,是价格没有回落到使供求双方均衡的水平。因而治理失业的主要方法,是调整工资水平,包括体现总劳动成本中的社会保障基金的分摊。为了加深理解古典理论的实质,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劳动需求来自何方?劳动需求是由什么因素所决定的?

对劳动的需求来自于企业,企业为了生产产品首先需要在生产要素市场购买包括劳动要素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然后在生产领域进行生产,为市场提供符合各类需求的投资产品和消费产品。企业进行这一系列活动的目标是为了盈利,即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因为劳动要素的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最终依赖于产品市场上的需求,那么,对劳动要素的需求有什么规律可循呢?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劳动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情况。为了推导宏观意义上对劳动的需求函数,我们先把所有企业加总,用一个代表性的企业代表企业的行为决策。我们假定企业进行生产需投入的两种最主要生产要素是资本和劳动。资本和劳动的不同组合可以生产出不同水平的产出,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遵循以下的生产函数:

Y=AF(K,N)

其中,Y:给定时期内的实际产出;

A:描述生产技术水平的参数;

K:资本存量;

N:就业数量;

F:联系产出Y与资本和就业的函数。

我们知道资本存量在短期内是一个固定的常数,那么我们这里着重来考虑就业数量与产出之间的函数关系。当资本K不变时,就业量的增加可以带来产出的增加,但是这种产出增加的速度是随着就业人数的增加而递减的。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一个工厂的机器数量固定时,增加劳动力,可以增加产出;但是当劳动力的增加超过一定数量以后,其最后增加的劳动力所带来的产出增加将越来越小,这种现象就被称作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是到处存在的,如在一块既定面积的土地上不断增加劳动力投入,劳动力的边际产出是递减的。由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是递减的,因此当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投入劳动力时,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其边际产出递减,如果一个企业最后雇用的那个劳动力所花费的劳动成本高于其所带来的边际产出时,企业解雇那个劳动力就是理性的行为。如果要说服该企业继续雇用那个劳动力的话,那么劳动力的成本(即工资)必须下降。由此可见,企业进而全社会对劳动要素的需求与劳动要素的价格是成反比例关系的,即随着劳动工资的上升,企业对劳动要素的需求下降,当劳动工资水平下降时,企业对劳动要素的需求增加。这就是企业对劳动要素的需求函数,其背后的原因是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递减。

劳动的供给取决于多种因素,首先是一个经济中的人口总数以及人口总数中的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决定了劳动供给的最大可能,其次劳动年龄人口中愿意供给劳动的劳动力人口数量以及他们在一定时期所能够和所愿意提供的劳动数量决定了劳动的供给。一般说来,劳动对劳动者是一种负效用,补偿这种负效用的就是收入报酬,通过收入报酬劳动者可以消费其他商品从而得到效用上的满足。因此劳动者愿意供给的劳动数量是实际工资水平的函数,在一定的范围内,实际工资水平越高,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就越多,反之就越少。

如果我们把上面分析获得的劳动需求曲线和劳动供给函数在一个由实际工资水平和劳动数量的二维空间画出,我们就得到下面的劳动供求图:

图3.2 劳动力供求曲线与实际工资水平

凯恩斯的失业理论与古典失业理论的最大区别在于,凯恩斯明确认为劳动工资是呈向下刚性的,因此在凯恩斯失业模型里,价格变量(包括工资)被假定为固定不变的,当市场出现供求不均衡的情况时,需要作出调整的不是价格(工资)变量而是数量变量。因此凯恩斯理论的微观基础是一种非瓦尔拉均衡理论(或称非均衡理论)。非均衡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帕廷金(D.Patinkin)在他的1956年第一版的《货币、利息和价格》一书中对凯恩斯失业理论作了精辟的分析。凯恩斯所研究的失业,就是非自愿失业(因为古典失业是工资水平居高不下情况下的失业,言下之意只要失业者愿意降低工资他们是能够就业的,因此这一类的失业带有自愿失业的性质),这一概念是凯恩斯在他1936年的《通论》中首次提出来的。帕廷金认为,给非自愿失业下定义时所使用的参考标准就是劳动的供给曲线,只要工人处于他们的劳动供给曲线上,即他们能够按照通行的工资成功地出售其想要出售的全部劳动,这时候只可能出现自愿失业,而不可能出现非自愿失业。所谓非自愿失业,就是工人被强制离开他们的供给曲线,不是因为在现有的工资水平使他们不愿意就业,相反,是因为商品市场萧条,企业通过解雇工人来对付产品的滞销。因此,凯恩斯失业是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在凯恩斯失业状态,不是通过实际工资的变动就能使失业减少,要恢复到充分就业,必须提高总的有效需求,只有商品市场供大于求状态的消失,才有可能使劳动力市场重建充分就业。因此,凯恩斯的失业理论是建立在一种非均衡概念之上的,在一个信息不对称和未来不确定的社会里,价格向量(包括工资)是呈刚性的,得到调整的是就业与收入等数量变量。

帕廷金的理论解释了经济处于萧条时期的企业对劳动的有效需求函数,但是产品市场为什么会出现产品的普遍过剩呢?克洛尔(R.W. Clower)对此作出了解释。克洛尔认为,当家庭在劳动力市场不能根据愿望供给劳动(面临失业)时,家庭的收入就会减少,根据预算约束原则,这必然影响到家庭在商品市场的需求。劳动力市场的供过于求状况对商品市场有“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s),导致商品市场的供过于求。与此相对应,克洛尔称古典理论中家庭决策行为是一种单一决策假定,即家庭根据相对价格信号(商品价格和工资)同时决定劳动销售数量和商品购买数量。在市场出现普遍的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必须用他的双重决策假定代替单一决策假定,即先决定能够销售的数量,然后再决定能够购买的数量。克洛尔的这一分析为凯恩斯的消费函数提供了微观基础。

巴罗(R.J.Barro)和格罗斯曼(H.J.Grossman)1971年在《收入和就业的一般非均衡模型》一文中,综合了他们两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一般非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宏观非均衡模型以一个高度综合的货币经济为研究对象,考察宏观经济的均衡与非均衡运行。假定一个经济由三个代表性经济行为人组成:家庭、企业和政府,家庭的目标函数是效用最大,企业的目标函数是利润最大。同时考察三种商品:消费品、劳动力和货币,由此引申出两个市场:消费品与货币相交换的商品市场和劳动与货币相交换的劳动力市场。根据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假定两大市场的商品价格和劳动工资水平在短期内是固定的,如果市场上出现供求不平衡,一个市场最后的交易量等于供给和需求双方中较小的一方,即处于市场短边的经济行为人可以实现他们的愿望需求或供给,而处于市场长边的经济行为人不能完全实现他们的愿望需求或供给。在这样一个高度抽象的由两大市场组成的宏观经济里,除了一种相当特殊的情况(即价格和工资水平恰好处于瓦尔拉均衡水平上,从而使得两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相等)外可能出现以下三种非均衡情况:

(1)凯恩斯失业均衡。商品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企业在商品供给上受到需求约束,而家庭在商品需求上不受约束。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家庭在劳动供给上受到数量约束,而企业在劳动需求上不受约束。

(2)古典失业均衡。商品市场上需求大于供给,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企业在两个市场的商品供给和劳动需求均不受约束,处于市场的短边;而家庭在两个市场的劳动供给和商品需求均受到数量约束,处于市场的长边。因此,商品和劳动的成交量由企业的供给和需求决定。

(3)抑制性通货膨胀均衡。商品市场上的需求大于供给,劳动力市场上的需求也大于供给。这时商品市场上家庭的需求受到数量约束,而企业的商品供给不受到数量约束,因此交易量等于处于短边的企业供给一方。在劳动力市场家庭的供给不受数量约束,而企业的劳动需求受到数量约束,最后的成交量等于处于短边的家庭供给一方。

第四种可能出现的组合情况是商品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而劳动力市场上需求大于供给,除非我们假定企业为存货(即将来销售)而生产,否则当商品市场出现供大于求时,它不会继续在劳动力市场购买劳动要素。因此,在企业不为存货进行生产的非均衡宏观经济模型里这第四种情况就被排除了。

非均衡理论的本质意义在于,当价格根据供求变化而作出无限迅速的反应的假定不再成立时,市场的价格机制将无法修复宏观失衡。这时微观经济行为人根据市场上的价格信号和数量信号对需求和供给作出相应的调整,形成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建立在这种有效供求基础上的经济处于一种配额均衡状态。

既然市场机制已无法使失衡的宏观经济恢复到瓦尔拉均衡状态,那么,通过什么方式或途径来减少宏观失衡呢?这就要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因此,非均衡宏观模型引进的第三个经济行为人就是政府。政府一方面向企业和家庭征税来形成自己的收入,同时又在商品市场提出需求。另外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一方面来改变自己的收入,另一方面对家庭的需求进行调节。但是政府采取怎样的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进行调节从而减缓该经济的宏观失衡程度呢?首先我们要确定所考察的宏观经济处于哪一种非瓦尔拉均衡,然后根据不同的非均衡状态,施以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上述三种宏观非均衡状态当中,除古典失业均衡外,凯恩斯失业均衡和抑制性通货膨胀均衡(或称短缺均衡)是两大市场的超额需求的符号都相同的状态。凯恩斯失业均衡是两大市场上超额需求均为负的情况,也就是说两大市场的供给大于需求,我们可以把它们表达为以下的超额供给“乘数链”:

在这样一种宏观失衡的经济里,政府只要借助于某种外力对其中一个市场的需求扩大产生推动作用,就会使整个经济发挥出需求乘数效应。例如,商品市场上的需求扩大就会放松企业在商品市场供给的约束,从而增加它在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反过来,家庭在劳动力市场的供给的约束的放松,又可以增加它在商品市场的需求,这种“溢出效应”一直持续下去,最后达到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政府的直接投资增加、减税和扩张性的金融政策都可以起到这种推动需求扩张的作用。

抑制性通货膨胀均衡是两大市场上超额需求都为正的情况,也就是说需求大于供给。我们可以把这种情况表述为以下的超额需求“乘数链”:

假定家庭所支配的闲暇时间(总时间减去劳动时间)是消费品的替代物,因此家庭在商品市场的消费需求受到约束,就会影响它在劳动力市场的有效供给。在这样一种宏观失衡的经济里,政府如果通过压缩公共需求,使得商品市场对家庭的供给有所扩大,那么家庭的商品需求方面约束就可以放松,这可以促使家庭在劳动力市场增加有效供给;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增加又可使企业的劳动需求约束放松,从而提高他的商品供给能力……这类调整持续下去,一直到新的一轮的均衡的建立,这就是“供给乘数”发挥作用的机制。

宏观非均衡经济的第三种情况是古典失业均衡:商品市场由于价格水平太低而出现超额需求,劳动力市场由于工资水平太高而出现失业。因此,两大市场的超额需求符号相反。在这种非瓦尔拉均衡状态里,商品交易和劳动交易由同时处于市场短边的企业来决定,而家庭的商品需求和劳动供给都受到数量约束。在这种状态下,上述的政府需求管理政策无助于宏观失衡程度的减缓,在这里,政府或者采取调整相对价格(工资和物价水平),或者采取改善生产条件的供给管理政策,才能提高宏观经济的活动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