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着重阐述了系统优化规律的基本内容,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这个治国方略被人们简称为科学发展观。这一方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特点,同时也表明了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它向我们提供了思考和解决发展问题带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层次上的科学的战略性的思路和战略性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徐德明 俞巍巍

(浙江工业大学)

摘 要 作者阐述了运动和发展两个哲学范畴的区别,指出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而发展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因此,应当把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区别开来。同时,着重阐述了系统优化规律的基本内容,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关键词 联系 运动 发展 科学发展观

在当今中国,科学发展观这个关键词陡然兴起,在大众传媒,在书刊杂志,在官员讲话中,其使用频率之高,强调力度之大,是空前的。非常自然,哲学工作者会提出下列问题,并展开思辨:

当今中国,科学发展观是从什么角度、什么范围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即世界观宇宙观、历史观)和方法论是什么?

与此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笔者试图以一孔之见,求教同行。

一、当今中国,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根据当今中华民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的理性的、战略性的选择。这样的定位必定会向发展的理论思辨和发展的系统工程两大方向延伸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十六届三中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治国方略。这个治国方略被人们简称为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第一,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体制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第三,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第四,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要准确把握这个科学发展观,必须注意下列三点:

第一,科学性。科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知识体系,它要回答的问题是:对象是什么?为什么?主体做什么?怎么做?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民族对发展是什么、为什么这类问题的丰富知识和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是建立在中华民族对发展问题的实际运作的丰富经验和深刻教训基础上的。因此,它具有科学的属性,是理性的。

第二,操作性。它的侧重面,不是回答发展是什么、为什么,即回答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必然。它提出的命题不是事实命题,而是价值命题。它的侧重面,是回答做什么、怎么做、做成什么样子。它是慎重的价值选择,坚定的价值导向。它的关键词是“坚持”,是“统筹”。因此,它具有价值的属性,具有合目的性。

第三,它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属性)意义。它是一种治国方略,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追求发展的战略思想。这种战略思想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关键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治国方略在表述时采用的是“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等哲学范畴。这一方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特点,同时也表明了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它向我们提供了思考和解决发展问题带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层次上的科学的战略性的思路和战略性的原则。

将上述三点结合起来,就可以明了科学发展观的定位,即它从什么角度和什么范围内提出和把握发展问题。明乎此,我们可以乐观预测:它必定会向关于发展的理论思辨和关于发展的系统工程两大方向延伸。

首先,它必定向关于发展的系统工程延伸。作为治国方略的科学发展观,它不会、也不能停留在观念层次上,它必须内化到各级干部、全体党员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实践理念中,它必须外化为社会组织、体制和机制,外化为社会活动的制度和规范,外化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这个系统工程是异常艰巨、异常复杂的,当然也是非常伟大的。

其次,它必定向关于发展的理论思辨延伸。作为价值命题的科学发展观,它不会、也不能停留在操作层面上,它必须进一步追寻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必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将会以发展问题为主题协同攻关。

哲学思辨也将以发展为主题展开它的思维空间。从哲学意义上讲到底什么是发展?发展和运动、联系是什么关系?发展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吗?到底什么是社会人类发展?社会发展必要而充分的条件是什么?

哲学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国务活动家、社会管理工作者,都将以发展为主题,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结成联盟,竞显风流。

二、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之一,是科学的宇宙观。科学的宇宙观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运动着的,而发展则是联系和运动的特殊状态和趋势,即前进的、向上的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现代科学技术的一切成就都证明: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即普遍联系着的。看起来毫无关系的不同事物、现象、过程、要素通过大量的中介联系起来,构成统一的物质世界。

现代科学技术的一切成就也证明: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是运动着的,没有不运动的事物。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整个物质世界的运动。“运动和物质本身一样,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的。”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

现代科学技术的一切成就又证明:发展是事物前进的、向上的运动,发展是事物联系和运动的特殊状态和趋势。这种状态和趋势在宇宙空间称为天体演化,在生命世界称为进化,在人类社会称为进步。由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到化学运动、生命运动,到社会运动,经历了极为漫长的发展历程。

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为我们描述了下述发展链条:

l.我们已经观察到宇宙产生于150亿年前,由数十亿星群组成,各星球生生不灭;永无休止;

2.太阳系形成于46亿年前,故地球也存在了46亿年;

3.地球生命出现于35亿年前;

4.真核细胞出现于14亿年前;

5.多细胞有机体出现于8亿年前;

6.坚硬(如牙齿)生命体出现于6亿年前,以化石的形式留存下来,叫古生物;

7.脊索动物出现于5.5亿年前;

8.陆生植物(有根茎叶)出现于4.5亿年前,蜘蛛、昆虫紧随植物而陆生;

9.某些鱼类(脊索动物)转移到陆地,但必须返回水中产卵,约3.7亿年前;

10.恐龙、带壳的卵生陆地爬行动物,出现于3亿年前;

11.卵生哺乳动物出现于2.2亿年前;

12.有胎盘的哺乳动物出现于1亿年前,进化优势明显;

13.灵长目出现于7000万年前,人类所属群种;6500万年前,恐龙消失;

14.猿猴出现于4000万年前;

15.古猿出现于3000万年前;

16.类人猿出现于500万年前,能双脚直立行走;

17.人科南方古猿出现于300万年前;

18.能人出现于200万年前,能制造石工具,石斧、石刀狩猎、切割;

19.直立人出现于160万年前,走出非洲,直达亚洲;

20.火的发现和使用,在50万年前。60万年前,地球进入冰河期,推动所有的生命形成新的适应方式。

具有实证意义的科学技术最新成果证明,只有太阳系中的地球才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产生了人类社会,才形成适于人类生存的家园,其他星系是否有智慧的高级生命,还只停留在科学探索和科学假设阶段。具有实证意义的科学技术最新成果探明,生命的产生和进化是有条件的,尤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是极为苛刻的,迄今为止,在茫茫宇宙中搜寻,尚未发现类似地球的生存条件。人类幸福地生活在宇宙的绿洲之中,但仍然是孤独地生存着。

科学的结论是:联系是普遍的、运动是永恒的,而发展则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断揭示发展链条的相对性、条件性,从而深入揭示发展的奥秘,一直是科学家孜孜以求的事业。

三、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之二,是科学的历史观。对20世纪发生的重大事件的研究与反思,丰富了新的历史发展观:人类自身自发的活动完全有可能导致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中断甚至毁灭,必须也有可能调整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追求人类和平和可持续发展

科学的历史观诞生于19世纪中叶,又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的第一生产力,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革命必然导致生产力的变革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变革推动上层建筑(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的变革。

人类社会20世纪的伟大实践推动了科学历史观的发展。

人类社会在20世纪发生了下列几大事件,促使人们反思:

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秘密恐怖组织“黑手党”成员普林西晋等人刺杀,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7000多万人直接参加作战,世界75%的人口被拖入战争,战死约1000万人,受伤2000万人。1918年11月11日,德国正式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第二,第一次世界革命高潮。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灾难最后都转嫁到各国人民头上,世界性的革命高潮到来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并取得胜利。随后相继爆发了土耳其民族主义起义、阿拉伯中东的民族主义起义、北非的民族主义起义、波斯的民族主义起义、印度的民族主义运动和中国五四运动。

第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不宣而战,30万军队向埃塞俄比亚发动了大举进攻;1939年9月1日,德国发动了对波兰的进攻;1940年5月13日,德国发动了对法国的进攻;1940年9月10日,德国发动了对英国的大规模空中袭击;1941年6月22日,德国向苏联发动了全线攻击;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二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达61个,在40个国家领土上进行,现役军人达1.1亿人,全世界3/4的人口卷入,死亡人数估计5000万人,仅苏军阵亡人数就有860多万人。德军在苏德战场阵亡600多万人,被俘200多万人。日本遭受美国两颗原子弹的袭击,昭示高新技术在战争中应用的严重后果。德、意、日相继于1943年9月3日、1945年5月9日、1945年9月12日无条件投降。

第四,第二次世界革命高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反法西斯战争的彻底胜利结束,反法西斯战争推动了第二次世界革命高潮的到来。首先是中国革命的胜利,其次是亚非拉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宣告西方列强长期经营的殖民主义体系土崩瓦解。

第五,新的科学技术革命。

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空间技术等高新技术为标志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理论为思维工具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迅速兴起,至今方兴未艾。

第六,全人类面临共同的复杂难题。

人口的膨胀、资源的消耗、环境的破坏、高科技战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这些威胁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是人类发展史上新的复杂难题。

上述六大事件必然引起人们对人类社会的命运和发展前景进行反思和前瞻。

第一,第三次世界大战如果爆发会不会出现双方同归于尽的严重后果,如果出现这种后果,就不仅意味某个国家、某个民族发展的中断,而且意味着整个人类由于自身的原因而导致毁灭。这种忧患意识导致了对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的发展逻辑的质疑,激发了建立维护世界和平体制和机制的追求。

第二,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是光明的前景或者是灭顶之灾?自我促成和自我否定思维相互博弈的结果,导致了对科学技术革命、对社会发展皆是正面作用的绝对化观念的质疑,激发了对科技成果进行社会价值评估和运用管理的追求。要舞好现代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是个大挑战。

第三,全人类面临的复杂难题的严峻挑战,导致了对大自然被人类活动的重创是否具有无限修复能力的质疑,激发了协调自然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追求。

新的社会历史发展观的基本观点:人类自身的、自发的活动完全有可能导致社会发展过程的中断甚至毁灭。必须也有可能自觉调整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追求全人类和平和可持续发展。

罗马俱乐部前主席佩切伊指出:“人类抉择的责任和使命如此之大,因为人类已奔向灾难的道路。必须找到办法使它停止前进,改变方向。”

四、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基础:系统优化思想。系统优化思想不仅能解读发展是什么、为什么,还能提供为了发展必须做什么、怎么做的基本思路

马克思曾指出说:“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能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存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人类提出追求和平和可持续发展伟大历史任务,不仅是非常必要而且是能够解决的,因为解决这个伟大历史任务的物质条件至少是在生存过程中,这就是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为和平和可持续发展不断提供在技术上的物质条件;同样重要的是,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人们思维方法上的变革,产生了系统优化的思想方法,为和平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先进的思维工具。

系统优化的思维方式是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理论等现代横断科学基础上产生的新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或存在于更大的系统之中;“系统就是具有动态学联系的元素的内在统一体”;事物发展的本质就是系统优化。这种思维方式:

1.强调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来观察事物并致力于解决复杂难题;

2.强调对事物的研究必须从它的要素、结构、功能、联系方式、历史发展进行综合的考察;

3.强调对事物的研究必须从它的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揭示其整体特征和运动规律;

4.强调对问题的解决必须对质与量、线性非线性、随机与非随机的复杂关系进行有效的处理;

5.强调尽量采用各种数学语言和数学工具使问题得到定量的尽可能精确的表述;

6.强调根据需要和可能为系统确定最优目标,并在动态中协调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使各部分的功能和目标服从整体的目标和功能优化,从而提出设计、实施、管理、执行的最优方案;

7.强调解决实际问题不仅要着眼于物质和能量,更要着眼于信息流(因为信息流调节着人流和物流的数量、方向、速度和目标),应尽量把实际问题变换为信息形式加以处理。

8.强调人作为思维主体、价值主体和实践主体,利用人-机系统有效处理和解决许多变量、许多约束条件和计量极为庞大的大系统的复杂难题。

系统优化的思维方式是“时代的精华”、“文明的活的灵魂”。

第一,它植根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土壤之中,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推动的思维方式变革的丰硕成果。

第二,它有助于正确解读发展的本质和机制,即发展是什么、为什么?

第三,它有助于正确解决为了可持续发展,应当做什么、怎么做?

第四,更有独特意义的是,系统优化的思维方式,直接推动人们正确理解和处理人类活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

我们可以有信心地预测:在系统优化思维方式的引导下,人类社会将自觉地面对复杂的难题和严峻的挑战,最终将找到一条对全社会实施整体性管理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全人类的组织体制和机制,构建进步人类共享价值体系,从而走向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们更有信心地预测:建立在科学的宇宙观和历史观理论基础上的中华民族,自觉应用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自觉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实施整体管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组织体制和机制,一定能建成小康社会,一定能为全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论文集》中文版第20卷65页,人民出版社.

[2]佩切伊《世界的未来——关于未来的问题的一百页》第3页,前言,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85年版转自《真善协同论——走向21世纪的科学技术的伦理道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7月第l版,第305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