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访问中的倾听与提问

访问中的倾听与提问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访问中的倾听与提问一、善于倾听“倾听”是访谈节目主持人的重要基本功。“倾听”有如下的意义:第一,“倾听”是主持人发出的重要的无声信号。

第三节 访问中的倾听与提问

一、善于倾听

“倾听”是访谈节目主持人的重要基本功。主持人有备而来,但是访问过程不是机械地恪守预先准备的方案,主持人不能充当一个“发问机器”。最佳的访问是主持人“有备而来”与现场的“跟进开掘”相辅相成,在采访的谈话场里,主持人自始至终心智活跃,认真倾听,适时呼应,敏锐地抓住对方谈话的细节或偶然闪现的话头,善于捕捉对方思路和状态上的细微变化,及时跟进,深入开掘,共同完成一次高水准的谈话。长期做调查性访问的主持人柴静深有体会地说:“采访的时候,我总是习惯性地身体前倾。这是一种发自心灵的倾听姿态。倾听,我可以更贴近被访者的内心,新闻的背后是心灵。无论对怎样的采访对象,我都十分重视倾听。倾听让事件的展现更趋于真实,也让观众有了独立判断的依据”[12]。“倾听”有如下的意义:

第一,“倾听”是主持人发出的重要的无声信号。主持人真诚投入的态度、认真倾听的神态,无声而准确地传递着平等、赞同、关注、兴趣,或者质疑、询问、不解等信息,它给对方以具体的支持和刺激,使其语言目的更明确,针对性更强,语气更生动。相反,漠然的表情、空洞的目光,或心不在焉、左顾右盼、总是翻看提纲,这些体态语再清楚不过地暴露了主持人敷衍了事、胸中无数的心理状态,见此情景访谈对象很可能会三言两语,草草收兵。一句话,主持人基于“倾听”的机敏得体的反应,才能保证专访谈话场应有的温度。

第二,由于倾听,主持人能敏锐地捕捉到新问题生长点,及时跟进开掘。难能可贵的在于主持人及时的追问,也许是对方尚未静下来梳理,没来得及深想,但确实存在心灵深处的东西,此刻在谈话中被主持人激发调动,现场提炼升华出思想的精华或生命的感悟;或许由于主持人的认真倾听,敏锐发现对方不合逻辑的蛛丝马迹,缜密的追问使访谈得到真相和真话。这样的访谈绝对会有震撼的力量,使访问不仅有深度,而且节目更加好听、好看。

第三,“倾听”才有掌控访问过程和结果的基础。倾听的心理活动并非被动地接收信息,主持人的思维要走在受访对象前面,在“倾听”的过程中,一要迅速对信息做出判断——观点、情感;二要对其话语内容走向做出预测——能够“听到发论句,预测后续句”,及时发现并抓住新冒出来的、有意味的话头;三要在瞬间决定自己接应的语言对策——继续追问?就此“打住”?变换角度另辟蹊径?总之,主持人思路要敏捷,随时注意把握谈话的方向、范围和深度,一旦发现善谈者离题,立即用一个具体的问题拉回来;发现关键性的论点,马上加以强调和进一步的开掘。现场紧随倾听发出的追问,似信手拈来,由于抓住了关键点,往往会引来出乎意料的精彩回答。

一位传记作者在《奥普拉·温弗瑞:真实的故事》一书上写道:“一般来说,广播电视的访谈者只是提出问题,却并不认真听回答,他们的心思放在其他事情或下一个新问题上,但奥普拉仔细地倾听客人们的谈话,并且利用谈话的内容把主题步步引向深入,这就是她适应当今时代的风格,由于对观众和嘉宾的生活进程充满关切,由于能同他们进行交流,这种风格大获成功。”[13]无独有偶,美国另一位备受欢迎的谈话高手、现供职于CNN的著名谈话节目主持人拉里·金(Larry King)认为“谈话的头号守则:聆听”,泰德·柯波(Ted Koppel)在美国《时代》周刊撰文说:“拉里会听他的来宾说话,他注意来宾说了些什么。而很少主持人能做到像他那样。”[14]杨澜也说过,她的采访3/4靠严密充分的背景准备,大约有1/4的提问是临时发挥的。

二、精于提问

提问,理所当然是主持人采访提问的基本功。访问就是主持人与受访人之间的谈话过程,而谈话的起始,话题的推进、转换,乃至谈话中的碰撞、深入,受访人精彩的回答,都与主持人的提问息息相关。提问主要起着“引导”和“发掘”的作用,引导谈话的方向,推进谈话的层次,发掘谈话的深度,激发谈话的新意。因此,主持人要精于提问,巧于提问。

1.提问的一般规律

(1)打开局面的第一问。

第一问的目的,毫无疑问就是要在短时间内与访谈对象建立良好关系,消除对方可能有的紧张情绪和陌生感,迅速进入谈话状态。人际关系学说的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地域、民族、年龄、知识、兴趣、观点、理想等相似、相近的因素都会拉近彼此的距离,主持人要善于利用类似性因素的“近因效应”产生互相吸引的亲密感、信赖感,这是让对方迅速接纳自己、调动对方谈话积极性、忘掉镜头或话筒的一个有效方法。所谓“近因效应”,还包括让对方知道你理解他,尊重他,对他和他的专业十分关注有浓厚的兴趣,在进入正题前的“寒暄”中可用具有“接近点”的轻松话题打开局面。此外,直接提起采访对象熟悉的具体情景,在使对方摆脱不利于采访的诸种杂念,迅速进入其熟悉的话题方面也是十分奏效的。

2007年春,《岩松看日本》摄制组在日期间,白岩松专访了80岁高龄被称为“媒体将军”的《读卖新闻》总裁兼主笔渡边恒雄先生,进得门来,白岩松瞥见会见室里摆放的棒球及球棍,于是互相问好之后谈话就从棒球开始,亲切而又轻松的氛围在相差40岁的两位媒体人之间形成——

渡边恒雄:初次见面。

白岩松:您好。非常高兴,能今天听到您的声音。

渡边恒雄:我也感到很荣幸。

白岩松:因为我在先生出版的回忆录当中,封面上就看到了棒球的字眼,今天这个采访地点又有棒球。当然我知道《读卖新闻》就有一支球队。我想请教先生,(对翻译说)他是不是特别喜欢棒球?棒球的最大魅力是什么?

再者,根据不同受访人的性格和心理特点,如一些经常接受采访的人,有一套应付媒体善打“太极拳”的办法,或因种种原因不情愿或勉强接受采访的人,则需要“激将法”,单刀直入提出富于挑战性的问题,常能一下子驱散对方的懈怠、敷衍,击碎得意的模式、假象,或更加激起对方的谈兴。

一次白岩松采访潘虹,潘虹因日程安排过满,十分疲惫,她一边用手拍着脖子,一边不经心说:“随便问吧!”为了调动她的积极性,白岩松提了一个不容随便应付的问题:

过去你与刘晓庆是中国影坛的双星子座,现在她靠经商继续保持知名度,巩俐异军突起,一颗新星冉冉升起。你却是默默的,你打算东山再起呢?还是默认现状?

这个挑战性的问题一下子把怠倦的潘虹激发起来,进入了访谈的状态。

仍以非典时期王志采访北京市代市长王岐山为例,当时王岐山开完发布会紧接着便是《面对面》的采访,王志和他的同仁同步关注着新闻发布会的进程,了解到王岐山在发布会结束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最害怕的问题你们还真没有问到。”于是他们当机立断,就从这个点切入,王岐山甫一坐定,王志迎头第一个问题就是:

今天记者问的所有问题,都不是你最害怕的问题,你最害怕的问题是什么能不能告诉我?

结果,迎难而上、深知“军中无戏言”的王岐山坦诚回答:“最重要的就是污染源的切断。”接下来,两人步步深入、开诚布公地进行了一场当时老百姓特别需要的对话。

(2)适应对方,有的放矢。

主持人说话要看对象,依据访谈对象的素养、习惯选择用语和提问方式,要讲究一些提问策略。对于不善言谈的访谈对象,可采用“问答式”、“介绍式”的谈话方式,问题具体实在,以帮助对方进入生活常态,“拿一个人最亲近的事物作为谈话的开端,绝对能让他充分地开放自己”[15],谈其熟悉的事、有兴趣的事,这样不至于“卡壳”“冷场”,主持人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及时发觉、提炼、导出其人生的精华。事件性、意见性专访多选择善谈者为专访对象,往往采用“讨论式”、“引发式”的谈话方式,具象与抽象相结合,个别与一般相结合,引导受访人做多层次、多侧面的表述。

2006年夏天《东方时空》邀台湾、香港、澳门电视媒体沿北京至拉萨的青藏铁路做专题报道,有一辑是张羽会同东森电视台名主持卢秀芳采访青海塔尔寺一位16岁的小活佛,活佛的日常生活让人们感到神秘,活佛的内心世界更是遥不可及。张卢二人采访时配合很默契,当卢秀芳因为对活佛实在陌生而提问有些“大而无当”,小活佛不知如何作答时,张羽立刻跟上一个十分具体的问题“解围”,而卢秀芳也能于发现自己提问难中“靶心”时,十分敏捷而巧妙地变换提问策略,使采访谈话能够顺畅愉快地进行下去。例如下面几个谈话片断——

卢秀芳:您对外面的世界怎么看?——此问过于开放,成天读经的小活佛难以回答,张羽立刻跟上一个具体问题。

张羽:看电视吗,每天?

活佛:不看。

张羽:电视也不让看。

活佛:不看,就是主要学习。

卢秀芳:比方说对于一些流行歌曲,台湾的歌曲你听过吗?——秀芳转换策略,问题具体化。

活佛:没有。

……

卢秀芳:活佛,你有没有感觉你跟其他人的不同啊?有感觉吗?

活佛:我自己没有感觉。

张羽:你自己没有感觉,那会不会现在经过你的学习,你感觉跟别人是不同的?——再紧追一个设问,打破砂锅问到底!

活佛:没有,我自己就是跟平常人一样吧,学经啊。

张羽:你每天的功课这么紧,玩的时间很少,像您这么一个年纪,在城市里的孩子,他们可能是上学,有同伴娱乐,来享受最先进的时尚,你羡慕不羡慕他们?——小活佛否认差异,于是在设定具体范围的前提下以“对比”来追问,以求探询小活佛的内心。

活佛:我已经习惯了,没有。

卢秀芳: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没有被选为活佛的话,现在的你是什么生活?——当小活佛连连否认与常人存在差异时,不再穷追不舍,而是换个角度,大胆设问,同样可以探知小活佛内心,且有进一步的深度!

活佛:我们家里是农村嘛,我不当活佛,咋说呢,就没有这样的幸福啊,就这样想过。

卢秀芳:觉得现在比较幸福?——原话追问予以强调,并进一步确证。

活佛:对。

卢秀芳:像我们都是一般人,俗人,凡人,都有很多的痛苦,你有没有体会到痛苦的感觉?——幸福到痛苦的反问,将心比心衔接自然,又紧扣“异同”之采访目的,从生活状态感性的异同,到内心状态理性的异同!

活佛:有啊。

卢秀芳:比方说,什么事情让你痛苦?——追问细节

活佛:挨打的时候,挨打的时候就痛苦啊。(指前面谈到的读经读错了要挨师傅的打。)

卢秀芳:那时候您哭吗?——不满足,追问细节表现,还小活佛孩子天性,又回到感性[16]

活佛:打的时候当然哭了。

在上述采访中,采访对象是精神生活及日常起居离我们十分遥远、深居寺院的少年活佛,小活佛本来话就不多,几个险些“山穷水尽”旋即“峰回路转”的回合,让我们跟随两位主持人在尊重、友好、好奇、平和的氛围中,感受到一次真实、有趣的谈话。主持人的亲和力、职业水准和韧性比有些主持人看似滴水不漏,有如排练过的、毫无生气的采访要来得有味道。

(3)具体准确,简明易懂。

一是让受访人明晰,访谈的提问最忌“大而无当”,问得空泛,让对方摸不着头脑,不知从何说起,或者不得要领、漫无边际地聊;但是也排斥只需对方简单、不置可否的封闭式问题。敬一丹从接触采访开始就给自己定了一条采访“忌语”,不问:“你有什么感想?”,同时不说空洞、生硬的“大词儿”,让采访贴近真相和实际,提高专访的效率和质量。二是让受众明晰,要考虑广大受众的接受能力和习惯,尤其面对专家学者,主持人如果偏好专业术语的密集使用,只能拒受众于千里之外,而且还显出主持人的虚荣,实际上真正的专家学者面对大众时是非常懂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重要意义的。

《读卖新闻》过去一直是日本民族保守势力的重镇,一贯支持参拜靖国神社,渡边恒雄也一直是日本鹰派的代表人物。但是,从2005年6月开始,已近暮年的渡边却向保守思潮踩下刹车。他亲自撰写社论批评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下令报社开始为期一年的《明确战争责任》系列报道。他的这种突然的转变在新闻界和整个日本社会引起了巨大的震荡。白岩松专访时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这个问题——

我想知道,今天依然会有很多的人感到好奇。因为在05年6月份之前的时候,更多地感觉到的,不管是您还有《读卖新闻》,可能更多的是具有保守的一些倾向。但是在从05年的6月份开始,您突然开始反对参拜靖国神社,后来又接受了《纽约时报》的采访。现在人们依然好奇,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变,或者您认为是转变吗?

(4)层次分明,控制节奏。

专访中主持人的提问要有一定的逻辑顺序,不可“东扯葫芦西扯瓢”“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提问要有相对的连贯性和层层推进的递进性,才有利于谈话的深入,有利于信息的传递,有利于受众的接受和思考。此外,主持人还要注意交流程度深浅、双方情绪张弛、节奏松紧、时间长短的控制,这样既符合人们收听收看的心理节律,也有助于积极和谐的访谈气氛的运动规律。

白岩松对话《读卖新闻》总裁渡边恒雄,谈话的核心围绕渡边恒雄对历史问题的态度,继“为什么会有转变”这第一个回合之后,陆续展开的是几个递进的层次:劝阻小泉参拜的原因、对靖国神社的看法、另建国家祭祀的场所的主张、对日本民众参拜的看法,最后集中到对战争的反省——

你也曾经劝过小泉首相不要去参拜靖国神社,尤其是不要在8月15号去参拜,但是他每年都去。有人说他去参拜靖国神社,中国、韩国等很多其他的国家会不高兴。但是您是否同时在担心,他会对日本人产生一种您所担心的不好的影响?

先生不仅说反对首相去参拜含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而且说靖国神社本身就是问题。我想知道,您为什么会这么说?

我听说您也劝过安倍首相,说不要去靖国神社参拜了,要是去参拜的话就去鸟渊。这样的话,可以更好地去解决这样的问题,是吗?

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指渡边恒雄一直主张另外建立一个国立追悼设施),它能解决什么问题?您觉得可能性很大吗?

您在《读卖新闻》上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从05年一直到06年,做了一系列叫明确战争责任,我看它现在已经变成了书。您觉得做了一年的工作之后,效果怎么样,你得出了哪些新的思考,或者结论?

我去靖国神社的时候,靖国神社的负责人用书面的方式告诉我,去年去参拜靖国神社超过了500万人,其中年轻人的数量增加得很快,我相信您也知道这样的变化,您的担心,您的思考是什么?

对于很多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他可能会去游就馆,或者去靖国神社。他们因为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面对战争只会考虑胜或者负,对或者错,或者说骄傲的一种情感,或者说伤感的一种告别等等。但是对于您来说,是经历过那样的历史,在您的记忆当中战争是什么,您怎么看待战争?

(5)讲究“入点”与“落点”,不落俗套。

人们早已厌倦了采访中的套话和“小儿科”模式,因为它们既缺少新的信息,又很难深入,无从激起受访人的谈话兴致,很可能使访谈导致流于表面的官话、套话。主持人访问的个性魅力,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开掘上,这种开掘又主要是通过语言传递给对方的,要想在访谈中出现生动活泼、富于新闻价值的东西,主持人必须讲究发问的“切入点”和“落脚点”。主持人要在发问上下点儿功夫,努力做到入点具体生动,能触动对方和受众的心灵;落点限定方向,能引发采访对象的深入思索和肺腑之言。这样的提问往往会引出另辟蹊径、别开生面、触动深情、袒露真心的回答。有时主持人与受访人谈得投机,甚至不用设计问题的“落脚点”,只提个话头,以简洁的语言推心置腹地谈谈自己的感慨,就能引来对方的肺腑之言和深刻见解。

如白岩松采访渡边恒雄时,听到日本“右翼”的喊叫,不是一般地询问“对右翼势力的恐吓抱什么态度”,而是以此为切入点,十分关切地发问,从而引来80岁老人一番肺腑之言——

白岩松:刚才底下大喇叭响的时候,我就很担心,我突然想到过去两年,会不会有一些“右翼”曾经影响过先生的休息。

渡边恒雄:那是有的,比如说威胁信。我曾经收过这样一种威胁信,你的周围的警卫非常严,我们不能去杀你,但是你的孩子,在哪儿工作,每天怎么样去上班,我们都清楚。

因为我今年已经80岁了,我19岁当兵的时候,我就想为什么我的人生19年就要结束了。但是我反而活了80年。所以说我的寿命已经是很长了。所以说右翼来刺我也没有关系,因为我现在抱有用勇气来说话的心态。

白岩松:我最后要说的一句话是我非常非常尊敬您,一方面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同时也是另一个角色也是尊敬您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也是一个做新闻的人。因为我是把先生所做的事情不仅仅当成日本的良心,也当成新闻的良心来看待。

(6)有问有谈,视界融合。

主持人的访问不是排球训练中的“发球机器”,只是一个接一个的“发问”,而主持人却没有对嘉宾回答的反应,弄不好就成了形式上双向交流实质上却是单向的“伪交流”。因此,主持人的专访需要职业感与大众化的平衡点,提问中应当有适时、适情和适量的回应、感慨、议论,让理性与感性水乳交融,嘉宾观点、受众视点、主持人见解三者视界融合,其中当然以嘉宾观点为主体,主持人更多的是起到沟通、质疑、融合的作用,而不是以表达自己的见解为目的。例如安徽卫视《记者档案》栏目,开创期的主持人张蔚采访央视时政记者周建国时,以“谈话聊天”的方式积极参与嘉宾的叙事,饶有兴味地问这问那,细节被她的追问放大,比如她感慨:“时政记者挺像军人的!”这感性的话语比议论更容易引起共鸣和对记者的敬意。又如她代观众发问“和其他记者比,时政记者挺幸运的,去很多国家,工作时间也不长”引出嘉宾回忆从早7点到晚11点几个地点赶采访、一口水没喝一口饭没吃的经历,引导嘉宾讲出多层次的信息。

又如白岩松专访渡边恒雄,两个人谈得很投入,以致受访者反过来向采访者提问,于是关于日本对待二战时期罪行的态度,在中日一老一青两位媒体人之间有一个直言不讳的、诚恳的交流——

白岩松:您曾经说过,应该在日本的内部,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应该对那场战争进行很好的反省,让中国还有韩国等国家去接受。您觉得,日本经历了怎样的反省,是中国和韩国这样的国家能接受的,您的分寸是怎么掌握的?

渡边恒雄:作为您,白岩松先生,作为中国著名的媒介的人士,您觉得,需要日本做哪些事情?

白岩松:我想,我只是作为一个年轻人,发表自己的一个不成熟的看法。可能很多的中国人,因为知道德国在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他采用了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并且得到了其他人的宽恕,我觉得其实大家也在期待,日本同样是在态度上,有了真正对历史这样的认识之后,我觉得一切可能就过去了。

渡边恒雄:我如果本人能当总理大臣的话,当然我没有当上。说这些话也没有用。但是我如果能当总理大臣的话,我会像德国一样,更早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白岩松:其实可能很多的中国人,就希望看到一颗非常真实的心,因为他对过去的这样的行为,已经非常准确地判断,这样于是双方就可以好了,过去的过去了。我们可以一起向前走。

(7)方式多样,灵活变换。

专访中的提问方式多种多样,因人而异,因情况而异,灵活变换,目的只有一个:使访谈顺畅、使访谈深入。常用的提问方式无非是:正问、反问、侧问、追问、设问、迂回问,以及开放式提问、封闭式提问等等,这些方式的综合运用能建立并发展良好的谈话氛围,使谈话变得有兴味、有立体感。

1)正问。最为常用,即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

2005年《新闻调查》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省份的女性观众来信,她们都是在几年前接受了注射隆胸后身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疼痛和硬块,而且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新闻调查》历时一个月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调查,制作了一期《注射隆胸》的节目。柴静采访支持注射隆胸方的专家辽宁省人民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医师高景恒教授,单刀直入地正面提问——

柴静:高教授,您自己也是奥美定[17]的发明人、研制人之一吧?

高景恒:应该是参与,这个材料的发明,是个老材料新应用,我们是打败了乌克兰的专利,这个材料是具有我们国家知识产权的一个创新性的生物材料。

……

柴静:您现在作为研制和研究这个材料的专家,能不能够向消费者承诺这个材料是绝对安全的?

高景恒:绝对安全?我只能说安全,我不能说绝对。

柴静:这两个字的区别是什么?

高景恒:区别是,我要确诊我有生之年,我能活多大岁数我就随诊到多大岁数,我得对人民负责。

高景恒在柴静不容置疑的正面提问下,无法解释他们坚持使用这种在国外90年代就被禁用的材料的原因,就虚张声势所答非所问地王顾左右而言他。

2)侧问。任何事物都不会孤立存在,都有多方面、多层次的联系,侧问即寻找新的、不同的角度,采用“迂回前进”“曲线救国”的方式提问,常能使问题反映得更加全面、客观和深刻。

如白岩松事先了解到渡边恒雄家就在靖国神社附近,提问就从散步切入,得到渡边恒雄很感性同时态度很坚决的回应——

白岩松:我听说你住的家,离靖国神社该很近,您经常会在神社周围去散步,您看到的更多是什么?在散步的时候,面对它的时候,你想到的更多的什么?

渡边恒雄:我的家住在靖国神社的附近,所以我经常带着我病身的妻子,还有我养的狗一起在旁边散步。靖国神社里有一部分区域叫神域,就是狗不能进去的地方,是要拜的地方。像这些的地方,狗不能进去,对我来讲狗更重要。所以狗不能进去,我当然更不愿意进去,我也不想进去。所以我就和妻子,还有狗就不到这样的地方去。并且游就馆从外面可以看到,从外面只要看一眼我就感觉到非常地生气。因为在这里面,摆设着军马军犬等等,他们摆设着好像都是英雄,战争让它合理化,神圣化。所以我看着就非常生气,所以我从来不到这样的地方去。

3)反问。运用逆向思维,突破顺向思维的常规惯例,从对方回答问题的反面提出质疑。反问与追问常难分泾渭,一般指正面提出问题而对方回避或简单带过时,向事实真相逼进的提问方式,能够深入探究,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使问题明朗化或迎刃而解。

在《注射隆胸》中,调查了解到注射材料“奥美定”在人体内一旦分解之后丙烯酰胺是明确的是剧毒物质。于是就“奥美定”在人体内会不会降解的问题,柴静与支持方的高景恒有如下对话——

柴静: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他会不会降解?

高景恒:那你说呢,我说50年以后稳定是瞎说的。我也回答不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柴静:但是这个实践要用几十万人的身体做实践吗

高景恒:医学发展人类要作出贡献,要不医学没有办法发展。

高景恒仍是以攻为守,气势汹汹的架势,柴静十分镇定地用调查的数据以反问的方式反驳了高的虚妄之言。

4)追问。与反问经常胶着在一起,一般是对已经展开的话题发出进一步的细致的,或深一层的跟进式的、短平快的问题,往往是挖掘细节或背后深层原因的简短插话,抓住主要矛盾层层剥笋,引对方做深入剖析,使真相大白。2001年9月,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研究员刘姝威着手写一本名为《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的书,以蓝田股份做案例分析时,发现蓝田股份的会计报表竟然是虚假的。出于一个学者的良知和责任,她以《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为标题,在《金融内参》上发表了一篇质疑蓝田神话的文章,从而引发了轰动全国的“蓝田事件”。一年之间,刘姝威体现了知识分子良知和韧性的一句真话险些给她惹来杀身之祸。2003年春,《新闻调查》播出了王志对刘姝威的专访《与神话较量的人》。王志采访她时蓝田的恶人告状还没有撤诉,而且没有接受采访。为了通过采访还事件本来面目,保证信息的客观、公正,因此王志在采访中有许多反问,以得到刘姝威更深层次的说明——

你对自己的结论深信不疑?

你有没有想到找蓝田核实这些数据?

这样公开蓝田的数据为什么只有你提出来?

为什么你很在意他是怎么得到的(指刊登刘姝威600字文章的保密级的《金融内参》被不享受这个级别待遇的蓝田人看到)?

起诉苏中宾的消息为什么对你有那么大的震动?(指蓝田诬告记者苏中宾之事,苏曾写过揭露蓝田水产市场萧条冷落的报道)

你不喜欢他打电话的方式?(指蓝田老总获取刘姝威家庭电话并直接打电话恐吓威胁)

你作为一个学者,为什么让你的生命陷入另一种状况?

为什么说它是丑闻?(指刘姝威律师说洪湖法院接受蓝田告黑状之举是丑闻)

……

5)设问。常以“假如”打头,“假如再给你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你还会……”,或者在提问的落脚点设计几个答案供对方选择。设问往往是问在对方平时一般不去考虑的方向,突然给定或限定条件,这时的回答会很真实,可以增添谈话的情趣和跌宕。步步为营的设问,还能够使试图掩盖真相的一方露出马脚。

如《注射隆胸》中,对湖北几位反对注射隆胸的著名的三甲医院整形界专家做访问,谈到这种手术的难度时,柴静用设问的办法向专家做细致入微的调查——

武连生:(拿起示意图和一支注射器解释)正常的乳房组织,通常情况下要注射隆胸的话,是要用注射器把这个隆胸材料,通过乳房下皱襞打到乳腺后间隙之间,这个间隙就是通常情况下只有三个毫米左右。

柴静:你是说医生要靠手的感觉去揣摩这三毫米的距离,如果万一不准确呢

武连生:扎深了以后,穿过胸大肌膜就到胸大肌里面去了,扎浅了就到乳腺组织里面去了。(针尖刺穿示意图纸的声音十分刺耳,冲击力很强)

孙家明:他是在盲视下操作,并不一定百分之百的完全能保证。

柴静:你是说就算以你们现在的资质跟技术你们也没有办法保证

孙家明:我们也没有办法保证。

在与支持方高景恒面对面的较量中,柴静又以设问“引蛇出洞”,对方的回答自相矛盾,自己否定自己的逻辑——

柴静:没有这个明确的实验室报告之前,是否应该暂停使用呢?

高景恒:我们讲疼痛,真的疼,假的疼也闹不清楚。你们新闻部门一给我炒作,这么点儿的事扩这么大,没的事给我弄起来了,我有嘴难述啊,我也得小心谨慎啊。

柴静:那您也是认为奥美定应该小心谨慎地使用了?

高景恒:那倒不一定。

不过如果是模式化的、“想当然”的设问,用滥了也会显得虚假浮泛,就成了“套话”。抑或是假设的供选择的答案不符合对方的实际情况,就可能弄巧成拙,对方不愿配合,因此设问一定要合乎逻辑,合乎对方的实际,不可自作聪明、主观武断。

至于开放式提问与封闭式提问,前文已有涉及,所谓“开放式”提问口子开得比较大,问题不具体,如“有何感想”“有什么收获”“事情是怎么回事”等,受访者回答易空泛,要么唱高调,说官样文章,要么滔滔不绝,不着边际,要么嗫嚅木讷,不知所云。即便是很能讲的受访者,主持人也不能把节目异化为课堂,抓住受众注意力及兴趣的“隔断”是必要的,代表受众提出疑问也是主持人的职责。所以主持人一般少用开放式提问,为的是把握好访问的进程与节奏。主持人的访问比较多地采用封闭式提问,但不是让人简单回答“是”与“不是”、“对”或“不对”的没有开掘意义的问题,而是具体、明确,不断跟进、不断深入的连续发问和出其不意的追问。

三、提问的不同风格

是一针见血还是循序渐进,是直截了当还是迂回前进,是绵里藏针还是单刀直入,是注重情绪感受还是理性思考,是轻松攀谈还是刺激质疑……如今的主持人访问已呈现出多种提问风格。不同的提问风格,一方面取决于受访人的差异,这里更多的是主持人对受访人的适应,同一位主持人可能有不同的提问风格;另一方面也可以说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主持人的性格和职业追求。其实,受众公认形成一定风格的主持人,深究他们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的背后,一个共同点,是他们都有较深刻的认识水平。他们可能因各自阅历、性格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最终殊途同归,达到同样的效果,能较好地实现访问的初衷。王志和董倩曾有同一时期任央视《新闻调查》的记者型主持人,制片人会针对他们各自的风格,给他们安排不同的采访对象,栏目也因有色彩对比或互补而更加丰富耐看。

1.绵里藏针

即主持人的提问听起来并不尖锐,态度谦和,但是一个个问题构成了严密的逻辑链条,在表层的“绵软”中指向问题的实质。当遇到某些受访人试图回避矛盾、规避实质性问题,甚至不惜“睁着眼睛说瞎话”时,绵里藏针的主持人于短兵相接之中不动声色,冷静、平和、坚定而有耐心,提问的思维缜密,语调不高,语速平稳,但是,紧紧抓住问题的症结和漏洞,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步步为营,密不透风,问得说谎的对方破绽百出,不攻自破。

央视《新闻调查》2001年7月4日播出了《绛县的经验》,通过对当地农民、村干部的多方调查,揭穿了当时县委一班人搞“农业科技示范县”假典型的丑行,当时他们作假的问题尚未彻底败露,主持人董倩与主管此事的副县长家稳稳也有一番对话,这位副县长可能看董倩年轻,于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信口“忽悠”,如董倩问他农民收入的数字是怎样统计出来的,他言语中流露瞧不起这个学生模样的女记者——

董:您能不能具体地告诉我这个统计是怎么做出来的?

家:因为总共我们是八个乡镇就是几十个村子,而且面积就三千多亩,我们有包乡镇的干部,有包项目的领导,没有准确到像测量小麦产量那样,因为也没有必要把它弄那么准确。

董:不经过精确的统计,怎么能够知道种得好的有多少,种得不好的有多少?

家:因为我们熟悉农村工作的,基本上统计情况都能弄出来。像你吧,你肯定弄不出来,你就要靠一家一户统计,算算、走访户调查。

董:您觉得通过这几种统计方法统计出来的数字可信、可靠吗?

董倩对副县长的轻慢不予计较,连续发出了一个个貌似“请教”,实则“绵里藏针”的问题,暴露出事后被撤职的官员自说自话的混乱逻辑:

董:这两天我们采访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县里组织了很多参观团。

家:县里面没有组织参观团,是他们外边听到以后参观来了。

董:县里是在接待这些参观团,带领他们去这些科技示范点、科技示范园参观什么呢?

家:参观新品种,参观新技术。

董:西红柿、黄瓜、西葫芦,这些蔬菜叫不叫新品种?

家:叫新品种。新品种不一定是昨天农科院研究出来的我们今天种就叫新品种,只要产量、质量符合市场需要,占有份额比较大的这就叫新品种。

又如关于“示范”,董倩以“绵里藏针”的风格穷追不舍,使对方的辩解不攻自破(家稳稳的回答略去):

董:我不知道经过一年的示范县的建设之后,怎么理解示范的含义?

董:无籽西瓜,当时县委、县政府的决定是一下子种植一万亩,这能叫示范吗?

(家:……我跟你说,示范和示范是两个概念。)

董:哪个“示范”和什么“示范”是不一样的?

(家:你说这就有点离题远了。)

董:为什么在进行无籽西瓜推广的时候不进行小面积的试种然后再进行推广?

董:在决定种一万亩示范田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担心:万一种不好怎么办?

2.犀利质疑

采访中善于提出尖锐问题,过去主要表现在外国记者的采访中,这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眼界的开阔、思想的解放,质疑的提问风格也屡屡在我们的节目中出现。拿王志的采访提问来说,质疑精神就是他的标志性风格。王志认为质疑是接近真相的重要方法,他用心在事实与背后之间、常理和悖论之间、表层与深层之间、感觉与理性之间、混沌与逻辑之间,思考和追问“为什么?”,寻找质疑点,因而他的发问常是在人们忽略或绕过之处深中肯綮,直指目标。王志在准备阶段坚持静下心来深入研究,透过现象看本质,常能在一般人以为不是问题之处发出质疑,提出别人意想不到的问题,不仅如此,在访谈中他更是全心投入快速反应,对真相的追索步步进逼,滴水不漏,不放过任何疑点和细节。

相声演员牛群多年来一直有许多不甘寂寞、不同凡响的举动,诸如办个人摄影展览、出任安徽蒙城县挂职副县长……2002年岁末又在政协礼堂召开捐赠发布会,做出了被人们叫做“裸捐”的惊人壮举,一时间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关注,有称赞牛群“好样的”,但也存在不少质疑和争论,其中负面的议论乃至讥讽的背后实则是名人诚信危机的反映。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志专访了牛群。王志的质疑不停留在借社会议论的发问上,为了让能言善辩、左右逢源、熟稔“戏说”、久经“沙场”的牛群口吐真言,王志常常在牛群剖白的过程中出其不意地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如王志就第四个公证(所有的家庭财产全部归妻子所有)存在的漏洞质疑“裸捐”动机:

牛:当时细想,还有钱,那就是家庭财产,家庭财产,我要不划分还是不行,还是不彻底。于是做了第四个公证,所有的家庭财产全部归妻子刘肃所有,两层意思。第一,我不可以,我也没有一分私人的钱往家里搁了,同样作为家里头来说,她再挣的钱也不会二一填作五,属于我的一半,只要属于我,我就得在慈善总会,因为我个人不可以有这个私房钱了,做了四个公证,基本有一个我感觉当中的界定,我认为比较彻底。索性就把第五个公证也做了,来一个生前身后就彻底了,于是才出台了,关于遗体的公证。

王:提的这个问题可能跟第四个公证有关系,意味着如果在今后你做了捐赠之后,你在做生意的过程当中,如果你赔了,别人也无法从你个人财产中间得到赔偿,实际上是一种保护?

这个尖锐的一针见血的质疑,显然来自王志对牛群“裸捐”的认真研究和深入剖析的功夫,发现并提出了这个疑问,在当时的舆论中可谓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对这样拷问灵魂的追问,牛群无法回避,做了一个不尽如人意的回答:

牛:这个问题我没有想到,如果我要赔了的话,假如做生意我要赔了,这个问题确实比较严峻,这个问题提得特别好,我特别感谢,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如果这个如果是事实的话,将会给这个学校特教事业带来损失,会给合作伙伴带去损失,那就是现在我正在做的事,要找专业的高级的管理人员来做这件事情。

那次专访对话中,牛群面对一些刺激性的问题,有时自嘲,有时无奈,有时侃侃而谈,有时面露愠色,有时欲似是而非,却在王志的追问下无从回避,不论怎么回答,都让观众读出了事实或态度的真相。

需要注意的是,犀利质疑的提问风格不应是“为风格而风格”刻意为之的矫情之举,质疑点的发现来自主持人的认识水平,来自生活阅历;质疑的提出需要尊重人、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从一定意义上讲,不论受访人是何种情况,都是在协助主持人完成一次专访,即便是比较尖锐的问题,仍应以平等、耐心、认真的语气询问。2007年当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一炮打响,受到观众热捧,同时也受到一些人置疑,同样是王志在《面对面》专访易中天时,由于一上来几个问题让敏感而倔犟的易中天感到不是那么友好,而且判断比较主观,“挑刺”的倾向性比较明显,如说到易中天的住处称“这是富人住的地方”,“现在你属于有钱人的行列”又是什么“存折上的数字你睡得着吗?”甚至有些“挑衅”的味道,结果引起易中天的不快,在双方的对话中,王志几乎掉到自己挖的“坑”里——

王志:你作为教师现在主要在电视屏幕上,您感到舒适吗?

易中天:说实话吗?

王志:当然。

易中天:有时候舒适,有时候不舒适。

王志:什么时候不舒适?

易中天:碰上了一档无聊的节目,蹩脚的主持人问了一堆八卦问题,当然你们的栏目不是。

质疑易中天完全可以,但是必须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必须客观、公正,何况易中天又是一个十分有个性的人,面对争议他有自己的深思熟虑,像接下来的以网上不同意见一个个提问易中天,他还是很配合的,他也原意有一个就争议与大家交流的机会。看来王志或者栏目一起策划时更多地追求风格和激烈的效果,而忽略了人与人平等的访问基本点。

3.两面提问

两面提问,就是从正反两方面的提问方式,既有正面的使受访人感到舒服、乐于回答的问题,也有挑战性的、出其不意的、让受众觉得可能会让受访人不快或窘迫的反面提问。实际上,这样正反两面的提问交叉进行,十分有利于访谈的深入、全面、客观和真实,不会给人肤浅、作秀或平淡无味的印象。其好处有三,首先,两面提问能够帮助受访人更真切地展示观点和态度,发掘深度;其次,能够补充背景及相关知识,帮助受众扩展视野;第三,访谈中有碰撞,有悬念,节目好听、好看。

2005年年初,国家环保总局通报了2005年度首批因违法开工而被叫停的30个建筑项目。此举,因为国有职能管理部门和国有大型集团公开而直接的冲突,变得更加引人注目。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也由此成为关注中的焦点人物。3月18日,《东方时空》播出了白岩松对潘岳的专访。白岩松采用两面提问的方式,在反面提问中很有特点的,一是借别人之口提出4个疑惑:

白:如果要是在三十家或者四十六家出台之前,转变一种方式比如说更温和一点,或者跟有关的部门沟通更多一点,会更好一点,阻力会更小一点,你会这样去想吗?

潘岳:我觉得看是什么样的病用什么样的药,如果是现在大家都无视于环保,都无视于共赢也无视于老百姓的很强烈的呼声,那么这样的话,可能这样的病可能得要重药。

白岩松:有人说,现在你看这两年,尤其这两年在能源紧张这方面达到了真是巅峰状态了。缺电缺到了非常严重,可是环保局这回一下手,相当部分的比例针对的又是电,我们缺电啊,您怎么看大家这样的看法?

潘岳:缺电是事实,电荒也是事实,如果要是我们坐视不管,见什么就批什么的话,去年就可能要多排五百万吨的二氧化硫和五千三百万吨的工业粉尘。现在我们排放二氧化硫的总量才一千几百万吨,他要多五百万吨,所以我们这么一个大账和小账,这么一个远账和近账,我看都是一目了然的,所以应该把这些告诉公众。

白岩松:接下来还有第三个疑惑,他觉得现在我们治污的成本高于叫停的成本,这不是有点一算账的话,不值吗?

潘岳:治污的成本一定大于建设成本,因为越大的项目对周围的环境、周围的生态和周围的所有的结构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个影响是不可逆的。如果生态发生危机的话,那是几代人都难以修复的,简单说那可能是民族一个不可逆的危机,这一点不是用一个治污成本和上项目的成本能够换算出来的。

白岩松:最后一个疑惑是可能是有很多的官员,他觉得有委屈,你看我是一片好心,因为我觉得穷是最大的污染源,老百姓的饭碗问题要比(污染更重要)。简单来看我也支持环保,但是饭碗更重要啊,可是你现在把我放在了好像我破坏环境,是为了自己政绩,我想不通。您是否听到过这样的说法?

潘岳:这样我觉得应该怪我们,我们没有把真实的国情和家底告诉他们,现在的生产方式和你们的消费方式是顶不住的,是不可持续的,特别是咱们买个高排气量的大房车啊,咱们每个人一套占地面积的豪宅,或者说大家都去洗高耗水的桑拿……我想这种消费方式是肯定不行的,只能走节约型的社会了,资源节约型的社会了,所以这样的话是老百姓不知道我们宣传不够。

某些方面的4个疑惑的提问,是对环保局年初大动作的不满或不解,是负面的反应,主持人不是一般地从正面问这次动作的意义,而是让潘岳直接面对负面的问题,反而使潘岳的回答来得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有力度,从而避免了重复文件上的话,潘岳痛陈不下决心就可能“多排五百万吨二氧化硫”及人们消费方式上的误区,有很大的信息量。

二是后面关于“政治秀”的反面问,则更是直指潘岳个人的政治品德,这里白岩松先是反面问,然后紧接两个正面问,于是我们听到了潘岳掷地有声的坚定信念,潘岳这个新闻人物,这个颇具个性的学者型官员变得立体、丰满起来,离观众更近了:

白岩松:任何一个动静比较大的行动展现在公众面前的时候,总会有不同各种各样的声音,比如说也有种声音说,潘岳环保局来做的环保风暴,是否是一种你的“政治秀”,或者说是觉得审计风暴的影响很大,是在一种环保领域的克隆,你怎么看待这种声音?

潘岳:我们没有克隆,可能我们的共同性在于我们都把我们的执法的过程和结果公之于众。我觉得这个新的一种执法行为,是一种现代的执法行为,得到大家的关注。至于“政治秀”的问题,谁要是拿这种事情来做“政治秀”,那肯定他有病,他是傻子。如果他真是个被人说成是“政治秀”,但关键他的结果,他能够解决我们现在环境的问题,能够使大家重视环保,能够提高全民环保意识,能够推进我们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话,我觉得这个“政治秀”做得值得,我宁可做这么一个带引号的“政治秀”,而且继续做下去!我们希望像这样的“政治秀”能够连台上演,好戏连台。

白岩松:好多熟悉你的人一定知道,说潘岳到哪儿都能弄出动静这肯定是很多朋友常用的一句话。你看在中青报的时候弄出了理念的动静,到国资委国有资产流失在查到质监局来打假,为什么你到哪儿都能弄出动静呢?性格?然后胆量?还是背后的一种理念?还是运气?

潘岳:还是理念。当你有了一个理念支撑你的时候,你肯定会产生一种激情,你这种激情会导致你永远的不苍老、不憔悴,永远的使你充满活力。还是那句老话,我宁愿在必将成功的事业中暂时失败,也不愿意在必然会失败的事业中得到暂时的胜利。

白岩松:因为就像前几年流行的一本书《谁动了我的奶酪》,有很多的部门和单位肯定会觉得是环保局是潘岳动了我的奶酪,担不担心得罪人?

潘岳:我在想,如果这个人要是做成油滑和谨慎的,明哲保身的和不敢承担责任的这种人,我觉得我宁可不要。所以我每次碰到压力阻力,还碰到很多人不理解的时候,我都觉得一个人如果你觉得你把理念、奋斗,能够使你的精神世界非常的丰富,非常的多彩,而且你还终究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我觉得我无怨无悔。

在柴静做的《新闻调查·注射隆胸》当中,因为支持注射隆胸一方提出,对方的反对也是出于利益的目的。柴静并不主观地表达倾向,出于对不同声音的平衡,出于对真相的探究,她不回避几乎已被事实证明错误的一方近乎矫情的反驳,在采访反对注射隆胸的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科主任乔群时做了“两面提问”,既询问反对的理由,又以不同的声音发问,这样做反而使反对的声音更加充分和理智——

柴静:也会有另外一种说法,我曾经看到媒体上说,现在你们这个学术的争论只是利益的争论,比如说协和也好,整形医院也好,你们只是更主张做假体的隆胸,这样的话也许你们代言了另外一部分厂商,另外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只是利益的争端。

乔群:说是有利益之争,我觉得牵强了一点。隆乳手术是相对简单的手术,如果说有利的话,谁做谁都可以得到利润,为什么非要选择一个对人体有伤害的这种材料去做呢?

4.叙事攀谈

有的专访寓提问于叙事之中,在顺情顺势的不断插话中使问题逐步深入,渐入佳境。这要视专访对象的性格、表述能力和特点而定,也与主持人的个性有关。如水均益对梅里尔的采访,听似跟着梅里尔的叙事走,实则是水均益的话头在起着谈话方向和程度的控制作用。水均益设身处地的攀谈,使两人像相见恨晚的朋友一样,让梅里尔十分投入和愉快。下面截取片断,在看似没有波澜的聊天中我们了解到梅里尔在事业上的敬业、执著、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她耐人寻味的积极健康的生活状态:

水均益:在《弦动我心》里,您还学习了拉小提琴,那一定很难。

梅丽尔:是很难,但我做得很好。

水均益:您真了不起。

梅丽尔:但是时间不够。

水均益:您一天拉六个小时。

梅丽尔:练了两个月,每天六小时,没错,但最后我可以拉巴赫的曲子了。

水均益:您之前会拉小提琴吗?

梅丽尔:不会。

水均益:那真是一项大工程。

梅丽尔:是的,但是在很大的岁数还能学点东西也很让人兴奋,因为你总是会觉得学不会了,但是,能够面临新的挑战很不错。

水均益:对我来说,学习拉小提琴简直是个疯狂的想法。

梅丽尔:现在我还想要学学中文呢,因为他们老在我旁边说笑,而我却一点都听不懂,我真想知道他们到底在说些什么。

水均益:您认为学语言,在电影里拉小提琴,而且还去划划艇,这很危险,这些事情对您的表演起到什么样重要的作用?

梅丽尔:是危险,但是很有意思,划划艇非常好玩,我认为学这些只是为了让自己讲述各种女性的故事,而不局限于只会讲在新泽西长大最后有去瓦萨上学那类女性的故事,你懂我的意思吗?我希望能够讲述很多不同类型的故事,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必须将各种元素放到电影中去。

水均益:就这么简单吗,听上去很简单,但实际上很难,尤其对您,我记得,恕我冒昧您在拍《旷狂野之河》的时候已经三十多岁了。

梅丽尔:我学划艇的时候吗?不,我已经四十,四十一二岁。

水均益:这是我现在的年龄,我现在就敢学个网球。

梅丽尔:得了,别像个小孩子,你肯定做得到,而且会爱上它,划划艇非常享受,中国有许多美丽的河流,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划划艇,把小艇放在车上,找条小河,划一划小艇,这种美妙的冥想非常享受。

水均益:所以您学习这些并不是为了演戏,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好奇。

梅丽尔:是的,我对人们的生活很好奇,我现在好奇做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我对当别人的感觉很感兴趣。

水均益:那就拍一部关于记者的戏吧。

梅丽尔:我一直就想拍一部有关记者的电影,我认为这世上最浪漫的故事就是关于克里斯汀·依蒙普尔的故事了。

水均益:我认识她,她是我的朋友,我们曾经在萨拉热窝、巴格达共过事,她现在在伦敦,您想演她吗?带上我,我可以给您在巴格达做向导。我去过那儿两次,一次是在1998年的沙漠之狐军事行动的时候,还有一次是在去年的伊拉克战争的时候。

梅丽尔:真了不起!每次去那里都很危险。

这显然是在有预设的基础上,又充满即兴活力的对话,所以,他们可以从事业谈到家庭,从快乐谈到悲伤,既生动感性又充满知性和深意。当采访结束时,梅里尔情不自禁地表示:

水均益:我的一些同事为我准备您的调查资料的时候说,梅丽尔似乎是一个完美的女人,他们会问,她就没有过苦痛,没经受过挫折吗?我知道在最近的一个采访中,有人问到您母亲的去世,您认为这对您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您说那之后您产生一种紧迫感,您感到紧迫的是什么,为什么?

梅丽尔:我父亲生病很长时间了,过去的一两年里,我的父母亲双双去世,我父亲生病很久了,我一直照顾他,即使最完美的生命,也会有疾病,有死亡,也会有失去,有你无法改变的现实。我感到紧迫的是,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会带我的孩子们来上海的原因,就是想让她们长长见识,因为在美国我们觉得自己与世界其他的地方相隔绝,孤立于世界其他环境以外,我希望她们能出来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经历人生,就是这样。

水均益:同时真是生命给予我们的财富。

梅丽尔:是的,这种想法是世界上所有人的想法,每个人都希望给他们孩子这些,每个人都渴望富有和和平,这是我们都渴望的两件东西,这是我们都在追求的。

水均益:今天的交谈,您教会了我许多东西,帮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影视圈,对好莱坞的一些偏见,我真诚希望您在上海过得愉快。

梅丽尔:我想会的,迄今为止我在这儿过得很愉快,和这里的人交往得很愉快,尤其是你,和你的谈话是我有史以来进行的最长一次谈话。

水均益:谢谢,我会保守这个秘密。

本章小结

本章集中做了主持人访问的讲授,访问作为主持人的职业能力,是所谓记者型主持人的重要特色之一,它立足于主持人节目与主持人传播的特点,要求主持人职业角色与记者职业素质的有机融合,同时它允许而且应当更多地体现出主持人访问的人文关怀及个性魅力。

此外,必须强调的是,访问作为主持人节目形态或主持人职业能力,理所当然会在各种类型的节目中出现,不仅仅是新闻评论类节目所独有,沟通访问能力对于主持人的成长与实践,对于节目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

思考题

1.主持人访问有什么特点?

2.主持人访问有哪些主要类型?它们各有什么侧重?

3.主持人在访问前应做哪些准备?

4.访问过程中的倾听有何重要意义?

5.怎样处理访问“有备而来”与“跟进开掘”的辩证关系?

【注释】

[1]引自:《广播电视词典》,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2]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3]摘自巴丹著:《魅力制造》,北京出版社2006年版。

[4]转引自翁佳:《对面——著名播音员主持人访谈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5]转引自张征:《漫谈新闻采访》,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6]谭芳:《拉里·金:美国电视新闻谈话节目的传奇》,刊于《媒介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研究中心,2004年第7期。

[7]与张越的谈话,1998年5月。

[8]摘自:《白岩松与北大学子机智对答》,来源: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9]引自《“60分钟”的35年神话——访总制片人休伊特》,中国《新闻周刊》。

[10]引自王志2003年9月10日在北京广播学院的讲座。

[11]引自安徽电视台《记者档案》第10期《王志:真诚面对观众》。

[12]巴丹:《魅力制造》,北京出版社2006年版。

[13]参见苗地:《话语的力量——美国电视的夜间谈话与日间谈话节目》,《现代传播》1998年第4期。

[14]〔美〕拉里·金:《妙语12诀》中译本(徐仲秋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

[15]拉里·金著,徐仲秋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

[16]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4日20:51央视《东方时空》。

[17]1999年5月最早引进和代理“英捷尔法勒”的吉林富华公司,组织专家自主研发了同类产品,取名“奥美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