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制度下的教师内在尊严

学校制度下的教师内在尊严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眼里,学校制度不应是自上而下“炮制”出来的、专对教职工管手管脚的、冷硬的东西,而应是一个由每一个教职工的智慧去孕育、用体温去“孵化”出的、有丰富情愫与体温的生命体。即把文本的外显制度内化为每个教职工内在的行为自觉。办学过程就是一个制度的生成与完善过程。我始终认为,全体教职工永远是学校制度的主人,是制度的建设与实践者,而不是制度的奴隶。

学校制度下的教师内在尊严

在我眼里,学校制度不应是自上而下“炮制”出来的、专对教职工管手管脚的、冷硬的东西,而应是一个由每一个教职工的智慧去孕育、用体温去“孵化”出的、有丰富情愫与体温的生命体。有了这样一个站位,我们就可以对学校制度有更贴近其本质的理解。

学校制度是学校的一个基本结构要素,伴随着学校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就制度本身而言,有一个发生、发育、成熟的过程。我以为,成熟的制度有四个标志:一是管用。即需用时有章可依,学校的行事有规程、行动有准则。二是好用。即这些规程、准则适合学校当下的发展实际。三是致用。即学校确实按这些规程、准则去办事、去行动。四是内化为学校文化的有机组成。即把文本的外显制度内化为每个教职工内在的行为自觉。

我校已有五十多年办学历史,在历任学校领导与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良好的制度。但随着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任务与办学生态的不断发展变化,原有的制度调整显得有些滞后。在个别环节上、面对某些情况时,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无章可依、老章难依、有章不依等现象。导致有章不依的原因很多,全校教职工对学校已有制度知晓度不高是其原因之一,这是我们编制这本制度汇编的重要原因。

用成熟的学校制度标准去衡量,这本制度汇编依然处在“青春发育期”,甚至可能还没有完全达到“管用”“好用”的境界。在这一汇编基础上,我们还要着力做好两件事:

一是制度的动态生成。通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参与,我们要进一步做全制度,把制度做得具有进修学校的办学个性,并不断地对制度内容进行吐故纳新,使之符合我校现时的发展实际。

二是构建既有刚性又不乏情感温度的制度执行的保障机制。制度首先必须是刚性的。“特例”永远是制度的大敌。一个特例会使制度“感冒”,两个特例会使制度的“肌体”遭受“侵害”,更多的特例的肆虐,足以使制度轰然倒下。全校教职工都应自觉成为学校制度的忠诚卫士,让那些为了个人利益、部门小团体利益而制造特例的人对照你们的“忠诚”而羞愧,成为孤立者。学校干部、党员和骨干教研员尤其要争当执行制度的模范。作为不同层级的决策者,在刚性的制度面前应该有自己的挺拔的站姿,不但有勇气对特例说“不”,还能综合群体正气的力量,最终杜绝特例。只有这样,制度才会真正“硬”起来,每个人在制度面前才会赢得平等的尊严。其次,制度是有人情味、有“体温”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是不能随意变动的,但在执行前,应把方方面面的利害因素想清楚,将一些不利的因素及其化解策略考虑得细一点,尽可能把矛盾解决在执行之前,让刚性制度真正有人情的暖意。

滋养制度“生长发育”的最好“养料”来自于制度实践。办学过程就是一个制度的生成与完善过程。学校在行事过程中规程不清晰了,行动准则与实际情况不适应了,就要及时地生成新制度,废除或改进老制度。从这层意义上说,办学就是一种制度实践活动,学校制度就应该是开放的、充满活力的。

我始终认为,全体教职工永远是学校制度的主人,是制度的建设与实践者,而不是制度的奴隶。特撰此序,与大家共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