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开放性思维采访,让报道更阳光透明

用开放性思维采访,让报道更阳光透明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用开放性思维采访,让报道更阳光透明实践证明,把开放性思维引入采访流程中,用宏观眼光审视新闻,解读事务,竭尽全力揭示出新闻事务的真谛,可以让新闻报道更阳光透明。通讯重点报道了他这第二次创业的先进事迹。其得到的新闻报道内容也是局部的,用开放思维指导采访就可以避免片面性和局限性。

第四节 用开放性思维采访,让报道更阳光透明

实践证明,把开放性思维引入采访流程中,用宏观眼光审视新闻,解读事务,竭尽全力揭示出新闻事务的真谛,可以让新闻报道更阳光透明。

建国以来,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以来,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绝对化地对立起来的观点,具有绝对的权威,也是丝毫不得动摇的信念和理念。就是改革开放多年以后,理论界仍然视这一观点为不可越雷池一步的禁区。

1994年中央台地方记者部和新闻中心共同策划了以劳动模范为报道对象的特大型系列报道《中华英模》和《英模之声》。报道编辑组要求中央驻地方记者和地方广播电台的记者采写省级以上劳动模范参与改革开放的先进事迹,凡被选中的人物要写一篇通讯、录音报道等专稿在中央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开设的《中华英模》栏目播出;另外还要采写一篇录音专访在中央台《午间半小时》节目开设的《英模之声》栏目播出。

经过反复筛选笔者决定采写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立达(集团)公司董事长葛子平同志。为《中华英模》栏目采写了通讯《第二次创业的人——介绍天津市劳动模范葛子平》。

老葛1981年辞去天津市对外经贸委副主任一职,下海办实业。从最初只有3个人,租用7平方米办公室的小公司到1994年发展成为在海内外拥有88家企业,年营业额达几十亿的外向型综合性集团公司。通讯重点报道了他这第二次创业的先进事迹。可《午间半个小时》栏目的《英模之声》的录音专访写什么呢?笔者从开始采访时就在考虑,采访中还不断与葛子平探讨他第二次创业的巨大成功关键元素是什么。笔者反复思考、比较感到,除了葛子平这位老革命的艰苦奋斗和一心为党和国家谋效益这一主观因素外,最关键最重要的原因是改革开放的大背景大环境给他创造了良好的创业环境,他敢于创新、敢于学习外国的先进经营理念,用他的话说,就是“敢于创新,敢于实践,大胆吸取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他还说:“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开放的制度,实行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把国外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好的东西学过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于是,笔者以《大胆吸取和借鉴一切文明成果》为题,撰写了录音专访稿子。葛老审稿时非常兴奋,他说:“十几年来我就是这么干的,没有大胆吸取借鉴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就没有立达集团的今天。”

通讯《第二次创业的葛子平》和录音专访《大胆吸取和借鉴一切文明成果》两篇稿子于1994年12月21日早上和中午,分别在中央台《新闻和报纸摘要》和《午间半小时》两个重点节目播出了。当年中央台地方记者这组大型系列报道获得《中国新闻奖》特等奖。

张振华老台长亲自撰文对录音专访《大胆吸取和借鉴一切文明成果》一稿评价说:“这篇专访可以说是对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绝对对立起来的传统思维的一种据实批驳。社会主义确实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但它又是资本主义的继承者。过去一说资本主义就一无是处,对其属于人类共有的文明也拒之千里,不容吸取和借鉴,结果如蜗牛在行、如蚯蚓在行,缓慢而又曲折,贻误了多少机遇。”

张台长还写道:“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及此前在中央党校的6.25讲话中两次强调‘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其中就包括要继续从过去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绝对对立的传统思维中解放出来。”“树华同志的这篇录音专访,14年后的今天读来仍觉锐气袭人,大开耳目。”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如果当时笔者固守传统思维,把自己局限于凡是对立的东西都绝对对立的狭隘思维逻辑里,不可能把专访定位于“大胆吸取和借鉴西方一切文明成果”这个高度来采写新闻稿件。

笔者认为,把开放思维导入新闻采访环节,就是彻底解放记者的思想,把采访的思维引向与客观规律相悖的方向,让开大路,寻找歧路,丢弃大多数事物,专门思考、分析少数事物,寻找发现那些不符合常规规律,但却有自己的规律,能够有效地存在的新鲜事物,加以客观地报道,大力扶持那些新生事物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比如,推行市场经济以来,在经济领域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术语便是“船小好调头”,自然规律中也是这样,处于江河、湖海中的小船调头既快又方便灵活,但这并不能说明大船就不能调头了。如果记者只记住“船小好调头”而忘记了或忽视了大船也能调头的事实,那他的采访视野是不开阔的,是有局限的。其得到的新闻报道内容也是局部的,用开放思维指导采访就可以避免片面性和局限性。

当日历翻到1992年的时候,全国商品流通领域普遍出现了供过于求,特别是家电类的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都出现了市场饱和,需求量大幅度下降。厂家、商家大幅度降价让利也不济于事,最可怜的当数彩电行业,厂家生产销售一台彩电只赚一块钱。天津通信广播公司以出产中国第一台电视机——北京牌电视机而闻名于世。在困难面前,该公司出实招、下狠招,巧解了市场魔方,率先冲出电视机销售的低谷,实现了船大也能快速调头,产品由主要面向城市转向上山下乡,新产品开发实现由市场点菜。笔者发现这个典型,采写了消息《天津通信广播公司巧解市场魔方率先冲出低谷》,1992年12月1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等节目播出,还获得1992年度中央及外地驻津记者联谊会“华夏第一屏”好新闻一等奖。

附例稿(55)

录音专访:大胆吸收和借鉴一切文明成果

各位听众,下面播送中央台记者金树华专访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立达(集团)公司董事长葛子平的录音。

记者:葛总,13年前您辞去天津市外经贸委副主任的职务,下海办实业,把一个初建时只有3个人、租用7平方米办公室的小公司,发展成一个在海内外拥有独资、合资、合作企业88家,年营业额几十亿元,总资产15.5亿元的外向型综合性集团公司,成为天津市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之一。请您谈谈立达公司从小到大飞速发展靠的是什么?

葛子平:回顾13年的发展,立达公司发展比较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总结自己的经验是,敢于创新、敢于实践,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大胆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商品经济的一些做法。

1981年5月,我和另外两位同志创办立达公司的时候,政府一没给开办费、二没给拨投资、三没给工资,人员也得靠自己招聘。当时我们只有从银行前后借贷来的500万元人民币,在这种条件下,如果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去创业,那就没有今天立达的发展规模。

我曾在香港华润公司系统工作13年,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所了解。从1981年创办公司的时候我们就注意学习借鉴西方的一些对我们有用的先进经验,按照国外综合商社的经营办法,创办立达公司,基本思路就是:发展外向型多元化企业。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立达发展起来了,在国内设有十几个分公司,在美国、白俄罗斯、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和香港地区建立了公司,许多跨国集团同我们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

经多年的实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不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和经营管理经验,我们要不要学习和应用,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开放的一系列论述已有深刻的阐述,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也已经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对此,我们的思想要更解放,胆子要更大,步子要更快,放眼五洲四海,学习、吸收、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促进祖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开放的制度,实行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把国外,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好的东西都学过来,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洋为中用。它排污而不排外,学洋而不媚外,对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我们都要学习,而不是排斥它的一切。社会主义制度要充分体现出自己巨大的优越性,最终要取代资本主义制度。为了人类的幸福和未来,我们要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

(本文为获得中国新闻奖特等奖的《中华英模》和《英模之声》大型系列报道中的一篇,1994年12月2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播出)

附例稿(56)

消息:天津通信广播公司巧解市场魔方率先冲出低谷

△中央台记者金树华报道:

素有“华夏第一屏”盛誉的天津通信广播公司,在行业性产销失衡、库存剧增的严峻形势下,出实招、下狠招,巧解市场“魔方”,率先冲出低谷,10月份已实现产销平衡,1~10月销售收入达7亿多元。

近些年,国内电视机行业一直供大于求,全国电视机总库存超过300万台。今年夏季一股你追我赶竞相降价的风潮席卷了电视机市场,销售价格跌入近5年来的最低点。天津通信广播公司作为行业的排头兵,面对诸多不利因素,不怨天尤人,坚定船大也能掉头的信心。他们拜市场为老师,制定了以新取胜、以销定产、风险承包以及“上山下乡”等一系列对策,使北京牌电视机重振雄风。他们瞄准市场需求及时推出了8345N型54cm遥控画中画、8329型19cm遥控以及带卡拉OK功能的8311K型彩电,大大刺激了消费者的胃口。目前新产品产值占公司总产值的80%以上。

过去,这个公司一次排产3个月不变,一个批量就是2万台,产销脱节,时有积压。今年以来,他们打破传统的计划模式,代之以销量排产的市场模式。每月由销售部门依据订货情况,编制品种数量表,生产部门照表排产,减少了产品资金占压,实现了产销平衡的良性循环。

面对激烈的城市市场竞争,天津通信广播公司在保持城市市场优势的同时,采取了从城市到农村的“上山下乡”策略,把销售网点向下延伸扩充到200多个县城,大大方便了中小城镇及广大农村用户。为适应广大农村用户求廉的购买心理,他们还充分运用价格杠杆及时降低了部分适销产品的价格,深得用户欢迎。

富有争先意识的通广公司,在把产品推向市场的同时,也把自己最活跃的生产力推向了市场。他们把一大批精兵强将集结在销售前沿的市场部,并将业务人员的基本工资、浮动工资、奖金等固定收入,全改为不确定收入,实行个人收入与完成销售指标挂钩的风险承包机制,由向企业伸手变为向市场要效益。人人危机,带来了人人主动,极大地调动了业务人员的积极性,他们在竞争中经受了锻炼,发挥了才干,尝到了破解市场“魔方”的无穷乐趣。

(本文1992年12月1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经济生活》播出,获1992年度中央及外地驻津记者联谊会“华夏第一屏”好新闻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