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语言传播的含义

非语言传播的含义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非语言沟通又称肢体语言,它是相对于语言的另一种人际传播手段和媒介。对非语言的正式研究是从达尔文开始的。在这里,有一些有关非语言传播的认识误区是需要注意的。有人认为,与语言传播相比,非语言传播传递的信息更为丰富。

非语言沟通又称肢体语言,它是相对于语言的另一种人际传播手段和媒介。非语言是指不以人工创制的语言为符号,而以其他感官诸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的感知为信息载体的,运用身体动作、体态、语气语调、空间距离等其他非语言的方式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

较之于语言,非语言是更为古老和方便的传播手段。在人类近300万年的历史进程中,动作和表情一直是人类传达信息和情感的最早手段。直到大约5万年前,有声语言出现以后,语言才为人们所采用。对非语言的正式研究是从达尔文开始的。1872年,达尔文出版了《人类与动物的表情》一书,对人类与动物的种种心理活动和表达感情的方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详细的描写。(1)

在我国,对非语言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诸子。在《论语·乡党》中写道:“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意思是说,孔子上朝,当君主未到时,他同下大夫说话,温和而快乐的样子;同上大夫说话,正直而恭敬的样子。君主来到后,则是恭敬不安而仪态得体自如。可以看到,孔子非常讲究在各种场合的仪容体态,试图用这种非语言的信息传达给不同受者,达到不同的效果。

有研究表明,如果有效进行非语言交流,那至少会在以下两个方面收益:首先,你发出和接受非语言信息的能力越强,你就越有吸引力,就更加受欢迎,社会心理适应能力也就越强;其次,你掌握的非语言传播技巧越多,那么你就能更加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人际交往情境(2)

作为人际传播的主要手段,语言和非语言有很多相同之处。它们首先都是人类进化和交往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产品”,在人际传播中,人们同时使用语言和非语言这两种“产品”。在面对面的人际传播中,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是用口说话,而不发出任何身体动作和表情;一个人只用身体动作和表情表达意思,而不说一句话,同样是不可思议的,除非他是哑巴。在面对面的交流中,语言和非语言往往是同时发出,并融为一体的。例如在表示肯定时,人们除了用语言表示外,常常还伴随着一些表示肯定的动作,如视线放在正确的位置,不时点头,面带微笑等。在传达否定的意思时,人们除了口头的表示,也常常伴随了一些表示否定的动作,如眼睛朝下看地、摇头、脸上没有表情等。语言和非语言的相同之处还表现在它们都是符号系统,人们借助这些符号来交流意义。和任何语言一样,非语言也由字、句子、标点符号等构成。一个姿势如同一个字,用在不同的地方有时有不同的意义,如搔头,可以表示头痒,也可以表示紧张、疑问、忘了什么或说谎。因此,一种姿势在和其他姿势配合使用时,就相当于把字放在不同的句子中使用,这样才能明确这些姿势的意思。

非语言传播与语言传播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语言传播始终是一种可以有效地加以控制的过程,而非语言有其可以控制的一面,又有其不可控制的一面。

语言和非语言的关系,恰似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即前者只相当于冰山那露出海面的一角,而后者才是冰山隐而不见的主体。事实上,语言正是同人们清醒的、自觉的意识相关联;而非语言常常是和模糊不清的、不自觉的潜意识打交道。常言道,意识的外化形式是语言,而潜意识的外化形式则显示为非语言。正因为如此,非语言的可控性程度更低。如果将传播手段分为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和非语言,我们不难发现书面语言最有时间润色,因而可信程度最低。所以,书面语言是最易控制和掩饰真情的一种方式。口头语言斟酌和修改的时间较少,自觉控制机会也相对少一些,可靠性也就大一些,但仍有时间自我掩饰和控制。非语言行为除经过特殊训练的人外,一般是不易控制的,有时甚至完全出于无意识之中。如害羞时满脸通红,害怕时脸色苍白,手脚发抖。特别是心跳、呼吸速度、体温瞳孔大小和身体战栗等都比其他动作难以控制。所以,非语言行为相对来说最为真实。这些方面也成为机械或人工测谎仪的观察对象。

第二,语言传播受到一套严格的语言符号规则的制约,而非语言传播就其可控制性而言,则受到社会文化规范的制约,因而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非语言交际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例如,西方人爱用耸肩来表示“不知所措”或“无能为力”,而中国人就不用这个姿势。再如伸大拇指,中国人用这个姿势表示“好”,希腊人则用它表示“够了”。把大拇指和食指围成一个圆,另外三个手指伸出在英语国家表示“OK”,在日本和韩国指代“钱”,在法国表示“零,没有价值”,但在南美国家它是猥亵的动作,在突尼斯甚至会传达“我要杀了你”这种意思。英美人在交往中重视双方保持着严格的空间距离,身体接触较少,以示彬彬有礼;而拉美人却喜欢相互靠近并且以较多的身体接触表示友好、亲切的情感。欧美人的动作表情丰富多变,外向性强;而中国人的动作表情却讲究温文尔雅,崇尚含蓄。美国人见面就拥抱、亲吻,而这在中国很少见,即使是关系非常亲密的人在公开场合也很少用这种见面问候方式。

第三,语言传播只有在特定的社会群体中使用才能起到传播的效果,非语言传播却部分地为不同文化、不同种族间的社会成员所通用。这是因为身体语言有后天习得的因素,也有天赋的因素。不管哪个民族、哪个国家、哪种文化背景的人,都用面部表情来表示情绪。人们还发现,大多数基本的沟通姿势,在全世界是一致的。如高兴时会笑,悲伤或生气时会拉长脸或皱眉。唯其如此,表演艺术、电视艺术、电影艺术这些以非语言作为主要表达手段的各种艺术就成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重要传播渠道。而语言却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差异性,不仅不同国家的语言不尽相同,就是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也会有不同的语言。例如,目前统计的世界上的语言就超过了八大语系: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乌拉尔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等。其中各个语系又分为不同的语族,语族分为不同的分支,由此造成了世界上语言的无比多样性,也造成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们沟通的困难。

在这里,有一些有关非语言传播的认识误区是需要注意的。

有人认为,与语言传播相比,非语言传播传递的信息更为丰富。但实际更多时候,还是要取决于具体情况。比如说,如果要深入探讨科学问题,单单凭借非语言传播是不够的。

有人认为,学习非语言传播的知识可以帮助你甄别谎言。但其实谎言的识别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仅凭几个章节甚至几门课程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有些人会在说谎时露出马脚,刻意避免眼神接触,但大多数说谎者并不是这样。

有人认为,当非语言传播传递的信息与语言传播传递的信息相互矛盾的时候,最好去相信非语言所传递的信息。但是,和语言传播一样,非语言传播也可以欺骗人。在作出判断之前,最好对整个过程中的信号进行判断,但即使如此,要识别欺骗也绝非易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