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语言传播的四项原则

非语言传播的四项原则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非语言传播的四项原则为了实现有效传播,节目主持人需要尽可能地调动一切手段,运用多种信息符号,以达到深入人心的传播效果。在主持人参与的这种类似人际传播的大众传播中,非语言符号所传递的信息量不容忽视。1.坚持适度原则,要有节制主持人能在节目中正确、恰当地使用非语言符号可以为节目整体性传达增光添彩。

四、非语言传播的四项原则

为了实现有效传播,节目主持人需要尽可能地调动一切手段,运用多种信息符号,以达到深入人心的传播效果。语言学家爱德华·萨丕尔将非语言符号称作“一种不见诸文字,无人知晓,但大家都能理解的微妙代码”。在主持人参与的这种类似人际传播的大众传播中,非语言符号所传递的信息量不容忽视。主持人如果忽视非语言符号的使用,就会显得刻板单调,而过多使用非语言符号,又会显得眉飞色舞、手舞足蹈。

1.坚持适度原则,要有节制

主持人能在节目中正确、恰当地使用非语言符号可以为节目整体性传达增光添彩。但如果非语言符号使用得不当,又会使受众产生杂乱、做作和画蛇添足之感。比如《世界电影之林》主持人刘晓庆就曾经由于对体姿语运用“过火”而干扰了观众的注意力。她主持节目过程中,一会儿从座位站起来,一会儿坐下;一会儿把双腿跷得比肩高,一会儿扭动腰肢来回走动,边走边说;一会儿又开门进来,走下楼梯,靠在扶手上说话,一会儿又趴在出租汽车的窗口说开了。这些动作都游离于节目内容之外,没有任何目的,结果给人以扭捏作态之感。

2.把握受众心理,要有自我定位

节目主持人的服饰应尊重大众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要与节目定位相协调,大方、得体,避免媚俗。美国著名女主持人芭芭拉·沃尔特斯给自己定下了严格的着装规则:不穿白色(白色反光),不戴项链(会乱响),不戴胸针(会晃人眼),不穿紧身裤(不够尊重)。

主持人如果放弃受众而一味追求饰品标新立异,便可能伤害受众对媒介的尊重和信任。有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主持人水均益在节目当中,戴了一个大戒指,当节目播出的时候,便在屏幕的最下方闪闪发光,使受众对主持人产生腻烦的情绪。央视因此接到了大量的观众反映,认为这种做法与《焦点访谈》的节目宗旨有悖,也与水均益给人们的以往形象大有不同,反对水均益在节目当中用这种饰品。没有过多久,水均益就取下了那枚影响观众情绪的大戒指。因此,节目主持人要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定位,选择适宜的服饰和饰品,塑造最佳的自我。

3.考虑节目特征,要有差异

主持不同类型的节目应采用不同的非语言符号。如新闻评论类、生活服务类、综艺类和少儿类节目等,什么地方可以夸张些,什么地方要收着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要结合语言、表情和其他体态语一道去完成表达。比如刘仪伟在《东方夜谭》中常有夸张的表情和滑稽的动作,这是为了营造谈话节目轻松明快的氛围,并不适合其他节目类型。试想,如果让中央电视台的罗京微笑着播新闻联播,而让董浩板起面孔主持《七巧板》,观众就会产生一种异样别扭的感受。主持人的表情要和节目内容、对象、风格相一致,使说话和笑容、表意和传情融为一体。

4.切合个性特征,要有真情实感

主持人的非语言传播技巧,分先天禀赋和后天领悟两部分,主持人先天拥有的非语言传播技巧有高低之别,后天经过学习而获得的非语言传播能力也参差不齐。主持人应该准确应用能够显示自身个性特征的非语言符号,比如,用爽朗的笑容、轻快的语调和轻盈的走姿来凸显主持人活泼大方的天性。主持人如果期望显示出具有个性特征的公众化形象,应该认真思索:除了通过语言系统外,哪些非语言符号可以起到辅助作用?一般来说,节目主持人至少应该有两三种行之有效的非语言传播手段来传播信息,这些手段都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而不是矫揉造作出来的别扭之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