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时间:2022-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_西方经济学(第四版)新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在原有凯恩斯理论基础上重新对宏观经济理论做出解释的一个新学派。因此,名义与实际不完全的相互作用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具有逻辑一贯的微观基础。新凯恩斯主义者几乎都赞成政府对经济进行“粗调”。

新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在原有凯恩斯理论基础上重新对宏观经济理论做出解释的一个新学派。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以新古典综合派理论为代表的凯恩斯主义由于不能解释滞胀现象而受到许多其他学派的批评,因而陷入困境之中。新凯恩斯主义沿袭凯恩斯主义的传统,同时强调对市场失灵的微观原因的探讨,在很多方面复兴了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是通过从其反对派那里吸取“营养”而获得“新生”的。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些凯恩斯主义者已经把通货膨胀预期和供给冲击的影响纳入其理论模型。大多数美国凯恩斯主义者已经承认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1975年以后,凯恩斯主义模型的新版本不但融入了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而且包含了供给冲击变量。把供给冲击变量纳入凯恩斯主义模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承认了短期内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同向变动关系(“滞胀”)的可能性。这使得凯恩斯主义模型对当时的“滞胀”有了一定的解释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凯恩斯主义。与此同时,新凯恩斯主义者继续为在短期内斟酌使用总需求政策来稳定经济进行辩护,其理由是经济恢复到自然失业率水平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因为经济当事人对来自需求方和供给方的重要经济干扰的识别和反应是滞后的。新凯恩斯主义的出现也与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脱节有关。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接受了最大化原则和理性预期假说,在此基础上他们致力于考察阻碍劳动市场、产品市场和信贷市场出清的工资、价格和利率黏性的各种原因以及造成市场不完全的各种因素,并试图说明这些不完全性的宏观经济后果,由此形成了名义工资黏性理论、名义价格黏性理论、实际刚性理论和协调失灵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凯恩斯主义发展迅速,在西方宏观经济学领域内经济自由主义盛行局面的不利条件下,人们似乎看到了失势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重振雄风的可能。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成员有:曼昆、罗默、萨默斯、布兰查德、费尔普斯、阿克洛夫和斯蒂格利茨等。

一、新凯恩斯主义的含义

新凯恩斯主义主要“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名义价格黏性与工资黏性。在解释经济周期波动方面,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强调名义工资刚性,而新凯恩斯主义强调的是名义价格黏性。工资黏性、价格黏性是指当总需求发生变化时,工资和价格缓慢地、滞后地、小幅度地进行变动和调整。传统的凯恩斯主义认为衰退是由于总需求收缩和实际工资提高,即实际工资是反周期变化的,而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经验事实似乎不支持这种实际工资反周期变化的理论。正是这种实际工资困惑促使曼昆和其他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再度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定价行为上。于是,“菜单成本”理论、“近似理性”模型、长期合同理论或价格交错调整理论、拐折的需求曲线、库存等成为新凯恩斯主义解释名义价格黏性原因的重要组成部分。“菜单成本”理论说明调整价格要花费成本,如果调整的菜单成本大于所获得的收益,那么厂商就不调整价格。在存在外部性(即“溢出效应”) 产生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不协调时,就要考虑其对调整价格的影响。长期合同理论说明厂商为了减少供给的不稳定,经常同对方签订长期合同,以便按照合同给定的价格提供产品。该理论用长期合同的事前定价来解释批发商和零售商的价格为什么会是固定的。交错价格调整说明厂商定价决不是连续的,而是在不同时点上进行的。这种非连续的定价通常会固定一段时间。在厂商重新定价前未被预期到的货币数量变动并不影响价格水平。拐折的需求曲线说明需求有所变动时在图形上需求曲线呈现拐折,但是价格并未变动,仍在原来的水平上,尽管产量有了变动。一些新凯恩斯主义者,如斯蒂格利茨和沃格洛姆(G.Woglom)等,用信息不完全、搜寻成本来说明拐折的需求曲线。消费者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对一个厂商商品价格的变化知道得有快有慢。价格的提高或下降会减少或增加需求量。需求量的增减要看消费者所花费的搜寻成本是高是低。当价格提高时,那些搜寻成本较低的消费者不会成为该商品的消费者; 当价格下降时,那些搜寻成本高的消费者成为该商品的消费者将是少的。如果该商品降价而增加的需求量小于它提价而减少的需求量,就会出现拐折的需求曲线。库存说明厂商通过调整库存(制成品和原材料等库存)来对付外部需求的冲击,特别是对付未预期到的外部需求冲击,库存也是形成价格刚性的一个成因。

(2)强调各种实际的不完全性。新凯恩斯主义强调各种实际的不完全性,这是新凯恩斯主义与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一个重要区别。曼昆和大卫·罗默在谈到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与其他学派的宏观经济学的区别时指出: “多数老的宏观经济理论反对古典二分法,但是他们通常并不强调实际不完全是他们理论的关键所在。”例如,20世纪70年代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大多把工资和价格刚性加到非瓦尔拉斯经济上。因此,名义与实际不完全的相互作用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一个显著特征。这里的“实际不完全”主要是指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新凯恩斯主义者用这些实际不完全来解释工资刚性和价格刚性。

(3)提出了具有逻辑一贯的微观基础。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具有逻辑一贯的微观基础。自从20世纪70年代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开始猛烈攻击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缺乏微观基础以来,新凯恩斯主义者就把他们的研究重点集中在以经济当事人的最大化行为和理性预期为基础来探索工资和价格刚性模型,试图为解释工资和价格黏性提供一个微观基础。通过把名义不完全与实际不完全的相互作用和理性预期假说、自然率假说或“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假说结合在一起,力图说明名义总需求的波动如何能够对产出和就业产生重大的实际效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干预政策为何可以稳定经济,积极行动的政策并非无效。新凯恩斯主义者几乎都赞成政府对经济进行“粗调”。这与货币主义、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及凯恩斯主义主张经济活动的自由放任或规则管理有着明显的区别。

二、新凯恩斯主义的假设条件

(1)非市场出清假设。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市场是“非出清”的。由于工资和价格的黏性,所以市场上的供求量未必经常相等,即经常处于和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假设相反的市场“非出清”状态。其基本含义是: 在出现需求冲击或供给冲击后,工资和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的状态。缓慢的工资和价格调整使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处于持续的非均衡状态。

(2)货币非中性假设。凯恩斯认为,由于存在市场对利息率的约束,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货币是非中性的。正是因为货币的非中性,要维持经济的稳定,不可能只依靠货币政策,而必须既依靠财政政策又依靠货币政策。新凯恩斯主义保留并继承了关于货币非中性的假设,认为货币会影响实际产出,至少在短期内如此。

(3)经济当事人利益最大化原则。新凯恩斯主义吸收了传统微观经济学中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在探索市场缺陷时,试图用“摩擦”因素解释非市场出清和非均衡现象。新凯恩斯主义者在最大化原则假设下,分析了微观层次上工人和厂商在追求各自的私人利益时造成的严重社会后果,即资本主义制度下微观层次上的协调失灵。

(4)理性限制性预期。新凯恩斯主义者并不认为人们最终能准确地预期到现实的情况,他们认为,人们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尽量收集信息,以使其预期能够趋于正确。收集的信息不但涉及过去,而且牵涉到未来的发展。在理性预期学派看来,公众的理性预期会使政府的政策无效。而新凯恩斯主义则认为,理性限制性预期在一定条件下将使政府政策的效力大于与传统静态预期相联系的政策效力。

三、新凯恩斯主义的特征

新凯恩斯主义是一种“新的综合”。这里所说的“新的综合”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新凯恩斯主义既继承了凯恩斯主义的传统,又力图吸收货币主义、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有用成果来修补凯恩斯主义的缺陷。一方面,新凯恩斯主义接受凯恩斯主义的“失业和非市场出清是经济的常态”的说法,把经济周期看作是市场失灵的证据; 认为货币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是重要的,货币是非中性的; 认为古典二分法失效; 重视短期分析;强调市场不完全性; 赞成政府干预经济活动,认为总的说来政府干预比自由放任要好。另一方面,新凯恩斯主义又接受货币主义的分析框架,尤其在长期问题分析方面,承认理性预期假说; 接受利益最大化原则; 着重从微观层面来解释失业和经济波动等宏观经济现象。美国学者詹姆斯·K.加尔布雷思和小威廉·戴瑞提认为,新古典主义有三个基本假设: 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和市场出清(价格和工资有完全伸缩性),“新凯恩斯主义者接受了三分之二的新古典主义的世界观: 即货币主义(至少就长期而言)和理性预期”。新凯恩斯主义的这种“新的综合”使得当代西方经济学两大主流派之间的差别越来越不明显,他们之间的对立和界限日益模糊。

第二,新凯恩斯主义着力寻找价格和工资黏性的微观基础,从而把凯恩斯主义的失业和非均衡理论建立在一系列微观分析基础上。新凯恩斯主义是一种研究按照非市场出清价格进行交易的经济的非均衡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和凯恩斯主义所研究的主题是一样的,这就是“什么原因引起失业,什么原因造成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凯恩斯主义给出的答案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可以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偏好上找到原因。虽然凯恩斯主义也从价格和工资黏性上寻找失业和非充分就业均衡的原因,但是他们常常从制度和历史方面去寻找价格和工资黏性的原因。新凯恩斯主义则试图提供一套系统的价格和工资黏性的微观理论。因此,我们在新凯恩斯主义的论著中看到大量的有关产品市场、劳动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微观分析。新凯恩斯主义吸收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性预期和微观基础的观点,提出了各种解释工资和价格刚性的理论。一种是从名义刚性方面出发,指出在出现名义需求扰动时某种因素使得名义价格水平变动的比例不同于名义需求变动的比例; 另一种是从实际刚性出发,指出某种因素阻止了实际工资的调整或存在一种工资相对于另一种工资或一种价格相对于另一种价格的黏性。新凯恩斯主义提出的这些造成工资和价格刚性的原因,则要说明: 尽管人们的预期是理性的,而且人们有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但社会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结构会使工资和价格必然具有刚性。而这种刚性又导致了产量和就业量的波动,致使政府采用斟酌使用的宏观经济政策成为必要。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新凯恩斯主义成为西方宏观经济学中与新古典主义——实际的经济周期研究思路相抗衡的主要力量。这两大主流学派的争论左右着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调整着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思路。

四、新凯恩斯主义的非均衡理论

(一)非均衡的含义

非均衡理论是相对于瓦尔拉斯均衡而言的。非均衡的含义是: 瓦尔拉斯均衡所需要的几个基本假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现实生活中,价格不能起到使供求相等的作用,因此,经济中的供求力量不能使市场上出现瓦尔拉斯均衡状态,而会根据具体情况,各自调整到彼此适当的位置上,并在该位置上达到均衡。

(二)“小于充分就业均衡”的含义

非均衡理论提出了“小于充分就业均衡”的概念,这种理论认为: 第一,这是一种非瓦尔拉斯均衡,即市场中的供求力量已经不可能恢复到使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相等的状态,而只能在小于充分就业的条件下维持均衡。第二,这是社会存在经常性的供大于求的缺口的均衡,所以“小于充分就业均衡”就是失业的均衡,以区别另一种非瓦尔拉斯均衡,即通货膨胀均衡。

(三)帕廷金关于非均衡理论的研究

帕廷金关于非均衡研究的主要观点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帕廷金在1976年出版的《凯恩斯货币思想: 它的发展的研究》一书中指出,凯恩斯经济学的特征是从均衡分析开始,以非均衡分析结束。他认为,从凯恩斯的著作《货币改革论》、《货币论》中看出凯恩斯仍是一个均衡论者,但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所阐述的不是一种静态的非均衡经济,而是动态的非均衡经济,即资本边际效率和就业率都不断下降的经济。第二,帕廷金通过对劳工市场的研究,指出劳工市场实际上是非均衡的市场。帕廷金认为,在劳工市场上,当劳工的需求量等于劳工的供给量时,劳工市场处于均衡状态,而劳工需求量与劳工的供给量都取决于实际工资率,实际工资率又取决于价格水平。假定经济中存在着均衡价格,劳工市场如商品市场均衡一样存在着均衡的工资率,劳工市场也能取得均衡。但现实中由于存在非自愿失业,商品市场可能出现有效需求不足,所以商品市场出现非均衡,劳工市场同样也会出现非均衡。第三,帕廷金在《货币、利息与价格》一书中对厂商销售问题的研究中指出: 厂商所面临的约束并不是市场机制本身所能消除的,从而说明了均衡分析的局限性。在此书中一个重要的观点是提出并运用的“实际余额”的分析方法。他认为,重要的不是名义的货币余额,而是货币余额的真实价值,即“实际余额”。“实际余额”概念不仅适用于个人经济行为,而且也适用于厂商经济行为。市场价格的变化影响着“实际余额”,而厂商则无法影响价格,同时,厂商也不能按自己的意愿调整实际工资率,因此,厂商只能通过对自己的产量与存货量的调整来适应市场情况的变化,即只能从“实际余额”的角度来变更产量与存货量,以谋求利润最大化。这正说明非均衡分析的现实意义。

(四)克劳威尔关于非均衡理论的研究

罗伯特·克劳威尔在非均衡研究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他于1965年发表的《凯恩斯派反革命: 理论上的再评价》和1967年发表的《货币理论的微观基础的再考虑》两篇重要论文,就非均衡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宏观经济的基础——消费者行为和厂商行为进行了分析。他认为,里昂·瓦尔拉斯注意到名义需求,凯恩斯却关注有效需求。区分名义需求和有效需求的意义在于: 名义需求只受价格及其变动的限制,从名义需求考察将会得出经济体系内在稳定性的结论; 而有效需求受到收入及其变动的限制,从有效需求考察则会得出经济体系内在不稳定性的结论。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经常存在的非自愿失业而言,起作用的不是瓦尔拉斯所注意的名义需求,而是凯恩斯所关注的有效需求。其次,克劳威尔认为非自愿失业的出现,并非单纯由于劳工市场本身的非均衡性,而是由于各个市场(包括商品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之间的不协调,这是由于它们之间缺少一种有利于相互协调的机制。因此,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完全,厂商不知道自己究竟生产多少才能把生产出来的商品销售出去,工人也不知道自己到哪里去求职才能得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因此,非自愿失业是在市场信息不充分和市场之间不协调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且,一旦出现非自愿失业,就不是短时间的现象。第三,克劳威尔对消费者行为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瓦尔拉斯体系中的消费者行为取决于商品价格,这是不够的,凯恩斯体系中的消费者行为不仅取决于商品价格,而且取决于实际收入。如果社会上存在着非自愿失业,工人不能如愿地找到工作并得到收入,那么作为消费者的工人对商品的需求就会受到实际收入的限制。这时,不管商品价格水平如何,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肯定是减少的。可见,克劳威尔的这种分析属于非瓦尔拉斯均衡分析,因为非瓦尔拉斯均衡分析的特征不是价格分析,而是数量分析,而对消费者行为的实际收入分析就是一种数量分析。因此,从克劳威尔的非均衡研究中不难发现,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需求函数既取决于数量也取决于相对价格。

五、新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

新凯恩斯主义不仅认为管理总需求是有效的,而且主张政府协调市场失灵。一方面由于价格和工资的刚性,经济在遭受到总需求冲击后从一个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回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刺激总需求是必要的,不能只是工资和价格自发向下的压力带来的经济恢复。另一方面,造成价格、工资刚性的因素多与市场的不完全性有关。因此,政府也需要在完善市场方面有所作为。

首先,从总需求管理政策方面来看,新凯恩斯主义从不完全竞争和价格刚性出发,认为公众虽然能够进行理性预期,但却无法根据预期的价格总水平充分调整工资,因此需要政府的需求管理,特别是采用货币政策。只要有关总需求的信息对货币当局有效,那么政府推行货币政策就能稳定产出和就业。即使在货币政策已被公众知晓的情况下,货币政策虽然对产出和就业的影响大大减弱,但仍然能在稳定物价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其次,新凯恩斯主义特别强调微观政策。由于新凯恩主义的理论大多是在建立凯恩斯理论的微观基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而具体的政策建议都与相应的理论存在密切的关系。第一,价格政策。由于价格刚性,供给不能随着总需求的冲击做出及时调整,因此政府应该致力于恢复价格弹性,修复市场失灵。例如,诱使厂商实行同步调整价格,减少经济中的交错调整以克服价格总水平的惯性。第二,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政策。新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应该更多地考虑长期失业者的利益,减少局外人的转移成本。第三,信贷市场政策。由于信贷市场上通常存在配给,一些风险大但社会效益好的项目得不到贷款,因此,新凯恩斯主义建议,政府应该从社会福利出发干预信贷市场,利用贷款补贴和提供担保的方式使这些项目能够得到贷款。

20世纪90年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发展的事实表明,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已经在逐步吸收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其他各派的一些有益的观点,也就是说,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在向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某些理论和观点“趋同”。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阵营中也逐渐产生了以理性预期学派为主,也吸收别的经济学派的观点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这也是某种“趋同”。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派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之间尽管还存在着一些较大的分歧,比如市场是否出清的假设,工资和价格是否总是弹性的假定,市场是否为完全竞争的假定,宏观经济政策是否必要和是否有效的看法等,但是,双方在重视微观基础方面的研究思路上,在研究的数理模型分析方法方面,甚至在某些重要的理论假定方面都出现了明显的“趋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