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语言传播的手段

非语言传播的手段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非语言传播的手段1.体态语言节目主持人要想准确地表情达意,仅仅依靠口头语言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另一种辅助性“语言”——手势、眼神、走姿、坐姿等“体态语言”。应该说,体态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不可缺少的,它与有声语言相匹配共同达到传情达意的目的。其中表现力最强又与节目主持人较密切的是目光语。电视节目主持人也是如此。

二、非语言传播的手段

1.体态语言

节目主持人要想准确地表情达意,仅仅依靠口头语言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另一种辅助性“语言”——手势、眼神、走姿、坐姿等“体态语言”。正如传播学家施拉姆所说:“符号可以是语言的或非语言的,可以是看的、听的、嗅的和触摸的。它可以是讲话、文字、印刷品和画片,可以是一个姿势、一个微笑、搭在肩上的一只手、一阵大笑或者一股香味。”[20]思想感情的表露是极其复杂、十分微妙的。主持人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眼波流转,神色变化,都反映着内心活动,都能传递信息。应该说,体态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不可缺少的,它与有声语言相匹配共同达到传情达意的目的。节目主持人经常使用的非语言传播手段,大体有以下几种:

(1)手势

通常手势可分为生活中使用的手势和表演手势两种。节目主持人的手势是以生活中使用的手势为主的(这里暂且不谈表演手势)。总体来说做手势是为了对重点句子的强调、辅助主题思想的表达,但也有不少情况表明,手势也可能成为表达的主体。比如:主持人向受众介绍一个人说:“他有这么高”,用手势比着一定的高度,或者说一根水管“有这么粗”,用两手合着一个圈。或者一个东西粘在人脸的什么部位,用手指着等。这时受众注意着的是主持人的手势,手势就成为传达信息的主要形式。

手势和语言之间有互相补充和转换的作用。如中央电视台播出的12集大型专题片《庐山》,主持人赵忠祥介绍庐山景观时谈到“三叠泉”,他很自然地用手掌由高往低地停顿了三下,使人清楚地感到泉水由高而下形成的三层飞瀑这特有的景观,手势对语言起到了形象化的补充。

手势还能够体现一个人的心理特征。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有的主持人双手紧握,有的主持人甚至右手紧紧抓住左手腕,双臂交叉很久不肯放开。事实上,在节目中双手自然分开、下垂,根据节目内容的需要,不时辅以单手或双手的手势,潇洒自如、落落大方。双手十指交叉,或者双臂交叉,有些人把它看为表现自信的手势语言,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也愿意用这种体态表现充满信心。中央电视台《国际时讯》栏目的主持人徐俐最大的特点是播报时语调抑扬顿挫,而且语速时急时缓,极富韵律,当她遇到重音时,往往会放慢语速,并辅以轻微的点头和手势,这不仅加深了观众对新闻事实的接受,而且把主持人的个性展现出来。

(2)表情

表情语是通过面部表情来交流情感,传递信息的语言。表情语在体态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正如美国学者尼伯格·卡莱罗所说:“在所有非言辞沟通的范围中,最不易产生争论的,就是脸部表情。因为这是最容易看到的表情,而且一目了然。”美国心理学家伯德惠斯·戴尔认为,光人的面孔就能做出25万种不同的表情。由此可见,表情是所有非语言符号中含义最丰富的一种。其中表现力最强又与节目主持人较密切的是目光语。

心理学试验表明,当人的视线注意到画面上的人体时,视线扫描最集中的部位首先是脸部,而在脸部的视线扫描又集中在眼睛和嘴。主持人的头部,与播音员相比,动作要丰富得多。他可以根据播出内容而改变姿势,可以向前注视观众,也可以转过头来与另一个主持人对话,根据内容不同,主持人可以略昂起头或低下头,可以轻轻点头或摇头,也可以运用头部的微动来加强语气[21]。主持人的头部恰如其分地自然扭动和倾斜,表明他对自己主持的节目有兴趣,对自己面对的观众有兴趣,这种兴趣会极大地感染观众,使观众对节目发生兴趣,对主持人产生好感。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水均益在主持节目时,习惯于有力地点头,充满自信地传播每一条信息,增强观众信任感和节目的权威性。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们常常称赞一些技艺精湛的表演艺术家“眼睛会说话”。电视节目主持人也是如此。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摄像、化妆、灯光等各个不同的技术部门,都特别注意表现主持人的眼睛,灯光师还要精心地为主持人打出“眼神光”,以保证主持人的目光炯炯有神。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在人们相互的交往中,两个人的目光相互交流的时间,达到交往总时间的50%—70%,就可以形成比较融洽的感情交流,建立起和睦友好的关系。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在发言与听讲的两个人之间,发言人注视听讲人所用的时间,要少于听讲人注视发言人的时间。在这种状态下,传播效果最好。在一档谈“人民币再次降息”的访谈节目中,金融专家面对主持人讲降息的原因时,主持人时而低头做记录状,不时还翻动桌子上的稿纸,或将视线从专家的视点上移向摄像机镜头,似乎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感觉到他既注意了观众又对权威的谈话进行了思考[22]

表情不仅能够传递信息,而且还能反映出主持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修养。比如,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都现场直播过中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实况。两家电视台节目中都出现过这样的画面: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中国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时,在场的主持人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五星红旗,欢庆胜利,祝贺北京申奥成功。他们欢喜雀跃,相互拥抱,喜极而泣。这种真诚、生动的面目表情深深感染和触动了电视机前的观众,激发起受众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3)坐姿与走姿

主持人在屏幕上以坐姿出现的机会最多,比如在演播室或其他场景中演播台后面的“独白式”或“对话式”谈话,主持人大多是膝盖以上或胸部以上面对镜头。坐姿在表现主持人的精神和气质上同样有重要作用。

主持人的坐姿整体让人看上去应“不僵不懈”,颈部正直、转动自然,不可歪头拧身,尤其正面对着镜头时,需要纠正平时歪头斜肩的不良习惯,两肩放松,腰背直,有利于呼吸控制,也显得精神;手臂可自然地放在腿上,如果面前有台子可放于台子上,正面对镜头时宜双臂置于桌上,侧身坐时宜一臂放在桌上;躯干是坐姿的主轴,脊柱要保持灵活而有控制,它的变化反映心态,采访时身体略向前倾,并稍转向采访对象,以表示主持人交谈的愿望和倾听的兴趣,倾听中点头不宜过于频繁,像鸡啄米一样就令人发笑。总之,主持人的坐姿及其运动,以身体姿态和动作的协调、符合礼节礼貌规范、画面看起来舒服为标准。

走姿与立姿往往是连在一起的。“立如松”是一种静态美,是培养优雅体态的起点,也是“走如风”的基础。正确的走姿是亭亭立姿的发展变化,是一种动态美。节目主持人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向演播室,恰如老友的适时造访,对观众而言无疑更具亲切感和可信度。文清主持央视的《生活》栏目时,出场时走的七步半,颇有个人风格

体态语言不会像有声语言那样深刻地表现主持人的内涵,也不会像化妆那样迅速地美化主持人的外形,然而它如影随形地伴着主持人,并总在不经意间暴露主持人气质修养方面的缺憾。“美在举手投足间”,优雅得体的体态与举止应是节目主持人在传播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2.服饰语言

对于主持人来说,不同类型的节目,主持人的服饰选择也要有所变化,不能随心所欲。如果是新闻类等性质比较严肃的节目,主持人服装应当侧重于庄重、大方;但如果是时尚、文艺类节目,主持人服装倒不妨活泼甚至是前卫一点,能够活跃节目气氛,让观众更加轻松、愉悦。主持人着装当否,关键在于是否契合节目特点,能否与节目内容水乳交融。只有了解节目,把握节目,才能在节目中通过服饰语言,体现出自我的艺术品位,塑造出自我的个性特征,从而形成自我的形象魅力。《焦点访谈》主持人方宏进每次出镜永远穿同一件衣服,让观众渐渐知道方宏进个性特点的真实一面[23]。凤凰卫视的《凤凰早班车》的首位主持人陈鲁豫的声音、形象如一缕清风飘入,她的服饰效果与清新、恬静、优雅的晨间主持风格相吻合[24]。李佳明在主持《绝对挑战》时,西服一般是藏蓝色,西裤是浅灰或者浅黄,这可能与传统的穿衣风格有所不同,但符合他所主持节目的要求,是法国最流行的考官服。

非新闻类节目主持人如果在着装上有自己的特点,就会彰显个性色彩,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甚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节目收视率。因为观众会觉得赏心悦目的主持人服装亦是节目亮点之一,有的观众还从时尚类节目主持人的着装中来观望时尚潮流,甚至还将其作为美化自己的参照。比如《魅力前线》首位主持人沈星以她活泼俏丽的模样、阳光明媚的笑容、亲切自然的主持风格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如果一律以“庄重、严肃”作为所有类型节目主持人的着装标准,那不仅会使许多娱乐、时尚类节目因此而黯然失色,而且会使不少观众失去一扇观望时尚潮流的窗口。

3.道具与背景

道具,原本是戏剧、舞台表演和影视剧拍摄中常用的词汇,一般是指演出中用于装饰舞台,形成特定表演场所造型所需的物件[25]。道具为主持人节目加入了戏剧性的元素,这些戏剧性的元素将艺术的光环和生活的实际融为一体,让观众置身于超越现实的精致和平凡真实的生活之间。使用道具成为主持人进行节目构思的重要方式之一。

朱军在主持《艺术人生》时就很注意使用道具。在一期访谈影视明星李亚鹏的节目中,说到有一次,李亚鹏的父亲去北京看他,几天后准备回家。李亚鹏买了一张返程机票,但由于拍戏太忙,竟没顾上给父亲送去,结果父亲乘火车回了乌鲁木齐。没想到一个星期后,其父突发急病去世。当朱军拿出那张机票时,李亚鹏泪水汹涌而出,抽泣着追述父子之情,在场观众无不动容。又比如“刘欢专辑”中,开场就是朱军拿出一瓶“玉泉山”牌啤酒,与刘欢对饮。这瓶酒不仅松弛了现场气氛,而且由这个80年代的“玉泉山”品牌,迅速切入了刘欢的大学时代——他音乐生涯的起点。另外,在“徐静蕾专辑”、“2003春节特辑”的许巍访谈中,朱军都较好地使用了道具。在这些谈话节目中,一件小道具就是谈话嘉宾的一个故事、一段回忆,睹物思人,自然会流露真情实感,而观众的情感也会受到巨大冲击,心灵被震撼,现场气氛就会出现高潮。

4.音响与乐队

电视节目录制工作一般是在巨大空旷、强光照射的演播大厅进行,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陌生环境中,嘉宾和观众容易产生紧张不安、焦虑乃至恐惧心理,现场气氛难免会显得压抑和沉闷。音响和乐队能够有效地调节场上气氛、缓解紧张心情。熟悉的优美音乐可以触发嘉宾和观众的内心情感,帮助他们更放松、更自然、更顺利地表达,从而达到调节节奏、推动节目进程的目的。

比如《实话实说》节目采用现场电声乐队,热闹、丰富、明快,强调音乐的表真功能,用这种即兴的、不可重复的、原生态的音乐形式生动地传达了现场的真实感。在《实话实说》的节目策划中,乐队被定位为现场谈话参与者中“享有特权”的一类人,乐队可以在谈话的间隙,单独或集体地用音乐表达他们的意见或情绪,与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一起,构成一个开放的、平民风格的谈话空间。《艺术人生》则选用一架钢琴,典雅、幽静,强调的是音乐的表情功能,构造谈话过程的情绪空间,以提供背景音乐、烘托现场气氛为主,有时声音细碎柔和得几乎听不清,却像一道溪流从心中潺潺流过。这样的音乐音响,像一双轻柔的小手在触摸听者心底那根看不见的弦,帮助嘉宾和观众顺利流畅地进行表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