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未成年人心理发展主题的特殊性

未成年人心理发展主题的特殊性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未成年人心理发展主题的特殊性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个体有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与发展主题,具有明显的阶段特色。青少年阶段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的过渡期,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剧变期。下面以央视少儿频道《童年》栏目为例,加以文本分析,进一步说明这种内容与儿童心理发展主题需求脱离是造成传播障碍的内部原因[3]。

一、未成年人心理发展主题的特殊性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个体有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与发展主题,具有明显的阶段特色。童年期的儿童在前期感知能力基本发展成熟的基础上,高级认知机能的发展更为突出和重要,比如有意注意、记忆、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等。它们构成了儿童在小学学习的认知基础和条件。进入小学以后,儿童同伴交往的机会显著增加,同伴互动的内容更为全面和丰富。有效的同伴互动要求儿童掌握必要的社会技能,同时也为儿童发展社会技能提供环境和条件。因此,同伴关系的发展构成了小学阶段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题之一。同时,小学阶段也是儿童初步掌握社会规范与价值,发展其社会行为的重要时期,儿童的攻击行为、亲社会行为以及道德的发展作为社会性与人格发展的重要内容,自然也是这一阶段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主题。青少年阶段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的过渡期,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剧变期。这一时期,个体在生物方面、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方面都经历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决定了青少年特有的区别于其他发展阶段的主题。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题包括:认知与思维的发展、自我的发展、亲密感、道德发展、性与性别角色等。这些方面的发展构成了青少年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2]。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核心问题可用表11-1表示:

表11-1 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主题

img16

表11-2 嘉宾职业分析

img17

说明:以集为单位,有一人上、下集的按两人次计。时间跨度为自2003年11 月6日至2005年1月13日之间的共98期节目。

少儿电视节目在不同程度上与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主题相脱离,是造成传播过程中出现表达方式障碍文化与意识形态障碍的原因之一。下面以央视少儿频道《童年》栏目为例,加以文本分析,进一步说明这种内容与儿童心理发展主题需求脱离是造成传播障碍的内部原因[3]

1.具体的研究方法[4]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对象是在央视国际网站上能够查询得到的《童年》节目的电视文本。时间跨度为自2003年11月6日至2005年1月13日之间的共98期节目。在对这98期节目中嘉宾职业进行统计的基础上,获知已播出的《童年》节目的嘉宾主要来自体育竞技、艺术、政治、教育、科技、其他社会事业等六大领域(见表11-3)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取样,选取10个嘉宾的电视文本作为样本(见表11-4) 。

表11-3 取样样本

img18

表11-4 样本编码

img19

这样选取的样本基于两种考虑:第一,顾及嘉宾职业所占的比例,其中体育和艺术类的嘉宾最多,科技、教育、政治、其他社会事业的嘉宾很少,尽量使嘉宾职业相对均衡。第二,根据电视节目制作流程的特点。节目是由不同编导制作的,相邻两期的节目一般为不同编导所做,为了体现不同制作人所形成的栏目整体理念,在一个月的周期内选取了四个播出时间相对连续的嘉宾(郭晶晶、尹相杰、吴建民、郑春华) 。样本编号及节目名称如表11-5。

需要说明的是,样本中涉及三个具体的研究对象:儿童、主持人、嘉宾。其中儿童包括现场的小观众和与节目组合作的小记者,他们与嘉宾的交流以及所提出的问题,尽管存在一些特定的“编导旨意”,但是因《童年》节目在介绍中阐述“用儿童自己的眼光来审视和追寻名人的成长足迹”,这里还是可以假定现场儿童受众的提问能够代表儿童本身的意图。

嘉宾为每期节目聘请的访谈对象,也就是《童年》节目介绍中所提到的“榜样”或“偶像”;主持人所代表的不仅是主持人本身,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编导、制片、策划等整个栏目组主创人员的创作意图。

2.研究发现

(1)文本分析:来自儿童的“困惑”

●儿童对嘉宾的提问主题

在所选取的10期节目中,参与节目的儿童共提出了56个问题,分别如表11-5所示。

表11-5 提问次数

img20

这56个问题可归为下面几个方面:关于嘉宾如何进行自我评价或他人如何对嘉宾进行评价;关于理想或未来职业;关于与朋友的交往或异性交往;关于父母对儿童成长的观点等。具体见表11-6。

表11-6 儿童受众对嘉宾提问内容的统计

img21

续表

img22

表11-7 儿童的社会情绪发展主题

img23

●儿童的“困惑”源自儿童心理发展的主题

如前所述,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的社会情绪发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体现出不同的发展主题[5]。可描述为表11-7。[6]

通过对儿童受众的提问主题与儿童心理发展主题的比较,可以看出,二者是相对吻合的。如图11-1所示。

img24

图11-1 儿童受众提问主题与儿童心理发展主题的对应

儿童受众能够提出上述问题,说明这些问题是他们所不能理解、把握或需要别人认同的,也就是说,他们在心理上对这些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困惑”,而经过前面的分析,获知这些问题又与他们自身的心理发展主题相吻合。因此,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结论:这些问题来自于儿童在成长中,也就是在社会情绪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困惑,儿童受众希望通过《童年》节目这样一个平台,在与他们心目中的偶像的近距离接触中,找寻有助于他们自身发展的答案。

(2)嘉宾与儿童受众的交流中,“困惑”是否得到“解惑”

●交流次数与互动程度的差距

在对10个样本的分析中,笔者关注了这样几个变量:现场的儿童受众说话的次数,包括与主持人、嘉宾交流、提问的次数;得到回答的类型,包括正面、托词、反问等三种类型;提问是否产生互动,把儿童提问,嘉宾回答之后,接下来的提问或交流话语作为产生一次互动的标准。在对每个样本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对10个样本做了整体统计。具体情况如表11-8所示。

表11-8 儿童受众说话、获得回答、产生互动的次数统计

img25

由表11-8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对嘉宾的访谈中,儿童与嘉宾之间产生互动的比例仅为儿童有说话机会总次数的五分之一左右;而且在10期节目中有4期根本就不存在儿童与嘉宾之间的互动。也就是说,在《童年》节目中,尽管儿童受众被作为一个节目要素,但是儿童提问得到更多交流的可能性很小。或许这种交流次数与互动程度之间的差距,并不能证明儿童与嘉宾之间在某一问题上或对某种困惑的交流中就得不到他们想知道的答案,但是至少可以认为,儿童受众角色在现场访谈中还远未达到《童年》节目的宗旨——“用(儿童)自己的眼光来审视和追求名人的成长足迹,了解榜样成长过程中的故事和内心世界,感受偶像的童年历程,体验榜样的儿时忧欢,使我们从中受到教育和激励,坚定自己的理想,完善自己的人格”。

●“困惑”与“解惑”之间的几个实例

实例一:困惑不解

在1号样本中,关于如何对待异性朋友的喜欢的问答如下:

小观众:郭晶晶姐姐,您好!我想问您,小学的时候有没有男生喜欢过你?

郭晶晶:这个问题呀,我不知道,因为很小很小我就已经在跳水队里了,所以我不知道。

点评:

在这一问题中,提问儿童或许会认为“美丽”的郭晶晶姐姐在童年时应该是男生喜欢的对象,也或许是提问儿童自身遇到过类似的情形,而不管她是出于好奇之心还是对这一问题需要借鉴嘉宾的做法,显然提问儿童是希望得到答案的。而这期嘉宾的答案是“不知道”,或许是她所说的原因:“很小很小我就在跳水队里了,所以我不知道。”但是,这个提问儿童的困惑显然并没有得到“解惑”。然而,这里主持人似乎并没有理解提问儿童的“困惑”,也没有意识到应该做进一步的交流,就开始下一个预设好的环节了。

实例二:困惑误解

在4号样本中,关于如何面对困难的问答如下:

小观众:您在写作的时候思路断了您会休息一下,还是会继续坚持到底呢?

郑春华:吃巧克力,所以我吃巧克力的量非常大,你们如果要当作家可以学学我。

点评:

提问儿童想知道嘉宾在写作中遇到困难时是怎样应对的,想在其中找到能有所启示的答案。嘉宾的回答听起来很有趣,但是却过于主观。“吃巧克力”或许是个好办法,而会给提问儿童留下怎样的印象呢?而且还要吃大量的巧克力,要当作家的儿童真的如此效仿显然是有害的。然而,主持人也并没有把话题引向深入,提问儿童或许会更加困惑。

实例三:解惑需要互动

在7号样本中,对于如何对待失败的问答如下:

小观众:你做的那个“团三周”的动作,在两次失败的情况下,做第三次有没有会想到会失败?

李小双:比赛是什么?很简单,我可以考在座的小朋友一个问题,为什么每年都要考试?

小观众:因为它检验了这学期这个人,这个小孩他学习的成绩和情况。

李小双:所以说,你的问题已经回答我了,为什么说每年我们要去比赛,不要怕失败,像我们在座的小朋友一样,我们不要去害怕考试,我们考多少分,我们不要害怕,我们怕的是我们平时付出的够不够,你的考试就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成绩。

点评:

可以看出,这是提问儿童与嘉宾之间的一次互动交流,嘉宾通过反问,把自己比赛与儿童考试的两个情境做了合理的比较,并给出了有意义的答案:与不要害怕比赛一样,小朋友也不要害怕考试。足够的付出,才能取得好成绩。既没有生硬的说教,也没有就事论事,可以说恰当地抓住了提问儿童的心理。这样的答案不仅对提问儿童,而且对电视机前的儿童受众而言,也会解决他们心中的困惑的,真正起到“榜样”的作用。而这或许才是《童年》节目的宗旨所在。

(3)与儿童心理发展主题不吻合来源于节目的年龄定位过于宽泛,从而不能应对特定年龄段儿童的特殊需求。

《大风车》栏目以3至14岁儿童为收视对象,《童年》作为《大风车》的子栏目,在央视国际网站上所做介绍中对其收视对象并未做专门界定。如果按照《大风车》的对象定位:3~14岁,根据表11-7中发展心理学对儿童发展阶段的划分,则《童年》的目标受众跨越了儿童早期、儿童中期、青少年期(初始阶段)这三个时期。而这三个时期儿童社会情绪发展的主题是呈现发展的态势的,不同阶段的主题是有区别的。从这种意义上说,《童年》节目如果想真正地解决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困惑”, 3~14岁的年龄定位就显得跨度过大了。那么,在样本中所体现的儿童受众年龄又是怎样的呢?以下对10个样本中参与交流的儿童受众年龄做了统计(见表11-9) 。

表11-9 儿童受众年龄统计

img26

此外,为研究方便,我们还对儿童所提的六个主要方面的问题次数做过统计,儿童所提到的问题主题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如表11-10所示。

表11-10 不同年龄受众提问主题所占的比例

img27

说明:还有0.20的交流提问属于无主题提问。

由表11-10可以看出,儿童提问的主题中有一半以上是关于童年中期儿童身心发展主题的,这与现场提问儿童10.7岁的平均年龄是相吻合的。

从对《童年》节目的文本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节目的主创人员所聘请的多为童年中期和青少年早期的儿童。因此,尽管《童年》节目没有进行专门的收视对象界定,但是节目在创作时还是试图针对8~12岁儿童的。《童年》节目组内部是否已达成这种共识就不得而知了。

而问题出在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发现《童年》节目样本中的题目以及节目中所涵盖的编导意图似乎又并不完全符合8~12岁儿童的心理发展主题矛盾的“解惑”需求。10期节目所蕴涵的编导意图如表11-11所示。

表11-11 样本中所显示的编导意图

img28

表11-11也包括根据嘉宾所讲述事件或观点的主题与儿童中期、青少年期儿童心理发展主题的对应关系的统计。可以看出,嘉宾对自己童年以及人生的回顾中所表达的事件、观点的主题,与这两个阶段的儿童心理发展主题的对应比例基本持平(31与28) 。这种谈话对儿童中期的受众会有交流受阻的感觉,尽管嘉宾对人生的体验会对他们有所启迪,但是也存在因与他们的社会情绪发展需求不对应,而产生的对嘉宾观点的不理解或对内容的不感兴趣[7]

而嘉宾的讲述多是在主持人的引导下进行的,主持人的引导与编导、记者的前期意图直接相关,很显然,在主创人员的编创意图中,并未真正把收视对象直接定位在8~12岁的儿童。《童年》节目的收视群体定位似乎并不准确,因而也不能准确地对8~12岁儿童在社会情绪过程中所出现的“困惑”给予来自“榜样”的解惑。

通过上面对《童年》文本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少儿电视节目的内容需求不尽相同,如果想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那么,节目内容需要与特定年龄段的儿童心理直接对应,否则,会出现传播障碍。因此,少儿受众的身心发展规律、发展主题的特殊性成为节目传播过程中出现障碍的内部原因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