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文化的概述_校长视域下的教师

学校文化的概述_校长视域下的教师

时间:2022-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文化成为学生、教师、信息等学校发展诸要素均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尤其在学校发展的主导——教师专业成长中更显突出。这就是哈佛的文化,这种文化具有不可抵御的穿透力。所以,学校文化的组成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立协调一致、相互制约、有机发展的学校文化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次,学校精神文化内隐于师生的态度之中。

学校文化的概述_校长视域下的教师

第一节 学校文化的概述

一所闻名遐迩的学校,一般给人的永远是不计其数的数字堆叠而成的各种“率”,但睿智的人是不会单从“率”字上去看的,他们所重视的永远是主导这所学校前进的学校文化。远望国外,哈佛如此,伊顿公学亦如此;回望国内,行知学校的“学做真人”也是一种文化,它同样给莘莘学子输送了学习的力量,同样使莘莘学子感受了学习的真谛;我们熟知的育才中学的“读读背背”其实也是一种文化,只不过前者阐述的是办学的大旨与根本,后者是办学大旨与根本下的一种方法文化。因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了学校”,因而都会在各层面约束、规范着学校的师生们,成为他们发展的高尚目标。

学校文化成为学生、教师、信息等学校发展诸要素均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尤其在学校发展的主导——教师专业成长中更显突出。有专家曾撰文写道,影响教师成长的主要有三个因素:第一要素是在一定专业标准构成下的专业标准;第二个要素是成熟的动机和对教师职业的信念;第三要素是健康的,保障着教师个人奋发向上、同侪鼓励与欣赏的组织文化。在这里专家提到的组织文化便是学校文化。

一、学校文化的含义

学校文化是指在一个学校内,经过长期发展积淀而形成的,以校内师生为主体,创造并达成共识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构成的价值体系,是一个学校校园精神与氛围的集中体现。(www.guayunfan.com)

学校文化一般不具有相同性,因地域、生源、师资等办学条件的差别,加上学校历史、办学思想等的差异,它们只能在某一方面具有某种相似性。从这点谈及,不同学校的文化可能具有某些兼容与相似,但本质意义只能是各个学校各具特色。文化所透示的内容,涵盖了这所学校办学思想的全部,同时又表现出这个学校在办学思想统领下与众不同的管理方法,以及由此管理方法下的有待操作的具体内容,它们必然带有独特性与适切性。

学校文化一旦形成,便具有强大的惯性与感召力,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对人的感染是深远的、持续的,它可从根本上促进教师完成“要我……”到“我要……”的转变,使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校的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被称为“学习的天堂”的哈佛大学从不标榜自己是“学习的天堂”,但跻身于哈佛的人个个心中明白,到了哈佛就等于争取到了一张“走向全球的个人护照”,这一充满未来遐思的宣言比所有广告宣传更富有激励与感召力量,因为它昭示了哈佛办学的根本目的,在哈佛,个人与社会彻底融合,今天与未来自然衔接,生存与发展有机组合。这就是哈佛的文化,这种文化具有不可抵御的穿透力。

正如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命脉一样,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全体师生赖以生存、借以发展的土壤与养分。

二、学校文化的组成

学校文化虽然主要指向精神文化范畴,但学校作为一个整体,有师生共同生活与学习的场所及其物质形态,有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思想、制度和规范,有师生在一定理念和价值引领下的广泛的教育教学生活与人际交往的方式。所以,学校文化的组成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一)物质文化

学校物质文化主要包括物质生活资料,如建筑、设施、设备、资料等,它是学校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学校文化发达程度的外部标志。其独特之处就在于学校是专门的育人场所,育人要求这种物质文化本身包容丰富的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学校物质文化积淀着历史、传统,蕴含着巨大的教育价值。学生不仅通过物质景观掌握一定群体的环境知觉,同时从景观中领会特定文化的空间设计、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要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按美的规律规范学校文化的各种物质载体。从学校整体规划到一个具体的建筑式样,从一个雕塑制作到一块标语牌的设计,从一条路的命名到一个小园林的风格,都应遵循这种原则,使整个校园洋溢着高雅、和谐、完美的气息,从而提高学校文化生活的品质。

学校赋予校园以优美的景色,让整个校园处处呈现一派整洁舒适、明朗清新、生机勃勃的景象,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有一个轻松、高雅的环境来调节情绪、放松心情。使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一个宽松、优雅的氛围来缓解压力、放松精神。

(二)制度文化

学校制度文化包括规章制度、道德规范、人际交往方式、文娱活动方式等,是学校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建立协调一致、相互制约、有机发展的学校文化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学校制度文化坚持正确导向着眼点是建立竞争机制,使学校活动(包括学习、工作和生活)经常处于竞争状态之中。

制度是一种行为规范,它具有稳定性、权威性的特点。学校规章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证,所以,要非常重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要求每个师生员工在工作学习中遵照执行。学校制订了各项规章制度,学校所形成的良好校风以及氛围都能得到有力的保证。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健全组织管理制度、出勤制度、行为规范制度、教育教学常规制度等。例如:《学校章程》、《学校内部体制改革方案》、《教职工一日工作规范》、《校学生行为守则》、《教师教学常规》、《学校中层干部考核细则》、《教育教学奖惩条例》,等等。

(三)精神文化

学校精神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或在长期的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

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诉求,是一所学校在各种环境下得以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是激励全校师生为实现美好目标而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它体现在全校师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中,体现在全校师生的共同理想信念、道德品格、价值准则之中,体现在学校的全部文化之中。

学校精神文化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学校使命、文化自觉、师德、精神传统、校训校风、办学特色、人文环境、师生文化等等。

学校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就是指它的存在形式,以内隐和外显两种形态为主。

1.学校精神文化的内隐存在形式

首先,学校精神文化内隐于师生的观念之中。这些观念形态主要包括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教育观、人才观、审美观等,其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价值观。

其次,学校精神文化内隐于师生的态度之中。主要包括管理态度、教育态度、工作态度、学习态度、人际交往态度等。

第三,学校精神文化内隐于师生的意识之中。如责任意识、民主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进取意识、竞争意识、勤奋意识、纪律意识、主人翁意识、团结合作意识等。

第四,学校精神文化内隐于师生的心态之中。如积极向上、乐观合群的健康心态,真实反映着一种高品位的学校精神文化。此外,学校舆论的主流,也是学校精神文化的隐性载体,它反映着广大师生普遍的价值观。

2.学校精神文化的外显存在形式

学校精神文化的外显形态复杂多样。从广义的外显层面看,有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活动层面等,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都可以说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外显形态。从狭义的外显层面看,学校精神文化侧重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中涉及学校精神和价值的部分。从更窄的范畴理解,学校精神文化的外显形态主要指学校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这类物化形态包括:学校精神文化的标志物或图腾(如校标、校徽、校旗等),文本化产品(如文字、图案和符号表述等),物化的精神产品,学校人文景观,学校流行的歌曲、口头语、服饰等。

(四)行为文化

学校行为文化是指学校在创造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文化行为。包括管理机制的运行、课程实施与建设、资源开发与整合、学术研讨活动、教育教学活动、学生的社团活动、师生的校园生活,等等。

学校行为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一个方面,是一所学校历史文化积淀在现时阶段的显露,是师生员工在学校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种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行为规范和文化品位,是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动态反映。

总之,学校文化是多层次的。然而,学校文化的诸多组成部分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物质文化是载体,制度文化是规范,精神文化是灵魂、精髓、纽带与动力,而行为文化则是前三者的外显。

三、学校文化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学校文化为教师发展创设氛围

学校是教育机构、育人之地。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是其区别于其他组织文化的一大特色。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充满了学校时空。这为教师的发展打造了良好的环境。首先,学校文化培养人的功能在于它创造了一个陶冶人们心灵的场所,是以校风、学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方式表现出来的一个高度的观念形式,对学校的各个方面起指导性的作用,这就能使学校组织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其次,与其观念体系相适应的优美、整洁、有秩序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又对生活于其中的教师有着陶冶情操与规范行为的作用。这种指导作用和陶冶、规范作用是无形的,但又是无所不在的,其影响巨大而深刻,在时间上也特别长久,甚至在教师一生职业生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学校文化为教师发展提供激励

学校文化能够激发教师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内聚力和群体意识,从而将个体目标整合为学校总目标。在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环境中,每个学校成员可以最大限度地施展内在潜力和创造力,学校组织也将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整体效应。显然,这是一种推动教师努力自我成长的激励作用。这种激励旨在强化教师的工作和学习动机、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校成员保持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学校文化的激励作用表现在自我激励为主、贯彻价值目标,加强情感管理实行民主参与。学校文化为教师提供了文化享受与文化创造的空间,提供文化活动的背景以及必要的活动设施,模式与规范,学校成员的兴趣,理想与信念在此得以实现和升华。学校文化氛围中的种种诱因激发学校成员产生并维持积极的行为动机。

(三)学校文化为教师发展提供行为控制

学校文化能释放出强大的制约力量,使教师接受必要的约束,使个体行为符合共同的准则。谁都不能否认,人都具有惰性,忙于完成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们是很容易也很有理由地放松自身的专业成长要求的。在无法完全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时,被动地接受来自学校文化的影响,或行为被控地纳入到学校整体的队伍建设之中,这也是极为有效的。

学校文化对教师行为的控制主要通过三条途径进行:

一是氛围控制,主要通过学校环境、人际关系、教学风气来控制;

二是制度控制,主要通过规章制度、校园纪律、行为守则来控制;

三是观念控制,主要通过办学理念、道德标准、校园舆论来控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