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播客对广电媒体的渗透

论播客对广电媒体的渗透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播客对广电媒体的渗透姚文帅,现就职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策划部评论员组,主要从事策划、后期编辑工作。本文通过对播客和广播电视媒体之间概念和关系的解析,以及播客如何利用其自身优势使自己的个性化内容更为丰富充实,来探讨播客在其个性化道路上的未来方向。2005年,播客已成为网络世界的新潮流,通过手机传送播客文本亦已成为事实。而如今“播客”的检索结果达到300多万项。

论播客对广电媒体的渗透

img152

姚文帅,现就职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策划部评论员组,主要从事策划、后期编辑工作。

2008~2009年在《实话实说》从事策划、采访工作,期间还参与创办直播互动性节目《我的今日之最》。2009年7月底进入评论员组工作,历经一年来所有重大新闻直播事件。参与的多期评论节目入选全国优秀新闻短评名单。

摘 要:作为当下网络传播领域的新现象,播客的迅速发展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和博客一样,播客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当前传统媒体主流核心的电视也在经历着快速“变脸”过程,由一个单向的被动接收节目终端转变为一个集节目编辑、处理和播放于一体的家庭影音娱乐中心,人们获取信息、浏览新闻以及对信息反馈的方式由此发生巨大变化。当前电视业正在进入一个自主、互动和个性化的“播客时代”,这对消费者来说,将来的生活方式不再是单纯的“看电视”而是“玩电视”;不再是“等电视”而是“播电视”。

本文通过对播客和广播电视媒体之间概念和关系的解析,以及播客如何利用其自身优势使自己的个性化内容更为丰富充实,来探讨播客在其个性化道路上的未来方向。同时也要通过对播客的弊端的分析,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播客 广播电视 技术

2005年的“博客大潮”并不能掩盖Web2.0时代的另一种重要传媒形态——播客在中国的闪亮登场和迅速发展。互联网上著名的维基百科全书(Wikipedia)中则把“播客现象”称做是“2006年中国内地网上的新焦点”。从国内第一个播客网站土豆网建立起,在短短一年内,各类播客网站、播客频道纷纷开通,大批播客节目广泛传播,个性的播客队伍日益壮大,中国的互联网世界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播客景观。[1]

然而,作为当前传统媒体主流核心的电视也在经历着快速“变脸”过程,由一个单向的被动接收节目终端转变为一个集节目编辑、处理和播放于一体的家庭影音娱乐中心,人们获取信息、浏览新闻以及对信息反馈的方式由此发生巨大变化。当前电视业正在进入一个自主、互动和个性化的“播客时代”,这对消费者来说,将来的生活方式不再是单纯的“看电视”而是“玩电视”;不再是“等电视”而是“播电视”。换句话说,随着新型电视及各种数码产品的普及,人人都是导演、演员和传播者,而家庭就是一个完整的影音工作室。它让消费者们从被动的“看客”转变成主动的“播客”,这种角色的变化,也意味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新生活形态的出现。这便是将来的“播客”生活。

一、播客的传播现状

(一)播客概述

1.播客的定义。

播客,英文名称为Podcast,牛津英语词典已经将其收录其中,将其定义为:一种能从互联网上下载到个人声音播放器的广播。更形象具体的解释是,播客就是语音博客,凭借RSS2.0技术实现自动订阅和更新的个人可选式数字广播,RSS技术+互联网上的声讯内容+iPod或其他便携式数码声讯播放器这三个要素就构成了播客的实际应用,它已超越音频形式拓展到软件、视频。[2]

2.播客的特点。

播客与其他音频内容传送的区别在于其订阅模式,它使用RSS2.0文件格式传送信息,该技术允许个人进行创建与发布,这种新的传播方式使得人人可以说出他们想说的话。相同的技术亦可用来传送视频文件,在2005年上半年,已经有一些播客软件可以像播放音频一样播放视频了。

简言之,“播客电视”就是打破时间限制、随意播放和编辑自己喜欢的节目的电视,而与“播客电视”对接的最佳产品就是流媒体电视。

(二)播客的成长轨迹

1.播客在国外的发展。

在Web2.0时代的大背景下,以个人为本的理念的盛行,RSS、博客(blog)、维客(wiki)等传媒形态的流行,宽带网络的发展和互联网用户对音视频内容的需求,这些条件使得播客的横空出世成为一种必然。2004年2月12日,英国《卫报》一篇题为《听觉革命:在线广播遍地开花》的文章最早提到播客这一概念。ipod的发明者亚当·科利于2004年8月13日开通了世界第一个播客网站——“每日源代码”(www.dailysourcecode.com),亚当·科利也因此被称为“播客之父”。随后,国外传统的主流媒体包括ABC、CBS、NBC、维亚康姆、BBC、ESPN和《新闻周刊》《商业周刊》《福布斯》财经杂志等媒体大鳄,纷纷为“播客”的服务开疆辟土,在因特网上掀起了一场播客风暴。[3]

作为MP3播放器领导厂商的苹果公司,在其新版iTunes上内置了播客功能,方便用户把播客内容下载到iPod上随身携带收听,更导致了播客在2004年下半年开始在互联网上流行。

2005年,播客已成为网络世界的新潮流,通过手机传送播客文本亦已成为事实。美国权威的商业周刊Bizreport惊呼:播客已在一夜之间成为主流。

根据艾瑞发布的信息,来自eMarketer的数据显示:2006年美国的播客(PodCast)总用户数量会达到1000万,其中活跃用户数量为300万;到2008年时美国的播客总用户数量有2500万,其中活跃用户数量为750万;2010年时美国的播客总用户数量有5600万,其中活跃用户数量1500万。套用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的话,这是他“加入无线电行业以来最热的东西”。[4]

2.播客在中国的发展。

与国外飞速发展的播客网站相比,播客网站在中国的发展,更多的是一种自发的行为。2005年4月,中国第一个播客网——土豆网诞生(www.tudou.com)标志着中国播客的诞生。

与国外不同的是,国外的播客网站大都偏向于支持音频节目,而土豆则专注于视频节目。2006年12月20日新浪网正式宣布推出播客服务,因此也成为第一家推出播客服务的中文门户网站。此后播客的发展势头令人瞠目,根据Google搜索的结果,2004年9月有关播客的搜索结果还不到20个,10月底已暴升至8.57万个。而如今“播客”的检索结果达到300多万项。截至目前已有中国播客网、土豆、优酷、酷六、六间房、Mofile等为代表的几百家知名网站,国内目前播客人数已达几百万。

根据《INTERNET GUIDE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2006年中国播客/视频分享的营收规模达到了0.4亿元,比起2005年的0.19亿元,增长了110.57%,预计2007年将达到0.83亿元,到2008年将达到1.8亿元。以“土豆网”为例,目前这个中国最早的播客网上的视频数已达一千多万个,随着3G手机时代的到来,用户可通过手机连接到互联网,订阅土豆网的节目,在手机上在线收看播客。播客的井喷式发展已经引起了社会各方人士的普遍关注,中国博客的创始人方兴东认为:播客“将成为未来互联网传播的一个发展方向”。[5]

(1)传统广播公司的播客版本。

美国NBC,ABC和英国BBC等传统传媒巨头都很重视这一新事物,开播了播客节目。国内亦出现了一批播客站点,如上海东方广播电台推出了《波歌播客秀》节目,北京文艺台推出了《播客风暴》节目,这些广播公司提供的大部分都是经过编辑的现有电视节目的播客版本以及一些播客格式的特制内容。

(2)专业播客提供商。

提供音乐下载服务的iTunesMusicStore罗列了15000份免费下载的播客内容,从业余人员制作的节目到著名评论员主持的节目片断等,无所不包,用户注册下载的播客内容已经超过了700万。

(3)个人播客。

与博客相似,个人播客也是网友记录生活感悟之作,播客用麦克风、电脑录下自己的音频版日记,然后上传到网上与网友分享。迄今为止,在国内影响较大的有:土豆网、播客中国、播客天下等网站先后推出个人播客服务。[6]

二、广电媒体引用播客的现象

播客很容易让人们拥有自己的网上广播站和电视台,只需要一个麦克风、一个摄像头、一个连接因特网的电脑和一个操作简单的编辑软件,你就可以发布音视频节目,并且能够通过RSS定制自己需要的节目,使用电脑、手机、PDA、MP3、MP4等多种终端收听收看。播客一经推出就受到了许多网民的关注,发展极快。就像听收音机、看电视一样,播客让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每个收听者又可以自主性地选择。

根据美国MACWORLD关于“播客”用户的调查:已收听“播客”的占32%,准备用“播客”的占28%,不感兴趣的占24%,根本不知道“播客”为何物的只占16%。当前,许多世界国际广电媒体网站甚至报刊网站,如美国迪士尼、ABC News、ESPN、美国公众电台(WGBH)、加拿大广播公司(CBC)、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等均已提供播客节目。

(一)广播媒体引用播客

1.播客与传统广播的比较。

播客的兴起,对传统广播而言,无疑是一次重量级的挑战。只要拥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和一个麦克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播客,向全世界播音。

从传播方式上看,传统广播是点对面的传播方式,是一种大众媒体;播客是面对面的传播方式,它既是人际传播又是大众传播。

从传播过程上看,播客与传统广播的关键区别在于,传统广播往往需要台长、策划、主持人、导播等层层把关,制度方面的要求也非常严格。播客上传的节目虽然有播客后台的审核,中间控制的过程也存在“把关人”的角色,但是它的“把关”标准相对传统广播要宽松得多。

从传播内容上看,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大众媒体力求通俗平易,因此,所传播的内容大多是娱乐为主的,而不是消息性的,不同的是,因为门槛的不同,播客传播的内容丰富多彩,如登主持人的大发牢骚、针砭时弊等太过激的个人言论大多是不会出现在传统广播里的,这样一来,播客就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收听或收看没有“避讳”和“封杀”的内容的需要。[7]

2.播客在广播媒体中的应用。

播客继承了已经发展10年的网络点播方式的逆时性和内容自主选择两大特性。网络点播和在线广播已经被主流广播广泛运用,并成为传统广播不可或缺的传播方式之一。

根据摩根·斯坦利2006年4月发表的互联网发展报告,用户自创内容(包括RSS,博客,评论,视频、图像、音频等)是推动网络使用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播客应用为用户自创音视频内容进行传播提供了技术平台和网络平台,很多的播客专业网站已经开始提供在线录制服务。基于Web2.0技术创建的社交网站、信息整合和筛选网站、网络电话平台和网络软件应用平台吸引了全世界的年轻人,其中在线视频和个性化电台的关注与流量日渐上升。多渠道的内容分发正在分割已有的受众群,主流广播单向的传播方式的受众到达率日趋下降。播客正创造着一个新的传播方式,使广播传播过程由“一对多”到“多对一”。[8]

在这种网络广播媒体的冲击下,BBC对广播、电视以及新闻提出了新的概念:电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Television而是一种视觉呈现;广播也将撇开Radio的固有名字,而改称为Audio and Music(声音与音乐);新闻也不在是直译的News,而是Journalism(新闻业),引申为人人可以是新闻的主体并参与的实践。由此可见,播客的发展速度以及产生的影响力,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广播传媒格局。

到目前为止,互联网上的播客电台数量已经有数万之多。如今,世界上几乎所有主流媒体的节目都有了播客播出形式。这也暗喻着播客的影响力以及未来的潜力已经得到了老牌媒体的认同。2004年11月,BBC正式开始用播客播出他们著名的历史广播节目“我们的时代”。2004年12月,CBC开始发布技术狂人节目,播客听众的人数持续以每周15%的速度增长。CBC的制作人托德、迈芬指出,播客使该节目的听众从传统听众群中扩展出去,达到了更年轻的人群。而在不远的将来,迈芬希望CBC的播客节目能实现内容的双向流动——普通听众将自己制作的节目提供给CBC。

现在,美国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时代》等都开始涉足播客领域,推出“可以倾听的报纸”,以适应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Publicis Groupe Media首席创新官Rishad Tobaccowala说:“广播业进行数字革命的时间到了。”可以预见,随着越来越多广播电台青睐播客,以往碍于电波强度等限制而无法在其他地区收听的知名广播节目,也将随之通过网络全球化播出。

在中国,广播媒体将播客引入其中的例子也不少。(见表1)

表1 我国传统广播媒体中的播客节目[9]

img153

这次播客的出现,传统广播及其网络电台已经快速跟进,加入到播客阵营。美国一些非营利性广播台已经开始将一些专访、评论和对话节目制作成播客供网友下载,其他传媒公司包括BBC、CNN、NBC、CBS在内的传媒公司都相继开通网络播客频道,提供新闻的播客节目。他们不但把自己的节目放在网上供下载,还通过传统电台播放播客上传的内容。中国传统广播媒体和网络电台、电视台也开始向播客升级。

(二)电视媒体用引用播客

1.播客与传统电视的比较。

由于播客的主流媒体特性,很容易的让人跟目前主流媒体领域的老大——电视相提并论。和传统的电视台相比,播客最鲜明的特点是个性化和可定制化,受众不再是媒体内容的被动接收者和消费者,转而成为媒体内容的选择者,同时也是内容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见表2),正如同播客圈内最鼓舞人心的说法:每一个播客都是一个听众,每一个听众也可以是一个播客。播客消除了媒体和受众的界限。

表2 传统电视节目与播客节目的比较[10]

img154

随着播客时代的到来,使“个人电视台”成为可能,极大地挑战了传统电视媒体。给从事电视媒体的主持人也同样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国内最早的要算《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由于胡戈高超的剪辑技术,让每个人都可以当主持人的愿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只要愿意,会说、爱说、有记者梦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播客主持人,并且,网络播客不会像电视主播那样有严格的相貌和“字正腔圆”的发音标准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只要喜欢这个工作并努力做好就行了,还很时尚很轻松。平时可以随身带着DV机,碰到有趣的事情就记录下来,就可以上网提供图文并茂的、极具现场感和冲击力的播客新闻。

自2004年底播客概念进入中国迄今,在近4年的时间里,各类播客网站、播客频道纷纷开通,大批播客节目广泛传播,个性的播客队伍与日俱增,互联网世界形成了一道引人注目的播客景观。可以想象随着“播客”的平民特征日益浓厚,播客站点逐渐普及,口语化的播音也将逐渐普及,按照这个方式发展下去,在不久的将来,网络播客主持人将形成新的职业空缺,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2.播客在电视媒体中的应用。

电视台的教育节目一直是收视率较低的节目。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固定的播出时间不能迎合不同观众的需要,观众不能多次、任意、无序观看节目。播客教育节目的播出则可以满足观众的个性化需要,观众可以在任何时间点播他所需要的教育节目,还可以反复观看。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大学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教学。一些大学还开设了远程教育专业。远程教学拓宽了教育渠道,缓解了教学资源紧缺,教学需求不能满足的矛盾,同时,又很好的解决了资源共享的问题。[11]

看过浙江卫视《人生AB剧》的观众知道,该栏目在每个故事环节为现场观众提供AB选择,现场观众可以参与节目的发展进程。既表明了观众对事件的态度,也极大调动了观众收视的主动参与性。该栏目在很长的时间里有很好的评价和收视率,但电视观众并不能即时参与其中。

在网络上我们就能很好的实现。我们可以让更多的远程观众参与到我们的节目中来,通过各种互动视听剧进行各种热点、焦点问题的故事演绎和讨论。根据受众的当场反馈,及时调整我们节目即将发展的故事情节,甚至可以作为长期栏目,常年不间断播出,可以是现场演绎也可以是录音、录像后选择播出,并可根据观众反馈来制作后续节目。[12]

因此,播客的出现激发了人们无限的激情和活力,如果没有播客和《一个慢头引发的血案》,胡戈可能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音频技术工;如果没有播客,“后舍男生”也只不过是广州美院两个普普通通的学生;如果没有播客,“妖妃娘娘”也未必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博客正在改变印刷媒体,而播客将改变的是多媒体(音乐、电视、广播、电影等)”。

三、播客对广电媒体的冲击和互补

自从播客出生的那天起,广电媒体就开始面临巨大的挑战,动作快的如BBC等已开始拥抱播客这一新技术了。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能看到网络媒体将广泛采用Pod-casting技术,这昭示着电视节目“可下载、点播式”这一不可逆转的进程。播客的普及、传统媒体的网络化,使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以及新兴网络媒体有可能趋同,那就是它们都成为了网络多媒体公司,其内容和服务同时涵盖文字、音频和视频。媒体网络化,网络媒体化,未来你可能很难严格区分谁是广播公司、谁是电视台。

(一)播客对广播媒体的冲击和补充

1.播客对传统广播的冲击。

传统的广播理论认为:广播是利用无线电技术进行传播的一种大众媒介。它具有“传播迅速、廉价、方便、移动收听”等优点,但由于“线性传播”的传播方式,决定着广播同时还具有“线性收听、可选择性弱,保留性差、过耳即逝”等弱点。

传统广播中传者是媒介组织,传递的内容都是由专业的媒介精英制作的,它的传播平台是一种基于“精英”对“大众”的准“威权平台”。而播客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传播平台形式上的民主特征:即“人人皆为传者”的传播模式,使得网上民主成为可能。任何人只要有一台电脑,一个话筒,和因特网连接,就能制作Podcast,它使得网上多元内容的“聚合”变得更容易。“制作、发布、订制、播放”——播客的整个传播过程比以往任一种广播形式都有可能容纳更多、更广泛的参与者,形式上民主的深度与广度也因此增加。

2.播客对传统广播的补充。

相较于传统广播而言,播客广播具有广播的一切优点,与此同时还弥补了传统广播所有的劣势。播客技术,使得播客广播的进入门槛非常低,只需一个麦克风,一个电脑,连接网络即可,非常廉价;此外,它的传播速度很快,通过网络,世界各地的信息即时可达;它的接收器是MP3类的数字接收设备,具有与“收音机”相相似特点:便携,适合移动收听。[13]

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传统广播“嫁接”播客技术后,则从根本上将听众还原于“自由”状态,每个订阅者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订阅“任何内容”,并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消费这些内容。摆脱了“广播节目时间表”的播客广播,让听众成为最为自由的天使,完美地改造了现有广播,广播进化因此将抵达一个全新时代。

需要补充的是,播客广播是一项新技术,也是一种新的广播传播理念,之所以说,它对广播进化有决定性影响,是因为与以往的技术相比,这项新技术容纳了传统广播的所有优势,并弥补了传统广播的所有劣势,播客技术由此而具有了“向下兼容”的特性。传统广播如何利用这项新技术,繁荣自身是当下广播发展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播客对电视媒体的冲击和补充

1.播客对传统电视的冲击。

播客是网络和传统主流媒体的最佳联姻。播客的强势出场,使得传统电视面临巨大的挑战,美国TiVo公司的成功已在昭示着电视节目“可下载、点播式”这一不可逆转的进程。就像今天文字博客的兴起,使得传统主流媒体特别是平面媒体也不得不引用博客文章一样,将来传统电视台也会被迫与视频博客进行交流,互通有无。

最新的数据显示,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目前已拥有4000万视频,并以每天4万的数量递增,这些视频虽然只有几分钟,但每月能吸引访客1250万人,7000万次浏览量。NBC刚刚在Youtube上开设了NBC频道,专门播出一些电视节目的片花和预告。一次无意的节目《星期六晚上直播》上传给这档并不怎么样的节目带来了惊人的收视率。

同时,影像制作的门槛越来越低,网络摄像头、手机摄像头、游戏虚拟摄像机、普通D V日益普及,每天每个人都在积累越来越多的影像素材,而类似Youtube这样的视频分享网站的出现,进一步推倒了传播渠道的壁垒。[14]

2.播客对传统电视的补充。

我们始终相信网络媒体带给世界的变化是巨大的,也丝毫不怀疑它对电视媒体和人们思想所形成的空前冲击,但这种变化和冲击是建立在整个媒体特性上的,尽管它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podcast这项技术的发展却对电视未来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激发了电视媒体的发展潜能。

播客的发展对传统电视媒体来讲更多的是一种融合状态。基于互联网这个平台,播客的出现解决了“点对点”的传播模式,它更多的是为电视提供了一个交流渠道。如今,东方卫视、湖南卫视、央视六套以及飞机上的一些可视媒体都开展了一系列与播客的合作项目。

从另一个角度上讲,播客为电视媒体解决了节目来源的问题。这里有个前提是这种播客必需的原创的作品。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网上看电视,因而,如今很多电视台都开辟了自己的门户网,将其制作的电视节目放到播客上从而形成了二次传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从根本上达到了他们的传播目的。

与此同时,播客并不是一个纯粹的个人空间,它有一种资源共享的成分在里面,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贴吧社区的模式,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

播客拥有非线性传播、零门槛、节目个性化、不插播广告、节目内容丰富等优势,所以在播客横空出世之初,几乎所有的评论都认为播客携技术之利,借网络之威,挟零门槛之势,将会给垂垂老矣的广播业带来一次“革命”,成为传统广播的一个强有力的挑战者,或者说是一个取代者,因此就有人说“播客将‘杀死’广播明星”。后来,播客们很快意识到播客不仅关乎声讯,同时涵盖视频。有人就认为,正如博客现在正在变革报纸、杂志那样,播客将变革广播、电视;有人甚至把播客的出现看做是继博客之后的第二次互联网革命。[15]

因而,可以看出,播客的出现必将对传统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造成一定的冲击,分切它们的蛋糕,但是这种冲击并不是致命性的,因为播客也是一种机遇。对于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而言,也完全可以利用播客发展自己。就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来说,购买和制作高品质的节目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如果能够拥有播客这样庞大的创作群体,节目内容的问题就有可能迎刃而解,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已有不少广播公司进行了尝试,像BBC电台、CBC电台、波士顿公共电台等都相继开通了“播客”频道,它们通过传统电台播报“播客”上传的内容,并把自己的节目也制成声音文件放在网上供人们下载。所以,未来的播客和电台、电视台,很可能是一种交叉融合发展的形态,谁都不会完全吃掉谁,谁也不能独享市场。

综上所述,播客作为一个新媒体形式,在给传统媒体带来新冲击的同时,也给传统媒体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播客与传统媒体如何完美的融合,还需要时间来考验。

【参考文献】

[1]翟晓瑞.从博客到播客——浅析Web2.0时代新媒体的现状及问题[J].东南传播,2007.7

[2]曹云霞.草根对主流的挑战[J].网络传播,2006.7

[4]方兴东,王俊秀.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5]中国互联网协会.INTERNET GUIDE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EB/OL]http://tech.163.com/special/000915N4/20070105internet100.html2007-01-10

[6]娄辰.播客研究——概念、历史、影响[J].新闻爱好者,2005.10

[7]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一一认识新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罗曼.从博客到博客看大众传播回归人际传播[D].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5

[10]娄辰.播客研究——概念、历史、影响[J].新闻爱好者,2005.10

【注释】

[1]翟晓瑞.从博客到播客——浅析Web2.0时代新媒体的现状及问题:东南传播,2007-7

[2]曹云霞.草根对主流的挑战:网络传播,2006-(7)

[3]韩净.中国播客的传播学分析

[4]方兴东,王俊秀.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5]中国互联网协会.INTERNET GUIDE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EB/OL].http://tech.163.com/special/000915N4/20070105internet100.html,2007-1-10

[6]娄辰.播客研究——概念、历史、影响:新闻爱好者,2005.10

[7]刘瑞生.中国传媒科技,2006.5

[8]曹云霞.草根对主流的挑战:网络传播,2006(7)

[9]姚争,钱维多.播客广播的发展及现状

[10]徐晶晶,黎加厚.播客Podcasting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1]徐晶晶,黎加厚.播客Podcasting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2]李晋林.网络视频节目现状及对策

[13]栾轶玫.从“传统广播”到“播客广播”——广播进化的理论路径

[14]李欣.播客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和互补

[15]程大宇.网络视频,电视媒体的终结者.传媒领袖网,2006-12-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