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中国电视新闻的展望

对中国电视新闻的展望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视新闻既是一门传媒,又是一门艺术,因此,追求表现形式的创新是电视新闻永恒的理念。倘若我们站在另一面审视电视新闻,我们亦应看到,中国的电视新闻观众对程式化、八股式的报道形式,基本能够接受,不做大的挑剔,意见也不强烈。社会和观众的宽容,导致了部分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安于现状,使电视新闻始终伴随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四、对中国电视新闻的展望

在传播内容上

应该看到,甚至可以预言,在今后比较长的时期内,电视新闻的宣传报道仍然坚持中央宣传部1989年在全国省报总编座谈会上提出的“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以团结、稳定、鼓劲为基本出发点,帮忙不添乱,以维护社会和谐、秩序良好为大局,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改善民生为目标。作为国家办的电视台,这个方针不能动摇,不可动摇,不会动摇。今后,在主流电视媒介的新闻节目中,有关批评性报道、舆论监督乃至社会新闻,会不间断地出现,而且力度有所加强,但是,不会喧宾夺主,所占的比重不会很大。

在服务观念上

过去,我们把新闻置于一个不大准确的位置,仅仅认为新闻是鼓舞、教育人的工具,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把自己摆在居高临下的地位,缺乏交流的口吻,跟受众的关系一度不甚密切。其实,新闻也是服务,是为受众提供资讯的传媒团体,在社会的三大产业中,属于服务业。因此,发展中的电视新闻就要找准自己的坐标,理清与受众的关系,切切实实为受众提供资讯服务。所以,传播的信息要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满足受众向上的健康的信息需求。今后在电视荧屏上,民生新闻、软新闻会不间断地出现,所占比重也会增大。在传播方式上,平等对话,相互交流,会成为主要形式。在语态口气上,会慢慢软化传播的口吻,不再用教育者的视角、教育人的语气发言讲话。

在传播时效上

电视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电视传播配套设施的改造升级为电视新闻的传播时效插上了飞跃的翅膀,交通线路和交通工具的改善也为传播时效给予了强劲的支持。现时代的电视采访可以迅速到达新闻策源地,并且可以即时将信号回传到节目制作中心,新闻的时效已经用时、分来计量传播的快慢。展望未来新闻时效,由于微波和光缆的保驾护航,传播时效将继续朝着更快的方向发展。当天的新闻当天播,上午的新闻上午播,当时的新闻当时播,乃至实现重要新闻事件完整的现场直播,或同一时间多点新闻的即时直播。

在采制手段上

20世纪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是电视采制手段从根本上改变方式的“分水岭”。之前,电视采制是沿用电影的四道基本采制工艺而完成的,即用机械摄影机和感光胶片进行前期拍摄,洗印样片,剪辑画面,然后录音和声画合成才得以播出的。过了“分水岭”,业界对电视采访的“武器”进行了脱胎换骨的革命,逐渐用摄像机(ENG)取代摄影机,省略了洗印样片的环节,明显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更重要的是将声音和画面同步记录在磁带上,形成了电视特有的采制方式,凸显了自己的特性。随后,从国家台到地方台,陆续而大量地使用EFP电子现场制作(电视转播车)技术设备、小型地面站以及卫星上传和下传,这些现代技术、设施把电视的采制和传播推向了一个高档次。今后会更为完善,新闻的时效性、现场感、真实感将会更加强烈。

在表现形式上

任何艺术形式的生命在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新是一门艺术永久的活力。电视新闻既是一门传媒,又是一门艺术,因此,追求表现形式的创新是电视新闻永恒的理念。现如今,电视新闻的表现形式是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多种样式兼而有之,传统的口播、字幕、图表、影像,将会继续保持;现场采访、现场报道、电话连线、视频连线、演播室嘉宾谈话的运用频率将会继续走高;屏幕内外的相互交流,新闻互动的比率,受众参与的程度将会提升。

倘若我们站在另一面审视电视新闻,我们亦应看到,中国的电视新闻观众对程式化、八股式的报道形式,基本能够接受,不做大的挑剔,意见也不强烈。但是,这样“八字步”式的走路,天长日久了,会慢慢形成了受者的思维定势、观赏模式、议论格式。社会和观众的宽容,导致了部分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安于现状,使电视新闻始终伴随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