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的“凯恩斯革命”

—年的“凯恩斯革命”

时间:2022-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研究了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的问题。这可称为经济学的“第二次危机”,即“新古典理论的危机”。这次实践和理论“同时危机”的结果,是产生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这被视为对传统理论的“重大突破”,被后人称为“凯恩斯主义革命”。就这样,在经济学历史上的两次“危机”当中[11],产生了三个理论体系,即马克思主义、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研究了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的问题。但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反现存制度的特征,以及二三十年代在苏联,人们将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总危机”的理论,是不可能被西方社会中那些既想维持现存制度,却又想克服经济危机缺陷的经济学家们所接受的。然而同时,新古典主义的理论在当时还只适用于对微观竞争机制的分析,甚至货币理论在当时总的说来还只是价格总水平理论,与实际宏观经济的运动基本上是相脱离的;特别是,本质上作为一种均衡理论,它能够被用于解释暂时的、失衡性的波动,却无法解释1929年开始的长期萧条现象。正因如此,尽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已是一个“古老的”、每隔十来年就发生一次的现象,但以往几十年新古典主义理论可以对它“熟视无睹”,经济学家们可以照常对自己笔下的和谐均衡精雕细磨,而把“复苏”的任务交给那万能的“看不见的手”去自发地完成。但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的“危机”终于暴露了出来:面对长期的萧条,面对近40%的社会生产力损失,新古典主义的理论家们束手无策!这可称为经济学的“第二次危机”,即“新古典理论的危机”。

这次实践和理论“同时危机”的结果,是产生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的学生J.M.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以下也简称《通论》)一书。他一反新古典理论竞争均衡和稳定、边际生产力论、货币中性论的传统,提出了总需求不足、非充分就业均衡、不确定性、灵活性偏好陷阱等新的理论概念,着重于对经济的总量分析,用以说明经济危机和长期萧条的现象;并且以此为理论基础,一反新古典主义理论的自由主义传统,提出了一套政府干预、医治危机、稳定经济的政策主张。这被视为对传统理论的“重大突破”,被后人称为“凯恩斯主义革命”。[10]

由于理论的危机和实践的迫切需要,凯恩斯的理论不久就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强烈的反响,特别是在实用主义较强的美国,获得了最先的支持,并较早地成为政府决策的依据。以凯恩斯理论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学不久形成,新古典主义理论则只被“保留”在微观经济学当中,从此西方正统经济学由一门学科变成了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20多年间,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组合,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显得颇为奏效,凯恩斯主义(主要是指“主流派”的凯恩斯主义)也就长期在西方居于统治地位,并被称为经济学的“凯恩斯时代”。

就这样,在经济学历史上的两次“危机”当中[11],产生了三个理论体系,即马克思主义、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在本书后面,当对各理论体系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比较之后,还要进一步论及它们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主客观条件等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