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前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提炼

当前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提炼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当前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提炼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认识到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文化产业作为高成长性的绿色产业,可以用发展的手段有效地改善和调节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当前,我国各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主要形成这样几个重要的类型。

一、当前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提炼

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认识到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文化产业作为高成长性的绿色产业,可以用发展的手段有效地改善和调节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因此,“文化大省”、“文化立市”等目标描述随处可见。我国各地都在进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破局和寻求特色的工作。

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有四个核心要点值得关注:内容、科技、资本、服务,其中内容引发社会需求、科技改变产品形态、资本影响市场规模、服务决定事业成败。这四个方面的核心要素就如同四架马车,拉动着当地的文化产业向前发展。而在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很多现实的问题,最主要的三大瓶颈就是政策瓶颈、资本瓶颈和人才瓶颈。

在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下,产业政策、法规等是由国家统一制定并由各省、市、自治区依据自身具体实际进行具体解读。文化产业也是如此,近年来我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纷纷制定出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和适应性政策,应对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瓶颈问题,形成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发展思路和模式。当前,我国各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主要形成这样几个重要的类型。

(一)资本汇聚型——多方联动打造资本汇聚平台的有益尝试

资本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投融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产业持续发展的保证,也是产业链走向成熟的标志。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资本的瓶颈一直存在,各地也在实践的过程中对资本的运作作了很多尝试,以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北京和上海的文化产业在资本汇聚方面已经形成了相对比较成熟的模式,政府方面设计了一系列相互配套的资金扶持政策,初步建立起了完备的投融资平台,版权融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研究以北京为例对这一模式进行提炼。

案例一:北京的文化产业发展产业数据

2008年1月至11月,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单位实现收入4 7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7.4%。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来看,2008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9.3%,文化、体育与娱乐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8%。2008年北京电影票房全年总收入达5.25亿元,连续三年居全国城市票房榜首。

1.资本汇聚型的基本模式分析

(1)政府:资金扶持政策先行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08年4月发布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贷款贴息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对贷款贴息的管理分工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制定了创意产业单位和项目的贷款贴息条件,对贴息方式、期限、标准和额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对贴息项目的申报、审定和执行进行了详细的规范。根据此文件,已经在北京市内的商业银行获得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贷款的创意单位和项目,可以获得贷款贴息期限内项目贷款利息总额的50%~100%的贴息。

2009年3月,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担保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将建立文化创意产业担保资金和工作机制,重点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创作、生产和营销等环节,此办法将担保与担保机制结合起来,采取对合作担保机构的再担保费进行补贴、对担保业务进行补助的方式,鼓励担保机构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

另外,北京的各个区县也颁布了相应的资金扶持文件,如海淀区出台了《海淀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管理办法》,规定区内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质押向银行获得的贷款可以获得应付贷款利息额的50%的贴息。《怀柔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提出自2008年开始,将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引导资金,扶持区内的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服务:投融资平台的初步建立

2007年11月10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启动。通过这个服务平台,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企业及项目被集中到一起,向目标投资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推介,并通过相关中介机构,为文化创意企业和实体提供包括信息披露、投融资促进、等级托管、资金结算等一系列的服务。

2008年11月16日,北京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这是全国首家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公司。公司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签订了共同行动计划:将重点为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提供再担保服务。信用再担保公司的成立为中小型的文化企业分担了信用风险,将会有效地解决这些企业投融资难的问题,帮助中小型文化企业建立对层次的融资服务体系,也为文化创意企业的成长创造一个更加稳定的投资环境。

这些文化产权交易平台的建立和信用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在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之间建构起一座桥梁,促成文化产业与各类资本的有效对接,为文化产业的繁荣壮大注入了新的动力。

(3)银行:文化产业与版权融资的进一步对接

2007年11月,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与金融资本的对接工作正式启动,北京银行、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分别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北京银行将为文化产业授予信用额度为50亿元的贷款,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将重点开展无形资产质押的贷款试点工作。这种贷款具有担保方式灵活、审批简便等特点,由于是专对文化产业企业的贷款项目,对文化产业的壮大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保障。

(4)市场:风险投资寻找最大的利益增值机会

文化产业以创造力为核心价值,对于创新性的要求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在市场的竞争中,其面临的风险也高于其他行业。风险投资的实质就是在知识创新群体的创业阶段,帮助有潜力的人力资源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人力资本,通过承担过程中的经营风险,以相对低价来分享人力资本的高成长性和高增值性,从中获取利润。因此可以说,风险投资和文化产业具有本质上的契合点,他们所拥有的最大资源刚好是对方极力寻求的发展契机。

目前,绝大多数国际知名和国内大规模的风险投资机构都把总部设在北京,而从2003年至2004年度的风险投资额度来看,上海以5亿美元的总额,远远领先于北京的1.8亿美元,遥居全国之最。

目前文化产业中的互联网行业最受风险投资青睐,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它作为毫无历史包袱的新兴产业,具备清晰的产权结构和完整的产业价值链。而以国有资本为主体的中国文化产业,要想吸引市场化的投资资本,一方面必须进行产权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还要同步整合产业价值链,最大限度地弥合文化产业投资、文化产品和文化市场之间的人为割裂,为不同性质的资本,尤其是彻底认可人力资本价值的风险投资资本的介入,拓展出必要的现实空间。

2.资本汇聚型模式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1)文化创意项目价值评估难题

文化创意企业主要以知识产权和品牌价值这类无形资产作为资产存在的主要形式,在价值评估上具有很大的难度,要求评估人员拥有很高的专业素养和广泛的知识积累,目前国内对此类无形资产的评估还没有形成科学完备的评估体系,其评估主要是参照传统固定资产的评估方式进行,难以对其价值作出准确的判断。如商业银行采用一般制造企业的评审标准来评价文化创意企业的市场表现和财务状况,要求企业提供能够覆盖贷款风险的固定资产抵押,这给中小型文化企业造成了很大的贷款难度。同样,在产权交易过程中,由于价值评估的困难,很多文化产业项目的价值也被低估了,也为融资增加了难度。因此,基于历史数据的科学评估体系的建立,无形资产评估专业人才的培养,都是将来文化产业投融资需要直面的问题。

(2)版权质押主体复杂,企业制度难以适应现代投资需求

以电影版权为例,我国票房成绩最好的前10位影片绝大多数都是合拍片,多个公司参与制作,在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时候,贷款人和法律责任的主体的确定比较复杂。版权交易和金融资本的注入都是现代企业制度下的金融工具,而我国文化产业因为长期以来的历史所限,在引入现代企业制度上起步较晚,因此,文化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市场拉动型——市场需求的动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

此种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简单直接,在这种模式下,文化产业的市场需求非常强劲,需求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首先是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日益高涨的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其次是工业制造业规模化发展之后对文化附加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是国家战略的区域优势造就了外部市场的迅速扩张。其中国民经济发展下文化需求的提高是我国整个文化产业面临的总体环境,本文所讨论的市场拉动型产业发展模式主要关注的是后两者,即工业制造业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和区位优势带来的外部市场的扩张,其代表地区就是处于长三角经济区的宁波和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广西。

案例二:宁波市文化产业发展基础及背景

宁波市素来以临港工业、先进制造业基础雄厚而著称,2008年宁波市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10 93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 892亿元,增长12.7%,占浙江省工业总产值的21.6%。目前,宁波的服装、炼油、塑机等行业规模居全国首位,并有135种工业产品销量成为全国冠军,2008年宁波继深圳和广州之后成为第三个工业总产值跨亿元大关的副省级城市。由于有着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作为支撑,宁波的文化产业发展较快。宁波市文化创意产业近三年以年均20%的增速快速发展,对于城市经济的贡献不断加强。

案例三: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背景

广西文化产业的消费需求则是来源于外部市场的扩展。广西有与东盟国家海陆相连的便利地域和交通条件,凭借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北部湾经济区这两个区域的合作中特殊的区位优势,广西可以成为中国和东盟进行文化产业合作的基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将会创造一个拥有19亿消费者、近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2009/6/6数据)、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广西还处于国家“南下发展”战略的最前沿,其中文化与交通、能源、旅游和公共卫生一起成为我国与东盟的五个合作专项。

在巨大的外部市场面前,广西积极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首先打开市场缺口的是文化旅游业,每年被桂林山水吸引来桂旅游的国外游客已经超过100万人次。以山水旅游为特色的实景演出也逐渐在东盟国家中形成了较大影响。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吸引了众多东盟国家的参与,国际民歌艺术节规模也越办越大,将文化的辐射力拓展至东南亚。

1.市场拉动型的基本模式分析

(1)政府:出台产业配套政策,为产业发展引路

宁波市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并满足日益膨胀的市场需求,包括《关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大力推进文化创新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市工业设计与创意街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都市产业及相关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并确定在“十一五”期间设立3 000万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贴息、补贴、奖励、政府采购等方式,扶持重点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项目。

针对宁波文化产业所面临的人才瓶颈问题,宁波市根据城市功能和产业需求,将重点引进和培育广播影视、动漫、传媒、视觉艺术、工艺与设计方面的创意群体,培养一大批文化产业创意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应用人才。为此,宁波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保证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如《关于鼓励引进市外大型服务业机构的有关优惠政策》、《关于加快创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引进培养的若干意见》。

(2)市场:开出优厚条件,吸引有实力的文化企业入驻园区

为了吸引创意企业,宁波的很多创意产业基地都开出了非常优厚的入驻条件:如镇海区给“创e慧谷”的入驻政策规定属于研发、软件开发,以及经认定的文化旅游、时尚消费、咨询策划等创意产业的企业,三年内按照其当年对地方财政贡献额的50%给予奖励;鼓励发展软件开发创意产业,新版软件生产企业,经认定,自获利年度起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被列入国家、审计工程技术中心的企业分别一次性补助300万元和100万元;被列入市级工程技术中心的企业进行配套补助;对创意企业三年内提供免费贷款担保的担保公司,按其当年日平均担保责任余额的2%给予奖励;创意产品专业市场从进场之日起三年内按其对地方财政贡献额的80%给予奖励,等等。

2.市场拉动型文化产业区域发展模式所面临的问题

(1)文化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文化资源没有转化成文化资本

宁波和广西虽然面对着广阔的文化市场,但是其自身文化产业的基础却非常薄弱,在强大的需求面前,显得力不从心,白白浪费了很多市场机会,如宁波本地的工业设计企业仅十余家,工业设计师的队伍不超过1 000人,导致每年至少有60亿元左右的市场需求流向上海、杭州等文化产业规模较大的地区。广西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其文化项目的发展目前仍处于各自为政的阶段,面对不断变化的海内外市场需求,广西文化集约化程度不高、资源开发比较分散、文化整合的力度不够,不利于在总体上形成竞争力。

(2)文化基础设计还不完善,投融资体系没有建立

由于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较晚,区内居民的文化消费力不高,两地文化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文化产业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集群,因此投融资体系也无从谈起,总之,在产业链的完善方面,两地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3)文化产业相关人才紧缺,产品创新性不足

一方面,文化产业缺乏原创核心价值,大量抄袭模仿,甚至沦为“文化加工业”;另一方面,好的创意又缺乏成熟的市场推广运作,难以实现其经济价值。创意人才少,创意执行人才也缺乏,既懂文化又懂市场,知道如何将技术和文化结合变成有价值的商品的人才奇缺。

(三)政策主导型——政府以清晰思路引导文化产业发展

政策先行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在于政府在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承担着先行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它是产业发展的规划者,而不仅仅只是一个配套政策的制定者和产业的服务者。政府在此表现出强有力的规划能力和产业眼光,在制订整体战略的同时,立足城市特色,努力突出文化亮点,将城市的文化产业项目做成一串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明珠,西安文化产业的发展就体现出了明显的政策先行型特征。

案例四: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西安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西安市聚集了陕西省70%以上的文化产业机构、人才、设施和经济实力,为其成为中国文化产业最重要的产业聚集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旅游是西安最大的强项,也是与文化产业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西安的文化旅游已经布局完善。出版与版权交易居于文化产业核心层的首位,并逐步将重点向数字出版转移;传媒及网络新媒体居于强势并处于上升状态;原创演出虽然不断获得会演奖项,但是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的演出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数量上的优势;广告业限于经济规模,目前处于国内城市的中等水平;休闲娱乐与旅游业相结合,在不断创新和引进新的表现形式,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古玩书画是西安最具特色的产业,但并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体和前沿,对文化产业在内容、技术和产业规模的带动力有限;电影电视属于位居国内领先地位的产业,有望成为鼎足中国影视业的第三极;数字传媒出版刚刚兴起并有与影视、传统出版、网络新媒体以及游戏、动漫相结合的趋势……可以说,西安的文化产业已经开始从对区位和资源禀赋的依赖,转而进入到以产业聚集形成产业集群,进而形成产业能力的阶段。

1.政策主导型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1)政府:产业规划、政策扶持和基础设施建设

西安市在陕西省文化产业“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之上,连续出台了《西安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方案》、《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等纲领性文件和《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具体扶持政策。确定西安市未来5年至10年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布局是以广播影视业、文化娱乐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文物及文化保护业、广告会展业为六个重点,建构依托秦岭自然生态环境和宗教文化建立的文化产业聚集带,重点建设曲江文化产业核心区、老城区文化商贸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临潼文化产业聚集区的基本布局。

政府还牵头建设了众多的文化产业基础设施,以曲江新区为例,该区以旅游地产开发获得的资金为支持,建设了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和曲江遗址公园等大型文化建设项目,还建成了西北最大的国际会展中心,开建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法门寺和佛教与楼观台道教文化旅游区。

(2)行业:企业组成行业联盟,共同促进本行业发展

2006年10月,西安成立了“西安创意产业联盟”,联盟举办各种文化推广活动,政府通过政策给予支持,到2008年形成了由众多创意企业和创意产业聚集为支撑的强大创意产业体系。另外,西安还成立了由72家企业组成的影视产业联盟,组建了本金为7.5亿元的文化产业扶持基金。截止到2008年10月,共拍摄电影17部,电视剧18部共473集,如今西安的影视业产量和综合实力排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3)资本:政府基础投资带动民间资本的介入

同样以曲江新区为例,2008年曲江新区固定资产投资达100亿元,其中重大文化项目投资45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5亿元,公共文化设施投资30亿元,引进外资1.9亿元,区内的财政收入、招商引资额、固定资产投资等各项指标均实现同比增长60%的目标。为了营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投融资环境,西安还率先成立了国内第一家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为中小型文化企业的融资提供信誉保障。

2.政策主导型模式在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难点

(1)对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者和产业管理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政策主导型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中,政策制定者必须有战略的眼光,对本区域的文化产业资源有充分的了解和透彻的认识,对文化产业的价值链有清晰、合理的分析和把握,更要有优秀的市场洞察力和将文化资源转化成产业资本的能力。文化产业的管理者要充分了解政策的战略方向和发展意图,要善于最大限度地挖掘区内资源,并且要使各个文化项目形成有机的整体,共同打造本区的文化核心竞争力。

(2)过度依赖政策,市场调节能力相对落后,产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较弱

在一个政府强力干预的市场中,市场本身的资源配置能力一定程度上是被压制的,但是市场的供求才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政策的制定和使用必须考虑到市场的内在规律,使得政策和市场相互配合,共同促进产业的发展。

(3)本区的文化消费力增长缓慢,文化基础设施的价值难以完全发挥

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力的高低决定着产业的规模大小,当大量的文化基础设施被建造出来,居民的文化消费力如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那很多基础设施是难以物尽其用的。为了解决这种供求不平衡的状态,需要从两个方面加以努力,首先是提高区内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文化素质,进而提高他们的文化消费力;其次就是要拓展外部市场,吸引更多的区外消费者。

(四)文化依托型——着力挖掘特色,以文化旅游业为带动

以文化为依托发展文化产业的地区一般都拥有区别于其他地域的特色文化,如云南的民族文化、杭州的景观文化、苏州的传统技艺等,他们利用自身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往往将文化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的支柱产业,重点突破文化旅游、艺术演出等产业类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富民强省的目的,树立了文化品牌。

案例五: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文化大省,少数民族文化绚丽多彩又互相区别,云南收录在册的民歌有20 000多首,舞蹈7 000余套,戏剧2 000多个,器乐200多种,因此云南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08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预计由上年的262.9亿元增加到300亿元,增长14.1%,占全省GDP总量的5.8%。

云南创造了一系列优秀文化产品,《云南映象》已在国内外演出1 300场,总收入达1.2亿元,成为云南的一张名片;《印象·丽江》的观众总量也比去年同期递增200%。在影视产业方面,云南设立了“中国云南影视产业实验区”,初步建成中国云南影视产业实验区昆明基地、滇西纪录片基地、丽江束河影视拍摄基地等5个特色基地,以及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等8个影视拍摄基地。云南还充分挖掘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发展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群。在旅游城镇建设方面,丽江利用旅游优势和文化资源,打造出了纳西古乐、东巴乐舞、《丽水金沙》和《印象·丽江》等文化品牌,创造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丽江模式”。

1.文化依托型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1)政府:针对本区文化资源提出产业发展方向和资金支持

2008年年初,云南正式提出推动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迈进战略,提出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公共文化体系,文化产业成为全省的重要支柱产业,文化事业整体水平、文化产业发展实力跃居西部地区领先地位。力争到2020年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全省GDP的8%左右,基本实现由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迈进、由旅游经济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

(2)资本:民间资本的调动初显成效

以云南文化产业发展中民间资本的介入为例,民间投资文化产业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第一是乡村文化产业的开发,企业在其中既可以参与具体项目建设,也可以承揽整个小镇的开发建设;既可以投资小镇内的经营性项目,也可以投入基础性项目。自2004年8月云南省启动旅游小镇建设以来,截至2007年9月底,全省60个旅游小镇的开发建设,已有40多家企业进入,累计投资达62.2亿元,使得旅游小镇的开发建设呈现出财政投资逐年减少、企业投资快速增加的态势。

第二个民间投资的领域是民族影视和民族歌舞演艺,以《婼玛的十七岁》为例,这部反映云南少数民族——哈尼族当代精神风貌的影片,在红河州政府引导下,借款50万,云南良黎房地产开发公司申办的一个影视文化投资公司参与了投资,总投资达250万,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另外,云南在工艺品经营、民间收藏等方面也大量引入现代企业和个人进行操作,由于市场前景广阔,这类投资对民间资金有很大的吸引力。

2.文化依托型模式在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难点

(1)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风险很大,开发的同时要注意保护

文化资源掠夺性开发导致文化枯竭的例子屡见不鲜,香格里拉和湘西凤凰的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商业因素对文化的过度侵蚀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因此,在依托特色文化发展文化产业的时候,要注意开发和保护并重,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活力的同时,保证其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产业发展不能仅靠特色文化的拉动,需要有发展产业链的意识

产业链的意义就在于在每一个环节都要实现价值的增值,特色文化最初的经济增长点就在于拉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但是文化资源不等于文化资本,之所以要发展文化产业,就是为了更好地把区域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资本,从而打造文化核心竞争力,这一切都不是仅仅靠特色文化的展示就能实现的,还需要建立完整的文化产业链,以特色文化为内涵,创造文化产品,并在生产流通中实现产业增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