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回想凯恩斯革命

回想凯恩斯革命

时间:2022-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凯恩斯把出于这种动机进行的个人储备称为“收入存款”。凯恩斯把企业这种为商业目的而持有的存款称为“商业存款”。凯恩斯认为这种货币需求的变化很大,而且在中央银行改变货币供应量产生的效应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凯恩斯进一步推论说,前三种动机引发的货币需求变动,一般受经济活动和收入水平变动的影响比较大,而投机性动机引发的货币需求受利率变动的影响比较大。

回想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传记作家斯基德尔斯基在详细研究了凯恩斯成长经历后认为,凯恩斯和他同代的许多思想家一样,尽管是个无神论者但却对宗教的认识很深刻。凯恩斯认为人们持藏货币的愿望不仅是出于对未来的恐惧,而且是出于内心里的一种渴望,是一种类似基督教“原罪”一样的东西,它决定了人们那种想拥有无限货币,从而想靠高利贷发财的渴望,正是因为人们对货币这么热爱才导致了经济的不稳定。

凯恩斯研究实体经济是从货币、金融研究着手的,他的许多观点又与他早期研究数学概率理论有关。在他看来,不确定性是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所有人对自己的未来命运都知之甚少,因此会采取不同的理性战略来应付未来。在经济生活中人们对付不确定性的最佳选择就是持有货币,因为货币是一种普遍化了的购买力,它抹去了人类劳动交换的时空差异,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推迟或提前进行投资、消费的可能性。

他在《通论》里这样写道:“货币之所以重要,基本上是因为它是连接现在和将来的纽带。”正是从这种理念出发他提出了“流动性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的核心概念。

凯恩斯在《通论》里时不时地点到“货币流动性偏好”的概念,他认为讨论“流动性偏好”就是讨论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强度,也就是重新检讨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货币流通速度衡量人们把收入以钞票的形式持在手里的比例,一个较快的货币流通速度表现人们具有较低的“流动性偏好”。传统上认为人们以钞票的形式持有收入的比例,是由人的收入水平决定的。不同的收入水平会有不同的消费水平和储蓄水平,比如收入低的人很可能会消费掉他收入的较大部分,而收入高的人的消费水平已经很高了,因此他会把新增收入的较大比例储蓄起来。人们持有货币的需求是与他的收入水平以及相应的消费边际倾向、储蓄边际倾向联系在一起的。

货币流通速度,人们的货币总需求,人们的“流动性”和“不流动性”之间的选择偏好,实际上说的是一回事。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现金的数量除了与收入水平有关外,利率也起了较大作用。

凯恩斯用“流动性偏好”这个概念与利率勾连起来重新考察整个经济运行。就像爱因斯坦相对论批判又包含了牛顿绝对论一样,他也是用“流动性偏好”这个核心概念颠覆但又涵括了古典理论。

凯恩斯在《货币论》第三章里讨论了“流动性偏好”,也就是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并把人们对货币的总需求分成三类。他在《通论》第十三章和第十五章里进一步介绍了“流动性偏好”。他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至少有四种:

(1)个人的收入动机。一个人持有货币可能是为了在未来收入到账之前的日子里支付各种费用。如果说我们赚钱和花钱是同时同地进行的,那么就没有必要持有货币了。比如一个人在月底拿到工资,并且在同一天支付他这个月的所有开销,而且工资和开销都能相互抵消,那么银行里的存款也就没有必要了。一个人在收入和支出之间有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间差,并且他也不可能总是预料到二者的确切日期,因此他就得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或银行存款,以应付这段时间内的日常生活以及突发事件。凯恩斯把出于这种动机进行的个人储备称为“收入存款”。人们持有这种现金存款金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收入量的大小和间隔期的长短。这也是能够与传统学说中所说的货币“收入速度”或者“货币的流通速度”相联系的一个地方。

(2)企业的营业动机。同样,企业在支付营业开支和得到未来营业收入之间也有一个时间差,一个生意人没法使收入和开支同时同地进行,即使一个交易所的商业票据结算,也只能是部分地抵消收益和开支。所以企业在收入和开支之间需要持有一定的货币。凯恩斯把企业这种为商业目的而持有的存款称为“商业存款”。从宏观上看,这部分货币的需求量,主要取决于产出量折射出来的货币值和产出经过的转手次数。

(3)预防性动机。个人和企业都需要准备一定量的货币,以防不时之需,或者进行一些有利可图的意外交易。

(4)投机性动机。一些人对市场上的金融产品很敏感。如果他们看到银行利率太低而公债价格过高,公债的价格肯定要跌下来,他们就会储备一批现金随时准备买进公债,以便将来再抛出从中获利。凯恩斯认为这种货币需求的变化很大,而且在中央银行改变货币供应量产生的效应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

后来其他经济学家认为凯恩斯说的前两个动机有共同性,都是由交易需要货币而产生的动机,便把前两个动机统称为“交易动机”;后两个动机也有一些共同性,都是由通过储备货币以使自己的财产升值而产生的动机,便把这两个动机统称为“资产动机”。这样一归纳就更加凸显了凯恩斯分类法的贡献。

凯恩斯一反传统看法,首先提出了货币不仅是一种交易手段、一种交易媒介,它本身也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值得储备。凯恩斯进一步推论说,前三种动机引发的货币需求变动,一般受经济活动和收入水平变动的影响比较大,而投机性动机引发的货币需求受利率变动的影响比较大。具体地说就是与银行利率的高低有关,银行利率越高人们把资产放在银行里生利的愿望就越大,手里掌握的货币需求就越小;银行利率太低,人们就会把现金调出来做其他投资,货币的需求就会加大。

“流动性偏好”这个概念实际上凸显了货币中长期被人们忽视的一个方面,就是货币与商品的区分。不同商品具有程度不同的流动性,如果偏好的是“完全的流动性”,那么你实际上就处于基础货币的一端,接下来就是流动性不等的替代品,也就是说可以从流动性最高的钞票到完全没有流动性的某类商品依次排下来。

凯恩斯认为调整利率可以影响人们对持有货币的希望,但如果利率降到不可再降的程度时,货币的需求会变为无限大。所有人都只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其他债券,或者说“流动性偏好”成为“流动性的极端偏好”(只偏好流动性最大的现金了),那么这就导致了“流动性陷阱”(Ttrap of Liquidity)。出现“流动性陷阱”时,货币量的增加很可能都被这一陷阱所吸收,对物价不产生任何影响。保罗·克鲁格曼曾用“流动性陷阱”来解释日本和美国金融危机后的形势,他甚至建议日本中央银行动用通胀政策使利率降低为负,强迫人们来消费、投资以摆脱这一陷阱。

凯恩斯把货币看成资产其本身有储存的价值,这在经济思想史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他那时候提到的货币资产,还仅限于货币和长期政府公债,资产的调整和转换也限于这两项资产。后来耶鲁新凯恩斯主义者托宾认为,在现代经济中存在着很多流动性极高的金融资产,它们与货币之间的相互替代性也很高,所以他倾向于采用包括一切证券的广义货币定义。

凯恩斯在他的书里充分考察了货币和利率之间的关系和利率和投资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货币供应突然增加会使利率下降,从而投资因为利率降低也会增加,如果消费倾向是已知量,那么通过乘数效应就可促进国民收入的增加。在失业或资源未充分利用的条件下,物价不会变动,而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会同时增加。在充分就业情况下货币量的增加只能引起名义收入的增加,而不能导致实际收入的增加,并会引起物价上涨或通货膨胀

但他认为有两个因素可能堵塞这一传递过程,那就是著名的“流动性陷阱”和投资的利率弹性太低。当出现“流动性陷阱”时利率不可能再降低,任何货币量的增加都会被人们吸收,对总体需求、居民收入和物价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如果投资的利率弹性太低,利率下降也不会对投资有明显的刺激作用,这样乘数效应也不会很大,也不会对总体经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凯恩斯认为社会一般是处在非充分就业的状况,除非整个国民经济碰到特殊紧急状况,资本主义经济的自然演进总是倾向于拉大社会收入分配,这就会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导致社会投资不够、社会就业岗位不足。而且他认为,富的社会比穷的社会更会产生这种停滞、萧条现象,因为富社会的整体边际消费倾向更小,资本边际回报率会越来越低。因此他主张通过国家宏观政策调节来保证社会的繁荣。

宏观政策本质上是短期政策,但是有没有长期政策呢?他说过“从长期来看,我们都会死的”,也就是说只有短期是重要的,长期是由短期构成的,甚至长期在哲学上看来都不存在。货币在凯恩斯的学说中处于中心地位,他通过货币化的分析完成了他的实物分析。

曾经许多古典经济学家的货币分析都集中在“真实经济”的价格水平上(货币价值问题),后来一些大经济学家则开始试图对整个经济过程进行货币分析。尤其是维克塞尔以其举棋不定、藕断丝连但又极富魅力的方式让人们认识到,我们需要建立总产出的货币需求概念。这复活了马尔萨斯派的思想,并启迪了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的货币观。后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倾向于承认并使用资本的货币概念,但并没有得到什么结果,少数经济学家把利息解释为纯货币现象的努力也没有成功。

对于许多经济学家来说,利率仍然是物质资本的报酬率,不管如何解释报酬率,货币利率仍然仅仅是实际利率的派生物。按照这种观点,贷款市场上的利率实质上是这种或那种物质生产的净报酬,这种观点甚至可以追溯到经济学家巴贲那里。凯恩斯谴责这种观点,说它造成了利率与(物质)资本边际效率的混淆。凯恩斯认为我们有充分理由把货币利率本身看做一独立变量,决定它的因素至少不同于决定物质资本报酬率的因素(“自然利率”),银行的货币政策对我们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凯恩斯开辟了通向纯货币利息理论的道路。

凯恩斯通过消费倾向函数、资本边际效率函数和利率函数建立起一个“三位一体”的均衡模型。在这里货币数量是一个外在的已知数,在适当的假设条件下这个体系可以唯一地决定利息、投资、储蓄或消费以及附带的工资率。凯恩斯是力图摆脱“货币数量论”的一位重要经济学家,他企图向抛弃“自然利率”的方向迈开一步。如果说“自然利率”不存在,那么货币中性理论的基石也就不复存在了。

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利率是一种货币现象,并由他所称的“流动性偏好”所决定,而且货币经济与真实经济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应该被颠倒过来。他在《货币论》中写道:“如果我们对收益(或者工资)体系和货币体系都有绝对的控制权,并由此可以通过国家法令改变收益率,可以使货币的供应量符合我们规定的收益率,并且可以控制投资率,那么就可以按照我们的设想稳定货币购买力、劳动支配力或者任何其他的因素,而不会冒险导致社会和经济摩擦或者引起浪费……如果任由收益体系自由发展,它往往会更趋向于本书的效率报酬而不是劳动力报酬,那么我们最好稳定货币的购买力;但是如果情况正好相反,那么我们最好稳定货币的劳动支配力。或者,如果货币收益率具有上升的趋势,那么在一个效率不断提高的进步社会中,最好稳定购买力,但在一个效率不断降低的退步社会中,最好是稳定劳动支配力。”

凯恩斯也曾经写道:“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经济社会的突出缺陷是它无法提供充分就业以及它在收入和财富分配上的存在武断和不平等。”

凯恩斯是一个关注社会正义而富有同情心的人,他一直在观察和思考国家应该做点什么来矫正社会的不公并保持社会的繁荣。他一直在用货币化的眼光观察社会,他最后提出的财政政策建议实际上是从货币的角度推导出来的。但这一精神他没有贯彻到底,而是又回到了一个类似“货币数量论”和后来货币主义的货币数量固定不变的理念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