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创新理论的回顾与展望

对创新理论的回顾与展望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熊彼特以“创新理论”来解释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解释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趋于灭亡的结局,从而闻名于资产阶级经济学界。纵观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主要点,在于只有在他的实现“创新”、“发展”的情况下,才存在企业家,才产生利润,才存在资本和利息。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创新理论”以后,又相继在《经济周期》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两书中继续加以运用和发挥。

创新理论的回顾与展望

阚孔璧

创新概念,从提出到发展为一种完整理论,并作为从国家到个人的一种指导思想,还不到一个世纪时间,但其深远意义是不能低估的。本文试图从简要的回顾与评析中作些粗浅的展望,以汲取教益。

一、创新概念的提出和与经济的结合而形成的创新理论,有力推动社会发展

创新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熊彼特·约瑟夫·阿洛伊斯(Schumpeter,Joseph Alois,1883-1950),美籍奥地利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界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出生于奥匈帝国摩拉维亚省(Moravia,今捷克境内)特利希镇(Tricsch)的一个织布厂主家庭。早年在维也纳大学求学,是庞巴维克的门生;随后游学伦敦,求教于马歇尔;还推崇洛桑学派瓦尔拉等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20余年,他曾在奥国的几个大学和德国波恩大学任教;其间曾一度出由考茨基、希法亭等人领导的德国社会民主党“社会化委员会”的顾问,由奥托·鲍威尔(OtIto Bauer)等人为首的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参加组成的奥国混合内阁的财政部部长,以及私营皮达曼银行总经理。1932年迁居美国,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直到逝世。1937~1941年,任经济学计量学会会长;1948~1949年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他一方面直接承袭了庸俗经济学各主要流派代表人物的衣钵,另一方面又与右翼社会党人有过密切的关系。这些经历构成了熊彼特哲学观点、政治见解和经济学说的重要渊源。

其主要著作有《经济发展理论》(《Theorie der wirschaftlichen Eetwicklung》,1912年德文版,1934年英文修订版)、《经济周期:资本主义过程之理论的历史的和统计的分析》(《Business Cycles:A theoretical,Historical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apitalist Process》,1939年英文版,两卷)、《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Capitalism,Socialism and Democracy》,1942年英文版),以及《从马克思到凯恩斯十大经济学家》、《经济分析史》等。

熊彼特以“创新理论”来解释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解释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趋于灭亡的结局,从而闻名于资产阶级经济学界。他在1912年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理论”后,又相继在其后的两书中加以运用和发挥,使之影响颇大。

按照熊彼特的理论观点,所谓“创新”(LnnoraTion)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setting up of a new production funcTion),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a new combination)引入生产体系。如此之下,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Entrepreneur)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所谓“经济发展”就是指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

熊彼特所提出的“创新”、“新组合”或“经济发展”,共包括以下五种情况或五个内容即:(1)引进新产品;(2)引进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市场;(4)控制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企业的新组织。他认为“创新”是一个“内在的因素”;“经济发展”也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

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经济变动的一种形式或方法”,它决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即不断地破坏旧的,不断地创造新的结构”的过程,这种过程即是“产业突变”(IndusLrial Mutation);并说“这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Process of Creative Destruction),是关于资本主义的本质性的事实”。所以“创新”、“新组合”、“经济发展”,乃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离开了这些就没有资本主义。

在熊彼特那里的“资本”,则是企业家为了实现“新组合”,用以“把生产指往新方向”,“把各项生产要素和资源引向新用途”的一种“杠杆”和“控制手段”,是企业家和商品世界之间的“桥梁”,其职能在于为企业家进行“创新”而提供必要的条件。

纵观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主要点,在于只有在他的实现“创新”、“发展”的情况下,才存在企业家,才产生利润,才存在资本和利息。这时企业总收入超过总支出,这种余额或“剩余”就是企业家的“利润”,是企业家由于实现了“新组合”而“应得的合理报酬”。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创新理论”以后,又相继在《经济周期》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两书中继续加以运用和发挥。

总之,熊彼特不仅是第一个提出创新概念的人,而且首先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创新理论。在创新领域方面具有开拓性,也是非均衡经济分析和制度学派论的奠基者,在整个西方经济学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这一理论的中心是围绕现代经济出发和展开,用以推动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就此而言,他是颇有贡献的。

二、技术与创新的结合并成为核心,创新理论的发展,使社会加速前进步伐

继熊彼特提出创新概念,并与经济结合成为经济创新之后,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高科学技术的迅捷增长之下,逐渐形成了世界范围的技术创新模式,即技术与创新的结合,在技术不断推动下,创新的深度与广度的发展,从而加速了世界的巨大进步。

(一)技术创新模式的历史演变走向

从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前期,在技术推动下,从基础科学的研究到应用技术的开发和创造业的发展,以及市场的销售,都由优秀的开发人员主导,并从中取得成果。

由于这种技术推动下的创新模式,是以封闭式的开发为特点,难以及时满足企业需要,研究的方向不能有效控制,生产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而不得不被市场需求所取代,即所谓需求拉动的创新模式。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以市场需求为动力,突出市场需要为着眼点,以此带动产品的积极创新提供机会,这样,较之技术推动作用来说,是前进了一步。

但是,研究开发部门与市场营销部门在价值观方面各不相同,前者着力于根据市场的销售情况来确定产品的创新走向与力度;后者则完全看赢利的多少与厚薄去安排产品的侧重点乃至是否生产。这种厚此薄彼的市场价值取向,不利于产品的不断创新发展,于是只得让位于技术与市场相结合的创新模式,这种结合出于各自的需要,从技术方面而言,它客观上要求不断创新,使技术不断发展,以使在激烈的竞争中永远处于领先的地位,立于不败之地;从市场方面而言,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丰厚的利润,就必须使自己的商品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力求保持和增加商品的技术含量,因而对技术问题提出了创新的要求,这种技术与市场在创新问题上的不谋而合和殊途同归,就为创新开辟了道路。由于竞争机制的反复作用,无论对技术、对市场都提出了同一目标的不同要求,对技术而言,从研究、设计、实验、生产到销售的运作过程,既是创新的过程,又是走向模块化、标准化、一体化的过程。这种并行的创新模式,较之技术与市场的不谋而合来讲,又前进了一步。

随着技术的迅速变化,竞争的日趋激烈,产品生命周期的日渐缩短,时间的重要性越发突出,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引入又逐渐形成集成网络创新模式。这种创新模式,突出技术积累、技术与制造的集成,强调技术的应变能力和开发速度,重视产品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关注企业内部的集成和外部的网络,这是促进广大中小企业有效、持续创新的理想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科学技术与创新相结合的特征

当技术同创新结合,无论对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呈现出诸多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1.技术创新能力日益成为竞争成败的关键性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邓小平的经典经论,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实,成了众多人们的共识。当它与创新相结合,犹如鸟之有了强有力的翅膀,展翅飞翔于蓝天之上。因为这不仅能使新技术适应市场和消费千变万化的需要,而且更可不断开拓市场,创造新的消费需求,指引消费结构的变化。由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本已悬殊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后者以资源、劳动力与传统技术为基础的低层次产业结构为主,前者以高科学技术为基础的高层次产业结构为先,相互之间的竞争优劣更加明显,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高科技优秀人才向发达国家流走现象日趋严重,给本国、本地区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

2.崭新学科的出现,不断推动创新的突破性发展

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创了人类史上从几千年来农业为基础时代的结束,跨入工业经济时代的新纪元。历时不过200年左右的短短时间,创新的浪花,一波盖过一波,从蒸汽机和工具机的发明,开创了制造业的新篇章;内燃机和机床的发明,使世界进入了机械代时代;程序控制和自动控制技术的突破,顺理成章地进入了电气自动化时期;激光等技术的发明,促进了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进而进入了数字化制造的新时代;1993年Mosaic阿尔法版因特网软件投入试用,其普及速度极快,2000年全世界用户超过4亿,2005年达到10亿。我国自1994年首次接入因特网,用户扩展神速,2004年上半年已达1.5亿人,目前上网计算机数约为8100万台。它的发展为科技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和动力,推动了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

3.科技成果的转化周期大大缩短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末,短短的50年左右时间,科技发展就经历了5次大的革命,它们分别是:①人类实现原子能的释放和控制开始利用核能的新时代(1945~1955);②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人类开始摆脱地球引力,进入外层空间(1955~1965);③DNA重组实验成功,人类开始控制遗传和生命过程(1965~1975);④微处理机大量生产和应用,人脑的能力得以延伸(1975~1985);⑤以软件和网络化为标志,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网络化的新纪元(1985~1999)。

4.各门类学科相互渗透、综合和交叉,推动集成创新的发展

各门类学科的分支,已从20世纪初的600多门,发展到现今的6000多门。科技的相互渗透、综合和交叉,除了导致一系列新的跨学科领域如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空间科学等的出现,更集中、更突出地表现为科技正在从宏观与微观方面向着最复杂、最基本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互的渗透、综合和交叉,有力地促进了集成创新的发展。表现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人们将新知识、新科技集成起来,创造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科技。它主要包括知识集成、技术集成、产品集成、人力集成和信息集成等方面。在新的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集成创新更具有持续的优势、强大竞争力和技术突破的意义。

5.研究和开发走向国际化和全球化,呈现加速趋势

全球性信息网络的发展,促进了各国家、各地区的科研人员、科研机构、科研仪器和科学资源的信息流动与共享。应当看到,在这个趋势下,发达国家是最大的受益者,跨国公司已成为发达国家争夺市场、资源,开展全球竞争的有力新形式,而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利用诸如开发成本的降低、科技的扩散、人才的流动性强等机会,加快提高自身的科技实力,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创新与政权结合,创新理论日益成为各国重要政策,推动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创新概念的提出,创新与经济、创新与技术先后结合,特别是这种结合所取得的巨大效益,引起了各国政府的日益关切,进而形成国家政策。了解和研究它们的有关政策,对于我们深入认识创新的重要意义,坚定不移地贯彻国家有关的创新政策,大力进行创新活动,进而成为全民的行为,至为重要。

(一)国际创新政策的发展

1.从科技政策代行技术创新政策(20世纪60年代中期前)

按照理论先行,政策后继的一般原则,尽管熊彼特早在1912年就提出了创新的理论,并与促进经济增长,进而推动技术发展相结合,日渐获得成功,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都还没有将创新的理论转变为一种明确的政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多数国家的政府是以科学技术政策代行技术创新政策的职能,甚至没有一个国家明确地将技术创新政策,作为一种独立于科学政策或技术政策的另一个政策体系,进行研究与实施。此一时期的许多技术创新政策,实际上是作为科技政策附属产品的面目出现的。尽管一些国家政府很早就开始使用某些政策手段去促进技术创新的发展,但是作为创新政策的真正诞生时间,是在20世纪的60年代。但此时的技术创新政策,还没有完全摆脱对科技的附属地位,直到70年代初期的石油危机之后,才引起各国的普遍关注,引发讨论和研究,并进而出台相关技术创新系列独立而重要的政策。

2.技术创新政策的研究与实施(20世纪60年代中期~80年代初期)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美国率先就技术创新的政策问题,展开了三次讨论:60年代初期,肯尼迪政府试图提出一个民用技术项目为由头,逐渐形成解脱经济停滞困扰的一榄子政策,但没有引起强烈的反响;70年代初,尼克松政府进行了一次探讨刺激工业创新的联邦政策问题的研究;但反响不大;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卡特政府进行了一次有关工业创新的国内政策检讨,以寻求能够恢复美国落后的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尽管涉及技术创新政策的诸多方面,主要是经济和贸易政策;环境、健康及安全法规;工业结构与竞争法规;政府专利和信息方面的政策;政府购买政策和政府对开发的直接支持等5个方面。但由于缺乏历史分析,深入认识其巨大而深远的意义,因而未能制定并实施明确的技术创新政策。

在此期间,其他西方国家也逐渐感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因而对有关政策研究越发重视。据美国国会图书馆国会服务部的报告:到1980年为止,世界各国在技术创新方面提出的有较大影响的技术创新政策有205条。瑞典提出在技术方面要走“第三条道路”,即在研究、开发、创新、培训和组织发展方面进行大量投资。1974年,原联邦德国、加拿大、法国、比利时、荷兰共同成立了技术创新政策的国际联合的研究计划,后来澳大利亚、瑞典也参加其中,两年与会一次,推动各国技术创新政策的研究和实施。与此同时,西方各国还出现了大量关于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许多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如此等等,表明了技术创新政策的研究逐渐走向了高潮。

3.技术创新政策的拓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后,信息、材料和生物等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席卷而来,展现了技术无尽的潜力,导致技术创新政策在欧美诸国的进一步拓展,发展中国家也深受影响,无不采取措施调整技术经济政策,以促进本国的科技发展与技术创新。其主要表现,一是各国科技政策的重点,开始转向通过技术创新带动经济增长,强调技术成果的产业化,美、日、澳等国尤其突出这一科技发展的重点转向;二是国际科技合作日益广泛和深化,区域科技合作成为当前国际科技合作中最为活跃的一种重要形式。

(二)我国创新政策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创新政策,是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一系列理论特别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崭新理论观点的指导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创新科技政策的逐步形成(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

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特别是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理论的指引下,有关的政策相继出台:1985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下达并付诸实施,着手对科技管理体制、科技拨款制度、国家重点项目管理、科研机构的组织结构、人事制度等进行改革,并提出“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政策。80年代中期,相继下达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允许技术转让,技术市场应运而生,并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其他如专利制度、风险投资机构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也纷纷被引入。1992年《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发布,进一步确立将大部分科技力量用于国民经济主战场,注重技术创新,注意吸收和应用国际先进技术,加速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

2.第二阶段:国家创新政策和相关措施的进一步加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中共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随之提出其改革目标和各项任务,一批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科技进步法》、《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的颁布,政府对与技术创新相关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政策意见,特别是一系列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的先后出台,有力地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增长。

3.第三阶段:国家技术创新政策,从系列化走向目标化(20世纪末至今)

20世纪后期,以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为标志,国家接受技术创新概念,并从研究为主进入广泛实践,仅创新政策一项,一年中就颁布了29条,其数量创下了历史新纪录。特别是国家设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有力推动了中小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次年《关于培育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若干问题的意见》,强调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建设。这样,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被正式明确,并受到国家强有力的支持。

再从R&D与GDP的比例关系看,自1996年以来,其比重连年增长,1996年的0.60%,1997年的0.68%、1998年的0.70%、1999年的0.83%、2000年的1.00%、2001年的1.09%。上升到2002年的1.23%。按可比价格和同口径计算,这6年间,我国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达到率21.7%,是世界上R&D经费年均增长速度最高国家之一。时至今年年初,在全国上下创新活动蓬勃兴起之际,为了加速创新的步伐,迎头赶上已经进入和正在进入的创新型国家,中央专门召开全国科技大会,深入讨论和一改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提出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这是我国发展到今天在科技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献,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实现“三个必将”的最佳结果。它突出表现在:

第一,提出了“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实现目标的核心,并以此推动科技的跨越式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增长方式的转变,成为国家战略和全民族的推动力。

第二,提出了“以提升国家竞争力为核心”的八大重要目标,并相应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这些目标都是关系到能否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强民富的根本大计。

第三,提出了在保证实现上述目标的同时,抓紧11个重点领域及其优先解决的62个主题,以及8项世界性前沿技术和4项基础研究的任务。

第四,提出了体制改革的任务,包括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并以此形成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科技中介服务等相互促进、充满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可以说,上述《规划纲要》既是过去多年来科技创新一系列政策的继续,又是其在新形势、新经验、新任务、新政策的突破与发展。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这一规划纲要,就能圆满完成党和国家提出的各项任务。

四、创新未来走向的展望与我们肩负的历史重任

创新理论的首次提出并历经与经济、技术、政权的先后结合,至今还不足百年时间,社会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展望未来,将是创新与知识的日益结合,进而成为知识经济的时代。进入21世纪的人类社会,将迎来自己最重要的阶段,写下辉煌灿烂的篇章。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邓小平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已经敏锐地预示了世界知识经济的到来,并把科技作为知识的核心,提醒人们予以高度关注。当时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因之而刮起了与知识结合的强劲东风。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直接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明确了这种新型经济的性质是“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这里所提出的知识经济,是以高技术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衬托的新型经济, 它通过智力资源去开发现存的诸多富有资源,发展社会经济。3年后的1993年,美国的著名战略专家德伯拉·爱弥顿,又进一步直接提出了“知识创新”的概念,把知识与创新直接联系起来,认为这一概念应包括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在内,它们是知识创新的基础和源泉,而知识创新则是敢于创造新的方法,应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以取得更高的经济和社会效果。所以知识创新是将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包括其中的,是把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统一起来的一个崭新概念。所以,德伯拉不仅是提出知识创新概念的第一人,而且是其基本内涵要点的揭示者。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年度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 Based Economy),其含义与之基本相同,表明了它已为更多的人所接受,次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又正式使用了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my)这个概念。

应当特别指出,知识经济的本身,就意味着创新。因为创新是它的根本特征,既是其背景下的产物,又必然伴随它的发展而快速成长。

当我们仔细研究日益增多的创新型国家经验,越来越感觉到,它们的成功集中到对知识的高度重视,注意知识与创新的结合。无论是领先的美国、日本,还是后起的韩国、荷兰,莫不如此。再从创新政策考察,各国的相关政策、越来越向知识经济方面倾斜。以欧盟的创新政策走向为例,1997年7月,欧盟委员会发表了《2000年议程》,提出“将知识化放在最优先的地位”。接着,欧委会又发表了《走向知识化欧洲》的报告,强调为实现经济的知识化而加强欧盟的教育、培训与人才的造就。今年初,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特别提出“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形成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知识创新体系”作为自己的一大目标。

由此可见,知识与创新的结合,知识经济的发展,将成为时代的中心,主宰社会的前进,早日的来临和加速的推动,将是两大不可抗拒的趋势。

(一)创新思想日益深入人心,越来越成人们的思想动力和行动指南

从1912年熊彼特第一个提出创新概念,历经与经济,与技术与政权结合三个大的历史阶段,与此同时还在纵的延伸和横的拓展相结合方面,展现出五彩缤纷、百花斗艳的局面。尽管至今还只有94年的时间,已经令人眼花缭乱,硕果纷呈。

首先,日益向普及化发展。创新大至各个国际组织、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从中央到地方,从在政方针到具体方法,无不包括在内。就个人而言,也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层面的,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变化,从其理想、抱负、政治观点、思想意识、思维活动、人际关系、知识积累、认知结构、个人修养、性格、风格、气质、作风、喜好的形成及其调整变化,都与创新思维相联系。

所有这些,都表现出它的越来越普及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普及性会更高,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其次,目的性更为明确。所有的创新,无不为了改变现状,进强功效,推动进步。熊彼特提出创新,就是为了发展美国的经济,缓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造成的困境,他的创新概念就在其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并得到充分发挥。当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对经济的影响日益突出之际,推动着人们将创新与技术的结合,加以深入研究,以厄特马克、兰格里士、迈尔斯等人为代表技术创新学派,给予了系统总结,推动了日后的持续研究和经济的繁荣。20世纪90年代,当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之际,有识之士又将创新与之结合,加以研究和实践,并在它的推动下,使知识经济爆发出火山般的热能与动力。由此可见,目的性是它的突出特征。从大的方向看是如此,从各行各业而言也是这样。

再次,其深刻性十分突出。创新无论大小,都是深刻的。这种深刻性,一是表现在它总是一种质的改变。就经济而言,在创新的驱动下,经济的发展变化,始于量的增长,但其最终结果必然因最初的积累而导致质变,引起质量互变的规律性有节奏变化。二是它与创新相联系。创新离不开创造,从创造的动机、意识、过程到结果,都是以创新作为推动力的。两者的辩证性体现在从无到有和从有到新相互作用上,从而显示并突出其深刻性。三是体现在它的结果上。任何创新无非总表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其前者是量的增加与扩大,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是繁荣与发展;其后者是思维意识的改变,体现人的精神状态,显示出一种人类独具的进取、向上、追求、变化、升华趋势。旧的必定灭亡,新的必定发展,新的力量不可战胜的规律,正是这样从古至今的演绎着,并无以抗拒地发展下去。

最后,是其形态的多样性。从创新的提出到今天,如一支报春的花蕾,引发现百花盛开的局面。从前面提到的就其结合来讲,从经济到技术,再到知识等诸多方面;就其过程来讲,从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到成为各国的大大小小的政策,包括诸多发达国家和大量发展中国家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法律、法规的同台与落实;就其创新体系来讲,大的方面包括国家创新体系及其本身所属的创新繁育统、区域创新系统及其包括的创新区域,区域创新圈、国际技术创新中心城和有关城市、企业(或公司)创新系统,在创新战略、战术方面,包括自主创新、联结创新、突破创新、集成创新、模仿创新;以及创新的理念、思路、方法、步骤;在创新的内容上,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从研究领域讲,既有经济、管理、心理学、思维学、教育学的创新,又有政治、军事、医学、外交等的创新。所有上述的大小方面,无不表出现创新的多样性。

正是上述的普及化、目的化、深刻化和多样化的发展与推动,使创新由理论的提出,到与实践的结合;从一个创新的出现,到万千新事物的展示,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快速进步。

(二)科技投入日趋加大,整个世界面貌因之而得到明显改变

随着创新问题的提到议事日程,各国、各地区都把资金投入科技领域,并把它作为一个硬性衡量的指标,提到人们面前。就此一项,美国位居榜首,竟高达3.5%;而英国却因诸多原因,未能实现2.5%的基本标准而备受争议。北欧的一些小国,尽管财政困难,却知难而上,大力发展科技、改变本国的面貌,相继成为耀眼于世界的创新型国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逐年加大了对科学技术领域的投入,迅速改变着经济落后的面貌。2006年新年伊始,又不失时机地提出《规划纲要》决心用15年时间(2006~2020年)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为此,在科技经费方面更加大了力度,并采取坚决措施予以保证。从我国近30年来的巨大变化来看,充分显示了它的强大威力。

(三)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大批人才竞相涌出

百年大计,人才为本。未来的世界,是人才的天下,他们推动着世界的发展与进步。而人才来自教育,只有发展教育才能造就大批人才。要发展教育就要加大投入。所以新的21世纪是教育投入的世纪。谁重视教育,谁加大投入,谁就会获得大批人才,借此改变本国、本地区的面貌,进而改变世界的面貌。这是问题的一方面。

问题的另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应当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

为此:它要根据未来社会的不同要求,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包括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大学学科带头人、战略科学家、科技管理专家,以及各级各类的专业人才、科技人才。

它要用创新精神教育各级各类学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善于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努力为社会服务。

它要发挥社会的各种力量,凝聚共识,共同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议论环境,倡导自学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总之,通过上述的回顾与展望,使我们加深了对创新思维的理解,进一步明确了在崭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任务,自觉立足本职,努力创新奉献。

参考文献

[1] 赵光武.思维科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陈劲.创新政策:多国比较和发展框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 张武城.创造创新方略.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5] 刘仲林.中国创造学概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6] 刘昌明,越传栋.创新科学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