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场采访报道意义

现场采访报道意义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子采摄手段发明后,电视记者由采摄合一逐渐转向采摄分家,记者工作由以摄影为主转向以拍摄、采访并行工作,电视记者的形象也由肩扛摄像机拍摄转为手持话筒在新闻现场作采访,记者的采访活动由摄像师拍摄下来呈现在屏幕上。

第一节 现场采访报道意义

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对摄像机(观众),对新闻的当事人、见证人进行采访,在现场就事态发生、进展进行的即时报道,已越来越成为电视媒体传送信息,扩大影响力的重要方式。纪录片大师伊文思(Joris Ivens)在说到新闻电影纪录片与电视新闻有所不同时也曾说过“采访是电视的专利”,观众看得见的采访活动,已成为电视新闻的特色、标志。

img38

图6-1 美国电视媒体记者现场出镜报道

一、采摄传播方式的变革

形象化传播是所有以图像为传播符号的大众传播媒介的共同优势。由于传播技术、手段不同,形象化传播又产生各自不同的特点。过去,我们在认识电视传播优势时,强调它与电影相同的形象化传播特点,在形式上也重视继承电影的手法,而没有更深层地去分析它和电影的形象化传播,因技术、手段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之处,以及由此带来的电视传播特有的优势。记者在现场出镜采访报道,正是在认识到电视传播与电影传播的不同后探索出来的、能充分发挥电视传播特有优势的方式,是电视新闻摆脱传统的电影新闻模式而成为有电视特色的报道方式的体现。电子采摄手段(现场新闻采集系统ENG)发明后,电视记者由采摄合一逐渐转向采摄分家,记者工作由以摄影为主转向以拍摄、采访并行工作,电视记者的形象也由肩扛摄像机拍摄转为手持话筒在新闻现场作采访,记者的采访活动由摄像师拍摄下来呈现在屏幕上。于是电视采访由观众看不到的屏幕之外的活动转向在电视机上观众看得见的采访过程。记者在镜头前作采访,就其意义和内涵已经有别于传统意义的采访了。以往的新闻,报纸、广播包括电影模式的电视新闻,采访是记者调查研究的过程,报道是采访的结果,采访在整个新闻报道过程中只是作为调查的手段。而现在的现场采访中,采访活动已经不仅仅是调查的手段,也是报道传播的手段以及节目的重要内容。在电子技术以及数字技术的推动下,电视卫星传送、重大事件现场直播更使采摄、传播方式有了根本性的变革。现场直播不可缺少的是记者在现场的采访报道,现场的采访报道在丰富电视采访内涵的同时,也扩大了其外延,使电视采访除了搜集材料、调查事实、印证之外,还体现在记者借助于采访活动中的视听因素发挥表现力和感染力,在传递信息的同时渲染气氛,沟通情感。现场采访给予观众的不仅仅是对话交流的语言信息,还有采访对话的环境方式、过程等所产生的效果。

成功的现场采访是电视记者与报纸、广播记者共性化的采访活动和电视个性化的采访活动的结合,是作为调查手段的采访和作为报道手段的采访的结合。报道实践证明,电视记者只有在对新闻事实做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成功地驾驭现场采访。可以说,屏幕下面的调查性采访是做好屏幕上可视的现场采访所不可缺少的必要准备。从这一意义上说,调查性的采访活动是现场采访报道的先期采访,正因此,电视记者只有熟练地掌握新闻采访共性技巧才能熟练地驾驭现场采访。同“偶然存在于必然之中”一样,电视采访的个性与共性也是不可分割的。

纵观一些电视节目中,由临时客串的记者、主持人做现场采访,通常让观众感到虚假、做作,所以不为观众所认可,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先期的采访和资料收集。一些主持人只根据编导事先设计、规定的问题去问,或只会问一些“您感想如何”、“您有什么想法”等老一套问题。采访中缺乏主动的双向交流,必然导致肤浅。既然采访(现场采访)在电视节目中是“无处不在”的,那么主持人必须具备记者、编辑的新闻业务素质、修养,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节目的水平。在电视新闻现场采访报道中,更不能临时拉人来出镜作采访记者。在镜头前做采访报道的记者应该事先参与调查性采访活动。

二、现代电视传播理念的体现

现代电视传播理念的确立是和电视技术进步、电视采摄、传播方式的变革相联系的。当技术上经历了胶片拍摄、ENG的电子新闻采集、EFP的现场制作传播,到今天,一旦发生重大事件,只要记者到现场进行报道,即时就可以通过卫星传递向全世界传播,这一技术发展为现代电视传播理念的确立起到促进作用。

日益发达的电视传输技术,使新闻发生和观众的接受同步,使新闻时效要求从今日新闻今日报道,转向现在的新闻现在报道。信息技术革命也逐步改变电视新闻的报道方式,尽可能要求记者在现场做采访报道。现代电视传播理念,追求的是新闻事件的现场同步报道,以满足观众现场同步地参与、感受事件。通过形象化的立体信息传播和各种信息来源的汇集,尽可能扩充单位时间内的信息传播含量。现代意义的现场报道,强调的是报道与收视的同步性。它符合现代观众的要求,他们在收视过程中,不再盲从被动地接受灌输和说教,而注重自身的选择和重新建构。现场报道在形式上是记者和观众进行平等对话、交流,打破了心理隔阂,满足了观众的参与感。现场报道使记者不再是现场新闻信号的“二传手”,只要条件允许,提倡记者在第一时间赶到新闻现场,以第一手材料,即亲身经历告知观众他的所见所闻,比如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报道、第二次海湾战争报道、“5·12”汶川大地震报道、“神六”报道等等。来自现场的独家直播报道是电视媒体竞争的最具优势的法宝,也是电视媒体得天独厚的优势。现场采访报道让观众从传播中因看到现场而参与进去,这不只是报道形式上的变化,也是电视节目制作理念的实质性的突破。

现代媒介传播的经验证明,有受众参与的电视节目是最受欢迎的。观众之所以接受、赞扬现场采访报道的形式,就因为它让人们参与进去,实现有效的双向交流传播。人们可以在电视屏幕上直抒己见,可以面对面地讨论甚至展开争议。现场的直观公开,也提高了观众参与的积极性。屏幕上记者手持话筒对在现场被访对象的提问以及被访人的回答,都直接地传达给了电视观众,使更多看电视的观众产生了上电视发表观点、见解的参与意识。现场报道、现场采访的新闻传播方式,改变了以往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传播的旧观念,逐渐地培养了观众的自我参与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