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传媒企业上市融资缺陷问题研究

我国传媒企业上市融资缺陷问题研究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传媒企业上市融资缺陷问题研究_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我国传媒企业上市融资缺陷问题研究[1]王松茂传媒企业上市融资可以借助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和产权功能改善企业的融资结构、优化企业自我更新的机制、改进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整合传媒企业。规模性融资缺陷限制了我国传媒产业充分利用黄金战略机遇期实现加速发展的空间。

我国传媒企业上市融资缺陷问题研究[1]

王松茂

【摘要】传媒企业上市融资可以借助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和产权功能改善企业的融资结构、优化企业自我更新的机制、改进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整合传媒企业。本文总结了我国传媒企业自上市融资之始就始终困扰企业的规模性、结构性、形态性和功能性缺陷,阐释了这些融资缺陷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从制度体系建构的角度提出了缓解和解决这些融资缺陷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传媒企业 资本市场 融资缺陷

现代资本市场已日益成为一个多层次、多品种、多结构的资源配置体系,资本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可以帮助企业优化融资结构、拓宽融资渠道,按照融资成本和风险进行融资决策,满足企业高成长而内生的投资需求,加速规模化和国际化进程,在实现融资功能的同时,借助于资本市场的制度规范和制约机制,上市公司能够实施规范改制、完善治理结构并激发活力,加速进入成熟健全的发展轨道;通过并购及资本市场的多层次融资功能,运用股权回购、兼并收购、清算等方式,可以帮助上市公司形成自我更新的优化机制,为企业重组、股权流动、多元融资、资产组合等提供必要的条件,实现资本增值。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始于1981年,1984年7月开始股票发行试点,到1990年底,全国共发行股票45.9亿元人民币。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资本市场无论是从制度规范,还是市场规模市值成长都实现了历史跨越。资本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交易日趋活跃,市场功能逐步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截至2008年6月,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1577家,比1990年增长了150倍,总市值达到201271亿元人民币,比1990年的12.3亿元人民币增长了16000倍。

现代传媒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由于我国庞大的传媒消费人口、消费需求和产业升级所带来的产业发展机遇,传媒业迎来了产业扩张的历史契机。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我国传媒产业借力资本市场探索产业扩张之路也在不断拓宽。在我国股票试点10年之后,1994年,上海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这是我国第一家上市的传媒行业上市公司。中国证监会在2001年5月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将传播与文化产业定为上市公司13个基本产业门类之一,其下含出版、音像、广播电影电视、艺术、信息传播服务5个大项。这个行业分类指引对于传播文化业究竟是不是产业、能否上市等问题给予了明确回答,对推动中国传媒业的产业化、推动传媒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具有积极意义,传媒企业上市融资由此具备了基本的政策依据。但在我国资本市场的超常规发展的同时,传媒产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步伐并没有与之同步,我国2007年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4811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1.9%,[2]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1577家,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收入已占GDP总量的38.3%,但其中传媒类上市公司37家,剔除造纸等外围产业24家,传媒核心业务上市公司仅13家,2007年传媒类上市公司的收入仅占行业总产值的3.5%。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传媒产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步伐不仅远远滞后于资本市场扩张的速度,而且滞后于传媒产业发展的速度。传媒产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首要目的是融资,本文试图通过传媒企业上市融资问题探讨传媒产业进入资本市场的约束因素尤其是约束传媒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制度性因素,以求探索加速传媒企业市场化、证券化进程的对策。

1 我国传媒企业上市融资的缺陷分析

自1994年开始,我国陆续有传媒类上市公司登陆资本市场,传媒类上市公司经历了传媒类上市公司产业代表性增强,从区域性、边缘性媒体逐步过渡到主流媒体、强势媒体,上市方式从早期主导的借壳上市转换为近期的IPO方式,上市地点从国内扩展到境外甚至国外,上市模式从分拆上市过渡到整体上市等积极的变化,表明我国传媒产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深度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传媒类上市公司的融资规模相比,与传媒产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和资本市场为传媒产业发展提供的可能性相比,与传媒类上市公司受投资者的欢迎程度相比,目前传媒产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仍然存在着诸多缺陷,这些缺陷制约着我国传媒的产业化进程和扩张速度。

1.1 产业规模性融资缺陷

资本市场的首要功能就是融资功能。融资规模直接反映出一个产业发展与资本市场的关联度,间接反映出资本市场传导产业政策的效果与力度。2007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48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6%,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而在融资规模方面,传媒上市公司的融资规模在资本市场融资总量中的比重远远低于传媒产业在GDP中的比重。2007年是上市公司IPO和再融资规模最大的一年,A股上市公司通过包括公开增发、定向增发、配股、公司债、分离债、可转债等方式实现再融资3538.73亿元人民币,A股IPO募资达4466.94亿元人民币,[3]但仅仅两家传媒上市公司实现IPO,其中出版传媒融资64950万元人民币,粤传媒融资72430万元人民币,占IPO融资规模总量的0.3%,仅占融资总量的0.17%。这种规模性融资缺陷不仅出现在2007年一年,传媒产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规模有限的问题始终存在,我国传媒类13家上市公司的数量和市值,始终无法与传媒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相匹配。

规模性融资缺陷限制了我国传媒产业充分利用黄金战略机遇期实现加速发展的空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1年8月20日中办17号文件《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以后,我国陆续出台了若干推动传媒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逐步放宽了国有资本对传媒产业投资的限制;2005年出台《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规定》以后,我国逐步放宽了社会资本和外资投资传媒产业的限制;2006年9月13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明确要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这一融资渠道,支持传媒企业增强自身竞争能力成为传媒企业的可行之路。而传媒产业融资规模阻碍了传媒产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企业扩张的速度,资本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传导传媒产业政策的功能。

此外,融资规模约束了传媒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型。传媒产业在经历十余年的快速扩张以后,已经进入平稳发展期,规模经济的特征日益明显,成为一个具有较高必要资本壁垒的行业,产业发展动力逐渐从市场扩张驱动转变为组织变革驱动。在传媒产业总体规模相对稳定的条件下,企业规模扩张成为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在融资规模和制度约束的条件下,传媒企业规模扩张所必需的资产重组的交易需求无法在融资规模的约束中求得突破,抑制了传媒企业融资和资产整合的需求。

1.2 产业结构性融资缺陷

传媒产业进入资本市场在实现融资功能的同时,可以借助资本市场的选择和甄别机制,支持优质传媒企业通过融资做大做强,实现市场择优配置资源的功能。在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效应时,盈利能力强、成长性高的传媒企业应该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和更高的融资额度。

在已有的传媒类上市公司中,上市公司的行业构成与传媒产业的成长性并不完全匹配。我国目前传媒类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电视、图书出版、报纸、广告等行业,也就是传统媒体占据了大部分的上市额度。而在传媒产业的构成中,传统媒体由于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成长性逐渐趋弱,传媒产业的结构尤其是产值结构出现了显著的变化。传统的传媒行业,如图书出版、电视广告、报纸发行等降幅较大,2007年传统媒体产值占传媒产业的比重已经下降到71.93%,并在继续遭受侵蚀。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新媒体的自身技术和产业优势,新媒体业务产值呈快速上升趋势,2007年移动媒体总收入达到1053亿元人民币,网络媒体总收入为297亿元人民币,两项相加总和达1350亿元人民币,占中国传媒产业总产值的1/4,占比达28.07%。目前我国成长性最好的传媒类公司主要集中在互联网、手机媒体、户外数字媒体和数字电视等新媒体领域,但大量的新媒体企业基本上都选择在国外上市,很难涉足沪深证券市场。

在已上市的各类传统传媒企业中,早期的上市公司也基本上归属于边缘性、区域性的传统媒体,各个领域的主流媒体和主导企业上市融资的比重偏小,即使申请上市融资,也只是传媒集团旗下分拆的小部分经营性资产,强势企业通过上市融资以扩张资源控制力,形成更大优势和更多利润的产业成长机制并没有形成。同时,传媒类上市公司的区域分布没有反映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区域化特征,虽然我国传媒产业较发达的区域目前均有上市公司,但并不能反映传媒产业的区域化发展特征,更不能反映传媒产业区域间的资源配置,资本市场配置传媒产业区域间资源协作和集中的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

由于在传媒类上市公司的行业构成、企业规模构成和区域构成上的失衡,资本市场助推传媒产业发展的资源配置功能难免要打折扣,这样不仅无法吸引追求长期稳定回报的投资者进入,而且也很难发挥引导资金流向、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在资本市场融资规模有限的条件下,资本市场无法为传媒产业中最需要资本同时又有投资回报作保障的企业提供充分的融资机会,而进行股权融资的传媒类企业公司则缺乏稳定的投资回报和成长空间,也无从反映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1.3 产业形态性融资缺陷

在文化产业中,传媒产业是其中产业链最完整、市场化程度最高、产业属性最强的一个代表性产业。完整的传媒产业形态包括内容生产、内容传播以及由此衍生的内容市场的注意力开发。在传媒产业的生产形态中,决定产业化程度和产业发展质量的关键在于内容生产的质量与影响力。因此,从产业形态的角度,传媒产业上市融资的重点应该是内容产品生产开发、传播领域。

从我国的传媒类上市公司行业构成来看,37家上市公司中,造纸、设备制造等外围产业占24家,占比高达65%,涉足传媒产业相关业务的仅有13家,这些公司除少部分从事收费业务以外,多集中于印刷相关业务、广告业务、出版发行以及房地产,属于媒体的经营性资产,而且在这些经营性资产中,一部分是核心业务(采编、广告、发行、节目制作与传输等)所必需的资产,但大部分被非核心业务所占用,经营范围包括娱乐健康、五金家电、百货、服装、针织品、工艺术品、食品、金属材料、办公用品、装潢材料、房地产经营开发、室内外装修物业管理、出租汽车公司等。虽然这种现象与传媒企业上市初期多数属买壳上市,或通过业务重组向传媒主业转型有关,但也有传媒类上市公司产业形态不完整的原因,导致不少传媒企业实施脱离传媒产业根基的多元化扩张,结果不仅没有收到规模经营的效果,反而陷入多元化的陷阱,累及主业的发展,祸及传媒类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不突出,核心资产质量不高,赢利能力普遍不高,资金利用效率低下。

即使在传媒产业核心业务中,虽然大多数传媒业上市公司所依托的传媒集团都拥有庞大的资产规模、完整的产业链、成熟的业务结构和较强的盈利水平,但上市公司的优质资产较少,导致资产运作效率不高,不仅难以对投资者产生足够的吸引力,而且制约了传媒产业进一步融资的空间。以北青传媒为例,公司上市所募集的8.9亿港元资金中,迄今仍有7.5亿港元尚未动用。因政策限制,公司投资北京电视行业的计划一直未能实施;创办理财和时尚期刊、收购其他媒体的计划,也一直未有实质性进展。产业形态不完整导致北青传媒上市三年多始终未能解决成长性不足的问题。北青传媒2007年度业绩,公司广告收入下降逾10%,也是广告收入连续第三年出现大幅下降,净利润同比下降51.5%。[4]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内地传媒类上市公司之中,由于产业形态不完整导致企业经营难以展现良好的成长性。

1.4 产业功能性融资缺陷

资本市场提高了传媒企业产权的证券化程度,打破了实物资产的凝固和封闭状态,使传媒资产具有流动性,削弱了生产要素行业间转移的障碍,通过企业间产权的流转,可以有效整合产业的集中度,提高传媒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目前,我国传媒产业市场集中度低,市场份额分散,企业综合竞争力较弱。受传媒管理体制的影响,传媒产业发展存在严重的条块分割的现象,跨行业、跨媒体、跨区域投资存在诸多的限制条件,出现传媒产业产权结构单一的结果。在我国资本市场处于上升周期的趋势中,媒介企业同样存在较强的融资亢奋与冲动,在近几年间,多数传媒类上市公司都采用定向或非定向增发、配股、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计划或者实施股权融资,但是传媒业具有充裕的现金流和较强的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较低,反映出传媒类企业资本结构失衡,多数上市公司的企业资产质量不高,需要通过发行股票走出困境,即上市解困,将企业的经营风险通过上市从大股东向中小股东转移。

由于传媒企业上市融资的战略意图并不清晰,特别是资本市场的产权流转功能被抑制,传媒企业尚无法有效利用资本市场的深度,有效利用各种金融创新品种,通过产权流转加速企业间的整合,提高传媒产业市场集中度,推进传媒的跨媒介、跨行业和跨区域经营,特别是拓展新媒体业务等,加速产业整合。

2 传媒企业上市融资缺陷的制度原因

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出现在市场化变革的宏观背景下,是以产业化为核心和主轴展开的。传媒企业上市融资的缺陷问题,也是在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产业化制度框架建构之间的磨合、冲突、试错、纠偏中出现的,折射出我国传媒产业化渐进性的制度转型之惑。

2.1 传媒产业双重属性与资本市场单一规则的错配

传媒产业是一个具有意识形态和产业双重属性的产业,长期以来,传媒一直被赋予单一的意识形态的属性,产业属性受到一定的压制。在传媒的产业化发展中,虽然遵循产业化的逻辑,我国传媒产业部分领域和环节引入了市场机制,但产业化进程滞后于资本市场对企业上市融资的规则要求,特别是传媒产业投资主体单一、融资结构单一的状况难以适应资本市场的规则。

在目前,我国对传媒业尤其是新闻传媒仍实行严格的行业准入和许可制度。最初新闻传媒由国家主办经营,不吸收外资和私人资本。即使有融资的必要,也限制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部门范围内融资,其经营部门可以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在保持控股的条件下,吸收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的资金,但投资方不参与宣传业务和经营管理。在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重要新闻传媒经营部分剥离转制为企业以后,在确保国家绝对控股的前提下,允许吸收社会资本,但国有资本必须控股51%以上。因此传媒企业大多以国有独资、绝对控股甚至是事业单位形式存在。随着传媒产业化进程加快,传媒的产业属性逐步得到强化,但是在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并不完全重叠的条件下,传媒产业化发展的制度框架无法完全实现传媒产业发展多目标的相容,而在产业发展目标存在冲突时,制度设计的重心倾向于舍弃、放慢产业化进程,而资本市场的单一目标在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运行效率,资本市场制度建设难以实现与传媒产业发展的同构。在传媒产业发展的制度框架与资本市场规则出现冲突时,我们采取了渐进式的制度变革方式,不制定具体的传媒企业上市融资规则,传媒企业的上市资格、程序、渠道等在符合资本市场规则的同时,要经传媒主管部门的前置性审批,走“成熟一家上市一家”个案推进的道路,从目前已上市的传媒类上市公司来看,以IPO方式融资的歌华有线、北青传媒、新华文轩、出版传媒等上市公司均属于主管部门特批上市的类型。在传媒类上市公司缺乏稳定地进入资本市场的制度通道时,资本市场的规则同时为传媒企业提供了扩张的缝隙,在既定的资本市场规则中,传媒类上市公司自发地通过借壳或通过业务重组上市融资,借以规避资本市场规则与传媒产业制度框架之间的冲突,但这样不仅造成传媒类上市公司业务构成的多元化,借壳或重组带来主业经营的高风险性,也间接导致了我国传媒类公司上市序列中出现从弱势媒体到强势媒体、从边缘媒体到主流媒体的反向融资现象。

2.2 传媒产业二次销售与资本市场企业边界的错位

根据资本市场的规则,作为一个利润主体,企业的资产应该完整,主体业务边界明晰,人员、资产、财务独立,拥有核心竞争力,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不存在同业竞争,也就是说,上市公司应该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如果产业链不完整,也就意味着该上市公司的利润生成机制存在缺陷,不可避免会出现上市公司和控股股东及其下属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以及同业竞争问题,导致上市公司的业务经营出现风险。

在不同类型的产业盈利模式中,传媒产业中的多数核心产业形成了独特的二次销售盈利模式,也就是第一次销售媒介产品,第二次销售受众,由第二次销售的利润即广告收入支持或者补贴第一次销售的成本。二次销售其实是一种交叉补贴的机制。从成本补偿的角度,二次销售也就是利用互补性的产品之间的联系实行综合定价,二次销售的收入补贴以一次销售出售产品而带来的损失。这种盈利模式的关键在于业务来源的收入的稳定性,取决于业务被替代的可能性。交叉补贴战略要取得成功,核心产品和经营产品之间的关联必须足够紧密,而业务的关联性要求上市融资的前提条件是产业链条的完整性。

二次销售的盈利模式决定了传媒企业运营上具有很强的“依附性”,即企业利润依附于上产业核心业务——传媒内容,由于传媒产业属于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只能将经营性资产和业务剥离改制成企业申请上市,上市的只能是经营性资产。为了实现上市的目标,我国传媒企业通过剥离与分拆方式将传媒的非核心业务与资产——传媒边缘性经营业务与资产注入到传媒上市公司,但出现了采编系统与经营系统的冲突、股份制子公司与作为控股股东仍旧保留事业身份的传媒集团之间严重的内部关联交易。

博瑞传播、赛迪传媒、北青传媒、新华传媒、新华文轩、粤传媒等多家传媒企业在沪、深、港三地上市,但均是将经营业务从编辑业务中剥离出来单独上市,把内容生产剥离,只允许经营性资产上市,不仅人为地割裂了传媒业完整的产业链,也导致传媒类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难以体现出其应有的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从2007年传媒上市公司的业绩分析,在2007年度,传媒类上市公司在收入增长的情况下仍有4家公司业绩下滑,13家上市公司收入增速既明显低于行业增速,也明显低于全部A股公司的增速,2007年,传媒行业13家上市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3.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6%;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84%;加权平均EPS 0.26元人民币。[5]对比全部沪深A股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5.02%、净利润同比增长49.3%、EPS 0.42元人民币的成绩,传媒行业的收入增幅明显偏低,净利润增幅则基本同步,EPS也明显偏低。即使分离资产重组、主业转型等因素带来的负增长,业绩增速仍然很低。割裂产业链完整性的分拆上市也被戏称为“没有厨房的餐厅”,损害了传媒类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

2.3 传媒企业单一产权结构与资本市场企业多元治理的冲突

上市公司的质量是保障资本市场接纳传媒类企业容量扩张的基石。资本市场的运作规则要求传媒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其典型特征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有助于产权的多元化,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以产权为纽带的资产关系。

虽然传媒企业上市的首要条件是实施股份制改造,设立股份制传媒企业。然而中国传媒类上市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并不充分,存在单纯为股份制而股份制的问题,甚至将文化产业体制改革中的“事改企”与“独转股”的股份制改革与传媒上市辅导、上市融资同步乃至同时进行,导致传媒类上市公司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治理功能出现缺陷,不能有效地降低股权代理成本,出现内部人控制等问题,无法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上市公司考核不是以经营能力和经营业绩为依据,而是以非经济指标来考核和评价,导致沪深两市传媒类上市公司存在质量低下、经营业绩整体下滑的问题。

随着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以及民营资本的参股,股权结构作为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制度安排,对治理结构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传媒企业的股权结构会日益复杂,如何应对股权分散化和流动性的特征,形成有效多元治理结构,仍然是提高传媒类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任务。

3 纠正传媒上市公司融资缺陷的制度建构

2007年10月17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表示,作为新闻出版行业全面改革的一部分,中国已经完全放开地方报纸、出版集团的国内外上市。允许新闻出版传媒的整体上市,而不是局限于过去将报纸的采编业务与广告等商业经营剥离开来的做法。柳斌杰发言以后,已有13家传媒企业获批成为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首批推荐企业,江苏凤凰出版集团等10余家出版机构提出了上市计划。东方网、新华网、人民网等,湖北报业集团、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电脑报等均在筹备公开募股。[6]主管部门的态度和传媒企业的积极运作,将通过资本市场独特的引导、示范和带动作用,释放出传媒产业投融资制度变革的空间。在传媒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步伐加速的战略环境中,进一步完善我国传媒类上市公司融资的制度与规则建设,也成为决定传媒企业上市融资规模和相关功能发挥的重要一环。

3.1 修正传媒企业资本市场融资的功能定位

传媒业的双重属性内在决定了其产业发展目标的多元化,在传媒的意识形态属性或者公共品属性尚没有形成完善的供给机制的条件下,多元化目标仍然是传媒产业不能推卸的责任,但是为推进传媒产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步伐,应进一步修正传媒产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借助于资本市场逐步完善的规则,推进传媒产业发展的制度性战略架构,通过资本市场中一些特殊的安排,比如“黄金股”等制度设计,解决传媒公共性与产业属性的冲突,缓解传媒企业整体上市与两分开的矛盾,疏通分拆上市与产业盈利模式的障碍。通过建立传媒产业发展的分类管理机制,解决传媒产业发展中市场机制与公共性冲突的矛盾,理顺传媒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顺序,防止传媒产业发展中借公共属性损害市场机制的问题,树立通过资本市场促使资金向最有效率、最有竞争力的传媒企业流动的理念,制定传媒产业进入资本市场发展战略,建立适应资本市场规则的企业规则以及监管体制,最终建立一个规范、竞争、无歧视性、高效率的媒介资本市场。

3.2 完善传媒企业资本市场融资结构

完善传媒企业资本市场融资结构具有多方面的含义:首先,完善传媒类上市公司类型和比例所组成的上市公司结构,通过加快传媒产业各领域主导企业股份制改造,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宏观背景下,通过资本市场的制度豁免,建立传媒企业上市融资的绿色通道,解决上市公司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的类型结构失衡;其次,完善传媒类上市公司融资品种结构,资本市场是一个包含多金融品种的市场,传媒企业应突破现有的单纯股权融资的局面,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各种金融创新品种,通过债券融资、长期商业票据市场,特别是适应传媒产业特性的金融创新品种,例如知识产权资产化等金融工具,提高传媒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深度,强化产业发展与资本市场的关联度,提高资本效率;最后,我国正在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特别是中小板和创业板的陆续推出,对于目前传媒产业中绝大部分的规模较小的企业而言,既是一种融资机会,同时对于成长性极强的新媒体企业而言,也是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极好机会。

3.3 提高传媒类上市公司质量

目前我国传媒类上市融资出现的各种问题,均与传媒类上市公司质量不高有关,提高传媒类上市公司的质量是解决融资缺陷问题的实质性路径,而要提高传媒类上市公司的质量,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进一步完善传媒企业整体上市的规则,加快整体上市的速度,目前我国主要传媒企业的核心资产优良,盈利能力在各个产业均居于领先地位,通过传媒企业核心资产的整体上市,解决两分开造成的产业盈利模式割裂缺陷,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其次,完善传媒类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特别是针对传媒类企业知识生产密集、知识人才密集、知识结构多样化的产业特征,利用资本市场的规则,建立兼容期权激励、声誉激励等手段的复合多元的激励机制,克服企业经营的短期化、代理人化的问题,促进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持续发展,提高传媒类上市公司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证监会,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中国金融与出版社,2008年2月。

[2]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从制度变革到战略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3]孔淑红,中国资本市场效率与监管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4]海通证券,传媒行业:寻找平面媒体的投资机会,2007年12月27日。

[5]谢耘耕:《传媒资本运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6]邹德文、张家峰、陈要军,中国资本市场的多层次选择与创新,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7]宋琳,资本成本缺位与我国资本市场功能缺陷,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8]路林丽,中国企业整体上市问题研究,山东商业会计,2007年第1期。

[9]胡志勇、王首程、李祥伟,我国传媒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剖析,广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六卷第1期(2007年1月)。

[10]张乐,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缺陷及其矫正,金融经济,2006年第16期。

【作者简介】

王松茂,博士,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媒介经济学的研究。

【注释】

[1]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号:04JJD860001)“中国传媒集团化发展与集团经营问题研究”成果。

[2]王光平:《今年传媒产值达5440亿元,报业进入转型关键时期》,《中国证券报》,2008年4月3日。

[3]彭友:《再融资3500亿元创出新高》,《上海证券报》,2008年4月30日。

[4]《北青传媒收入锐减薪,两名前雇员卷入经济案件》,中国新闻出版网,2008年4月26日。

[5]戴春荣:《奥运与资产注入推动08年继续快速增长》,中信建投:传媒行业年报和季报综述,2008年5月12日。

[6]《2008年一批文化企业将上市,创意借资本“起飞”》,《人民日报》,2008年2月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