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涵咏中华传统美德_行进在课改路上

在语文教学中涵咏中华传统美德_行进在课改路上

时间:2022-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尤其是语文学习,课本中选取了许许多多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们是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德教育因素。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提高人格魅力,了解并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美德,做新时期健全之人!

在语文教学中涵咏中华传统美德_行进在课改路上

在语文教学中涵咏中华传统美德

冯文雅

《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在重视语文能力之外,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提高文化品位;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而我也始终认为教育不仅教给孩子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尤其是语文学习,课本中选取了许许多多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们是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德教育因素。如何挖掘和利用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因素,对学生们进行多方面的传统美德教育,我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讨。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爱国情,激活奋斗精神

科技的发展,使得多媒体在教学中得以广泛利用。充分利用多媒体,不仅让学生们掌握课本知识,还可以对知识延伸拓展,以此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激活他们的奋斗精神。(www.guayunfan.com)

比如《别了,不列颠尼亚》,不仅学习了新闻的写法,而且深入体会洋溢其中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多媒体搜集一些资料和图片,让他们了解香港的历史变迁;认识到香港回归是一个让亿万中华儿女噙泪的时刻,是一个令所有华夏子孙开颜的瞬间;认识到香港回归对我们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了解祖国的繁荣强盛,而这又正是能顺利收回香港的有利条件,以此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激活奋斗精神。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则通过背景、图片的展示,以此为契机让学生们了解二战的罪恶,激发他们为祖国强大而努力的决心。《飞向太空的航程》则向学生们展示了中国的航天史,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通过让学生看些图片、搜集一些相关报道,引导学生体会这种高尚的情感,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科技发展的习惯,做“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新一代青年。

二、利用梳理探究,激发自豪感,激起民族认同感

新课改以后,新的语文课本后面都有一个单元的梳理探究,利用这些知识让学生们了解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例如,对联既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种,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对联兼诗歌散文之长,内容涉及地理、历史、宗教、民俗、名胜等等,包罗万象。欣赏对联,可以增长人文知识,了解风俗民情,享受审美乐趣和陶冶情操。

成语则承载着大量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是语言宝库的精华,也是文化的积淀。内容涉及文学艺术、天文地理、政治军事、礼仪习俗、衣食住行、植物动物等等,学习成语不但可以印证并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比如写出表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诚实守信、不畏强暴、勇于创新的成语各两个等,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在汉语成语中得到认识。

而姓氏的探究、文化的寻根,可以展示很多独具特色的文化地域色彩,通过探究这些,则可以让学生们在寻根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自豪感以及民族认同感。

三、利用课文内容,传授传统美德,激发成功潜能

语文课本汇集了一批文学大师的传世佳作,其中有许多篇目都包含着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因素。利用这些课文,挖掘其中的情感价值,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例如,鲁迅先生的《灯下漫笔》,作者以小见大,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反思了深刻的历史问题,他将中国的历史直截了当地概括为两个时代,即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对此,鲁迅先生深表痛心和愤懑,他寄希望于青年,热情地呼吁第三样时代的到来,使得人民真正地当家做主,拥有独立的尊严,争得历史上从未拥有过的“人”的价格,使得天下真正太平,国家真正富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既扩展了同学们的知识面,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也激发了爱国情,激活了同学们的奋斗精神。

再比如《游褒禅山记》里王安石通过自己游褒禅山的经历抒发自己的心得,他认为: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里,作者说明要达到最高成就的境界,必须要具备三个必要的条件,即“志”“物”“力”。又把“有志”作为最基本的前提,如果因缺少志向而达不到目标,就会招致别人的讥笑,给自己留下悔恨;如果有了志向并能够“尽吾志”,虽不能达到目标也不会招致他人讥笑,也不会给自己留下悔恨。我在讲到此课时,告诉同学们,每个人都应当有远大的理想与志向,不能庸庸碌碌,并应在理想的指引下尽我们的最大努力好好学习,以此激发他们的斗志和成功的信念。

而韩愈的《师说》则集中论述了从事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那么在当今,我们的高中生都在从师而学,他们是否都做到了乐学于师、勤学好问呢?实际情况并不乐观。针对许多学生不善于问问题的毛病,我因势利导,对同学们提出希望,希望他们及时找出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及时地向老师请教,向自己周围的同学请教,真正地做到“不耻上问”并“不耻下问”,为自己将来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而荀子的《劝学》中的“学不可以已”“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思想等等,都值得学生认真学习,丰富传统文化美德积累。朱自清则让同学们认识到“宁可饿死,不食美国救济粮”的中国脊梁的骨气。这些也都可以让他们通过写随笔,写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美德的一些浅显认识。

语文课本中还蕴含着许多传统美德,比如孝敬父母、关心社会、精忠报国、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等。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地进行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教育。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提高人格魅力,了解并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美德,做新时期健全之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