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科学的保护观

论科学的保护观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科学的保护观——关于南锣鼓巷保护与发展的思考李铁生摘要:通过介绍和分析南锣鼓巷保护与发展的实践展示了挖掘历史文化,保护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文化繁荣与发展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其矛盾与问题表现为旧城的保护任务十分繁重,保护工作更加复杂、更加困难。

科学的保护观——关于南锣鼓巷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李铁生

摘要:通过介绍和分析南锣鼓巷保护与发展的实践展示了挖掘历史文化,保护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文化繁荣与发展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其矛盾与问题表现为旧城的保护任务十分繁重,保护工作更加复杂、更加困难。以北京东城区南锣鼓巷为例,目前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街道历史风貌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三大需求之间的矛盾。解决的经验是确定科学发展战略、积极保护战略、文化兴街战略以及和谐惠民战略。科学编制规划,遵循保护优先的原则,把握重点,稳步实施。详细介绍了项目建设、文化促进在产业发展上的举措和经验。最后,提出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即坚持科学的保护观,文化产业发展不仅要因地制宜还要兼容并举,还需应用生态学理念组织区域文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产业 发展战略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作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交融的南锣鼓巷地区,更是迎来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古都风貌保护发展的一个最佳机遇期。挖掘历史文化,保护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文化繁荣与发展,将成为街道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

一、历史与价值

南锣鼓巷地区东至交道口南大街,西至地安门外大街,南至地安门外大街,北至鼓楼东大街,面积0.8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8万人。在南锣鼓巷地区的中央,南北贯通的是长约786米的南锣鼓巷主街巷。1990年,南锣鼓巷列入北京市政府批准的第一批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

(一)南锣鼓巷是元大都的同龄人

据考证,南锣鼓巷地区与元大都同期建成,至今已有740年的历史。元大都在建造时沿袭了《周礼·考工记》中都城建制的思想:“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在元大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城市格局中,南锣鼓巷是“后市”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元代曾是繁华的商业街。南锣鼓巷得名于南北低、中间高的“罗锅”形地势变化,称之为“罗锅巷”。乾隆十五年(1750年)绘制的《京城全图》改称“锣鼓巷”。

(二)南锣鼓巷是古城民居的活化石

南锣鼓巷地区是目前唯一保存着元代“八亩院”式严谨规整胡同院落肌理的民居区,其架构以南锣鼓巷为轴线,两侧各均匀分布着8条平行胡同,呈“鱼骨状”,即民间所说的“蜈蚣”形。因此,南锣鼓巷也被称为“蜈蚣巷”。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在我市胡同、四合院保护区中,是北京市可考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资源最丰富、品级最高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文化底蕴十分浓厚。

(三)南锣鼓巷是城市历史的活档案

南锣鼓巷地区在元大都初建时,沿用了古代“里坊制”的思想,在元朝以南锣鼓巷为中心线分为昭回坊和靖恭坊,明朝属昭回靖恭坊,清代乾隆年间属镶黄旗管辖的灵中坊,光绪末年至宣统年间属内左三区,民国时期为内五区。南锣鼓巷是历代达官贵人居住之地,历史遗存丰富,名人故居、文化单位集聚,国家级、市级、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有1处、11处、10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历史人文景观,也记载着740年的城市发展。

二、现状与反思

(一)历史上对旧城的冲击

没有元大都,就没有今天的北京城;北京的胡同活着,元大都就活着。元大都从1267年开始兴建,到1285年才全部建成,历时18年之久,建筑规整,气势恢宏。但明朝统治者对元大都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尤其是将元大都的精华——元故宫尽行拆除,以消除前王朝的“王气”,致使当年金铺朱户、丹楹藻绘、辉煌至极的元宫城荡然无存。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京城,仿项羽焚烧阿房宫之举,放火烧了明宫殿。紫禁城中“宫殿悉皆烧尽,惟武英殿岿然独存,内外禁川玉石桥亦宛然无缺。烧屋之燕,蔽天而飞”(《朝鲜李朝实录》)。这应是元大都遭到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破坏,作为元大都后市的南锣鼓巷,也受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冲击。

1957年到“文革”期间,是南锣鼓巷破坏巨大的另一个时期。雄伟壮丽的北京城墙被推倒,城门楼被拆除。政府号召居民将自己的房子腾出来出租或由政府经租,然后是产权上交,私产变为公产,再后来是四合院里居住的人越来越多,房屋失修迅速朽坏。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南锣鼓巷遭受了历史上第二次较大规模的破坏,一批有价值的文物建筑、四合院、胡同墙面被拆毁,元大都的记忆又一次减少了。

人口膨胀带来的影响,是南锣鼓巷面临的第三次较大规模的风貌破坏。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是构成北京旧城风貌的基本元素,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既反映了历史沿革,又展示了社会风情,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居住形式方面的体现。但由于人口的急剧膨胀,南锣鼓巷原来一家一户居住的四合院逐渐演变为多户居住的大杂院,院内私搭乱建严重,加之体制和资金方面的原因,造成大量四合院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四合院的格局不复存在,一些传承老北京文化底蕴的影壁、回廊、砖雕、匾额、楹联、上马石、吻兽、瓦当等等,都受到较严重的破坏。

(二)近现代保护史

南锣鼓巷是北京旧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着旧城在不断延续、变动、发展着的,是城市历史的见证。可以说,北京旧城的保护史,也同样是南锣鼓巷的保护史。纵观民国以来北京旧城的保护史,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50年以前,属于自然保留阶段。这个时期北京旧城最大的改动有三项:一是袁世凯开南海新华门;民国十五年(1926年)开和平门,辟新华街;二是开辟景山前街,拆除了故宫的北上门,把故宫和景山分开,修通了北京旧城东西城之间的交通孔道;三是抗日战争时期于内城东、西城垣南端开建国、复兴两豁口。虽有改动,但古都风貌依旧。当时的南锣鼓巷是处在一个自然发展的原生态阶段,仍保留着元大都完整的棋盘式格局,胡同、四合院风貌依旧,街巷肌理、实物遗存、形态特征和历史信息丰富,是一个自然循环的胡同、四合院系统。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属于抢救性保留阶段。此阶段对北京旧城的保护存在着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是对北京旧城进行改造;另一种是以梁思成、陈占祥为代表的保护北京旧城,另建新市区的城市规划。两种意见针锋相对,最后采纳了前一种意见,于是开始拆牌楼、扩街道,拆除棋盘街、千步廊等等,北京旧城开始遭到破坏,并又随之遭受了“文革”期间的破坏。同样,南锣鼓巷也没有躲过这场变革,但庆幸的是,当时一些重要的历史遗迹得到了抢救性保留。

第三个阶段是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到2003年,属于保护形式多样化阶段。改革开放之初,北京城内有很多装着彩色玻璃的建筑,在北京为了表现中国特色,总要在上面加一个琉璃瓦的绿帽子或者黄帽子,适合的要戴,不适合的也要戴,好像穿洋服戴瓜皮帽一样,总给人一种不完整、没有特点的感觉;90年代初,开始进行大规模城市改造,房地产开发商参与进来,并逐步上升为一种较为“消极”的保护,即为了保护而保护,一些平房四合院地区以“推平头”的方式成片铲平。在此阶段,南锣鼓巷地区的菊儿小区实施了新四合院住宅试点工程,也算是当时旧城改造的一种探索,但因种种原因,三期工程最终只完成了一期。

第四个阶段是2004年到现在,属于积极保护阶段。这一阶段停止了大拆大建的危改模式,开始探索平房区“微循环”渐进式改造模式,并成为古都风貌保护一条新的路径。交道口街道依托“微循环”模式,已改造了80多个院子。目前,在“微循环”经验的基础上,围绕平房院整治,正在探索更多的保护性、渐进式的改造模式。

(三)矛盾与问题

时至今日,北京旧城的保护任务依然十分繁重,保护工作已经变得更加复杂、更加困难。对于当年保护者来说,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安置新来的管理者和居民,而现在北京所要面对的,却首先是胡同、四合院中成千上万的居民和贯穿在其中产业的发展。

北京作为首都,自然聚集了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功能。这些功能多聚焦于历史文化精华地区,旧城保护受到极大的冲击,历史风貌不断丧失,导致城市建设向高容量、高密度发展,城市热岛效应加剧,中心区交通拥堵,规划绿地不断被侵占,人居环境日趋恶化,最终降低了城市整体运行效率,影响了包括首都功能在内的城市各项功能的发挥。城市建设还是始终处于向心的发展模式,产业不断侵蚀着历史文化保护区,四合院中现代市政设施缺乏,取暖、水处理、燃气设施难以引进,居民生活极为不便,其所谓的“保护”,正如有些专家所讲的那样,只能是“消极的不拆而已,时常连最基本的维持也做不到”。

三、实践与思考

(一)南锣鼓巷保护与发展的实践

1.寻找问题根源。目前,南锣鼓巷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街道历史风貌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三大需求之间的矛盾,这也是困扰街道未来发展的历史性课题。如:空间狭小,土地资源有限;市政设施有待完善,居民生活环境亟须改善;历史建筑的失修、商业的推进使整体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贬损等等。

2.确定街区发展战略。一是积极保护战略,将积极保护观融入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三个保护层次中,包括元代城市肌理、街巷格局的完整性和原真性保护,重要历史遗存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二是文化兴街战略,打造文化创意集群,发展文化产业,走“以文兴街”路线;发展文化事业,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发展文化生态,组织多样化文化链。三是和谐惠民战略,将安定和谐、居民幸福提升到社会稳定的高度,坚持执政过程的和谐,坚持建设和谐社区的目标,坚持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民。

3.科学编制规划。街道坚持规划先行之原则,先后与北京大学共同编制了《南锣鼓巷保护与发展》和《交道口街道社区发展规划》,在分析南锣鼓巷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南锣鼓巷的定位是:大都之心——标明了南锣鼓巷作为元大都几何中心的重要区位地标的意义;元生胡同——体现了城市肌理与格局的历史价值;民居风情——蕴含着北京典型传统四合院民居的怀旧情怀;创意空间——展示着传统文化与创意文化的结合与提升。

4.保护优先的原则。街道按照“保护——居住——发展”的次序,将保护原则放在第一位,即在建设中,优先保护胡同、四合院以及历史遗存,保障风貌保护的良好环境,当风貌保护工作与产业发展等经济工作发展冲突时,优先考虑风貌保护工作,确保南锣鼓巷的可持续发展。

5.把握重点,稳步实施。近年来,街道以南锣鼓巷主街巷及其连接胡同50米以内的范围,进行了重点保护性建设与发展。在项目建设方面,2006年投资1000多万元对南锣鼓巷路面进行了仿古地砖的铺装,实施了雨污管线入地工程,2007年推进了牌楼、财神庙、外立面整饬等景观建设工程;在文化促进方面,举办了南锣鼓巷胡同文化节和中外文化创意市集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南锣鼓巷的文化品位;在产业发展上,通过政策引导,形成了以“静吧”为特色、特色店为补充的历史文化休闲街。目前南锣鼓巷街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根据《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资指导目录》中公布的文化创意产业八大类别统计,南锣鼓巷地区共有各类企业236家,其中文化业(包括书画、音响、乐器、广告等)29家,占13%,动漫游戏产业16家,占7%,文化旅游产业(包括四合院住宿、民俗工艺品展卖等)28家,占12%,以摄影、影视产业为主题的酒吧26家,占11%,剧场4家,占2%,个人艺术工作室2家,占1%,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合计占区域商业总数的45%以上,基本形成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态势。中央国家话剧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儿艺每年开展了上百场演出,吸引了周边地区文化业和酒吧服务业的聚集,也拉动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二)对未来南锣鼓巷发展的思考

1.坚持科学的保护观。要处理好南锣鼓巷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成为建设者、管理者、居住者、投资者以及其他关联者的指导思想。科学保护观的要求之一,就是要求南锣鼓巷持续、协调、健康地发展,而不是畸形地突出某一个方面。从这个角度讲,南锣鼓巷万万不能不保护,要跳出传统的“冻结式”保护,实施积极的保护战略,开展有机更新,使南锣鼓巷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实现历史文化、建筑文化的复兴。

2.文化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当前,文化产业正在成为一个新兴的、热门的产业,但如果不加以分析,超出现实基础条件盲目发展,盲目投入,必将以失败告终。能否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南锣鼓巷是在自发基础上、政府加以引导而发展起来的一个产业发展集聚区,是与地域文化相融合的,正因如此,也因地制宜地独具魅力和特色,也就有别于三里屯和什刹海的酒吧,有别于大栅栏和琉璃厂的传统商业和文化。今后的南锣鼓巷,也将继续打造自身特色,形成宜商、宜游、宜居、宜休、宜学、宜娱的品质街区。

3.文化产业发展要兼容并举。现代化、信息化的加快,促进了各种文化的交融,也避免不了各种文化的冲突。目前,南锣鼓巷的产业包括餐饮娱乐、休闲旅游、文化艺术、动漫游戏等产业,既有传统文化,也有现代文明,既有中国文化,也有西方文化,还有各种各样的人群。如何分门别类促进多元文化在南锣鼓巷有机兼容,相互发展促进,是当前和今后街道要继续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也必将关乎南锣鼓巷文化底蕴的挖掘和新文化元素的注入。

4.文化也是一种生态。应用生态学理念组织区域文化的健康发展,利用丰富的文化底蕴,发挥文化的渗透性和凝聚力,促进文化的良性循环,是文化生态的基本内涵。南锣鼓巷具有丰富的生态文化,如不加以积极有效地保护,任意地被破坏,无序地被发展,也将像生态环境一样遭到报复——社会谴责、历史唾骂;如不弘扬积极向上的文化精神,也将会造成社会公德的丧失,不良风气的形成,腐败现象的发生;如不节约、集约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搞好文化生态定位,保护好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必将造成生态文化的缺失。有机更新,循环发展,建设文化资源节约型、友好型生态文化,是今后南锣鼓巷构建高品质文化集聚区的现实选择。

南锣鼓巷的保护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如何把科学的保护观落实到现实工作中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的子子孙孙们,未来将看到什么样的南锣鼓巷,是对我们这代人的真正考验。

作者系东城区交道口街道工委书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