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爱共融,开创社区互助服务新模式

关爱共融,开创社区互助服务新模式

时间:2022-03-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案例五 邻里互助、关爱共融,开创社区互助服务新模式——大沥镇社区街坊会自古以来,我国就有邻里和睦相处、互助互济的风尚。2012年4月24日上午,大沥镇首批5个街坊会正式挂牌成立。随着这些组织的挂牌,大沥镇也成为中国内地首个成立街坊会的镇街。这是大沥镇与香港旺角街坊会签订合作协议后,引进香港基层社会管理模式的一个创举。
关爱共融,开创社区互助服务新模式_大沥镇社区街坊会_南海区社会管理创新案例集锦

案例五 邻里互助、关爱共融,开创社区互助服务新模式——大沥镇社区街坊会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邻里和睦相处、互助互济的风尚。据《诗经·谷风》中记载,“凡民有丧,佃甸救之”,讲述的就是一位普通妇女在邻里遭遇凶祸时尽力救助的生动形象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团结互助的精神。“睦乃四邻”的互助友邻精神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今天,代代相传,历久不衰,成为道德传统。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不可能“独善其身”,必然同其他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而邻里就是其中的一种以地缘为基础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以居民为身份、以地缘为依据产生于人们之间的表现形式。就如同下面的《邻里歌》中所唱的一样:

亲戚亲,朋友亲,最亲莫过左右邻;

五湖四海聚一起,不是亲人胜亲人;

闲暇走动串串门,你来我往吐心声;

抬头见面哈哈笑,叔伯哥嫂喊几声;

一家有难大家帮,雪中送炭暖人心;

你帮我来我帮你,互帮互助万事成;

邻里切忌闹意见,不因小事伤脑筋;

家庭和睦万事兴,邻里团结友情深。

佛山南海成立街坊会,探索一种自助式服务模式,重拾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一、引言

大沥镇位于佛山市南海区东部,东与广州市荔湾、白云区接壤,南与佛山市禅城区毗邻,是连接广佛两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纽带,素有“广佛黄金走廊”之称。全镇总面积125.77平方千米,户籍人口26.6万人,常住人口约61.6万人,下辖东区、西区两个社会管理处,共有32个农村社区居委会和12个城市社区居委会。大沥镇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优势在于经济发展程度较高,为社会管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大沥镇社会管理的投入大、起点相对较高,使得大沥镇的社会管理发展迅速,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居民不断增加,但楼宇单元的相对独立等原因,导致居民之间、楼栋之间的邻里关系淡化,甚至在个别社区形成了紧张的态势,不利于社区的和谐稳定。因此,做好社区居民邻里之间的工作已成为当前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直以来,大沥镇注重社会和谐发展,多年来,对此进行了有益而大胆的实践和探索,积极吸纳先进地区的先进经验,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模式。2011年11月11日,大沥镇与香港旺角街坊会签署了友好交流协议,正式成为友好合作伙伴,开创了南海镇街政府与港澳地区社团建立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先河,成为佛山市首个与香港街坊会建立合作关系的镇级单位,也为探索创新大沥镇的社区服务开阔了视野和思路。

2012年4月24日上午,大沥镇首批5个街坊会正式挂牌成立。随着这些组织的挂牌,大沥镇也成为中国内地首个成立街坊会的镇街。随着随后的7个街坊会的成立,街坊会覆盖了大沥的12个城市社区。这是大沥镇与香港旺角街坊会签订合作协议后,引进香港基层社会管理模式的一个创举。

街坊会通过举办民间性文艺活动,给予村居民表现自我、互相沟通的机会,从而团结邻里,营造和谐社区氛围。此外,街坊会还设立街坊互助板,街坊可以在互助板上发布需求和回应其他街坊发布的需求,为街坊沟通搭建平台,实现街坊关爱互助。通过自发性地开展公益性的友爱帮扶活动,引导居民“自我服务”和“互助服务”,最终实现街坊友爱、社区共融的温馨氛围。街坊会的互组服务涵盖帮扶、培训、文体、邻里活动等,通过发动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和服务,丰富社区生活,增强居民沟通交流,提高社区凝聚力。街坊会一直秉承的守望相助、休戚相关、患难相扶、移风易俗的文化和宗旨,融入到“关爱共融、温情大沥”的内涵中,进一步提高了社区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准和专业技能,提升了管理人员的社会管理服务策划组织能力和督导能力。

二、案例内容——以半岛花园街坊会为个案

半岛花园位于大沥镇黄岐北村大闸至里水大道侧,面向珠江分流,小区环境优美,鸟语花香,半岛花园街坊会设立在半岛原管理处,内有乒乓球室、台球室、图书阅读室及棋艺室等多功能室,服务覆盖范围暂时以半岛、名雅、碧水湾为主,街坊居住集中度较高,服务覆盖范围较广,设施和功能室使用率较高,群众参与度较高。半岛花园街坊会坐落于大沥镇嘉怡社区内,由于嘉怡社区外地务工人员众多,差不多有将近4万人,是当地户籍人口数的近3倍。就人口比例而言,有7成是外来务工人员。由于风俗习惯及语言文化的差异,外地务工人员与本地人口、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产生摩擦,发生碰撞。在这种情况下,街坊会被赋予了探索一种“街坊的事,街坊自己解决”的自助式服务模式的任务。另一方面,由于半岛花园目前还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业主与物业之间时常会发生矛盾,而街坊会的成立,可以搭建起议事的平台。业主可以到街坊会那里讨论小区内的事务,将业主们的意见反馈给物业、社区,从而平衡各方的利益,最终实现小区居民的自治。

(一)职能定位

街坊会不是政府机构,不是经济实体,是一个以人为本、以互助自助为核心的社会基层自治组织,旨在提升群众幸福感。街坊会是由社区或小区的热心党员、义工骨干、志愿者、热心人士及其他社区居民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配备固定的服务活动场室,下设行政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宣传教育部、文体部等,服务涵盖帮扶、培训、文体、举办邻里活动、发展志愿队伍等,是街坊互助平台、文化共享平台、培训提升平台、邻里共融平台、义工发展平台、社区议事平台。其宗旨是邻里互助,关爱共融,立足社区,服务社群。目的在于发掘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居民自我服务,通过自我服务实现居民融合,开展公益性的友爱帮扶活动,营造关爱共融的社区文化氛围。

(二)实现路径

街坊会初步设计的目标实现路径是:初期由街坊会举办活动,吸纳义工,再通过活动宣传和义工们的口口相传,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义工队伍中,成为街坊会的一员,手拉手,邻帮邻,最终让这个小区成为一个大家庭。为扶持街坊会的培育和发展,街坊会顾问由社区党总支书记兼任,由社工兼任街坊会督导,指导街坊会开展工作。通过成立街坊会改善社区文化的生活质量,打造“手拉手,邻帮邻”的社区人居氛围,营造“关爱共融,温情大沥”的社区关爱文化。

每个街坊会成立首年,镇财政将资助2万元作为启动经费,协助街坊会购置必需的物品和布置活动场室。今后,镇政府将拨出专项资金让街坊会结合街坊需求项目,通过项目竞争的形式向政府竞争活动经费补贴。在此基础上,大沥东、西区社会管理处将在每年年底,对街坊会开展的服务进行评定,获评为优质的街坊会将获得奖励。社会管理处还计划将每季度第一个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定为“街坊互动日”,每年举办街坊节,通过举办大型的民间性文艺活动,给予居民表现自我、互相沟通的机会,从而团结邻里、营造和谐社区氛围;街坊会也设立街坊互助板,街坊可以在互助板上发布需求和回应其他街坊发布的需求,为街坊沟通搭建平台,实现街坊关爱互助。

(三)管理制度

半岛花园街坊会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制度,总共分为四章二十一条。第一章总则,说明了街坊会的宗旨和主管单位等;第二章街坊会的设立,主要解释了街坊会的运作过程;第三章工作职责和管理办法,说明了街坊会开展的主要日常工作;第四章工作人员管理,说明了街坊会的人员构成及其主要职责。各章内容具体如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社区街坊会的规范管理,进一步推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推动民主自治,改善社区文化生活,增进邻里互助,形成“关爱共融,温情大沥”的社区关爱文化,深入推动社区改革,构建和谐社会,结合实际,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 本管理制度所称社区是指社区街坊会服务的地域范围。

第三条 社区街坊会(下称街坊会)是由社区或小区的热心党员、义工骨干、志愿者、热心人士及其他社区居民自愿组成的联合性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实行会员制度。

第四条 本会的宗旨:邻里互助,关爱共融。立足社区、服务社群,鼓励更多的居民参与社区服务和活动,充分调动和发挥居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通过邻里间的沟通交流,开展公益性的友爱帮扶活动,打造关爱共融的社区文化氛围。

第五条 街坊会业务指导单位是社区居委会,主管单位是社会管理处,街坊会接受业务指导单位和业务主管单位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 街坊会的设立

第六条 街坊会的设立、调整和撤销须根据自己实际,经街坊会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并报社会管理处和镇社会工作局审批。

第七条 街坊会设立的原则,应有利于社区管理和服务,有利于发挥居民主动性,有利于邻里互助、关爱共融社区氛围的营造。

第八条 街坊会以社区或小区地域分布、人口密度为参数,可以一个社区设立一个街坊会,也可以一个社区设立多个街坊会,具备条件的小区均可设立街坊会。

第三章 工作职责和管理办法

第九条 街坊会主要开展服务性工作,职责涵盖帮扶、培训、文体、邻里活动、发展志愿队伍等五方面,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几点。

(1)通过慰问、探访、职业介绍、经济援助等方式帮助社区内有需要的人士。

(2)通过开展主题性强的活动和项目,营造睦邻友爱、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3)通过举办如功课培训班、健康知识讲座、唱歌培训、消防安全知识讲座等各类居民喜闻乐见的课程,丰富社区知识,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

(4)通过组织参与或举办各类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丰富社区生活,增强居民沟通交流,提高社区凝聚力。

(5)通过发动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和服务,培育社区志愿队伍。

第十条 街坊会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社会道德风尚以及本办法规定的工作职责,自主提供各类社区公益性服务、政府购买服务以及积极配合居委会开展服务。

第十一条 街坊会为联合性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不承接政府各部门的行政工作,可通过购买服务形式承接政府服务性活动。

第十二条 街坊会不得从事任何营利性活动,街坊会开展的活动不收取费用或只在核准业务范围内收取合理的低偿费用。

第十三条 居委会专职工作人员不得兼任街坊会专职工作人员,街坊会通过承接购买服务为社区提供服务,街坊会也可与居委会或其他政府部门共同合作开展服务。街坊会应听取居委会的意见和建议,积极配合和支持居委会依法开展社区居民自治,反映社情民意,居民会和街坊会互为监督。

第十四条 建立和健全街坊会各项规章制度,包括街坊会廉政建设制度、街坊会业务公开制度、学习制度、财务制度和考核管理制度,加强街坊会的建设。

第四章 工作人员管理

第十五条 街坊会由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长和理事,下设办公室,理事长任街坊会会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理事任各部门部长。

第十六条 街坊会设会长一名,部长五名,顾问和督导若干。可根据需要增设副主任,但专职总人数必须为单数(顾问和督导不在街坊会专职人员之列)。社区居委会书记兼任街坊会顾问,社工兼任街坊会督导,指导街坊会开展工作。

第十七条 街坊会工作人员为义务性质,不受薪。

第十八条 建立街坊会考核奖励机制。每年年底由社会管理处负责组织,对街坊会一年来的工作进行评定,评选出核定名额的优质街坊会,给予一定的奖励。

第十九条 街坊会工作人员的调整、撤换通过会员代表大会表决决定,任期为三年一届。选举办法由居委会指导,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第五章 办公设施和经费

第二十条 街坊会挂牌成立,可在小区物业用房或小区花园会所中挂牌成立。

第二十一条 社区街坊会的经费来源。街坊会主要通过项目申报的形式向居委会申请经费补贴,利用政府资助、社会捐赠、低尝收费、自主募集等方式获得资金支持。

第二十二条 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四)组织架构

街坊会下设会长一名,顾问一名,行政部长、财务部部长、人力资源部部长、宣传教育部部长、文体部部长、督导各一名,主要分工和职责如下。

会长职责:主持会员代表大会,召集及主持街坊会具体工作;检查各项会议决议的落实情况;领导街坊会和办公室工作,代表本街坊会签署重要文件;管理制度规定的其他职权。

行政部长职责:协助街坊会会长开展日常工作,处理街坊会的日常行政事务,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协调各部门开展工作;拟订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报街坊会审批;向街坊会提议聘任或解聘各部门负责人;向街坊会会长和街坊会报告工作情况;负责街坊会内各种会议的组织、联络、通知及会议记录工作。

财务部部长职责:负责街坊会的办公设备购置及财务工作;负责街坊会的活动项目经费;为街坊会的活动项目开展拉赞助;每次会议均向街坊会会长及其他成员报告街坊会的各项支出;负责财务档案的立卷及管理工作。

人力资源部部长职责:发动更多的小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和服务,培育社区志愿队伍;扩充街坊会成员队伍,对成员进行培训;负责制作每季度街坊会简报。

宣传教育部部长职责:举办各种培训班、保健养生讲座、消防安全知识讲座等各类居民喜闻乐见的课程,丰富社区知识,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

文体部部长职责:举办或组织居民参与各类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丰富社区生活,增强居民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社区凝聚力。

顾问职责:对街坊会工作进行思想指导和监督;对街坊会的规章制度、重要文件、活动项目、经费进行审阅;掌握了解社会动态,对街坊会反映的情况提供信息,提出建议。

督导职责:根据实际需求,对服务活动项目方案进行优化;对街坊会成员进行技能培训;负责街坊会领域内服务活动方向的设计和规划,监督、规范其所负责领域的工作程序;对街坊会开展的工作进行评估,提出具体的建议。

(五)活动安排

半岛花园街坊会围绕着“温情半岛,幸福家园”的街坊会中心宗旨,通过互动文体活动、帮扶、培训、发展志愿队伍四个方向探索服务的新模式,打造一个有“三好”(好街坊、好家园、好社区)特色的街坊会,引领小区居民街坊创建邻里互助、关爱共融的熟人社区,充分调动街坊居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辐射周边小区,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幸福感,提升社区凝聚力。服务内容涵盖广泛,主要开展了以下一些活动。

1.专题活动

围绕特定专题,开展了以下项目:嘉怡嘉洲西街坊会揭幕仪式暨文艺汇演,黄岐医院义诊,免费量血压针灸、按摩、拔火罐等特色理疗项目,便民服务,乒乓球比赛,国庆、中秋节文艺汇演暨游园活动,国庆、中秋节文艺汇演暨游园活动趣味亲子活动日,社区走访并开展活动,妇女维权法律知识讲座,迎新春活动,预防性活动等。

服务内容涵盖街坊会成立揭牌仪式,沥东区(黄岐片)家庭服务中心服务设摊宣传活动,移动小篮筐、翻花绳、掷石子、社工义工知多点等小游戏,森美发廊义剪,便民咨询等。

开展的活动有少儿、青少年、成人组乒乓球比赛,舞蹈、唱歌、小品等丰富节目,亲子活动日,个案心理访谈,开展学习型班组及义工活动,禁毒教育,健康上网教育,安全知识讲座,宣讲维权、法律知识及注意问题,迎新春送爱心活动等。

以上活动的开展解决了居民的一些生活上的问题并为居民群众提供了一个公益免费活动场所。发扬互助友爱精神,促进邻里和谐,加强了少儿、青少年的体能训练,增强他们的体质,同时对促进少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让居民群众自娱自乐,加强小区文化氛围,构建和谐社区,促进了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与交流,拉近他们之间的关系,关注社区少儿、青少年的成长情况,为有需要的少儿、青少年提供合适的服务,鼓励他们不断发展潜能,提高少儿、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修养,预防及纠正他们的偏差行为,让妇女更好地掌握维护自己权利和义务的知识、基本的法律知识,促进邻里和谐、沟通与交流,打造和谐的文化氛围。

2.常设活动

除以上定期的专题活动外,半岛花园街坊会还有一些常设项目。如每月至少1次的“好邻居街坊互动日”,开展主题性强的社区小区文娱文体活动、便民公益活动、游戏、节日性活动及邻里活动,包括“粽有温情”包粽比赛暨便民公益活动现场咨询、“七一红歌颂党亲”才艺大展示(歌唱、舞蹈、小品“百老汇”)、缤纷暑期夏令营角色扮演小创意:环卫小工人、我要做模特等)、棋牌棋艺大比拼、球类活动比赛、“风韵犹存我最闪”健康形象选拔赛(特色:中老年群体重阳节)、阿妈靓汤教你褒、家乡风味小厨坊、长老幼三代同堂齐欢聚同乐日暨新年游园活动,通过组织和参与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游戏、暑期活动及公益性便民活动,进一步拉近小区街坊之间的距离,为父母和子女沟通提供良好的平台,丰富长者的生活,丰富社区生活,加强居民街坊的沟通交流,互动分享,促进邻里和谐。还有专门针对老年人服务的“你帮我帮大家起来帮一帮”活动,探访、慰问独居老人、老弱病人,成立“老年人邻里互助小组”,组织一些有闲暇、身体健康的居民街坊、邻居为独居老人、老弱病人提供无偿或低偿的帮助,提供生活照料、清洁家居、精神慰藉、紧急支援等服务,关爱老人,发扬邻里互助精神。还有丰富社区小区知识、提高居民街坊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喜闻乐见知识学堂”活动,定期开展学业学习培训班、健康养生知识培训讲座、消防/安全知识讲座、道德教育知识讲座。同时也开展了旨在让小区的老人能够互相交流、让小区的尊老爱幼氛围更加浓厚的各项活动。同时推动了社工+义工+居民街坊的联动发展的“我是义工,我是志愿者”活动,开展义工活动,包括义诊(老人为主),义剪(老人为主),义教,义演,招募义工壮大队伍,组成“一楼一长”、“小区楼长主任”架构组等。

(六)经验归纳

大沥镇引进香港基层社会管理“街坊会”模式,依托社区热心党员、义工骨干及居民自己成立非营利性社会团体,自发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文化活动,促进社区邻里互助关爱共融。

1.整合资源平台,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街坊会是居委会延伸的一个机构,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以街坊会为中心,以“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家庭服务中心、青少年道德修养课程实践基地四个平台为依托,以老人、青少年、家庭三个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深入了解社区居民需求,逐步建立起政府服务、社会服务、互助服务和商业服务“四位一体”的社区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专业的综合性服务。

2.创新服务项目,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街坊会以居民家庭的需求为切入点,根据“强中心、进家庭”的工作思路,发展志愿服务,培育社团组织,购买社会机构专业服务,在提供长者日托、康复服务等基础上,将服务延伸进家庭,提供平安钟、家政服务、商业便民服务等服务措施。同时,为了让高素质高水平人才更好地服务社群,街坊会设有修身大讲堂,定期联系社会上的成功人士,与街坊分享成功的经验,让“有能量”的人联系社群,回馈基层;不定期举办“大磐论道”论坛,围绕当前的热点话题,让居民广泛参与讨论,促进居民之间的沟通交流,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管理。

3.培育社区文化,增强社区凝聚力

街坊会充分利用辖区资源,运用各种富有特色的方法,调动各方力量,因地制宜,精心组织开展一系列居民喜闻乐见、内容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让居民自觉地参与到社会管理和服务中,形成邻里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社会与政府之间守望相助的社区文化氛围,增强社区自治水平,提高居民凝聚力,促进社区全面和谐发展。

(七)瓶颈困难

尽管2008年深圳市对工商类经济组织、社会福利类、公益慈善类三类社会组织已实行“无主管登记”,被学者称为是社会管理领域的“破冰”之举,但就街坊会来说,仍处于初级阶段,具体表现为娱乐性活动开展得较多,而功能性服务则相对不足;服务对象单一,主要集中于一老一少两大群体,而对“少”的过分热衷、对于“老”的忽视这一问题也开始凸显出来;对政府的依赖性强,要钱、要人、要资源——如何从这种对于政府的高度依赖中逐步独立出来,培育更具活力的内生型社区社会组织,成为下一阶段考虑的主要问题。另外,自发内生的社区社会组织独立发展的空间仍然有待拓展。从长远来看,政策导向的支持远比政府直接投钱更具长远效果。事实上,自发内生的民间组织更有活力和生机。将多个组织纳入到互助社中,对互助社进行注册,搭建起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三方互动的平台,是将来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趋势。

1.资金筹措渠道单一,后续缺乏支撑

资金缺乏成为制约街坊会发展的重要原因。街坊会的发展资金来源单一,筹措渠道存在局限性,主要依靠政府的拨款,后续发展的动力非常不足,缺乏长效性的支撑机制。资金的缺乏直接影响了街坊会活动的开展,大多数街坊会的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社区居委会或成员自筹,但很多居委会的经费预算中并没有支持社会组织活动的部分。同时,由于街坊会刚刚成立,其公益传统相对缺乏,民间的捐赠还比较少,自身筹措资金的能力有限。主要靠自筹资金、少量的社会捐助和一定的服务收费来维持运行的街坊会经常陷于资金缺乏的困境之中,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

2.专业服务开展困难,人才储备缺乏

目前,南海的大部分社区都在不同程度上发展了各类社会组织,特别是各类文体和慈善公益类服务组织,但这些社区社会组织大都缺乏专职和专业人才,缺乏专业的指导和组织,往往导致组织人员流动性大,活动和服务不够稳定和持续,组织停留在某个阶段不能发展壮大。尤其缺少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受该工作的稳定性、待遇等问题的影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常常望而却步。我们所调研的街坊会——半岛花园街坊会的工作人员很多都是兼任的,而没有专职的。这使得街坊会缺少持续性发展动力。街坊会的组成人员中,老年退休人员占了很大的部分,青年人才比较少。老年负责人的优点是有时间,有热心,有一定的奉献精神,还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但是不可否认,他们大多年龄较大,身体常有不适,精力不够。青年人因为自身学习工作的原因,较少能够参与到社区街坊会的建设之中,这就造成了街坊会后续人才的缺乏,不利于未来的发展。同时,专业性人才的缺乏产生了一个连带性的反应——内部管理的不规范,两者互为因果,陷于恶性循环。在街道一级,民政及社会组织部门的管理人员不足也使得社区社会组织管理与发展的组织性资源缺乏,评估、动员和监管能力不能满足社区管理的规范化需要。

3.对政府的依赖强,官办色彩浓厚

对政府的依赖性在街坊会成立的初期表现得尤为明显,特别是在资源的控制方面。街坊会所能掌握和调动的社会资源极其有限,开展工作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这使得街坊会应有的自治性和独立性明显不足,并且使其发挥作用的空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街坊会都希望政府能够在资金、场所等资源上多加支持,但是又不太愿意走政府规划的走社会组织的道路,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担心注册成功之后受到政府部门的限制。《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只有政府机构或政府授权的机构才有资格作为业务主管单位,而社区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在组织运行中扮演着真正的决策机构的角色。并且,这种成立之初建立的依赖关系也使主管部门有机会干预社会组织领导的选任、机构的设置和事务的执行。社会组织则在组织的运作、资金的获取以及公众信任等方面,都需要依靠相关政府部门。久而久之,社会组织将逐渐演变为一种准政府组织,会丧失其民间性、独立性和自治性。

三、案例分析

成立街坊会是大沥镇与香港旺角街坊会深化合作、加快引进香港先进基层社会管理经验的具体举措。首批街坊会分布于东、西区两个社会管理处,分别为江北社区沙面新城街坊会、沥兴社区碧桂园街坊会、沥雄社区嘉怡花园街坊会、沥南社区名汇城市花园街坊会以及沥苑社区明华小区街坊会。此外,大沥镇还在2012年5月上旬推动7个街坊会挂牌成立。街坊会将布点大沥12个城市社区,并逐步向全镇覆盖。街坊会的成立,对于创新社会管理意义是重大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助与互助融合

与社区居委会不同,街坊会是由在社区或小区内居住的党员、义工骨干、志愿者及社区居民等热心人士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庞大的热心群众团体,并不是社会的负担,只要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平台,通过社会参与他们就能够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如社区内有工作在各个不同单位的居民,还有各方面特长的居民,他们是丰富的人才资源。社区可以把他们组织起来,开展互助服务活动。如组织退休医生为其他老人义诊,组织有电器修理技术的老人为其他老人上门服务等。街坊会本身就是一种互助服务活动的有效尝试。可以建立一支由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和青年志愿者组成的街坊会工作队伍,以专职人员为主体,兼职人员为补充,青年志愿者为辅助。充分动员社区公众参与街坊会服务,增强街坊会成员之间的自助能力和代际的互助意识。在专业社工的指导和帮助下,街坊会围绕“邻里互助、关爱共融、立足社区、服务社群”的宗旨,通过自发开展公益性的友爱帮扶活动,引导居民自我服务和互助服务。

(二)社工与义工联合

随着南海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义工和志愿者队伍正在不断发展壮大,他们社会责任感强、人员充沛、社会影响力大,但大多数志愿者相对来说缺少专业性、组织性,这就使得他们在志愿服务中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效能。而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尤其在专业服务方面更显优势,但目前专业社会工作者数量较少,流动性相对较大,所以受益群体相对有限,社会影响力更有限。社工提供专业化服务,是政府购买社会资源,为社区需要帮助的群众服务的;义工是看到别人有困难,出于热心,上前帮扶的志愿者。要充分整合社工、义工两大资源共同为社会服务。因此,有必要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社工的专业性加上义工的数量及影响力不仅可以使社工的专业理念得以发挥,也能进一步传播社工的先进理念和知识,扩大社工的社会影响力,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知名度。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优势、整合义工资源的根本目的是让义工在服务中有社会工作理论作为指导和方向,两者相互促进,互相提携,形成良性循环。为了更好地培育和发展街坊会组织,大沥镇安排社区党总支书记兼任街坊会顾问,专业社工兼任督导,指导街坊会开展各项活动。此外,大沥镇还计划利用现有社工资源成立社工工作中心,为社区及街坊会培养社工人员,促进“社工+义工”的融合,打造以社区党组织为统筹、以社工中心为支撑、以街坊会为平台的互助式社区服务新模式。

(三)扶持与培育结合

大沥镇将对每个新成立的街坊会给予一次性2万元的启动经费,资助购置必要物品和布置活动场室。为更好地创新社区服务,调动各街坊会开展活动和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提高街坊会财政经费的使用效益,大沥镇每年通过举办财政资金竞争活动来分配街坊会活动经费,将绩效理念融入财政专项资金分配、管理的全过程,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大沥镇还将在每年年末,对街坊会服务工作进行评定并对优秀单位给予奖励。为了充分发挥街坊会的平台作用,各街坊会将每季度第一个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定为街坊节,通过开展大型文艺活动,为群众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而西区社会管理处各街坊会则设立街坊互助板,让群众通过该板块发布或回应服务需求,促进邻里互助和互动。

四、思考与启发

依照大沥镇的经验,街坊会通过自发性地开展公益性的友爱帮扶活动,引导居民“自我服务”和“互助服务”,最终实现街坊友爱、社区共融的温馨氛围。街坊会的互助服务涵盖帮扶、培训、文体、邻里活动等,通过发动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和服务,丰富社区生活,增强居民沟通交流,提高社区凝聚力。街坊会一直秉承守望相助、休戚相关、患难相扶、移风易俗的文化和宗旨,融入到“关爱共融、温情大沥”的内涵中,进一步提高了社区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准和专业技能,提升了管理人员的社会管理服务策划组织能力和督导能力。

(一)提升居民参与意识

社区是构成社会的细胞、社区建设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作为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主体力量的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城市居民社区参与意识,可以从城市居民的社区参与行为和社区意识两个方面来理解。居民的社区参与行为是指作为社区居民自觉自愿参加社区各种活动或事务的行动。过去社区搞活动,通常是居委会、政府部门等牵头唱主角,行政意志比较浓,而且受时间、地点、形式的限制,尽管居民参与了但是没有主动意识,这样做多以活动为主,未必能完全契合居民的需求,一些活动出现主办方热、参与方冷的现象。其实社区有不少热心人士,有才能、有时间、有热情、有影响力,他们组织的活动更贴近居民需求,也更有号召力。街坊会主要开展公益性服务,内容涵盖帮扶、培训、文体、邻里活动、发展志愿队伍等方面,从居民实际需求出发,比如说外来务工子女放学后托管、特殊困难群体的帮扶等。街坊会应提升居民的参与意识,努力在街坊会后续发展中加入这一动力元素。

(二)引导街坊会独立发展

大沥镇积极创新,大力扶持街坊会,为街坊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在条件成熟的小区,街坊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今后,在社区和专业社工机构的帮助和督导下,街坊会将能够不断提升服务技巧和手法。大沥也将积极引导服务水平高的街坊会注册登记成为民间组织,通过向成功注册登记、能够独立开展社区服务的街坊会购买服务,推动本土民间组织发展。民间组织是指由相同或相近志趣的志愿者组成的有稳定的组织结构、组织成员和领导结构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在政府和企业以外独立运作和发挥特定的社会功能,关注普遍性的公众公益事业的民间团体。目前社区居委会“准行政组织”的性质及其运作机制,难以适应居民自治意识发展的需求。在因此而导致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不强、参与行为不足的情况下,民间组织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

(三)完善基层治理结构

在新的发展时期,南海提出《南海区关于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的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核心,以服务和管理为主线,先行先试,不断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结构,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社会管治和服务水平,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以社区服务中心为平台、以集体经济组织为支撑、以群团组织为辅助、以社会组织为补充、以公众参与为路径的共建共享基层管理新机制,建成“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具有南海特色的基层社会管理新格局。社会组织对于社会管理的补充作用主要体现在它在政府与社会之间起到了沟通与桥梁的作用,社会组织相对于政府的管理部门和民众来讲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面对具体的管理事务时,能最大限度地做到公平公正,能切实解决矛盾和推进社会建设的发展,起到沟通政府与社会的良好效果。

街坊会的成立,创新了居民自助式社区服务体系,形成了政府、社区党组织、社工中心和街坊会四位一体的社区服务模式,即政府引领、社区党组织统筹、社工中心提供专业指导、以街坊会等社会组织为平台的居民自助式社区服务体系。当前,社区党组织在充分动员广大社区群众积极参与的同时,努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优化整合全社区的资源,借助社工中心的服务资源和督导作用,通过街坊会居民自助服务组织平台,让党组织和社区服务能够延伸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每一类人群。从长远来讲,在社区和专业社工机构的帮助和督导下,街坊会将能够不断提升服务技巧和手法。政府将积极引导服务水平高的街坊会注册登记成为民间组织,通过向成功注册登记、能够独立开展社区服务的街坊会购买服务,推动本土民间组织发展,为南海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经验与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