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语言的传播功能

非语言的传播功能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非语言在人际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此可见,非语言在人际传播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非语言传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非语言信息可以用来表明你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这种能够表明双方关系的信号被称为“关系信号”,它能够表明两人建立关系的方式。有时候脱离非语言的辅助作用,语言传播很难达到有效的目的。在许多情况下,非语言传播也许能收到比语言传播

非语言在人际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施拉姆就这样描述过:“尽管非语言的符号不容易系统地编成准确的语言,但是大量不同的信息正是通过它们传给我们的。”(3)阿伯罗比亚也说过:“我们用我们的发声器官发声,却以我们的整个身体交谈。”

伯德惠斯特尔曾对同一文化的人在对话中的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做了一个量的估计,认为语言交际最多只占整个交际行为的30%左右。萨莫瓦则更为肯定。他说:“绝大多数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他65%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4)由此可见,非语言在人际传播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非语言传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在人际传播活动中,人们不仅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无时无刻不通过非语言符号展示自己的形象。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其非语言行为的观察。经验告诉我们,非语言符号能够比较真实全面地反映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精神面貌。一个人在交际中自然流露出的仪表风度、举止动作和语音、语气等无不向他人传达诸如他的年龄、身份、地位、兴趣、性格和文化修养等大量信息。良好的仪容仪表和举止风度能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有利于人际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重要场合和活动中,人们总是精心设计自己的非语言行为,注重风度仪表,以塑造自己更加完美的形象,从而取得更佳的交际效果。

1961年美国总统大选时,肯尼迪的胜出和尼克松的落败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共和党候选人尼克松思维敏捷、从政经验丰富,选前的民意调查显示尼克松领先于其民主党对手肯尼迪。但是大选结果却出人意料。肯尼迪以美国历史上最微弱的优势(49.9%∶49.6%)战胜尼克松。尼克松的落败据说是从1960年9月26日在芝加哥举行的第一次电视辩论直播开始导致的。在这次电视辩论中,肯尼迪充分运用了非语言符号的力量,他不仅精心梳妆,还请专门顾问为其设计了坐姿、站姿等等,因而在电视上显得气宇轩昂、精力充沛。与此相反,尼克松不仅没有进行任何形象包装,而且不久前的感冒还使他显得脸色苍白,膝盖伤也让他的体重明显减轻。因此,电视上的尼克松显得憔悴不堪。有意思的是,辩论后进行的调查显示,通过收音机收听辩论的选民认为说话有条理的尼克松赢得了这场辩论,而通过电视观看这场辩论的选民,则被肯尼迪的翩翩风度而倾倒,认为肯尼迪是辩论的胜方。在这次选举中,肯尼迪的仪表风度上成了其战胜对手赢得选举的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以下列出的10种非语言信息有助于增加你的魅力值,另有10种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5)

表8-1 10种有助于增加魅力以及10种可能损害形象的行为

资料来源 约瑟夫·A.德维托:《人际传播教程》(第12版),余瑞祥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佛洛伊德(Floyd)和迈克儿森(Mikkelson)在2005年进行的一项研究中表明,你对他人的喜爱、支持和爱慕至少有相当一部分是以非语言的方式传播的。

非语言信息可以用来表明你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这种能够表明双方关系的信号被称为“关系信号”,它能够表明两人建立关系的方式(6)。关系信号可以用来确定关系的程度,比如,你可以试探去牵对方的手,看看他/她是否作出正面的反应。

关系信号因关系发展的程度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如非正式的握手表示关系尚远,紧抓双手或是挽住手臂表示关系较近,深吻对方则表示关系相当亲密(7)

同时,非语言信息也可以被用来传达关于地位的信息(8)。配有宽大办公桌的大办公室表示地位较高,而地下室的小隔间则表示地位较低。

语言是人际传播的主要手段,无论是在功能的开放型、内容的复杂性,还是传递信息的丰富性和使用范围的广泛性等方面,非语言都无法与语言相比。因此,从总体上来说,非语言处于从属、辅助的地位,它能够帮助语言更好地完成交流,具有辅助语言传播的作用。

人们在语言传播的时候,往往有词不达意或词难尽意的感觉,因此需要同时使用非语言来帮助,或弥补语言的局限,或对语言的内容加以强调,使自己的意图得到更充分完善的表达。比如当给别人指路时,人们总是一边告诉对方路线,一边用手指点方向,以帮助问路者更好地领会道路的方向。人们还常常会在对他人表示赞赏或满意时,一边说话一边用手轻拍对方的肩膀;在演讲时,人们也习惯用手势来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达效果。

在人际传播中,非语言对语言的辅助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补充、强调和调节。

第一,补充。非语言的补充作用主要体现在非语言行为可以对语言行为起到修饰或描述的作用。例如,一个人犯了错误后,一面检讨,一面以沉痛或后悔的表情表明自己的心情或态度。

第二,强调。头和手的动作常常对所讲的话起到强调作用。例如,讲话人说:“我们一定要清除不正之风!”同时,他头向前倾,伸出手掌或拳头用力向下压,以表示态度的坚决。

第三,调节。交谈时,人们常常可以以手势、眼神、头部动作或停顿暗示自己要讲话、已讲完,或不让人打断。

有时候脱离非语言的辅助作用,语言传播很难达到有效的目的。因此,在人际传播活动中,人们经常自觉的使用非语言以达到更好地传播效果。这一点在演说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因为演讲者总是利用自身的穿着打扮、目光神情、声音变化和手势动作等非语言符号来强化表达效果。如上文中提到的肯尼迪竞选总统的事例一样,据说艾森豪威尔将军的语言能力极差,他能入主白宫也得益于其在竞选总统时的成功的形象设计。据一位阿拉伯专家的研究表明,阿拉伯人演说时伴随出现的肢体动作至少可以达到247种。如讲到“把敌人彻底消灭”这句话时手往下猛力一挥,就表示了强调的意味。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一次演说中说“我们的生活水平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高,我们现在吃得很多”。讲到这里,他故意停下来看看、听听,停顿了一会,又盯着自己的肚子说“这是最有力的实证”。很显然,丘吉尔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停顿、目光等非语言,有力地补充了语言传播的意思,从而收到了很好地表达效果。

非语言并不仅仅是辅助语言传播,有时候还有替代语言的作用。经过人类的长期实践和总结,非语言形成了部分替代语言的特殊功能。在许多情况下,非语言传播也许能收到比语言传播更好的效果。

非语言的替代功能首先表现在传播者由于自身的身体缺陷而存在交流障碍时。比如聋哑人或者一些不能说话的患者之间进行交流时,使用手语等标记动作。两个或多个正常人之间在言语不通或其他特殊情况下时,也会使用面部表情和手势等方式来代替语言完成交流。西方历史上有一个教派,曾定下一条严格的教规,禁止僧侣们使用语言。于是,大家只能凭借动作、姿势等非语言来相互交流。有趣的是,这种交流活动并没有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他们的一切日常事务仍然安排得井井有条,可见非语言传播并不比语言传播逊色。

其次,在不方便直接利用语言的情境下,为了避免尴尬的局面,或者不使对方感到难堪,或者摆脱困境,人们会使用非语言来代替语言,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扣人心弦的空城计故事。故事说的是司马懿率领大军突然逼近诸葛亮镇守的一座小城,当时诸葛亮身边只有几个老弱病残的士兵,根本不是司马懿的对手。在这种危机关头,诸葛亮心生一计。他下令打开城门,让几个老兵在城门前扫地,自己则坐在城头抱琴抚弦,神情泰然。生性多疑的司马懿见这阵势,顿生狐疑,料定其中有诈,因而引兵离去。在这里,正是诸葛亮巧妙而机智地运用一系列非语言符号向司马懿传递了一个虚假信息,使局势转危为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常使用非语言符号来代替语言符号。上课时,老师突然抬起头,盯着几个讲小话的学生,几秒钟后直到所有的人都停止说话了才开始上课。他的表情说明:“请保持安静!”古时候中国人下逐客令时,也常常不直接说出来,而是将茶杯倒扣,向客人隐含地传达送客的意思。

有一次,美国第十六届总统林肯作为被告的辩护律师出庭。原告律师将一个简单的论据翻来覆去地陈述了两个多小时,听众都不耐烦了。好不容易才轮到林肯辩护。只见他走上讲台,一言不发,先把外衣脱下,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玻璃杯喝了口水,接着重新穿上外衣,然后又喝水,这样的动作重复了五六次,逗得观众笑得前俯后仰,这时,林肯才在笑声中开始了他的辩护。(9)林肯和其他观众一样,对原告律师的喋喋不休十分不满,但又不便直言,于是就采用了重复某些动作的非语言手段,代替了有声语言嘲弄原告律师的目的。

再次,在某些行业或特殊人群中,人们创造了特殊的非语言符号以方便完成交流。如交通警察借用手势语来维持交通;体育裁判的手语,潜水人员的手势等,都是在特定情况下唯一可行的传播方式。我们还知道,有些非语言符号经过艺术化后成为艺术表达手段,比如舞蹈、哑剧表演等,它们都是充分利用肢体、面部表情、眼神等非语言手段来表现人们的思想情感,比如最常见的哑语。

最后,非语言的替代作用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即非语言所表达的意思可以完全与语言相反,从而否定语言的意义。例如,甲对乙说:“你干得真不错”,同时却向丙使眼色表示不满。

语言是最为规范的符号系统,在同一种语言背景中,不同人对以一定声、形符号为载体的字词所建立起来的概念或理解是高度接近的。但是,语言传播也需要非语言来调节互动。在人际传播中,很难想象一个人只使用语言,而不用任何非语言符号。

非言语可以调节言语交流,使交流者之间形成互动关系,从而维持和调节沟通的进行。人们在交流中总是有意或无意通过目光接触、面部表情、音调和姿势等行为来控制言语交流的发展过程。比如在谈话时向对方点头则表示:“说下去,说完你想说的一切”;眼睛看着对方表示谈话还可以继续下去;而眼睛看向别处则表示谈话应该结束了。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注视某个学生来暗示某一学生回答问题。其他诸如改变体位、改变与对方的距离、皱眉头等动作都是谈话者之间互动交流的表现。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能够调节交流,那么这个人便处于控制地位,这个人可以阻止别人参加交流,也可允许别人参加。在西方文化中,存在着一些和调节有关的、相互更替的即时因素,即我说—你说—我说—你说……但是这种调节功能往往因具体国家的文化而异。

语言符号主要表现意识的活动,非语言符号则主要是潜意识的外化,因此一些细微莫测的情感往往很难用语言准确表达,一般只有通过非语言符号来充分显示。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的周国平有两句话说得好:一切深刻的体验都羞于表白,一切高贵的思想都拙于言辞。

透过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姿势、形体动作等非语言,我们能窥探他内心的秘密。比如,一个心地傲慢的人从他的言谈话语中也许看不出来,但他的举止神态却很容易清楚地显露出他的傲慢。再如,一个手舞足蹈的人心情一定很好,而一个垂头丧气的人内心八成会有不顺心的事情。当你想对别人表达更多的热情和亲密时,你总是表现出愉快的面部表情、热情的姿势、更近的人际距离或友好的接触。反之,你可能会态度冷漠、表情冷淡,控制与对方的接触,并且与其保持较远的距离。

很多时候,非语言信息可以帮助人们表达出他们不愿意用语言信息表达的情感(10)。比如,对于你不想与之交往的人,对于你想与之降低你们之间关系度的人,你可能会避免与他/她进行目光接触,会和他/她保持很远的距离。同时,非语言信息也可以用来掩饰情感。比如,为了不破坏排队的气氛,即使你不开心,也会尽量保持微笑。有时,即使你认为某个人讲的笑话很愚蠢,但是为了捧场,还是会报以笑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