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

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仪式化的活动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网络已经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块新阵地,创新网络思政教育、德育教育已迫不及待。在原有传统的德育途径的基础上,整合以上五种途径,在实践中统筹兼顾、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德育“合力”作用,最大限度地为德育工作服务。

美国一位教育家曾说:“年轻人生活中最危险的转变是他离开家庭和学校的权威控制,进入不受制约的自由社会中,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应该通过有效地教育孩子自我控制和自我指导,为这一转变做准备。”在新时期更应该注重人文精神关怀下的德育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德育,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一、深入研究精神关怀德育课程

精神是人生命最重要的内容,是一种高级生命形式。王坤庆教授认为,精神教育,即旨在形成健康心理品质、引导和谐道德生活、培育崇高精神信念的教育活动的总称,不同于身体教育。学校德育课程的精神关怀转向,是指为了学生的幸福,通过关怀学生的精神而促进学生精神生命的提升、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的文化优化实践活动。如果说,道德教育重在通过强化以形成行为规范,价值教育重在内在信念的澄清与培养,品格教育重在内在人格心理的塑造,那么,精神教育则重在对前几方面的整合,通过不断“外化—内化—外化”的动态转换,促进功能性主题——人的“气质”生成。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文化冲突、社会变迁引发的文化、生态等现代性危机,促进了对人的精神的全面关注,学校德育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了深刻的转变。这一转向也化解了德育课程本身的危机,使德育课程保持了与时代社会的紧密联系,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践。由此,精神关怀德育课程是精神教育的一种具体形式,是德育课程在当下社会发展中一种新形态。

二、多元化背景下德育课程建设

我们正处于一个价值多元化、文化多样性和观念多变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学校德育何去何从,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课题。在多元化背景下德育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承认德育内容的多样性;第二,提倡主流思想,即在多种思想观点、价值取向同时存在的情况,确定一种主流观点作为重点来进行教育和引导,而简单地介绍其他非主流观点与本观点的异同;第三,确保拥有道德底线,即必须要存在一种最低限度的“公共道德观”,牢牢守住道德的底线,牢牢守住做人的底线;第四,德育课程必须落地,回归生活。德育教育要把生活作为本原,以生活为本来进行建设。课程源于生活,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同时,课程建设也是为了学生的生活,是为了学生有道德地生活,德育课程要让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这是德育课程的目的与归宿。

三、新时期的德育工作途径

人的精神生命实践是开放的,德育课程的实施途径也要走向开放,实现课内外沟通、校内外沟通、现实与虚拟的沟通等。具体而言,需要整合“五化”德育工作途径:

第一,校园化,即一方面通过思政课程德育、学科德育、德育活动等课堂组织形式,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直接的精神生命教育;另一方面,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把校园打造成为学生现实的“精神家园”。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和信念的形成具有显性和隐性的双重作用。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感染性。同时,建立精品校园文化品牌,设置相应校园文化宣传栏,搭建校园文化硬件设施,制定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制度,为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第二,家庭化,即通过学校联动,建立起学校—家庭合力的管理机制体制。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教诲与身体力行对于学生形成正确态度、观念具有很大的作用。家作为学生的第二所学校,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德育的过程中,学校与家长要取得联系和沟通,并达成一致的道德教育内容和目标,彼此交换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相互关注,共同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第三,社区化,即在一定的教育目的的驱使下,根据需要精心组织,带领学生深入社区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或互帮互助等关爱活动,实现人与社会的精神沟通。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不仅仅受到学校和家庭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来自社会的影响。学校和家庭要教育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积极的一面,并抵制其负面影响。同时,也应该联合社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而社区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因此,学校可以跟附近社区或者根据德育目的的设计,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社区开展联谊、志愿服务、帮扶活动等实践教育活动,让同学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道德的内涵,促进道德内容的内化和外化,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四,仪式化,即通过德育仪式塑造个体精神,同时形成的集体精神同感心理场又能发挥集体对个人的积极教育影响。学校的教育非常需要“仪式化”。仪式化的活动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一些具有纪念意义和教育意义的重大节庆或者活动,结合相应的历史、文化渲染教育氛围,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和情怀,激发学生内心的热情,带动学生去思考和体会,让学生从思想和意识上认识到教育内容的重要性,并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和意识,塑造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五,网络化,即运用新媒体手段,配合合理引导,避免虚拟空间的行为失范与精神逆变,培养良好的网络行为和精神风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网络已经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块新阵地,创新网络思政教育、德育教育已迫不及待。网络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利用好网络的快捷、便利、覆盖面广、信息资源量大等优势,在德育的过程中不仅节约了时间成本,也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同时还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具有网络复杂性,学校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做一个文明的网络人。

在原有传统的德育途径的基础上,整合以上五种途径,在实践中统筹兼顾、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德育“合力”作用,最大限度地为德育工作服务。

【反思与练习】

1.中西方德育有何差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

2.学校德育目的有什么特点?它的功能是什么?

3.德育的方法和途径有哪些?你如何看待?

4.请查阅资料了解道德发展水平,并结合自身,判断自己处在道德发展的哪一个阶段。

【注释】

[1]《潘恩选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41页。

[2]The Republic and the School : Horace Mann on the Education of Free Men.New York: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 c1957.p88.

[3]约翰·洛克,《教育漫话》,傅任政,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