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幼儿心理的发展

幼儿心理的发展

时间:2022-03-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幼儿的肌肉耐力,跟学龄儿童和成人相比依然较弱,还是容易疲劳,需要合理安排其作息时间,避免疲劳。幼儿神经系统日趋成熟,同样带来了其大脑皮质机能的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幼儿动作的发展,还体现在精细动作协调性的发展方面。
幼儿心理的发展_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引导案例1-12

我们已经开始烧烤了呀!

在自由活动时间,牛牛和丹丹一直在讨论着什么。实习教师小李老师轻轻走近,听到他们讨论等下要玩烧烤游戏呢!小李老师着急了,教室里没有可以玩烧烤的材料,这可怎么办呢?她赶紧到资源库,查看有什么东西可立刻做出烧烤材料。等她满头大汗地翻找了一些材料出来,发现两位小朋友已到草地上了。小李老师关切地问:“牛牛,丹丹,你们不玩烧烤了吗?”两位小朋友诧异地回头看看,答道:“我们已经开始烧烤了呀!您看,我们烤的鸡腿多香呀!”说着,牛牛将一个松果拿到嘴边假装“啃咬”,然后做出一副正在享受美味的样子。

思考:游戏具有哪些基本特点?游戏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哪些意义?

一、幼儿的生理发展

(一)身体的发育

幼儿的身体发育,也主要体现在身高、体重[17],以及肌肉和骨骼方面的积极变化。其中,幼儿身高每年平均增长6~7厘米。因此,幼儿四、五、六岁时的平均身高,女孩分别可达到约103.1、110.2和116.6厘米,男孩分别可达到约104.1、111.3和117.7厘米。

相应地,幼儿体重每年平均增长2~3千克。幼儿四、五、六岁时的平均体重,女孩分别可达到约16.17、18.26和20.37千克,男孩分别可达到约16.64、18.98和21.26千克。

幼儿的骨骼比3岁之前,显得更坚硬,但是弹性依然较大,还是容易弯曲。幼儿的身体比例,头重脚轻的现象已经不明显,而是更加协调,接近成人。在肌肉发育方面,大肌肉已经较发达,小肌肉5~7岁逐渐发育。因此,幼儿在走、跑、跳自如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诸如学会使用筷子、儿童安全剪刀等精细动作。但是幼儿的肌肉耐力,跟学龄儿童和成人相比依然较弱,还是容易疲劳,需要合理安排其作息时间,避免疲劳。

(二)神经系统的发展

幼儿的脑重量继续增加,7岁时已经将近1 280克。与此同时,脑结构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主要体现为神经纤维和脑皮质的变化。一是神经纤维的分支继续增多、变长,进一步形成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同时,连接一侧的大脑半球不同部位(比如叶与叶、回与回等)皮质的神经纤维,即联络纤维的髓鞘化基本完成。二是脑皮质已经相当成熟,其皱褶、沟回增多,幼儿的三个脑的机能结构,即调节张力与觉醒的结构,接收、加工和保持信息的结构,以及计划制订、调节控制活动的结构,也逐渐发展起来了。可以说,幼儿末期的各脑区已经接近成人脑的水平。

幼儿神经系统日趋成熟,同样带来了其大脑皮质机能的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幼儿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都加强,并且日趋平衡。而大脑皮质的抑制加强,则使得幼儿对自己行为的调节和控制能力增强,对事物的认识也更精确,且日趋完善。如此,相对于婴儿而言,学步儿调节和控制自身行为、认识外界事物的能力又有了新的进步。比如,满2岁之后,若适当引导,学步儿基本能够在脱离纸尿裤的情况下,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会用自己的小便盆,而不会经常尿湿裤子了。

二是幼儿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加强,幼儿条件反射更容易建立,也比之前更加巩固。这便使得此期幼儿所需睡眠时间也相对减少,清醒时间更多,因而认识世界的机会增多。同时,认知过程比3岁之前速度更快,也更牢固。

三是幼儿第二信号系统作用加强,不过还是不够完善。虽然幼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语词,并且通过语词,特别是口头言语进行学习,但是他们的思维依然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整个认知过程都依赖于自己的直接经验。比如,幼儿听到“苦”这个字,往往想到自己曾经吃过一些苦药的味道。如果他们听到大人聊天:“我知道你心里苦,说出来就会好一些。”幼儿可能就会热情地出主意:“说出来,嘴巴还是苦的,不如吃点糖更好!”

二、幼儿活动的发展

(一)幼儿动作的发展

在幼儿期,关于行走的大动作如跑、跳,技能已经更熟练。在运用物体的动作方面,出现了适应性的大动作与精细动作的灵活分工与灵活组合。

在婴儿和学步儿期,儿童抛掷物体基本上都用大动作,即用手臂抛掷,但是到了幼儿期,他们学会了依据物体的特征,采用适合的动作进行抛掷。比如,小物体就用手腕抛掷,大物体就用手臂抛掷。

在承接动作方面,幼儿也比学步儿有了明显的进步。比如,将一个轻软的小绒布球抛向学步儿,学步儿会过早地伸手探接,动作显得比较笨拙、僵硬。若是抛向幼儿,幼儿基本上能够根据物体的速度和方向进行较为准确的定位,然后根据定位,在物体快落下之前才迅速伸手承接,动作就较为精确、巧妙。这种动作的灵活性,已经具有一些成人承接动作的基本特征。

幼儿动作的发展,还体现在精细动作协调性的发展方面。以绘画为例,2~3岁以前,基本上属于纯粹无主题的前描述性绘画,即俗称涂鸦;三至四五岁幼儿则开始进入了有主题的前描述性绘画,只是受绘画技能限制,有些绘画作品显得夸张、失真而已。四五岁至六七岁幼儿,就进入了描述性绘画期。不仅有绘画主题,而且能够熟练绘画,所画内容日渐丰富。

(二)幼儿的三大活动

活动(activity),是指个体有明确目的并完成一定社会职能的完整动作系统[18]。人的心理和意识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通过活动,个体能够认识世界,形成各种人格特质。当然,人有主观能动性,因而活动本身也是受人的心理和意识调节的。游戏、学习和劳动是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幼儿已经基本完成了支配身体自由的各种动作的发展,并且这些动作已经能够随意组合,形成完整的动作系统,因此他们的游戏、学习和劳动就成为觉醒时段的主要活动形式。

1.游戏

(1)游戏的基本特点

游戏(play),是指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器,通过身体运动和心智活动模仿并探索周围世界而获得快乐体验的社会性活动[19]。我们都有过游戏的经历。回想从小到大玩的那些游戏,可能各式各样,但是它们都有如下一些共同点。

一是主动性,即游戏内容的选择、游戏进程的安排,基本都是儿童自愿按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的[20]。无论是打弹珠、玩纸牌,还是“跳房子”、捉迷藏等,都不是他人强迫的,都是儿童自主参与的。包括引导案例1-12中,牛牛和丹丹的烧烤游戏,就是他们自己商量、自己玩起来的。

二是娱乐性,即游戏没有外在的目标,兴趣是引发儿童参与游戏的直接动机。儿童是否参与某一个游戏,取决于他们本人的兴趣。他们觉得兴味索然便停止,若觉得有趣便沉浸其中。比如,引导案例1-12中,牛牛在游戏中做出一副享受美味的样子,足以看出他沉浸在游戏情节中的快乐。至今想起,那些让我们流连忘返的游戏,都是无忧无虑童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然让我们回味无穷。

三是社会性,即现实生活通常是儿童游戏内容的基本源泉。游戏通常反映的是社会生活的内容。比如引导案例1-12中的烧烤游戏,便是儿童生活经历的体现。又如“过家家”,也是儿童对父母照顾自己的浓缩反映。

四是兼具模仿性和创造性,即游戏的内容大部分来自于对生活的模仿,但是也有儿童本身创造的成分。比如,玩“美食街”游戏的小朋友,涉及的各种美食名称,几乎都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但是用来代替各种美食的工具,却体现了他们的创造性。比如用自己捏的胶泥代替各种蔬菜,又如引导案例1-12中的两位小朋友,就是用户外临时捡到的松果代替烧烤的食材等。

(2)游戏中的主要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情绪、情感和意志等。在一个游戏中,这些心理过程必然多少都会涉及,其中想象、言语、情绪和情感,更是占据重要地位。

游戏,尤其是在象征性的游戏当中,通常具有丰富的想象。一方面,在游戏材料中出现大量灵活的“以物代物”现象。一根小竹枝可以当马骑;松果可以当成烧烤食材;积木块可以根据需要变成各种东西,在抽奖游戏中可以当奖券,在开商店游戏中可以当成钱,在过节游戏中可以当成饼干,在看病游戏中可以当成一瓶瓶的药,在过家家游戏中可以当成买给宝宝的礼物……因此,儿童的游戏需要材料辅助,要给他们提供大量的实物。但是,他们未必需要高度逼真的材料才能够展开游戏。恰恰相反,过多太逼真的材料,可能反而限制他们想象的空间。一些教师在环境创设中花费大量精力,力图做出非常逼真的材料,甚至做出非常逼真的“鸡腿”,这不仅耗费本来可以用于师幼互动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也限制了儿童以其他相似材料代替鸡腿的想象空间。儿童游戏中丰富的想象,还体现在游戏角色中大量的“以人代人、以人代物”的现象。在游戏中,儿童可以扮演解放军,可以扮演教师,可以扮演小白兔和大灰狼,可以扮演成“木头”……可见,游戏能够让儿童张开想象的翅膀,他们可以在想象的生活中自由翱翔。

游戏中往往使用大量的言语。比如,扮演公交车司机的小朋友,他会有模有样、一本正经地提示所有“乘客”:“车辆进站,请注意安全。乘客您好,欢迎您乘坐6路无人售票车,本车开往奇妙美食街。请您从前门上车,上车请投币刷卡……车要启动,请站稳扶好……”而其他“乘客”也会在“车”上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又比如,扮演护士的小朋友,会对她的“病人”说:“我轻轻打啊,你不要怕,打了针,你的病就好了。”几乎所有的角色游戏,都有预设或者临场发挥的“台词”。

游戏中会伴随着直接兴趣和积极情绪。如前所述,儿童往往因为直接兴趣而参与游戏,并且在整个游戏过程中都伴随着兴奋、快乐等积极情绪。

(3)游戏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意义

由游戏的特点,以及游戏中的心理过程可知,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首先,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生理的发展。游戏特别是体育类型的游戏,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动作,这些动作可以锻炼幼儿的肢体,促进幼儿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展。

其次,游戏可以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一方面,间接满足了幼儿参与高出自己能力活动的心理需要。与成人相比,幼儿受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有很多成人的活动,幼儿是没有办法直接参加的。比如,成人的工作,无论是售货员、消防员,还是医生、护士的工作内容,幼儿都不可能直接参加。但是,游戏却提供了一个让幼儿可以模仿、“参与”这些职业的机会,满足了幼儿的心理需要。另一方面,满足了幼儿控制环境、体现自主性的心理需要。游戏有助于幼儿解决一些情绪问题,在试验性的、没有恐惧的情境中学习对付焦虑和各种冲突。比如,每次到医院,幼儿几乎都是病人,都是被打针、被迫服药的角色。因而,通常在病后,这些幼儿往往会发起看病的游戏,而且自己一定是医生或者护士——在游戏中,自己终于不再“任人摆布”,而是成为情境中的主人了。

最后,游戏可以全方位地促进幼儿的心理发展。前文提到,游戏必然多少都涉及所有的心理过程,因而游戏便会促进这些心理过程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引导案例1-12中,就涉及丰富的想象和言语,还有大量的探究行为伴随其中,因此游戏有利于幼儿的认知发展。不仅如此,因为游戏具有社会性的特点,因此游戏也可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比如,角色扮演类的游戏,有助于幼儿体验多种角色,从而提升移情能力。两人以上参与的游戏中,往往需要幼儿彼此之间的合作和协商,因此自然地提升了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促进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正因为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如此重要,我国分别于1996年和2016年颁布的新旧《幼儿园工作规程》(国家教委令第2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9号),虽然前后相隔20年,但是幼儿园的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21]的理念却始终如一。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1〕20号),也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22]。2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中,再次强调幼儿教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23]。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基二〔2012〕4号),也继续强调“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24]

国家历次有关学前的重要文件,都要强调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一方面是因为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一线学前教育实践中,尚未充分、彻底地落实游戏的重要地位。幼儿教育任重道远,我们期待新教师能够从一开始就意识到游戏的重要地位,珍视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价值,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游戏为主。

(4)游戏的发展

游戏的发展,是指游戏伴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过程。

若从社会性发展角度来看,游戏经历了儿童最初的无所事事→旁观者行为→个体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这六个发展阶段[25]

其中,无所事事是指儿童没有任何任务,没有社会参与。大部分时间都在左顾右盼、闲逛,没有参与任何特别的任务。

旁观者行为,即看着别人玩或者与正在玩游戏的儿童交谈,有时表现出很积极地观察一些特殊的活动。2岁及之前的儿童,将近一半处于这一发展水平。

个体游戏(也称为单人游戏),即儿童自己一个人玩玩具,没有与其他人互动。独自玩的现象,在2~3岁期间较为常见。

平行游戏,即儿童玩相似的游戏,经常是肩并肩的,不过儿童依然是自顾自地玩,彼此之间并无互动。比如,几位儿童将积木盒子放在同一张桌子上,然后各自搭自己的积木。因为玩具材料与其他人相似,看起来好像是在一起玩,其实儿童是在同伴旁边自己玩。平行游戏在2岁的儿童中较为常见,到了三四岁之后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联合游戏,是指儿童与同伴一起玩,围绕着一个相似但是不完全相同的活动进行互动。比如,红红在用画笔“画一个故事”,芳芳在用手偶玩“演出”,两人不时停下来看看对方的进展,然后也互相提一些建议或者表示赞叹。联合游戏在三四岁的儿童中较为常见。

合作游戏(也称为协作游戏),在3~4岁期间出现。典型特征是儿童在游戏中有分工和协作,有共同的目标和方法,通常还会有一两个孩子组织指挥。比如两人以上共同完成的角色游戏便是合作游戏。

上述六个阶段的发展,可以看出儿童逐渐对游戏,尤其是与他人一起游戏感兴趣的过程。

除了按照社会性发展的角度,还可以从认知发展水平来看儿童游戏的发展。游戏通常经历机能游戏→建筑游戏→象征游戏→规则游戏的发展过程[26]

机能游戏,是指儿童反复练习感知觉动作,有效地发展身心机能的游戏。如婴儿反复地丢拣玩具或物品,或者学步儿反复拧开一个矿泉水瓶又拧紧,再拧开再拧紧,循环反复,从身体动作和活动中获得满足和快乐等。

建筑游戏,是指儿童借助游戏材料,搭建各种几何形体或者场所的游戏。儿童以各种积木材料进行搭建的时候,几乎都离不开建筑类的游戏。比如搭建一座高楼、一个游乐场所、一座高山、一把枪、一部汽车等。

象征游戏,是指以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象征游戏中蕴含大量的替代现象,比如前文提到的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以人代物等现象。此外,象征游戏中,儿童还可能逐渐学会用动作和言语符号进行大量的假想或者“假装”。比如,在玩隐形人游戏时,儿童会“假装看不见”某位扮演“隐形人”的小朋友。又比如,大班幼儿玩武打游戏时,当某位“大侠”“发功”的时候,他的对手就会“假装受伤”,作疼痛状甚至还伴随痛苦的呻吟。

规则游戏,是指摆脱了具体的情节,用规则来组织的游戏,这是一种在相互交往活动中以规则为目标的社会性游戏。简单的规则游戏出现在四五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演化为体育游戏、纸牌游戏等。规则游戏中,通常涉及多种规则,要使游戏顺利开展,它要求参与者必须熟悉规则、运用规则,因而规则游戏,也就体现了儿童更高的认知发展水平。

除了可以从社会性发展和认知发展两个方面衡量儿童游戏的发展水平,还可以从游戏的内容、组织形式来了解儿童游戏的发展水平。

总的来说,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游戏的内容也逐渐丰富、深刻,不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近及远。比如最初是玩“过家家”这种反映周边现实生活的游戏,之后就可能出现相对远离现实生活,涉及政治内容的“首脑会晤”游戏。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游戏的组织形式,也日益复杂,集体性逐步增强,游戏的计划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逐步提高。小班幼儿玩的游戏,情节通常比较简单,几乎就是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模仿。比如,“买卖”的游戏:“售货员”站在一边,“顾客”站在另一边,通常就是询问购买什么商品,然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游戏也就结束了。到了中班,就出现了“售货员”吆喝宣传自己商品的情节,也出现了部分追求细节、追求品牌的“顾客”。即便如此,“售货员”通常也都能够急中生智地对付各种“挑剔”的询问和要求。到了大班,单纯的“买卖”游戏就比较少见了,它通常融入了儿童创设的更复杂的情境中。比如,“买卖”可能是儿童创设的“热闹的六·一儿童节”情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

游戏受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游戏的发展通常就反映了儿童相应的身心发展水平。

(5)以游戏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如何以游戏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呢?

首先,要意识到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主,要关心、组织、指导而不包办代替,也不能够随意打断幼儿的游戏。比如,当幼儿无所事事或者旁观小朋友的游戏时,可以适当引领孩子参与到同伴的游戏中去。当幼儿的游戏进展不下去的时候,适时了解他们正在面临的困难,鼓励、启发他们解决问题。

其次,要以游戏发展的特点组织、指导游戏。比如对小班的幼儿,要适当帮助确定游戏的主题、供给材料、分配角色,鼓励幼儿有始有终。同时小班幼儿的游戏规模宜小,情节不宜太过复杂。对于中、大班幼儿,鼓励自主性,并且要及时关注中班游戏中的纠纷,如有必要,适当协助解决。

最后,教师要有计划地把教育内容融入到游戏中,寓教于乐。比如,适合相应年龄段幼儿的教育目标,尽量在游戏中达成。

2.学习

幼儿的学习(learning)与学龄儿童的学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之处在于,都是人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区别之处在于:一方面,小学至初中阶段学龄儿童的学习是一种法律规定的权利和社会义务,对幼儿来说,学前期的学习是必要的、是他们的权利,但是并非社会义务。另一方面,在学习的方式、方法和特点上也有所差异。学龄儿童、成人可以通过抽象的语词、符号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较多。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因为如此,《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尤其强调“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程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27]”。

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应该通过家园共育,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珍视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专注精神、坚持性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做到这些,也就大致完成了学前教育的基本使命。

3.劳动

与学习相似,劳动(labour)也是幼儿必要的,但是其并非社会义务的活动。应侧重于通过生活自理的劳动,以及幼儿力所能及的家务、爱心小义工劳动,以发展幼儿相应的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并且以此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比如,通过引导幼儿分发碗筷、协助择菜、洗自己的小手怕和贴身小衣裤、折叠小被子、擦桌椅,以及周末去敬老院帮助老爷爷、老奶奶盛饭,或者到哪个农庄、乡下去采摘水果、拔草、喂养家禽、捡拾鸡蛋……培养幼儿勤劳勇敢的好习惯,以及培养他们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果实的良好品质。

三、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一)幼儿认知的一般特点

在认知过程方面,幼儿的基本特点是好奇好问、依赖经验、想象丰富。

对于幼儿的好奇好问,我们都不陌生。当他们遇到好奇的问题时,就喜欢问“为什么”,而且大有一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气势。

不过由于他们的思维主要依靠直观动作(3~4岁)和具体形象(4~7岁),因而在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方面还需要依赖已有的直接经验。比如,对幼儿而言,“甜”是糖果的味道,他们是难以理解“那个小姑娘长得很甜”这样的话语的。

此外,丰富的想象力也是幼儿特有的心理特点。他们会从一件事情联想到另一件事情,他们的想象会有天马行空式的奇妙。比如,一位年轻妈妈正抱着一个3岁的孩子,她正在吃馒头,无意间往天上看了一眼,然后说:“我在吃白云。”

(二)幼儿情绪和情感的一般特点

幼儿的情绪和情感,具有外露、容易激动、心机单纯的基本特点。

与学龄儿童和成人相比,幼儿情绪更加外露。大部分情况下,用“喜怒皆形于色”形容幼儿的情绪,并不为过。在情感方面,幼儿的表达也比较直白,喜欢一个人,他们就更愿意跟这个人在一起。甚至会通过亲脸颊、分享自己喜欢的物品这些非常具体、外显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幼儿的情绪、情感,整体上来说,还是显得容易激动的。在竞争、“煽情”式话语之下,他们迅速就变得兴奋、激动起来。因此,若需要幼儿保持有序的活泼,不想让他们在室内过于大声地呼应,在集体教育活动环节就要减少没必要的、煽情式的提问环节。类似于“好不好啊”“要不要啊”等过渡语,刚好契合幼儿容易激动的特点,他们可能就过于激动而发出较大的回应声。若在户外组织集体教学活动,如此过渡,即便引发较大的声音,也播散出去了,没什么问题。但是在室内,空间相对封闭,这些声音不仅可能淹没了教师的声音,而且可能导致幼儿噪声性耳聋。实际上,很多幼儿教师在使用这样的过渡语时,初衷也不是为了唤起幼儿的情绪,就只是为了简单地过渡。因此,当他们看到这些孩子此起彼伏的呼应时,又嫌孩子太吵,拼命拍铃鼓或者以强调常规的方式要幼儿安静下来,使得教学的几个环节之间过渡反而不流畅,也挫伤了幼儿的积极性。一些幼儿甚至很不解,明明是老师要问我们,我们回答她,她怎么又不高兴了?那她是希望我们回答她,还是不希望我们回答她呢?

幼儿的心机也比较单纯。由于生活经历有限,也受限于思维发展的水平,幼儿思考问题的方式比较简单。特别是小班的幼儿,他们难以进行“反向思维”。所以教育应该以正面为主。幼儿心机单纯,但他们又具有好奇心,因此对他们安全防范的教育,也显得非常重要。幼儿容易轻信陌生人,因此要教导幼儿不要吃陌生人的食品,不要跟陌生人离开熟悉的地方。

(三)幼儿行为的一般特点

幼儿在行为方面,具有活泼好动、喜欢模仿、爱玩游戏的基本特点。

活泼好动,是幼儿典型的一般特点。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大部分的幼儿似乎都有用不完的精力。他们对周边世界具有积极的探究精神,玩具、落叶、小草、蚂蚁、蝴蝶……都是他们探索的对象。这种独特的年龄特征,有助于他们锻炼大动作、精细动作,有助于他们增长知识,培养专注精神、坚持性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喜欢模仿,也是幼儿典型的一般特点。无论是教师的言行,还是同伴的言行,或是影视节目塑造的形象、情节,都容易引发幼儿模仿。

绝大部分的幼儿都爱玩游戏,主要是因为游戏吻合了幼儿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特点。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28]如前所述,幼儿因为身体发育的水平所限,很多成人可以做的事情,他们没有办法去做,故而只有通过在游戏中扮演这些角色来获得满足。

除了一般特点,各年龄段幼儿还有一些基于本年龄段的特点。如小班的幼儿,情绪更容易激动,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中班的幼儿比小班的幼儿,又更体现出爱玩会玩的特点。而大班的幼儿,在个性上就初具雏形了。

四、幼儿教育的原则与要领

幼儿教育的基本理念,应该是“家—园—社会”共育,教师与家长应树立儿童生命第一、健康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的意识,维护与增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塑造健康体魄、培养健康人格,导以规则、教有智慧、爱无条件。幼儿教育应遵照如下三个具体原则与要领。

(一)建立合理的规则

导以规则,是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诸多习惯,成长为负责任的社会人所必需的。但是规则一定要合理,如此才能够确保幼儿灵性与社会性的和谐发展。否则不必要的清规戒律太多,就很可能伤害孩子的灵性。

什么样的规则是合理的呢?判断规则是否合理和必要的依据,是建立该项规则的理由是否充分,是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还是仅仅为了方便成人[29]。通常需要特别注意建立三大范畴的规则,即有关法律公德、科学作息、安全卫生的规则。比如,不能打人、按时睡午觉以保证充足睡眠、饭前便后要洗手等。

除了三个范畴的规则,其他规则基本上是蕴含在游戏中的临时规则,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幼儿参与规则的修订,让游戏玩出新的花样来。

在建立规则之后,教师与家长需注意言传身教,以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二)教育内容和方式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幼儿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应生动活泼、以游戏为主,提供适应性的支持,以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特别注意不要以不合适的方式挑逗、误导幼儿。如此,才能够维护和增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人在幼儿面前应该谨言慎行。要知道幼儿心机单纯,难辨是非,成人的一言一行若不合适,都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成人自己要有这一意识,切不可因为无知而做出伤害孩子的愚蠢行为。

比如,典型的不当行为之一,便是逗引孩子喝酒。有的长辈会用筷子在盅里蘸白酒,让孩子舔一舔,有人则会逗孩子尝一尝啤酒的味道……这些极易导致儿童酒精中毒,造成肝、肾和脑的严重损伤。2015年2月22日,2岁5个月的小思在二伯的哄逗下,喝了一些自酿米酒后便昏睡不醒,并出现呕吐、抽搐等症状,被紧急送往医院,之后辗转多家医院,诊断结果是小思因酒精中毒导致脑损伤和癫痫,目前智力、运动、言语退化,仅相当于1岁婴儿的发展水平[30]。这两位记者随后对15位已经育有小孩的家长展开调查,结果发现13位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曾被逗引喝酒。逗孩子喝酒的人中,既有孩子的爷爷、外公、伯父等亲戚,也有孩子父母的同事、朋友,有的家长自己也加入到让孩子喝酒的行列。

除了逗酒,一些成人还会故意逗孩子呼叫父母的绰号,或者故意说,“因为你笨,你爸不要你了”,离间亲子关系,动摇孩子的安全感,人为破坏孩子的心情。一些成人甚至会故意逗引男孩:“你的鸡鸡呢?你的鸡鸡被老鹰叼走了!”男孩心急,赶紧捂住自己下体。久之,可能就导致这些孩子出现习惯性阴部摩擦的坏习惯。这些都是不当逗引行为,这些成人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也并非出于对孩子的疼爱,而是因为无聊,拿孩子当开心果,随意取乐。

我们是成长中的专业教师,深深体会到幼儿教育任重道远。若周边亲朋好友中有孩子,我们就可以将这些常识告知他们,防患于未然。寒暑假中,看到成人类似的不当行为,也要勇敢而机智地劝阻,以维护孩子的身心健康。成为教师之后,我们更要通过家园共育的会议,将先进科学的育儿理念传达给他们。

(三)营造舒适的心理环境

舒适的心理环境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那么,如何营造舒适的心理环境呢?

首先,要关爱和尊重幼儿,对待幼儿应有爱心、责任心和耐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关于“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中明确规定教师要“尊重幼儿人格,维护幼儿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不讽刺、挖苦、歧视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31]。家长也是如此,特别是当幼儿行为不当,需要引领他们的时候,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以适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通俗易懂地进行教育,切不可厉声训斥,更不可以体罚。

其次,要重视生活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价值,积极创造条件,让幼儿拥有快乐的幼儿园生活和家庭生活。一方面,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合适的多种材料和多种交往的机会,引发他们探究的欲望,以及满足其交往的需要、提升其交往的技能。如此,幼儿在园的生活就会过得充实而快乐。另一方面,家长也要为幼儿创设有利的环境,让其有充足的室内认知游戏和丰富的户外活动,有科学合理的作息习惯,确保其在家庭里同样过得充实而快乐。此外,更要注意,当幼儿面临负性事件、产生负性情绪时,要以合适的方式及时舒缓其压力、疏导其情绪。不要让幼儿积累负性情绪和压力,以免影响其心理健康。

最后,给予幼儿无条件的爱。现实中,类似话语“老师喜欢听话的小朋友,不喜欢捣乱的小朋友”“你要是不乖,老师就不喜欢你了”“你要是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似乎已经司空见惯。如果成人以爱作为威胁使儿童服从,儿童为了不失去成人的爱,就只好压抑自己的感受,迎合成人。久之,儿童就习惯以他人的标准来评判自己,慢慢就失去了自我,甚至越来越不喜欢自己,心理问题便顺势而生。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倡给予儿童无条件的积极关注[32],这是预防心理疾患的本源之一。所以,当幼儿犯错误的时候,既要以合理的规则进行引领,又要讲究教育的方式,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爱。具体而言,幼儿犯错误了,该承担适当的责任就让其承担,但是成人的态度应该是温和平静的,不应该体现出冷漠、拒绝、嫌弃、厌恶等情绪。要让幼儿明白,犯错误后要改正,但是老师和家长依然是爱他们的。

拓展阅读1-8

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及其危害

学前教育“小学化”有诸多表现。

在教育内容上,把小学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学习,把文化知识作为幼儿的主要学习任务。如要求幼儿掌握声母与韵母、能拼读、能书写,要求幼儿进行较大数位的加减运算,进行识字训练,要求幼儿能识字、能写字。

在教育方法上,轻视幼儿自主学习,以知识讲授代替活动与游戏。通常是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做、幼儿看。死记硬背的传统授课与学习方式成为教学常态。教师常布置大量单调、枯燥、重复性的作业。

在教育评价上,重视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主要考核幼儿学会了多少知识和技能,把幼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多少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而不关心幼儿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忽视幼儿的个性差异。

在环境布置上,教室桌椅和墙面布置成小学的风格。比如,教室桌椅摆放成小学的“讲台+四个或者五个纵队”的方式,而不是圆形、环形或者幼儿小组面对面围坐的方式。又比如在墙上贴拼音,而不是幼儿在游戏中创造的作品。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很多,严重干扰了正常的保教工作,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为此,我国教育部于2011年12月28日,专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幼儿园不得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33]

【本章小结】

1.新生儿与婴儿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

(1)新生儿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

新生儿身体状况的衡量:阿普加量表总得分为7~10分的新生儿通常被认为是正常的;此外,新生儿的身体健康状况还可以通过是否足月、出生时的体重是否达标来衡量。

新生儿心理产生的条件:具备人类神经系统的基础;具有很多适应子宫外生活的无条件反射。

新生儿心理的特点:触觉具有相当的敏感性,已经产生了听觉、味觉、嗅觉与视觉;在其眼睛正前方约20.3厘米的距离,是其相对容易看到的距离;新生儿的条件反射具有形成速度慢、形成之后不稳定、不易分化等特点。

新生儿养育的注意事项:一是母乳喂养,按需哺乳;二是精心护理,确保健康;三是丰富环境,积极应答。

(2)婴儿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

婴儿的生理发展:身体发育很快,6个月前,身高平均每月增长3厘米以上,满6个月后,平均每月增长1~1.5厘米,体重平均每月增长约0.5千克;骨骼肌肉系统发育较快,从2个月开始,脊柱的四个生理性弯曲(颈弯曲、胸弯曲、腰弯曲、骶弯曲)相继形成,肌肉力量不断增强;神经系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脑结构的发展和脑机能的发展。

婴儿的动作发展,是由遗传基因设定程序决定的,体现出一些外显的规律和固定的顺序:首尾原则、近远原则、大小原则和从无到有的原则。

在心理发展方面,婴儿的条件反射的形成方式和种类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就形成方式而言,新生儿的条件反射,基本上是在无条件食物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婴儿条件反射的形成更多地以无条件定向反射和无条件抓握反射等为基础。就种类而言,新生儿条件反射的类型更多的是经典条件反射,婴儿条件反射的类型则除了经典条件反射,还有较多的操作条件反射。

亲子交往在婴儿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亲子交往不仅是维持婴儿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将婴儿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必备条件;亲子交往给婴儿提供了大量的学习机会,帮助其习得言语、认识世界。

婴儿心理的发展,体现为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婴儿的认知:各类感觉基本完善,较为敏锐,知觉进一步发展;出现长时记忆;在言语方面,已出现积极发声、语音辨别和模仿发音现象。婴儿的情绪和情感类型也更加丰富,社会性微笑出现并且增多。婴儿与人交往的需要增强,而且体现出主动交往的倾向,这在其早期人际交往和人际情感维护中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5~6个月大婴儿能够认识自己的亲人,然后体现出对重要教养人的依恋,以及对其他人的认生现象。

婴儿养育的注意事项:一是提倡母乳喂养,有序添加辅食;二是作息科学合理,培养良好习惯;三是鼓励认识世界,确保充分交往。

2.学步儿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

学步儿的生理发展:身高方面,1~2岁期间平均每年增长10~12厘米,2~3岁期间平均每年增长8~9厘米;1~2岁期间,体重平均每年增长2.5~3.5千克,2~3岁期间平均每年增长1.5~2.5千克;骨骼继续骨化,但是骨头中水分较多,依然弹性大、易弯曲,要避免不正确的养育导致骨骼变形。肌肉方面,较多与运动有关的大肌肉已经发展,但是肌肉耐力差、易疲劳。

学步儿神经系统的发展:脑重量继续增加,神经细胞体增大,神经纤维迅速髓鞘化,神经系统日趋成熟;皮质抑制机能发展,反射活动日趋精确、日趋完善;第二信号系统形成和发展。儿童两种信号系统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经历了以下由低到高发展水平的四个阶段。阶段1:直接刺激→直接反应。阶段2:词的刺激→直接反应。阶段3:直接刺激→词的反应。阶段4:词的刺激→词的反应。

学步儿的动作发展:新增了较多大动作,如走、跑、跳、单脚站等,此期结束,基本上完成所有与人类独立行走有关动作的发展。学步儿的动作也更加熟练、复杂化。将近3岁的学步儿,可以将上述所有的动作,在生活中自然地、熟练地自由组合。

学步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喜欢实物活动;认知过程发展齐全,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学步儿自我意识萌芽的典型表现,是开始关注到自己的想法、逐渐有主见,可是他们未必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因此,学步儿新的需要与现有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就凸显出来,这需要特别关注。

学步儿的教育要点:其一,提供材料,支持实物活动;其二,关注需要,改进教育方式。

3.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

(1)幼儿的生理发展

幼儿身高,每年平均增长6~7厘米,体重每年平均增长2~3千克。

幼儿的骨骼比3岁之前显得更坚硬,但是弹性依然较大,还是容易弯曲。幼儿的身体比例,头重脚轻的现象已经不明显,逐渐协调,接近成人。在肌肉发育方面,大肌肉已经较发达,小肌肉5~7岁逐渐发育。因此,幼儿在走、跑、跳自如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精细动作。

(2)神经系统的发展

幼儿的脑重量继续增加,7岁时已经将近1 280克。与此同时,脑结构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主要体现为神经纤维和脑皮质的变化。

幼儿神经系统日趋成熟,同样带来了其大脑皮质机能的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幼儿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都加强,并且日趋平衡。二是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加强,幼儿条件反射更容易建立,也比之前更加巩固。三是第二信号系统作用加强,不过还是不够完善。

(3)幼儿活动的发展

在幼儿期,关于行走的大动作如跑、跳技能已经更加熟练。在运用物体的动作方面,出现了适应性的大动作与精细动作的灵活分工与灵活组合。

活动,是指个体有明确目的并完成一定社会职能的完整动作系统。游戏、学习和劳动是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

①游戏

游戏,是指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器,通过身体运动和心智活动模仿并探索周围世界而获得快乐体验的社会性活动。游戏具有主动性、娱乐性、社会性、兼具模仿性和创造性的基本特点。

游戏中的主要心理过程,通常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情绪、情感和意志等,其中想象、言语、情绪和情感,更是占据重要地位。

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首先,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生理的发展。其次,游戏可以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最后,游戏可以全方位地促进幼儿的心理发展。

游戏的发展,是指游戏伴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过程。若从社会性发展角度来看,游戏经历了儿童最初的无所事事→旁观者行为→个体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这六个发展阶段。除了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还可以从认知发展水平来看儿童游戏的发展。游戏通常经历机能游戏→建筑游戏→象征游戏→规则游戏的发展过程。此外,还可以从游戏的内容、组织形式来了解儿童游戏的发展水平。游戏受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游戏的发展,通常就反映了儿童相应的身心发展水平。

以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建议:首先,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主,要关心、组织、指导而不包办代替,不随意打断幼儿的游戏;其次,要以游戏发展的特点组织、指导游戏;最后,教师要有计划地把教育内容融入到游戏中,寓教于乐。

②学习

幼儿的学习与学龄儿童的学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都是人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区别:学龄儿童的学习是一种法律规定的权利和社会义务,幼儿的学习是必要的、是其权利,但是并非社会义务;学习的方式、方法和特点也有所差异,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③劳动

与学习相似,劳动也是幼儿必要的,但是并非社会义务的活动。应侧重于通过生活自理的劳动,以及幼儿力所能及的家务、爱心小义工劳动,以发展幼儿相应的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并且以此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培养良好劳动的习惯、品质。

(4)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幼儿的认知具有好奇好问、依赖经验、想象丰富的特点。幼儿的情绪和情感,具有情绪外露、容易激动、心机单纯的基本特点。幼儿的行为具有活泼好动、喜欢模仿、爱玩游戏的基本特点。

(5)幼儿教育的原则与要领

应“家—园—社会”共育,教师与家长应树立儿童生命第一、健康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的意识,维护与增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导以规则、教有智慧、爱无条件。

具体原则与要领包括:建立合理的规则;教育内容和方式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营造舒适的心理环境。

本章检测

一、思考题

1.如何了解新生儿的身体状况?新生儿有哪几种主要的状态?新生儿具有哪些主要的无条件反射,它们对新生儿有什么意义?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具有哪些阶段?

2.新生儿、婴儿、学步儿与幼儿的身高和体重具有哪些具体变化,神经系统、脑结构和脑机能又分别是如何发展的?

3.新生儿、婴儿、学步儿和幼儿的心理发展分别具有哪些特点?

4.学前儿童的动作发展有何规律?

5.幼儿的学习与劳动有何特点?

6.如何以游戏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

二、实践应用题

1.育儿访谈研究:第一步,小组分工合作,分别访谈新生儿、婴儿、学步儿和幼儿的父母,询问他们养育孩子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第二步,整理访谈对象的观点,并且与教材中有关知识进行比较,讨论其中的异同。

2.游戏观察:一方面,观察幼儿在自主活动游戏中的表现,记录幼儿在游戏中的情绪、言语、行为,以及游戏中所反映出来的想象,分析该游戏是否体现了游戏的基本特点,体会游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分别观察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比较这三个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的特征,以检验游戏发展阶段的有关知识。

3.观察几个亲子交往的片段,尝试分析亲子交往在儿童早期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注释】

[1]http://www.babytree.com/community/club201208/topic_5451648.html,2013-02-08.

[2]罗伯特·菲尔德曼.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第4版).苏彦捷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99.

[3]图片来源http://www.zsbeike.com/yuer/2710.html,2014-12-28.

[4]Meltzoff AN,Moore MK.“Newborn Infants Imitate Adult Facial Gestures”,Child Development,1983(54):702-709.

[5]http://news.sciencemag.org/sifter/2014/02/mom-makes-different-milk-for-boys-and-girls,2014-10-03.

[6]生后4~6周时,一些婴儿口腔上腭中线两侧和齿龈边缘会出现一些黄白色的小点,很像是长出来的牙齿,俗称“马牙”或“板牙”,医学上称为上皮珠。它是由上皮细胞堆积而成的,不影响婴儿吃奶和乳牙的发育,在出生后的数月内会逐渐脱落。上皮珠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是病,不需要医治更不能够挑破,以免引发感染。

[7]詹姆斯·卡拉特.生物心理学(苏彦捷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131.

[8]李惠桐,王珊,王之珍,等.三岁前儿童智能发育调查.心理科学通讯,1982(1):27-39.其中“独坐”与50%对应的那一个数据,原文是“8.1”,“独脚站”最后一个数据缺失。

[9]范存仁,周志芳.从出生到六岁儿童智能发展规律的探讨.心理学报,1983(4):429-444.

[10]Rovee-Collier C.The Development of Infant Memory,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1999,8(3):80-85.

[11]Piaget J.The psychology of intelligence.M Piercy,DE Berlyne,trans..New York:Harcourt,Brace,1950:111,112-115(Originally published,1947).

[12]实验视频源于优酷视频库。

[13]“客体永久性和延迟模仿”的有关描述,可详见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有关章节。

[14]http://www.mama.cn/baby/art/20121126/343511.html,有删、减,2015-01-03.

[15]学步儿身高、体重的平均标准值,均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布的《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http://www.nhfpc.gov.cn/zhuzhan/wsbmgz/201304/b64543eaaee1463992e8ce97441c59bb.shtml,2015-01-03.

[16]卫生部妇社司关于印发《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的通知.http://www.nhfpc.gov.cn/zhuzhan/wsbmgz/201304/b64543eaaee1463992e8ce97441c59bb.shtml,2015-01-03.

[17]学步儿身高、体重的平均标准值,均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布的《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http://www.nhfpc.gov.cn/zhuzhan/wsbmgz/201304/b64543eaaee1463992e8ce97441c59bb.shtml,2015-01-03.

[18]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517.

[19]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583.

[20]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583.

[21]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03-09,2016-01-05.

[2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08-01.

[23]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2010-11-24.

[24]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10-09.

[25]转引自马乔里·J.克斯特尔尼克.儿童社会性发展指南理论到实践.邹晓燕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44.

[26]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583.

[27]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10-09.

[28]陈鹤琴.家庭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

[29]莫秀锋.亲子冲突的认知和理性应对.教育导刊,2008(3):55.-57.

[30]覃燕燕,袁夏岚.两岁孩被灌酒变痴呆谁之过?http://www.qianhuaweb.com/2015/0521/2766179.shtml,2015-05-21.

[31]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2-10-15.

[32]戴维·迈尔斯.心理学.黄希庭,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521-523.

[33]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72/201201/129266.html,2015-01-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