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易经·观卦》的“观”思维

论《易经·观卦》的“观”思维

时间:2022-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诗经》用一“观”字,就把一件心眼并用的事情完全涵盖了。《易经》中的“观”思维正是从感性直观开始,但并未流于感性,而是把直观发展成辩证思维、整体思维、意象思维等。这也是公刘“观其流泉”所用的思维逻辑。整个《观》卦即以此为原则。
论《易经·观卦》的“观”思维_文化的力量

刘鹤丹

一、“观”的含义辨析

“观”不只有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看”这一意义,单是《诗经》中出现的“观”,其意思就有好几种,[1]《尔雅》释“观”之意有三种。[2]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观”为“谛视”。“谛视”道出了“观”之意义的精髓,“观”不是毫无目的泛泛地看,而是倾注了内在精神地看,是聚精会神地看,是要透过万千物象之表面看到其深层次的东西。《诗·大雅·公刘》说:

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

此句的“相”训为“观察”。[3]公刘的“相”和“观”是用心在琢磨,用心在思考。“观其流泉”不是泛泛地浏览山川河流,而是浓缩了公刘或说远古的先祖对水文的理性认识。这些对水的认识隐隐地蓄积着人们对世界和人生的思考。《大雅·公刘》所载,公刘不仅是一位识地理、懂稼穑的领袖,他好像也很有哲人的味道,“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若干年之后,至圣先师孔子站在川上对滔滔不绝的流水发出深沉的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诗经》用一“观”字,就把一件心眼并用的事情完全涵盖了。这个“观”,既能显现公刘站在高岗远眺流泉的走向,即宏观地远视,也可显示公刘用手掬起一捧泉水,细细观察水质,即细微地近视。“观”显示了一个全身心投入的动态过程,是一个由观察起始经过思考进而得出认识的历程。尽管“观”外在表现为目视、细看,但其实质是要透过现象知晓本质。当然,公刘并不是哲学家,他的“观”单单是为了实用的目的,而不是纯粹的哲学思考;但他的“观”已经显示出理性思维,虽然朴素,但日后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正是循着这种思维路径去思考的。

无论《易经》中的观卦,还是《尚书》中的“观省”,[4]无论《诗经》中的“相其阴阳,观其流泉”,还是《论语》中的“观过,斯知仁矣”,[5]无论《孟子》中的“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孟子·尽心上》)还是《老子》中的“观妙”、“观徼”,[6]无论《易传·系辞下》中的“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还是《庄子》中的“观天而不助,成德而不累”(《庄子·在宥》),等等,先秦圣哲的头脑中无不贯穿着“观”的思维方式,由眼到心去凝练着他们的人生智慧。概言之,从眼到心这一思维历程古圣先哲称之为“观”。康德曾说:

无论一种知识以什么方式以及通过什么手段与对象发生关系,它与对象直接发生关系所凭借的以及一切思维当做手段所追求的,就是直观。但直观只是在对象被给予我们时才发生,而这又只是通过对象以某种方式刺激心灵才是可能的。通过我们被对象刺激的方式获得表象的能力(感受性)叫做感性。因此,借助于感性,对象被给予我们,而且唯有感性才给我们提供直观;但直观通过知性被思维,从知性产生出概念。不过,一切思维,无论它是直截了当的(直接的),还是转弯抹角的(间接的),都必须最终与直观,从而在我们这里与感性发生关系,因为对象不能以别的方式被给予我们。[7]

思维从感性直观开始,经过抽象概括才形成概念。所以,在实际生活中概念还要回到感性直观,回到它所抽象概括的对象上去。思维从感性直观开始,又到感性直观结束。《易经》中的“观”思维正是从感性直观开始,但并未流于感性,而是把直观发展成辩证思维、整体思维、意象思维等。“观”思维隐含在这些思维方式中间,如一条若隐若现的丝线将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等串联在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

二、观卦的思维阐释

《诗经》对“观”这一思维过程的理解还局限于诗意的描绘,真正从理性思维角度去定位“观”的是《易经》。《易经》六十四卦中有一卦就是《观》,其经文如下:

《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六二,窥观,利女贞。

六三,观我生,进退。

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观卦,下坤上巽。其卦辞“盥而不荐,有孚颙若”,意指怀着虔诚、严肃的心情观仰祭神的盛大场面。“盥”,《周易集解》引马融注曰:“盥者,进爵灌地,以降神也。”[8]“荐”,《正义》曰:“荐者,谓既灌之后,陈荐笾豆之事。”“盥而不荐”,《王注》曰:“王道之可观者,莫盛乎宗庙。宗庙之可观者,莫盛于盥也。至荐简略,不足复观,故观盥而不观荐也。”[9]上古蒙昧时期,祭祀神灵是整个族群的一件大事,此风俗在殷商时尤盛,“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礼记·表记》),虽然“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礼记·表记》),但直至春秋时期上层统治者仍然认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盥而不荐”,指出祭祀时最重要的是祈祷神的降临,即“盥”,而不是献给神的牺牲,即“荐”。马融说:“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王道可观,在于祭祀。祭祀之盛,莫过初盥降神。”[10]祀神是件大事,其整个过程都要庄严隆重,但观卦卦辞却指出“盥而不荐”,告诉人们勿被祀神的盛大场面所眩惑,而要从中把握最重要之处。后来孔子亦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论语·八佾》)透过观仰祀神,《观》卦传递了这样的思维原则:从事物纷繁的过程中看到它的实质。这也是公刘“观其流泉”所用的思维逻辑。

《观》卦的卦辞以一幅宏大的画面展示了观察、认识事物的总原则,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当然,目光所及之现象林林总总、千变万化,然其本质以人的标准来判断也不外乎真善美与假恶丑。“观”就是要用心看到人世与宇宙的真实,这真实才是善的、美的,才是大吉大利的。整个《观》卦即以此为原则。

《观》卦初爻曰“初六,童观”,若以字面之意义理解,《正义》曰“唯如童稚之子而观之”。[11]通常,幼童观察事物仅看到表面或只看到事物的某一部分,而不能深入事物内部或从整体上认识事物,这是正常的。但对成人来说,若仍以幼童的方式观察事物则是非常不可取的,其结果便是目光短浅与狭隘,虽然胸无大志的“小人”可以“无咎”,但立志高远的“君子”不免有所悔吝。因此,此爻的爻辞是“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若以《彖传》“中”的观念解释此爻,初六处“观”之始,阴柔在下,远离九五刚正之“君”,所观甚浅而无所成。《集解》引王弼曰:“失位处下,最远朝美,无所鉴见,故曰‘童观’。处大观之时而童观,趣顺而已。小人为之,无可咎责;君子为之,鄙吝之道。”王弼训“吝”为“鄙吝”,于义亦通。王弼在《周易略例》中说:“‘观’之为义,以所见为美者也。故近尊为尚,远之为吝。”此爻借助“童观”之象,告诫人们观察世事不要目光浅显。

《观》卦的六二爻辞是:“窥观,利女贞。”闚,通窥,指从门缝向外偷看。从门缝向外观看,固然能获得一些信息甚至秘密,但并不是正常和正确的观察方式,而且不正大光明,《象传》即曰“‘窥观,女贞’,亦可丑也”。虽然此爻“利女贞”,有利于那些受礼制约束而足不出户的女子窥视门外景物,但言外之意对男子是不利的,因为窥视自能不能尽观,免不了狭隘,有如坐井观天。《王注》曰:“处在于内,无所鉴见。体性柔弱,从顺而已。犹有应焉,不为全蒙,所见者狭,故曰‘窥观’。居观得位,柔顺寡见,故曰‘利女贞’,妇人之道也。处‘大观’之时,居中得位,不能大观广鉴,窥观而已,诚‘可丑’也。”[12]对事物的观察应该是多方位的,而不是就门缝或类似门缝的某一限定之点的观察。否则就犹如管中窥豹,时见一斑了。此爻“窥观”之象,指出观察勿管窥蠡测。

《观》卦六三爻辞是:“观我生,进退。”“我生”,《正义》释为“我身所动出”,[13]《程传》谓“动作施为出於己者”。“进退”,指观察时慎重选择进退。《正义》释此爻曰:“三居下体之极,是有可进之时;又居上体之下,复是可退之地。远则不为童观,近则未为观国,居在进退之处,可以自观我之动出也。故时可则进,时不可则退。”此爻指出观察者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所观察之事件,而是能够审时度势,采取适宜自身或进或退的行动。在前两爻观察外物的基础上,此爻强调还要观察自身,达到内外一致,慎择进退。

《观》卦六四爻辞是:“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光”意指国家大治呈现出的光辉景象。“宾”,用如动词,“作宾”。《尚书·周书·微子》云:“修其礼物,作宾于王家。”《程传》释此爻曰:“四既观见人君之德,国家之治,光华盛美,所宜宾于王朝,效其智力,上辅於君,以施泽天下,故云‘利用宾于王’也。古者有贤德之人,则人君实礼之,故士之仕进於王朝则谓之‘宾’。”此爻观察到一个历史事实,即国家前途光明之时,智士贤人常常是君王的座上宾。人生在世,观察到时势之明暗很重要。伊尹于商汤之时便可成为贤相,而比干于商纣之时竟被剜心。生活于春秋乱世的孔子对此思索颇深,《论语》载: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论语·宪问》)

“天下有道则见”,“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不正是“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之意吗?

君子于邦国有道之时出仕确实令人赏心悦目,但于邦国无道之时又如何免祸呢?《观》卦六四爻虽然仅说了光明的一面,但言外之意也可揣测了,因为观察现实的人生就可知晓答案。孔子在这方面无愧于至圣先师,他的观察是深刻的,《论语》载: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论语·公冶长》)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公冶长》)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

若文献记载真实,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那他看到《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之句一定会唏嘘不已,感慨良多。

《观》卦九五爻辞是“观我生,君子无咎”。九五乃至尊之位,既如君临天下一般俯视民众,也似高不可及之北斗,为民众所仰视,所以,君子此时若要无咎,一定要“观我生”,看清自己。看清自己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观内,一是观外。观内,即是内省,自我审察。后世曾子力行此道。《论语》载: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当然,内省非仅限于曾子的“三省”。君子若要无咎,须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如孔子所言: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论语·宪问》)

观外,即是透过别人看自己,《象传》称之为“观民”。《象传》曰:“‘观我生’,观民也。”《集解》引王弼曰:“观我生,自观其道也。为众观之主,当宣文化光于四表。上之化下,犹风之靡草: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君子风著,己乃无咎;欲察己道,当观民也。”《正义》谓“观民以察我道”。[14]《程传》亦云:“我生,出于己者;人君欲观己之施为善否,当观于民。民俗善,则政化善也。王弼云‘观民以察己之道’是也。”考察民风民俗便可知王公大人统治如何,因为民众是以统治者为榜样的。西周时期有采集民间歌谣献给天子之制,大有观“民风”以正“君道”之意。《国语·周语上》记载邵公曰:“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彧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毛诗序》云:“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15]郑玄作《诗谱序》曰:“论功颂德,所以将顺其美;刺过讥失,所以匡救其恶。……文武之德,光熙前绪,以集大命于厥身,遂为天下父母,使民有政有居。其时诗,风有《周南》、《召南》,雅有《鹿鸣》、《文王》之属。”[16]《国风》中确有不少讽诵时弊之作,但仍限于情感的抒发。真正从政治哲学角度阐释“观民”、“正己”思想的是孔子。《论语》载: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子路》)

孔子弟子及其门弟子继承了他的这种思想,如:

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论语·子张》)

《观》卦九五爻辞“观我生”三字虽与九三爻辞同,但意义却大相径庭。“观我生,君子无咎”,其意难以尽述。

《观》卦上九爻辞:“观其生,君子无咎。”大意是人人都观仰君子的行为,他必无咎害。《王注》云:“‘观我生’,自观其道也。‘观其生’,为民所观者也。不在于位,最处上极,高尚其志,为天下所观者也。处天下所观之地,可不慎乎?故君子德见,乃得‘无咎’。‘生’,犹动出也。”[17]《本义》曰:“上九阳刚居尊位之上,虽不当事任,而亦为下所观,故其戒辞略与五同。但以‘我’为‘其’,小有主宾之异耳。”[18]君子在众目睽睽之下没有咎害,是因为他慎重自己的行为。不但大人君子,即使是普通人亦时常被别人观察,因为人类社会是群体社会,一般而言,一个人暴露在公共场合的时间一定比个人独处的时间长,所以人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处于“观其生”的境遇。《论语》载: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论语·泰伯》)

曾子对“观其生”的境遇十分警醒,临终前引《诗》描述了自己在此境遇下的心情和行为准则——“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无咎”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啊!大人君子是世人之楷模,如果他们不慎乎“其生”,民众也就失去了观仰的对象。《论语》载: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论语·八佾》)

《象》传释此爻曰:“‘观其生’,志未平也。”《程传》曰:“不可以不在于位故,安然放意无所事也。”《本义》曰:“言虽不得位,未可忘戒惧也。”[19]君子虽然不处尊位,但仍为人所景仰,其心志不可安逸松懈,才能“无咎”。

三、观的文化意蕴

统观整个《观》卦,以观仰祭祀为喻,引领人们观仰美盛事物,注重自身德行。虽然卦爻辞简短,但其意却深刻幽远。通过七幅图像——“盥而不荐”、“童观”、“窥观”、“观我生”、“观国之光”、“观我生”和“观其生”,《观》卦把对外物的观察和人事的作为自然而然地联系在一起,从中得出某些规律性的认识。人的眼睛所看到的物象千千万万,这些物象有些给人印象深刻,有些给人印象不深刻。而《观》卦就是从中撷取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物象,换言之即典型的物象,将其连缀在一起表情达意。这就是《易经》的“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的思维方式,即用感性直观的形象描述抽象普遍的真理,而不是纯粹的逻辑演绎和理论叙述。不仅《观》卦,其余六十三卦亦运用此种思维方式。《易经》由“观物取象”始至“立象以尽意”止,形成了其独特的意象思维[20]

《易经》中的“象”都是通过观察筛选得来的,是众多编纂者深思熟虑的结晶。《周礼·春官》说:“凡卜筮,既事,则系币以比其命。岁终,则计其占之中否。”这是说,掌管卜筮的人,于每次占卜之后,将所得的兆象和占断之辞记录下来,连同礼神之币,藏于府库,年终将积累的筮辞和卜辞加以统计、整理,看其有多少条已经应验。已经应验的选出来,作为下一次占筮的依据。正是通过观察这些象,《易经》发现了宇宙的根本规律:阴阳的对立统一。阴(--)阳(—)是《易经》的基本符号,如《易传·系辞下》所说:“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阴阳二爻是对天地万物的抽象和模拟,反映了不同事物和属性的对立统一关系,如天与地,男与女,刚与柔,强与弱,上与下,黑与白,雄与雌,等等。

《易经》从眼睛所看到的有形有象的具体实物开始,察知万事万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状态,天地之间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变化的根源就在于阴阳的对立斗争,而对立斗争恰好又把双方结合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创造了永恒的变化。“《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易传·系辞下》)所以,《易经》之观物重在观变,“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易传·系辞上》)。《易传》将形而上之道概括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并对其生成万物多有阐释,如《乾·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坤·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又如:

天地纟因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传·系辞下》)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易传·说卦》)

对天地化生万物的观察,《咸·彖》提出了“观感”之说,其云:

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观天地交感从而化生万物,就可察知万物的实际情况了。“观”的视野真是宏大深邃啊!圣人也正是以天地交感的方式去感知人心,从而天下太平。但《易传》的重心是从“易”中观德,观天地化生万物从未脱离观德之主旨,《系辞下》曰“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系辞上》曰: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圣人于易“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易传·系辞上》)。《观·彖》说:

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人不仅被天所“监观”,[21]圣人亦“观天之神道”,教化自己和百姓,德泽世人。

作者简介:刘鹤丹,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系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

【注释】

[1]《诗经》中出现的“观”字,其意大致有三种,一是“看”,如《鲁颂·泮水》“鲁侯戾止,言观其旂”;二是“多”,如《小雅·采绿》“维鲂及鱮,薄言观者”,此意逐渐消失;三是“观察”、“观赏”,本文重点谈此意。

[2]《尔雅·释诂》:“洋、观、裒、众、那,多也。”《尔雅·释言》:“观、指,示也。”《释宫》:“观谓之阙”。

[3]《尔雅·释诂》解释“相”的一义为“视”,有观察的意味。《诗·大雅·生民》载“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是“相”可训为“观察”的又一例子。《说文》即释“相”为“省视”。

[4]《尚书·周书·酒诰》:“丕惟曰尔克永观省,作稽中德,尔尚克羞馈祀。”

[5]《论语·里仁》:“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6]《老子》第一章:“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7]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1版),《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李秋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页。

[8]李鼎祚:《周易集解》(上),九州出版社2003年,第304页。

[9]《周易正义》,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疏,余培德点校,九州出版社2004年,第228页。

[10]李鼎祚:《周易集解》(上),九州出版社2003年,第304页。

[11]《周易正义》,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疏,余培德点校,九州出版社2004年,第231页。

[12]《周易正义》,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疏,余培德点校,九州出版社2004年,第231页。

[13]《周易正义》,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疏,余培德点校,九州出版社2004年,第232页。

[14]《周易正义》,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疏,余培德点校,九州出版社2004年,第233页。

[15]阮元:《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第一卷,中华书局1980年,第271页。

[16]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页~8页。

[17]《周易正义》,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疏,余培德点校,九州出版社2004年,第233页。

[18]朱熹:《周易本义》,李一忻点校,九州出版社2004年,第56页。

[19]朱熹:《周易本义》,李一忻点校,九州出版社2004年,第229页。

[20]有关《易经》的意象思维可参阅刘鹤丹所写《〈易经〉是否属于原始思维》一文的“《易经》的意象思维”部分,载于《周易研究》2007年第2期,第85-88页。

[21]《诗·大雅·皇矣》:“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