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未成年人电视识读能力的特殊性

未成年人电视识读能力的特殊性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未成年人电视识读能力的特殊性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在进入学校时已经具有了大量阅读知识的能力,这将有助于儿童在正规的阅读教学中取得成功。无论是与儿童的发展主题相脱离,还是与儿童的电视识读能力不吻合,都是由于少儿电视节目所面对的儿童受众处于身心发展的特定时期所具有的特殊性造成的,这是儿童与成人受众最大的区别。

二、未成年人电视识读能力的特殊性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在进入学校时已经具有了大量阅读知识的能力,这将有助于儿童在正规的阅读教学中取得成功。学习阅读是所有发展性任务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这种阅读能力也被称为萌发阅读,即学龄前儿童所具有的与阅读有关的知识和技能[8]。如第一章所述,和萌发阅读同样,对电视的识读能力也是儿童发展过程中不断习得的能力之一。

与儿童的电视识读能力极为相关的参数是年龄,在一组让儿童回答电视人物的动机与结果的测验中,五岁、八岁、十一岁、十八岁儿童的答对率分别为33%、 50%、 75%、 95%[9]。随着儿童年龄的不断增长,所掌握的故事模型也在扩展。儿童会将某些形式特质与某种形式的内容结合在一起,构建起节目的类别,这些类别可以帮助儿童建立对节目的预期、知道节目的娱乐或教育价值,以及节目的真实程度,这些模型都将影响儿童对节目的理解。研究显示,儿童愈大,对剧中人物的印象描述就愈细微深刻,会使用较多抽象或内在特质,知道时空或情境的因素会影响角色的行为、能了解角色同时具有的正面及反面个性。此外,儿童的电视识读能力在七八岁时是个发展的关键期,依照皮亚杰的分类,此时正进入具体运算期,能做角色替代及自我反省的工作,因此,他们会了解自己及他人的想法,也学习对他人的行为加以推论及因果解释[10]

在童年中期的儿童中,对同一节目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喜好。比如,《奇思妙想》节目,三年级的小学生有的人会喜欢,而且觉得特别好看,但有的人却可能说讨厌那个节目。讨厌该节目的原因,是因为三年级的小学生认为有些节目是给四五年级看的,他们难以理解。

《奇思妙想》节目中每次推出一个研究课题,由多个以学校为单元的代表队现场进行比拼。比如,用废旧报纸制作一把有靠背的椅子,椅面高度不低于40厘米,看谁承重更多;参与节目的儿童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与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完成任务。而节目中有些“办法”对年龄稍小的儿童来说是相对难以理解的,或许也是指她在看节目的过程中有些看不明白,或者是在看后对节目中的实验模仿时,不能做出节目中的作品来。儿童自认为适合四五年级的节目似乎不适合三年级的儿童看。

在同一个三岁之差的年龄段内,儿童对同一节目的识读能力也存在差别,如果节目没有明确的受众对象,或者有明确的受众对象但是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完全依照该对象群体去制作节目,也或者是有明确的受众对象而对其具体的识读能力缺少了解而制作节目,都会造成同一栏目中,不同节目所适合的受众对象不同。

小学低年级儿童所表现出来的对节目的“看不懂”,在初中生看来却往往过于简单,而没有吸引力了。童年晚期的中学生会认为儿童节目对他们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了,小的时候特别原意看的,那时必看的节目,现在越看越没劲,还不如听听音乐,干点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事。

有的看不懂,而有的又认为过于简单。在实际的收视情境中,似乎是在凭借儿童个体的识读能力去做某些调节,而不是节目在制作过程中就有明显的对象性,其结果是儿童在某一期节目的收视过程中,或者在整体的收视过程中,因这种识读能力的不对应而产生收视障碍

无论是与儿童的发展主题相脱离,还是与儿童的电视识读能力不吻合,都是由于少儿电视节目所面对的儿童受众处于身心发展的特定时期所具有的特殊性造成的,这是儿童与成人受众最大的区别。儿童受众的特殊性是少儿电视出现传播障碍的内部原因,而这种内部原因又是相对稳定与难以控制的。如本章前面所论述的,对儿童受众内因的分析不在于对其自身的改变,而在于进一步证实由这种特殊性所带来的传播障碍,那么,少儿电视节目传者如果试图最大限度地减小传播障碍的发生,如同教育领域内有意识的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来界定学生的发展目标”[11],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改善教学效果一样,少儿电视节目传者对儿童受众心理的了解与在实践中的应用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下一章专门考察传播障碍形成的来自传者方面的原因。

【注释】

[1]有关《大风车》、《童年》的背景资料见附件。选取《童年》作为内容分析文本的原因,是作为央视名牌儿童节目《大风车》的子栏目,《童年》应该说在同类少儿节目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另外,《童年》节目的文本可以在央视国际网站上直接看到,便于研究。

[2]参阅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 19页。

[3]本节中的对《童年》节目的个案分析部分,参阅笔者的论文《“困惑”的童年与〈童年〉的困惑——对央视少儿频道〈大风车〉子栏目〈童年〉的传播心理视角解读》。该论文在由中国传播学会、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传播学论坛上的宣读论文,南宁, 2005年6月。

[4]对《童年》节目的编码部分由研究生汝晓红、王颖和笔者分别按同一标准去做,经过比较,结果基本相同。

[5]Roberte.Slavin著:《教育心理学》,姚梅林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6]Santrock,,J,W.(2001) .Adolescence(8th edition) .New York:McGraw- Hill Companies,Inc.

[7]本书第十章中关于电视传播与未成年人心理在文化意涵方面的应对部分,曾提及儿童受众认为少儿节目中即使出现明星,“但是他们不说我们想知道的事”,也是由于节目中的明星嘉宾所谈及的主题与儿童受众的心理发展主题需求不完全对应造成的。

[8]Roberte.Slavin著:《教育心理学》,姚梅林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第55页。

[9]吴知贤:《儿童与电视》,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26页。

[10]参阅吴知贤:《儿童与电视》,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28页。

[11]引自Roberte.Slavin著:《教育心理学》,姚梅林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第7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