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播影视工作如何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

广播影视工作如何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广播影视工作如何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前面集中讲述了十六大报告的理论创新。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谈一谈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问题。我们广电部门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好十六大精神,就要牢牢把握好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广播影视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和创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广播影视工作如何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

前面集中讲述了十六大报告的理论创新。我们在了解和把握十六大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关键是要抓好十六大精神的贯彻落实。广电部门要贯彻落实好十六大精神,最主要的就是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思想、指导实践,切实加强和改进广播影视宣传工作,大力推进广播影视事业和产业的发展,不断深化广播影视改革创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谈一谈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问题。

(一)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各项工作

党的十六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历史性决策,就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起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它实现了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我们广电部门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深入学习,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上达到一个新高度;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上取得新的成效;在联系实际、武装思想、指导工作、改进作风、推进广播影视改革发展创新上取得新的进展。通过深入学习,不断增强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广播影视各项工作中去,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落实到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之中;把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把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凝聚到实现十六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为做好广播影视各项工作,推动广播影视改革发展,打好思想和理论基础。

(二)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广播影视宣传工作

广播影视宣传工作是广播影视系统最主要的任务,也是广播影视系统的中心任务,各项工作都要为做好广播影视宣传工作服务。广播影视宣传工作,要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要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要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只有做好宣传工作,才能最有力地体现广播影视的重要功能。当前,我们加强和改进广播影视宣传工作,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我们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向来都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喉舌性质、发挥喉舌的作用,正确地把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团结、引导、鼓舞人民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江泽民同志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人民之祸。”如果在广播电视宣传中出现舆论导向错误,会给我们党的事业、国家的事业带来重大的损害;如果始终导向正确,就能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热情,就能维护国家的繁荣和稳定的大好局面,就能促进各项事业建设和经济发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我们广播电视宣传工作永恒的主题,任何时候都要牢记这一点。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最集中的是反映在我们的新闻节目上,把好新闻宣传舆论导向关,对于我们广播影视工作者,特别是对那些直接从事新闻节目采、编、播的专业人员来说尤为重要,也是首要的职责。同时,其他的各类节目,包括影视创作,也都存在着导向是否正确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模糊,不能松懈,不能有闪失。贯彻落实好十六大精神,就要牢牢把握好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广播影视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和创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

2.始终坚持“三贴近”的原则

所谓“三贴近”,就是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社会生活、社会环境发生着重大的变化。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人民群众在这场伟大的变革和建设过程中,每天都在创造着新的业绩,都在为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付出辛勤的劳动,各条战线上每天都会涌现出许许多多无愧于时代精神的先进模范人物。可以说,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一个向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迈进的时代。我们的广播影视宣传工作,应该很好地反映亿万人民的创造性劳动和生活,很好地歌颂为我们的伟大事业创造出灿烂辉煌业绩的人民。我们应该把镜头、把话筒对准生活、对准基层、对准群众,更多地宣传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新思路、新生活、新精神和新风尚。如果不能去反映这一切,那我们的广播影视工作的方向就成了问题。多年来,我们的广播影视宣传工作,确实存在一些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的问题。我们的广播电视节目和影片,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爱听、爱看,入耳、入脑、入心。只有这样,我们广播影视宣传才能够起推动时代前进的作用,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三贴近”原则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宣传工作方面的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这个根本原则,并把它落实到宣传工作之中。

3.始终坚持按新闻规律办好新闻节目

新闻在广播影视宣传工作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最集中地体现了喉舌功能。它把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向千家万户,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传达政令方面起主导作用;它使广大人民群众及时、大量地获取各种信息,在传递信息、传播信息方面起主渠道作用。在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在信息社会生活中,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广播电视以它自身的速度和优势,在各种媒体之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对于电台、电视台来讲,它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关键是看它的新闻节目。办好新闻节目,是办好广播电视的重中之重。加强和改进宣传工作,应该把严格按照新闻规律来办好新闻节目,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对待。首先,新闻规律强调新闻的时效性。时效是新闻的生命,没有时效就没有新闻,没有时效的新闻就称不上真正的新闻。旧闻、过时事实的报道,只能是资源的浪费,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那样的宣传毫无意义。按照新闻规律办好新闻,就是要增强新闻的时效性,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要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手段进行传播。其次,新闻规律注重新闻价值。所谓新闻价值,就是新闻一定要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而不是简单地报道所有的事实。比如,长期以来的会议报道,就是因为其缺乏新闻价值,所以观众不爱看,甚至产生反感。电视新闻报道会议就是那么几个镜头:主席台,一排领导,一个领导在讲话;一条横幅,会场全景席上的与会者等等,千篇一律。这是忽视新闻规律的典型问题,也是司空见惯的会议报道。这种报道没有很好地摄取和捕捉会议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是把本来不同内容的活动公式化、简单化的报道。更重要的是,它没有提供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或者把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淹没到过多的领导人讲话之中。这种报道违背了新闻价值规律。改进新闻宣传工作,就要改进会议报道,解决报道的公式化、形式主义的问题。并不是说会议不可以报道,关键是要善于挖掘其中具有新闻价值的东西。按照新闻规律办好新闻节目,新闻宣传质量才会提高,宣传效果才会增强,新闻宣传的公信力、影响力才会不断增强和扩大。

4.始终坚持文艺宣传的多样化

广播影视文艺节目在整个宣传内容中比重很大。广播影视本身具有娱乐功能。人们在生活中,既需要信息,也需要艺术,需要文化,需要从广播电视节目中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从中得到愉悦,得到休息,得到审美。文艺宣传需要以节目的多样化来满足人民群众的不同需求。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需求方面是多层次、多样化的。比如说,有一部分人喜欢高雅艺术,有一部分人,特别是广大农民,可能需要大众化、具有乡土气息的作品。要把文艺繁荣起来,必须坚持文艺宣传的多样化,满足人民群众的不同需求,而不能把文艺节目搞得单调乏味。十六大报告提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这里面就包含着多样化的要求。在文化建设的方针上,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广播影视文艺宣传工作,一定要自觉贯彻十六大所提出的文艺方针,繁荣广播影视艺术,创作和宣传更多既体现先进文化、又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广播影视文艺作品,实现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目的。

(三)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大力推进广播影视事业和产业共同发展

1.确立新的发展理念

确立新的发展理念,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需要牢牢把握的重点之一,是大力推进广播影视事业和产业共同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在确立新的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抓住重点推进广播影视事业发展,抓住机遇加快广播影视产业发展。

确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十六大报告强调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问题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主要的途径。如果不坚持发展,不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不可能实现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在历史上有非常深刻的教训。文化大革命时,“四人帮”鼓吹“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简直是荒谬至极!不解决生存问题,还能去追求文化生活吗?还能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吗?根本不可能。长期以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思想导致发展被忽视,被淡化,被滞后。小平同志领导的改革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发展的观念,把发展作为解决我们国家一切问题的手段和途径。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国家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发展的方针,坚持发展的政策,坚持在各个领域不断地发展各项事业,才使得国家蒸蒸日上,才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小平同志讲“发展是硬道理”,已被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所证明。只有坚持发展,才能使国家富强起来,才能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次十六大报告把发展作为我们全党、全国的第一要务提出来,是非常重要的,是几十年来经验的总结,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证明的一个真理。因此要推进我们广播影视事业和产业的发展,首先要确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

确立发展是全面发展的理念。我们广播影视系统是一个全国性的大系统,这个系统是由不同层次构成的。从纵向看,有中央、省、市、县、乡镇等五级广播影视事业层次。我们广播影视还是一个以庞大技术手段为支撑的系统,就是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传输、接收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哪一个环节都不可缺少。特别是现在的广播电视网络,从干线网到分配网,一直到最后接入千家万户,是一个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编织起来的庞大信息传输系统。从管理上来讲,它也是一个大系统。我们现在实行的是分级管理,任何一级的管理都要来维护这个系统的正常完整运行。我们说广播影视的发展,不应只是哪一级的发展,而是全面的发展。现在在思想观念上往往重视中央一级、省一级的广播影视建设和发展,对于市县一级的往往重视不够。市县级恰恰是整个广播影视系统的基础,是解决传入千家万户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如果把这级广播影视削弱了,那就等于动摇了自己的基础。我们必须调动这两级办广播电视的积极性,支持其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转播中央台、省级台的节目,同时提高自己的节目播出质量,满足老百姓的多样化需求,包括区域性的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广播电视的发展,应该是各级广播电视的全面发展。确立全面发展的理念,有助于促进不同地区广播电视的发展,能发展快的地区就让它快一些发展,快一些发展的地区增强了实力,可以带动发展慢的地区,通过加强支持、合作、交流,来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国家广播影视行政主管部门,广电总局应当而且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等手段,加强地区之间的合作,发挥不同地区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共同发展。

确立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包括两个含义:一是内外相互促进。部门的发展就是要注意调节好内外关系,发挥内外不同的方面相互促进的作用,而不是相互损害的作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协调好内外不同的相互促进关系。二是解决好发展持久力的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当前利益,更要考虑长远利益、根本利益,还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过去有的企业就有这个教训,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把周围的环境破坏了,把大气环境污染了,结果是得不偿失,把所赚到的钱都用来治理环境还不够。又如,有的地方过去把植被破坏掉了,然后造成荒漠,造成洪水灾害。这些都是没有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客观规律的行为。现在有一个概念叫做“破坏性建设”,就是说虽然是建设了,在某一方面可能取得正面的成效,可另一方面被破坏了,而且破坏是不可挽回的,如有的地方旧城改造,新楼拔地而起,古建筑一个个拔除掉,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我觉得广播影视的发展应该追求可持续发展,注重发展的后期效果,注意发展的未来趋向。比如说,现在要注重广播影视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投入比较大,可能一下子不能得到回报,但从长远利益看,它是必要的,是保障广播影视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

确立发展是协调发展的理念。协调发展,就是要处理好若干关系,如规模与效益的关系,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除了规模,还要考虑实际效益,考虑与当地人民群众的需求相适应。并不是什么事情都搞得越大越好,它有一个度的问题。把握度的同时要考虑效益。发展过程中,既要立足于当前,又要考虑到长远,把两者很好地统一起来。再就是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特别是在各方利益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应该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作为中央一级的广播影视机构,无论是管理机构还是播出机构,应该考虑到地方的发展,支持地方的发展,兼顾地方的利益,注意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发挥地方的作用。地方广播影视部门,要有全局观念、大局意识,在服从大局、服务大局的前提下,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另外,就是要处理好内部不同工作部门如宣传部门、技术部门和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一个电台或电视台应该把节目办好,把宣传工作做好,注重内部关系的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如果内部管理水平不行,队伍管理不好,最终还是要制约节目质量提高和宣传工作的改进,从而缺乏竞争力;如果技术传输播出不行,收听收视质量得不到保证,节目虽然做得很好,也达不到良好的收听收视效果。在推进广播影视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各种关系,注重整体的协调发展。

2.抓住重点,推进事业全面发展

在现阶段,我们要加快推进几项重点工程,以促进广播影视事业的全面发展:

内容工程。内容工程就是指广播电视节目和影片的创作生产。引用一句时尚的话,就叫“内容为王”。广播影视部门要发挥媒体的功能作用,最终还是要取决于内容。丰富节目的内容,提高节目的质量,创作大量优秀的影视作品,是广播影视部门的主要任务,也是广播影视事业的重点。一方面要把现有的频道和各类节目办好,使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具有较强的可听性、可看性,使它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价值和效益;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发新业务,包括充分利用原有节目资源,发展内容产业,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再是,要把我们的“内容产品”打入世界市场。美国的影视产品打遍全世界,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为什么不能把我们的影视产品也打入世界市场去呢?传媒的竞争,终究取决于“内容”的竞争。

覆盖工程。覆盖工程这几年已有显著的进展。西新工程已经完成前两个阶段的任务,新疆、西藏等西部七省区广播电视的覆盖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西新工程第三阶段已经启动。要继续加快西新工程的建设,使更广大地区的广播电视收听收看效果得到更好的改善,使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的目标早日实现。村村通工程从1998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国已通电的十万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的目标。下一阶段的任务,一是要继续巩固现有的成果,使当地老百姓能够更好地收听收看到广播电视节目;二是对于新通电的行政村要继续做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使通电的行政村的老百姓能够及时看到电视、听到广播;三是逐步解决大量的自然村的村村通问题,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全国有50万个自然村,相当一部分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要解决村村通,投资巨大,困难重重。我认为,只有走城镇化的道路,把在生存条件恶劣的地方生活的农民就近迁入城镇居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电影“2131”工程要继续推进,以解决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所谓“2131”工程,就是要在21世纪实现每一个村子每一个月看到一部电影的目标。加快推进“走出去”工程,主要是解决中国广播电视在国外的覆盖问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通过租机互转和增强发射功率,扩大了在国外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去年国际台听众来信已经突破了一百万封,今年的来信量又大幅度增加。中国对于一些国内国际重大问题的报道在国外产生了很大影响。电视“走出去”工程的发展势头也很好,境外的覆盖范围在逐步扩大。通过多种途径和灵活多样的方式寻求境外更大范围的覆盖,特别是如何使我们的广播电视节目进入西方发达国家主流社会,还是一个难度很大但是必须解决的重点课题。国家财力的增长和投入,使我们在扩大对外宣传方面有了物质保障。今年“走出去”工程正在加快步伐,并已取得明显进展。经过不懈的努力,将逐步实现把中国的声音和形象传向世界各地的目标。

高科技工程。广播影视高科技包括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卫星技术等方面。要加快推进数字化进程,完成由模拟向数字的整体转换,推动建立数字化技术新体系,包括建立数字化的标准体系,建立由节目平台、传输平台、服务平台和监管平台构成的端到端的服务系统;加快网络的整合,早日实现全国联网,在整合中实现改造升级,提高技术设备水平,形成一个统一标准、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全国性网络;加快数字电影示范院线的发展,繁荣数字电影产品制作,建立和完善数字电影发行、管理系统,实施农村电影数字放映示范工程;加快发展数字技术,从编采、制作、播出,到传输、接入、接收,整个系统要逐步实现数字化。总之,要在发展中全面提高广播影视科技水平,实现广播影视本身的现代化。

人才工程。就是要建设好三支队伍:一是专业队伍。加强宣传、技术、创作等方面优秀人才的培养,加快专业队伍的建设,提高专业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二是经营管理队伍。这是我们广电队伍中比较薄弱的队伍。过去几十年我们培养了一大批善于做宣传工作、技术工作的人才队伍,但是真正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非常缺乏。要大力加强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三是领导干部队伍。领导干部素质状况如何,对于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要。要建设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广播影视队伍,关键是要建设好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从业务素质来讲,就是要培养具有全新的知识结构、现代的管理理念的复合型人才。广播影视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于广播影视队伍的素质。加强广播影视队伍建设是广播影视业改革发展创新的组织保证。

3.抓住机遇,加快广播影视产业的发展

广播影视系统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都是事业单位来办广播电视。过去只看到广播电视的喉舌性质和作用,没有看到它的经济属性和产业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加快开放步伐、密切国际经济联系的社会大环境中,在意识形态领域同西方传媒竞争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不注意发展自己的产业,就很难把广播影视业做强做大,也很难与世界大传媒集团抗衡,更谈不上抢占文化市场、巩固和发展我们的广播影视阵地。那么,怎样来加快广播影视产业的发展呢?我认为至少应从以下两个方面作出努力:

增强市场意识,确立产业观念。要充分认识广播影视的经济属性和产业功能。目前广电系统的收入,大部分是广告收入,有一部分是通过经营获得资产的增值,获得经济效益的。广播影视业发展很大的制约因素就是资金严重不足。我们必须通过发展产业来完成经济上的积累。有了经济实力,我们才可能发展事业,把事业做强做大。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发展广播影视产业已经迫在眉睫。现在整个国家大环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发展产业的机遇。上海发展产业比较早,第一个播出广告,通过广告逐步获得了经济效益,然后集中资金干大事,促进事业的发展。现在上海文广集团固定资产已经达到一百多亿。再就是要寻求产业政策的支持,加快产业化的进程。现在产业政策严重滞后。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文化产业的实力和竞争力。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加快广播影视产业的发展。

培育、发展和拓展各类市场,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一是培育和发展节目市场。节目制作者要确立产业观念和市场意识,自己制作的节目,除了在本台播出,还要进入节目市场。节目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可以用于买卖。体制上要实行制播分离,除了新闻类节目,其他各类节目如体育类、综艺类、专题类节目,都可以剥离出来,成立制作公司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与台形成买卖关系。节目制作要考虑市场的需求,考虑产出比,最大限度地节省人、财、物。逐步形成面向社会的节目市场,使所有各台所属制作公司制作的节目不仅仅是为了本台的播出,还可以进入市场交易。这样既可以大大丰富节目源,扩大节目选择范围,提高播出节目的质量,又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减少节目制作成本。而且,因为生产关系调整,可以大大激发节目制作生产力,使节目最大限度满足市场的需求。二是发展广告市场。广告收入现在是广播电视的主要收入。从发展广告市场来讲,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市场,使广播电视媒体的广告能够进一步得到发展,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当然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在竞争中取胜,取决于节目的质量。节目质量好,影响力大,广告效益就好。三是发展电影市场。目前实行院线制的改革是成功的,是一种好的办法。还应采取更多举措来培育和发展电影市场,包括改进观看的方式,改善观看的条件;发展数字电影,开发后电影产品,开辟新的观看方式,不断满足电影观众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抓创作的繁荣,能拍摄出更多广大观众爱看的电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生活方式的普及,使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地观看电影,更加有兴趣地观看电影,能够提高电影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电影市场的前景还是看好的。四是开发数字化新业务市场。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有线电视网络的整合和联网,使我们有条件开发数字新业务,如付费电视业务。这是市场潜力巨大的新业务,应及早抢占这个大市场。另外还要发展移动电视、互动电视、电子商务、数据应用等等。上海的移动电视把公共电汽车、码头等都占领了。数字化发展为开发新业务提供了条件,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加快开发新业务市场。五是开发会展市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标志着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国际经济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多,会展业具有良好的前景和经济效益。这几年广电系统也在搞,如上海、四川、北京的国际电视节,包括影视节目展和广播影视设备展,效果不错。总局、集团正在筹办今年的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今后将每年举办一次。随着国际交往的加大,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多,这为开发会展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六是开发旅游市场。广播影视系统有一些设施如广播电视塔、影视城等可以成为旅游景点,可以开发旅游市场。一些新的亮点工程,也可以发展旅游市场,这方面还有待很好地开发。七是拓展电子产品市场。随着广播影视技术的更新改造、换代升级,特别是数字化、网络化的推进,广播影视电子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我们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拓展广播电视电子产品的市场。总之,广播影视市场是广阔的,产业发展潜力很大,需要我们去开发和拓展。

(四)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不断深化广播影视业的改革创新

1.理论创新:确立正确的改革指导方针

广播影视理论创新,要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广播影视的改革发展工作,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研究广播影视改革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寻求观念和理论上的突破,确立正确的改革发展指导方针,明确改革发展的目的、目标和方向。在这方面,应解决好四个问题:

一要切实贯彻十六大确立的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解放思想,就是思考问题的时候,思想要解放,要突破旧的观念的束缚。实事求是,就是要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就是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是“三个解放出来”。江泽民同志还明确指出:“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这是“三个一切”。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贯彻党的思想路线,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三个解放出来”和“三个一切”。如果不从思想路线上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推进改革创新是不可能的。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推进改革发展创新的前提,是思想基础。我们应该很好地贯彻党的思想路线。思考问题,要解放思想;分析问题,要实事求是;解决问题,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推进广播影视改革发展创新。

二要符合中国的国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差别比较大。13亿人口,有9亿多农民生活在农村。这样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广播影视事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和艰巨性。改革、发展、创新的一切决策措施,都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当时当地的实际出发,不能照搬照套,不能搞一刀切。

三要遵循渐进的规律。中国的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实行渐进式的改革。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改革也是利益的调整。因此,各种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要遵循渐进的规律,充分考虑它的环境和条件,充分考虑人们心理的承受能力,把握好度。在目前各种利益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任何改革措施的出台,都要有利于维护内部和社会的稳定。如果没有社会的稳定,也就不可能继续改革。既要改革,又要稳定,这就需要遵循渐进的规律。我们既不能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也不能急躁盲目、急于求成。

四要实行科学民主的决策。任何改革的举措,特别是重大改革的举措,一定要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实行科学论证和民主决策,防止在重大改革上出现失误。改革措施既要符合中央精神,又要符合实际情况,这样的改革措施才具有可操作性,才能有效地向前推进,取得良好的效果。

2.体制创新:加快结构性战略调整

广播影视业发展到今天,正面临着一个重大的转折,就是正处于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式的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广播影视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从传播内容的丰富、传播技术的先进都达到了历史上的新水平。现在我们国家正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这是很重要的转型期。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必然会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将日益增长。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科技进步如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卫星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促使整个广播影视业从内容到传播方式、从软件到硬件向更高的水平发展。这些都意味着是质的变化。十六大提出要加快新型工业化的进程。新型工业化,不是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在完成工业化之后进入信息化的时代。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信息化和工业化同时进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广播影视作为信息产业,面临着转型的挑战。如果能抓住机遇,加快结构性战略调整,就有可能促使整个广播影视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进行结构性战略调整,应注意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是要解决好整体结构、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问题。我们整个广播影视的结构、规模、质量、效益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协调,哪些是不适应的,哪些是不协调的,哪些需要调整,必须搞清楚。这是进行结构性战略调整的前提。

二是要解决好节目结构问题。因为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发生了变化,对广播影视节目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所以节目结构需要进行调整。如果仍然固守几十年不变的节目结构,就会失去受众市场,就不可能获得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对原有的节目结构要加以调整,要逐步地向专业化、小众化(或者叫分众化)、多样化方向发展。我们传统的观念往往是,办一个节目把各方面内容都容纳进去。现在人们对这种大拼盘式的综合性节目需求越来越少,其受众市场越来越冷淡。节目的结构必须随受众的需求而改变。

三是要解决好技术结构问题。我们正处在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转换的过渡时期,技术结构中先进和落后是并存的,所以需要加以调整。要加快技术升级改造的进程,为全面实现数字化构建新的平台,使技术结构在整体上更加合理、先进、高效、高质,以科技进步推动整个广播影视业的发展,主动适应信息产业和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是要解决好体制结构问题。过去几十年来形成的体制结构,越来越不适应广播影视业的发展。比如长期以来形成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体制,现在显然是不适应了。因为现代高技术支撑系统是需要高度集中管理的,而条块分割恰恰成了体制性障碍。网络整合如此之难,归根到底是体制性障碍所致。体制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是一个大问题。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从市场经济完善和法制健全的国家来看,都是实行管办分开制度。我们历史上形成了管办合一,又管又办。现在有的省市实行管办分开,按说这是符合改革发展方向的,但旧的观念还在起作用,原来是你办的,现在不能直接办了,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应该归你管的,现在又不清楚该管什么、怎么管。当然,由于广播影视法制建设滞后,依法管理缺乏法律法规依据,也是难于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因。集团化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资源的整合形成新的优势,以新的优势去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现在的集团化模式,实际上没有摆脱机关化管理模式。集团定为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主观愿望很好,但与现行人事、财政、税收、国资等方面的政策不接轨,实际上难于操作。事业单位是不能搞资本经营的,也不能搞融资,只有企业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可取的办法就是事业单位办企业。比如说电台和电视台,它的喉舌性质不能变,事业单位性质也不能变,但是它可以办企业、发展产业。走集团化的路子,可以把经营的部分分离出来,成立集团或者公司,完全按照现代企业模式来运作。这样既可以确保喉舌功能和正确的导向,也可以通过发展产业来增强整体实力,更好地发展事业。现在体制结构方面的障碍比较严重,推进体制改革和创新的任务十分艰巨。

五是要解决好产业结构问题。目前的广电产业,一是规模很小,二是比较单一,往往是依赖于广告,这是不合理的。广告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加之各种媒体间激烈的竞争,不可能节节上升。我们的内容产业非常薄弱,节目市场并没有真正形成,各台制作的节目基本上是为了满足自己播出需要,而不是用于交易。内容产业的潜力是很大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和新增业务的开发,为内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我认为,发展广播影视产业,要紧紧抓住三大块:广告、内容产业和网络服务。内容产业和网络服务,发展潜力很大、市场很大。我们应该重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加强内容产业和网络服务的开发经营,真正把广播影视产业做大做强。

六是要解决好队伍结构问题。广电队伍最突出的结构问题有两个:一是宣传、技术人才很多,懂经济、会经营的人才极少;二是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如学新闻的只懂新闻,学理工的只懂技术,缺乏基础厚实、知识领域宽广的复合型人才。这表明队伍结构的不合理,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影视业的发展,必须加快调整的步伐。

3.制度创新:深化内部管理制度改革

电台、电视台是事业单位,广电局是政府机构,应当实行不同的管理制度。但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实行的是机关管理制度,上级文件也说要参照机关的管理办法执行。本来像电台、电视台这样的宣传单位是很有自己特性的,但一系列的大政策把它限制住了。像中央电视台,这些年事业大大地发展了,从过去的三四个频道发展到12个频道,队伍也不断扩展,达上万人之多,而且类别很多。原来的人事管理办法已严重不适应新的情况,临时人员的管理成为一个大问题。这部分人员不算单位的正式职工,享受不到应有的待遇,从思想上就缺乏一种归属感,所以不好管理。现在在总局的统一部署下,电视台正在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和临时人员管理改革,将逐步解决这个问题。再有,事业单位分配制度也严重不适应广播影视事业发展的需要。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这样的分配制度无法调动人的积极性。制度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必须加快。

贯彻十六大精神,不断深化广播影视改革创新,如果能在上述几方面跨出较大步伐,就能大大推进广播影视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就能使我们的广播影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信息需求。

(本文系作者2003年2月至8月间在国家广电总局有关直属单位所作的专题报告《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指南和实践纲领》的第三、四部分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