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型”与“人文性”的共生共融

“生态型”与“人文性”的共生共融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如每当人们提起北大、清华就会很自然地勾联到未名湖、水木清华一样,校园环境是学校文化的外显形态,是学校文化内涵的外在体现。比如,学校的老校区座落在瑞云山下,瑞云山呈“∩”形,学校依山而建,就自然形成了一个庭院式的结构,形似古代的书院。生态学校的人文环境主要是指由学校历史沿革下来的文化积淀、建筑遗产、文化设施等。
“生态型”与“人文性”的共生共融_生态学校文化的构

一、“生态型”与“人文性”的共生共融

对一所学校来说,环境的优劣与否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人们在赞美一所高质量的学校时,可想而知,该所学校的校园环境也是优美的。正如每当人们提起北大、清华就会很自然地勾联到未名湖、水木清华一样,校园环境是学校文化的外显形态,是学校文化内涵的外在体现。

学校环境文化是一个系统化全方位的概念,它是教育空间与环境特色的有机结合。校园的建筑风格、庭园景观、人文底蕴无不浸透着学校的传统文化与环境的融合,体现了建筑与自然、建筑与人文的对话。学校环境文化的外延广泛而丰富,包括占地面积、校舍建设、场馆设施、仪器设备、图书资料、花草树木、雕塑饰物、光线色彩等各种有形的东西的组合。学校环境文化的构建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初就指出“天然环境和人格陶冶很有密切关系”,他认为学校的一切建筑,一方面应以自然环境谋求和谐,而另一方面建筑标准应适合教育、卫生、美术、经济、耐久等原则。可见,学校良好的环境文化对提升人的境界、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规范人的行为、提高人的素质有着不可低估的潜在教育作用。

三门中学位于瑞云山下,校园里散布着近百棵上百年的名木古树,自然生态景观宜人。2003年后,学校又在校园的西面扩展了180亩土地,新增8万平方米建筑,新开辟6万平方米绿地。新校区在整体布局上随着原有的地形地势的变化,将校区分成了若干个不同标高的功能区,建筑色彩采用了白色涂料与青、灰色面砖相结合以回应传统建筑的情趣的方式,具有较好的视觉感观。校园四周群山环绕,校园内绿阴蔽天,浓茵匝地,另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形成了新的生态校园环境。

新校区在布局设计、建筑理念上崇尚自然、顺从自然,建立人与自然、人与建筑、建筑与自然的对话的平台。学校的地形特点是四面环山,呈南低北高的走势。北面有二山,东有瑞云,西有飞鹤,南北之间有一水从西向东穿过校园。于是,新校区的各大功能区的安排就依循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布局,不强作统一的标高,不破坏自然山体,突出了中国传统院落空间的意味,追求古代书院的格调与意韵。比如,学校的老校区座落在瑞云山下,瑞云山呈“∩”形,学校依山而建,就自然形成了一个庭院式的结构,形似古代的书院。为了跟老校区的建筑风格相协调,新校区就以功能区为依托,随着地形地势的特点,形成一个个包含不同功能的院落式的建筑群。当然院落的中间多是空旷的开阔地,或植上草皮,其间点缀一些奇花异卉,小桥流水,曲径通幽,以追寻山野情趣之意韵;或铺上青皮石板,让它成为公共广场,为学生的室外活动提供方便。再比如,为了保存飞鹤山的原有山体形态,就把12个篮球场及排球场、网球场等体育活动场地安排在山坡上,并用绿色的护网围住一块块的空地,当同学在这儿打球、锻炼时,感觉中展翅扑棱而下的白鹤又重新回到了校园。

由于学校拥有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此,对每幢建筑的设计都要考虑与周边自然环境的映照,做到无论站在哪个点上,都能把自然美景引入人们的视野,达成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对话,建筑与人的对话。比如,老校区图书馆的扩建部分——学生阅览室位于瑞云山的山坳之中,三面环山,向南开口,周围绿树环绕。由于山坳比较安静,尺度不大,为此,设计者就将建筑主体嵌在地下,只露出地面一层,并把扩建部分与旧建筑之间隔出了一个院落,让山体上的一棵百年大树成为该院落的表述的主题。由于扩建部分阅览室的底层是位于地下的,为此设计者又通过一个内天井和周边的高侧窗来获取自然光线,同时,这个内天井也为底层的阅览室提供了户外景观,而二层的阅览室则可以通过建筑之间的空隙,从各个方面获取自然景观,使绿色成为该建筑要表述的主题。

学校的建筑面积有8万平方米,主体建筑有10余幢,但它们在形体上是没有重复的。再者取消标志性建筑,以减弱主体建筑的体积,弱化厚重的建筑形体,这样的处理,又可避免建筑形体对自然及人造成的某种压抑感。比如,位于校园中心广场的学生食堂,是学校所有建筑中形体最大的一幢建筑,它的东立面,正好是两幢教学楼的空间,正对着学校的大门。当人们一踏进校门,远远看去,食堂的立面呈三折形,再加上它的主立面嵌有白色的玻璃幕墙,掩映在绿阴丛中,给人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感,极富个性魅力。食堂的北立面正对校园中心广场,它的整体形状呈T形,但仔细观察,也会发现它跟东立面一样,呈三折形,蕴含着建筑结构的层次性和丰富性,给人在视觉上造成一种变化感,避免了由于建筑形体的笨重、单调而给人的压抑,形成建筑与人的对话。再加上在色彩上选用了白色涂料与灰色面砖的结合,四周又有高低不等的绿色植物相配,更给人以纯粹与明快之感。

在绿化的安排上,由于老校区有数百株上百年的名木古树散布在各个角落,为此新校区的绿化在原则上也要求与老校区相协调,不给人在视觉上有“新”与“旧”的割裂感。于是,学校在新校区也移植了上百株品种各异的树木,让它们自由地散布在房前屋后,湖畔山坡。新校区中的飞鹤山,由于施工取土,山体的植被被破坏,于是,又在山坡上植以草皮,草坪中再植上高大的乔木和灌木,以跟老校区中瑞云山的植被相衔接。

为了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渴望,在景观设置中尽量做到将人们钟情自然的情感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在超越世俗的水平上尽情地享受自然之美。新校区的绿化设置,打破了时尚的园林式的乔灌花草的组合,尽管有大片的绿地,但学校始终坚持绿地以乔木为骨架的原则,大片地植以樟树、银杏、杜英、桂花、山茶等,使它们成林、成片、成园。在学生公寓区的空旷地上,植以数百株品种各异的桂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桂园。在文化广场与体育活动场的交结处,利用地形坡度的特点,种植了300来株樟树,让它们成林。同时,学校还开辟了枫林、竹园、松坡等自然景观,让人们在享受自然美之时,还能陶醉在“停车坐爱枫林晚”、“一枝一叶总关情”、“松鸣不借风”的意境之中。

生态学校的人文环境主要是指由学校历史沿革下来的文化积淀、建筑遗产、文化设施等。它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相处,既考虑到环境的可鉴赏性,又考虑到环境的教育性;注重与学校的传统文化、办学特色相结合,既要传承学校传统的办学思想,又能体现学校的办学个性,让校园的人文环境真正体现对人的熏陶、教育作用。

三门中学在营造生态校园人文环境时,首先是确立以瑞云山为主体的生命意识。瑞云山是浙江省首批自然保护小区,它对三门中学的文化意义不仅是学校依山而建,是师生们学习、工作、生活的环境,更在于它是一个极富生命活力的天然的动、植物园。瑞云山上挂牌的名木古树有50余株,江南地区植物分布很少见的枥树与红豆在此也有活标本。同时,植物种类繁多,是华东地区同一单位面积中植物分布种类最多的自然小区。山上的动物中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猫头鹰、穿山甲等,鸟类有山雉、画眉、云雀、白鹭等。最喜人的这里还是松鼠的生活世界,成群结队的松鼠在林间跳跃,在山坡上觅食、嬉戏,它们可以无视人类的活动,跳到教师办公室的窗台上……这些不但给人以无尽的生物学实践知识,更给了人一种强烈的生命智慧和生命意识。

为了回应人们对民族与传统的追求与回归,学校又在瑞云山脚绿草护坡,石径通幽,开辟了三个人文景点:一是“瑞云叠翠”。相传东晋高僧昙猷禅师乘枫槎游溟渤入正屿,西望一瑞云凝顶,因此,此山得名为“瑞云山”。山中竹木丛生,山花艳艳,古树参天,苍苍郁郁,故又为“瑞云叠翠”。二是“连理呈祥”。瑞云山脚有两棵不同根的糙叶树,树身合在一起,树干相连。其中右边这株树的树龄为300年,左边的这株树为250年,世之罕见之珍木也。《晋书·元常纪》记载:“一角之兽,连理之木,以为休征者”。“休”吉祥也,所以此树美其名曰“连理呈祥”。三是“落相坡”。在瑞云山的东山坡,据史籍记载,南宋丞相叶梦鼎曾在此“谋作佳城”,工程及半,因寺僧极力阻拦而废。现尚留有石翁仲、石虎、石羊等。瑞云无幸埋忠骨,但丞相“以孤忠抗大奸,支持危局”的忠胆义肝,仍炳耀千古。

为了恢复瑞云山的旧貌,学校又在瑞云山脚重新开挖“花溪”,史上的花溪源发禅月峰,自西北折南半环瑞云山东麓流入湾游港。现在经过改造后,这条旧日的溪水又贯穿于校园之中,使校园环境文化在山的沉稳中更多了一份水的灵动,在敬畏生命之中又增添了一丝生命的柔情。

其次是对以“千佛楼”为载体的广润文化内涵的挖掘,体现学校的传统文化与办学特色的结合。三门中学校址的前身是一座古寺院,名叫广润寺,建寺时间为东晋兴宁年间(公元363~365年),民国27年因衰败而改建为校舍。抗战时间,曾是三门县地下党活动中心。寺院已毁,佛楼尚在,僧人离散,文化犹存,回绕广润文化而积淀下来的千年文化遗产为学校积累了厚实的人文底蕴。

2004年开始,学校提出了构建生态学校的办学理念。其宗旨是依托生态文化和生态教育的理论,借助学校自身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文化,从自然运行的规律中挖掘并提炼学校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使人的生命成长更接近于人的本性,自由地、健康地、优质地发展。为了能使学校的这一办学特色与学校的办学历史、传统教育完美地结合,2005年,学校投资150万元重修了“千佛楼”,并在重修的“千佛楼”碑文上记述了千年广润的兴衰史及办学后对社会的发展贡献。2008年,又在“千佛楼”旁边修建校史馆,留存并展现了学校70年来的办学成果。确然,当我们一走进“千佛楼”,似乎就已走进了三门中学的历史,走进了三门中学的独特的校园文化。从手植晋樟的昙猷祖师到令百鸟衔花听经的兹云大师;从中共地下党杰出领导人王家杨同志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洪渊先生;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参谋长助理蒋勇将军到中央电视台著名女主播章伟秋女士,他们在此都留下自己的人生足迹,并与历代的广润人共同创造了极富内涵的广润文化。实践证明,三门中学能形成今天的人才辈出,学子们效忠于祖国,服务于社会的局面,正是得益于学校一直以来,坚持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办学思想,在敬畏人的自然生命,尊重人的个性发展的过程中,促使了人的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为此,三门中学今天所提出的构建生态学校文化的理念,也正是办学历史的一个延续。我们可以这样说,当年的三门中学曾因广润寺而扬名,而今天的“广润”更会因为三门中学的发展而流芳百世。

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曾说过:“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三门中学在塑造校园生态人文环境中除了确定以瑞云山为主体的生命意识,挖掘广润文化的内涵之外,还充分利用历届校友留下的雕塑、石刻、浮雕,并使它们自然地形成一种学校的环境文化,成为激励后者不断进取的一种动力。学校的中心广场有三株合抱的古树,它们天然地组合在一起,枝叶交叉、互为依托、形态各异,充分展现了自然界的多彩多姿。但最可贵之处还是树下的一片草坪中立着的一对铜铸的母子鹿,母鹿正俯身对着小鹿说着什么,小鹿昂起头依偎在母鹿的身边聆听着。在这空旷而宁静的校园中有着这么一对逼真活现的鹿儿,容易让人产生一种美好的遐想:是一种师生情,还是物我为一,或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和谐?校友们在留下的这对母子鹿中所寄寓的含义,恐怕并非三言二语所能概括的。

校园中有许多的名木古树,人们常说,园可无山,不可无石,石配树而化,树配石而坚。浓阴树下,草木丛中,自然地点缀着一些形质各异的石头,这不可不说是一种景观。但于校园环境来说,石上有字,那更是一种文化、一部历史。“天道酬勤”是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止于至善”意指通过不懈的努力,以臻尽善尽美;“天人合一”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更有人对自身的超越。跑遍三门中学各个角落,可能找不到有关校训、校规的文字,但在这些石刻的文字中,难道体会不到他们的办学思想和对未来教育的一种追求?

生态学校的空间(环境)是由学校建筑设施等所确立的学校环境框架为师生提供开展多种活动的空间所具有的环境。这些活动空间的布局(即环境),既要考虑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交流,满足人们对空间环境公共性的需求,同时也要安排一些供师生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小范围交流或相处的空间,以满足人们对空间环境私密性的需求。

路易斯·康说:“学校起源于一个人坐在树下与一群人谈论自己的见解,当时这个人并不明白他是个教师,这一群人也不明白自己是学生,这群人在思想交流中做出了反应,并明白了这个人的出现有多好,他们愿意他们的孩子也来听这个人说话。很快交流的空间就形成了,这就是最初的学校。”(李大夏编著《路易·康》中国建筑出版社1990年版)这段精彩的论述说明了学校的本质并非是一些单纯的教室,或是由围墙保护起来的青少年的集合地,而是在这些物质空间下发生的关于教与学的交流活动。路易·康所描述的尽管是最原始的学校状态,但现代教育也认为教学不应该仅在教室课堂上完成,校园空间环境作为“泛教室”对人产生的熏陶作用也应作为教学的延伸部分。

就具体而言,空间环境包括学校的公共广场、建筑与建筑构成的庭院空间、建筑内部的交往空间以及教室内的空间等。三门中学在打造校园空间环境文化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了不同的形式,构造多层次学习交往空间,以满足不同个性的人的各种需求。

三门中学的公共广场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进入校门后的前广场,二是穿过实验楼后的后广场。前广场是老校区的组成部分,随着地形、地势的错落不同,由水池、假山以及众多各具形态的名木古树自然地把它分隔成几个部分,给人以“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浓重的校园历史文化感,它是师生们课余时放飞心灵的好处所。后广场是学校教学、生活、活动三大功能区的交汇处,空旷而大气,它既是同学们课后活动交流的汇聚点,又是人流疏散的缓冲区,在这样的空间活动环境中,人们体会到的是一种更多的社会的力量。

“现代化的气质,古典书院的神韵”,这是人们对三门中学校园环境文化的一种评说。中国古代的书院由于崇尚老庄的返璞归真,为此在造址上多依山林名胜之地。如“白鹿洞书院”选址在庐山五老峰下,有林泉之胜;“岳麓书院”造址在岳麓山抱黄洞下,木茂而泉清。三门中学的老校区座落在瑞云山下,在建筑形式上酷似古代书院。新校区的布局为了能和老校区的风格保持协调,在布局上以功能区为依托,构造了一个个院落式的建筑群,它们以绿树、青山为背景,以追求自然环境与建筑的对话为主题,为师生们创设了一个个和润而闲适的活动空间。其中最富特色的莫不如图书馆。馆内有一个较大的院落和一个小巧的内天井,院落的南北二面是建筑,东面是山体,一棵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樟成为院子的核心,再加上院落里的石桌、石椅、竹丛、腊梅、月季、兰花等,构成了一个优美而幽静的独立环境。同学们既可以在阅览室里翻阅图书,也可以步出室外,在院子里三五成群地聊天、或与学友说点悄悄话。

在建筑内部的交往空间体系的构成上,领域感的建立则有利于形成沉思与休息的空间,继而有可能在其中发生更多的交流活动。为遵循这一建筑理念,使师生们能有更多的自主感和领域感的体会,我们又敢于打破常规的设计给师生们有更多的交结空间。比如,三门中学教学楼(1)的过廊设计:教学楼(1)的建筑结构呈“”形,分为三个折段,每个折段各有两个教室。原设计在每个折段的过廊间各安排了一个教师办公室,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我们考虑到了内部空间交往功能的需要,就取消了每层的两个教师办公室,让它成为一个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课后交流、沟通的开放性平台。事实证明,这种看似牺牲一定的实用功能的做法,在实际使用上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楼(1)每层两个开放性的活动平台由于没有严格刻板的功能束缚,成为了略显单调的教学楼建筑中的一个个跳跃的音符,既活跃了建筑形象,更成为了同学们课间活动的领域,他们可以把教师拉到这里,以延续课堂中未了的话题,也可以三、五同学一起,在此畅谈抑或高歌。再如,在学生公寓的设计上,在宿舍楼过道朝北面的一层半和三层半处各设置了东西两个室外平台,这些平台既可借用学校周边的山体自然景观给同学们的交往提供一个优美的环境空间,又可让同学们摆脱集体宿舍的喧闹,成为一个人独处沉思、或知交密谈的地方,较好地处理了空间环境的公共性与私密性之间的矛盾。通过错半层的处理,又有效地避免了平台对其他附近寝室的干扰,充分体现了环境文化人性化的一面。

生态学校的空间环境文化还应体现为教室文化。三门中学的教室文化除了重视硬件上的色彩、光线、照明、隔光效果和通风能力等外,更重视教室情景的设计。在学习内容、生活教育等方面对教室进行个性化的设计,让学生拥有人性化的学习空间,赋予有限的空间以辽阔的意境。

英国前首相邱吉尔曾诙谐地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们建造了大楼,大楼塑造了我们。”美国斯坦福大学第一任校长约旦(Jardan)在开学献辞中亦曾经说到:“长长的走廊和庄重的列柱也将是对学生教育的一部分,四方院中每块石头都教导人们要知道体面和诚实。”校园环境文化不仅是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业成绩的关键,也是影响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的重要因素。如果说“青山涤我目,流水悦我耳,树影引我思,鸟语动我心”,优美的自然环境能使人潜移默化怡养性情的话,那么,校园中的亭台楼阁、雕塑石刻、院落广场则更能给人以生命的渴望和生活的力量。“校园无闲处,处处教育人”,打造生态学校的环境文化,让生态校园文化真正体现对人的熏陶、审美、愉悦、教育的作用,这正是现代教育者的一个不懈的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