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场新闻与新闻现场

现场新闻与新闻现场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场新闻与新闻现场———在金华市现场新闻研讨会上的发言“现场新闻”的提出去年以来,在我国新闻界,“现场新闻”逐渐成为同行们的热门话题。6月1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现场短新闻”颁奖大会。从体裁上讲,“现场新闻”并不是一种特殊的新闻文体,它在表现形式上包含消息、通讯、特写等多种新闻文体。

现场新闻与新闻现场———在金华市现场新闻研讨会上的发言

“现场新闻”的提出

去年以来,在我国新闻界,“现场新闻”逐渐成为同行们的热门话题

倡导采写现场新闻,最早是1989年10月由中宣部领导同志在一次新闻单位负责人会议上提出来的,很快得到了首都新闻单位的支持和响应。经过全国记协的联络和组织,首都21家新闻单位参加了现场新闻评选活动。这次评选的范围是1989年10月至1990年3月刊登和广播的首都21家新闻单位的现场短新闻,有120多篇作品参加评选,共评出一等奖作品5篇,二等奖作品15篇,三等奖作品30篇。6月1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现场短新闻”颁奖大会。

“现场短新闻”评奖活动的开展,对坚持社会主义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支持贯彻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对继续推进新闻改革,提高报道质量,起了正确的导向作用,使我们的新闻改革更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是穆青同志在颁奖大会上说的。

李瑞环同志在首届“现场短新闻”颁奖大会上指出: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前提下,要使我们的报刊、电视、广播办得生动、活泼。“我们应当注意,不能由于强调新闻工作的党性,而影响了新闻宣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新闻宣传要使人感到亲切、轻松、喜闻乐见。”这就是我们开展“现场短新闻”竞赛的宗旨。

在这个颁奖大会上,提出了由全国记协主办第二届“现场短新闻”评选活动,评选1990年7月1日至1991年6月30日的现场短新闻,参加单位由中央和部级新闻单位,扩展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的报纸、电台、电视台

浙江日报的“现场新闻”竞赛,实际上是1989年10月份就开始了。第一篇作品是这年10月13日发表的《河蟹难在公费餐桌上“横行”了》。当时,这篇现场新闻冠以“目击新闻”的报花。从此,“目击新闻”在本报连续发表,十分引人注目。后来,有些现场新闻冠以这一报花似不大恰切,于是用了另一个报花,叫做“现场见闻”。这两个报花便在报纸上交替着出现。虽然当时没有明确提出开展现场新闻竞赛,但到今年年初,实际上已形成了记者、通讯员积极采写的竞赛势头。

今年9月,华东9报开展了“现场新闻”竞赛。现在,报社内外都在议论“现场新闻”。许多记者感到现场新闻难觅、难写,甚至比头条新闻的难度还大。这说明,大家都在重新认识现场新闻,在实践中探索采写现场新闻的某些特殊规律。

从体裁上讲,“现场新闻”并不是一种特殊的新闻文体,它在表现形式上包含消息、通讯、特写等多种新闻文体。较为多见的是新闻特写,即新闻性强的特写。从写作特色上看,有些现场新闻是新闻素描,有的是新闻速写。新闻性的素描和速写,都要描写现场,区别在于:前者描写比较细腻,像是工笔画;后者较粗,只是事物轮廓的勾勒,但神形兼备,犹如写意画。

从题材上看,现场新闻也没有什么独特之处。现场新闻既可报道政治题材、经济题材,也可以报道科技、文艺、体育等题材。甚至会议报道,也可以写成现场新闻。

现场新闻的独特之处,除了作为报道必须具备的新闻价值外,就在于现场感强。因此,如果要给现场新闻下一个定义,着眼点应在“现场感”上,不妨作如下表述:现场新闻是记者直接从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采写到的具有直观性和证实性的报道。

对于记者来说,采写现场新闻必须亲自跑到出现新闻的场地,亲眼目睹这个现场的人、事和种种情景,要说难,就难在这里。

但对于读者来说,喜就喜在这种新闻有“现场”:有“现场”必然有生活气息,有群众的社会活动和思想情感,因而备感亲切。

因此,提倡多写现场新闻,实在是把报纸办得贴近人民群众、贴近实际生活的一大措施,也是促使记者真正上路和迅速成才的一大措施。

记者的现场意识

现场新闻其实是“早已有之”的。远的不说,单就10年来评选的全国好新闻作品中,就有《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副总理验锅》、《女排奏捷场面感人》、《陕北有煤海》等。当然,从数量上看,真是少得可怜。

可以设想,如果我们的报纸上经常有许多现场新闻,记者采写现场新闻习以为常,那就没有必要下大力倡导和评选现场新闻了。因此,现在从中央到地方的报纸都提倡现场新闻,这同报纸上缺少现场新闻直接有关。

报纸缺少现场新闻,又同记者、通讯员在新闻报道中缺少现场意识有关。这些年来,不少记者采写新闻不到现场,满足于在办公室、招待所看简报、打电话,用别人提供的第二手材料写新闻。这种新闻当然不可能有生动的现场感。此外,也还有另一种情况,有的同志在采访中到了新闻现场,但是,他的稿子里却不写现场情景,就同没有到过现场一样。这两种情况表明,记者头脑里有无“现场意识”,不是个小问题。

何谓“现场意识”,起初我也说不清楚。我是在研究、分析本报大量现场新闻中,逐渐有所感悟的。从去年10月以来,本报一位摄影记者连续采写了几篇现场新闻,现场感很强,给人一种驾轻就熟的感觉。这使我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会写出这样好的现场新闻?除了有相当的文字功底以外,一个突出的印象是:他在新闻采访中,有相当强烈的“现场意识”在支配着自己的行动。探究起来,这是不难理解的。对于摄影记者来说,不到现场,就抓不到新闻;换言之,抓新闻,必到现场。这大概是摄影记者所特有的职业意识,也可以说是摄影记者强烈的新闻意识。其实,这种新闻意识对于文字记者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记者的新闻意识中如果缺少现场意识,这种新闻意识仍然是淡薄的,很不完整的。记者只有进入新闻现场,才真正进入了角色。这一点,无论行内还是行外,几乎是人所共知的。

在今年3月底召开的华东9报头条新闻竞赛第二次协商会议上,在讨论头条新闻参赛作品的要求时,上海的同行认为“要是真新闻”。当时,与会同志有表示不理解的。头条新闻嘛,当然是真新闻,难道还有假的?我理解“真新闻”之说,并非指新闻事实有真有假,而是指新闻性强,即事实很新鲜,报道很及时,有现场感。被9报评为一等奖作品的《解放日报》头条新闻《上海不平常的年初二》,及时报道10万市民在大雾迷漫的年初二,秩序井然地渡过黄浦江的生动情景,是一篇现场感很强的新闻,也就是所谓“真新闻”。

新闻常识告诉我们,新闻报道有五要素或六要素,五要素就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为什么,第六要素是怎么样。这个“怎么样”,就是现场情景。如果说深度报道要在回答“为什么”上下工夫,那么现场新闻则要在回答“怎么样”上下工夫,把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情景再现于读者眼前,使得读者有如临其境之感。当然。突出“怎么样”并不排斥回答“为什么”,成功的现场新闻也把事件的原委告诉给读者。但读者对有些新闻事件的原委并不十分关注,或者说,他们能够理解这种新闻事件的原委,他们所关心并急于要了解的是事件情状如何,记者只需把“怎么样”告诉他们,就满足他们的“新闻欲”了。因此,我们可以说,读者也是有“现场意识”的。他们对于一部分新闻报道的阅读兴趣,的确就在现场情景上。如新华社记者采写的《美军入侵一周后的巴拿马街景》,记者着力描写弹痕累累、满目疮痍的巴拿马街头景况。至于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就因为美军入侵的缘故,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没有必要多花笔墨。1984年,新华社记者采写的《陕北有煤海》,记者在“陕北为什么有煤海”上几乎不着一字,而着力描写陕北煤田裸露在地面,一掘就是一块,山沟里更是煤块累积,只要去搬就是了。这篇报道,几乎把读者带到陕北煤田去游了一转。如果这位记者缺少现场意识,就不会到现场去采访,而不到现场,就只能写一条简讯。我似乎觉得,记者的现场意识是由读者的现场意识决定的。现场意识强的记者,能够体察读者的新闻欲,自觉地充当读者的耳目,为把读者想看又看不到、想听又听不见的现场情景告诉读者,不辞辛苦地深入现场,通过自己的耳闻目睹,一五一十告诉自己的读者。前几年,《钱江晚报》登过一则杭州新闻,说的是“小钵头甜酒酿”的一个制作场所如何低矮、简陋、潮湿、阴暗,地面、器具很脏,蚊子、苍蝇很多。读过这篇报道的市民都惊呼“上当”、“再不吃了!”人们爱吃甜酒酿,自然关心甜酒酿是怎样制作出来的,但又不可能专程跑到制作场所去看个究竟。这个“差使”,他们是有意无意地委托给所订阅的这张报纸的记者的。有社会责任感的记者,自然会体察读者的心愿,无师自通地接受读者的委托,把读者想看到而又看不到的现场情景告诉读者。采写甜酒酿制作场所的记者,就具备了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受到读者出自内心的赞许是可想而知的。

记者的现场意识强对他的报道来说,至少有两个好处:

一是真实可靠,避免失实。因为对于他来说,跑新闻必跑现场,不到现场心不死,不见现场不下笔。“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是他的信条,求真写实是他的职业品格和新闻文风。新闻失实,大多出在记者凭道听途说,凭第二手材料写稿上。因此,为防止报道失实,要增强记者的现场意识,树立跑新闻必跑现场的观念。

二是作品“鲜味浓”,可读性强。现场意识强的记者,往往能采写到新鲜、活泼的新闻。他凭自己在现场亲眼目睹、亲耳所闻的第一手材料写稿。这第一手材料直接反映社会生活,是真情实况,是最生动具体、新鲜活泼的。为什么有些记者的作品生活气息很浓,写群众写得多,而且活灵活现,生动感人?为什么有的记者长期来作品写得干巴巴,总是跳不出会议圈子、工作经验,看不到群众的精神面貌,写不出群众活动的场面?这都同跑不跑新闻现场直接相关。

现场的新闻价值

“现场的新闻价值”这个命题,也是在研读了本报数以百计的现场新闻之后,特别是在同采写现场新闻的几位记者商讨之后,在我脑子里闪现出来的。

本报采写现场新闻《镇海拥有世界一流兔群》的记者曾对我说,她原先没有考虑这篇报道写现场,部里同志建议她写成现场新闻,参加华东9报竞赛,于是她特地赶到现场去采访,写成这个样子,自己看看,还是觉得不大像现场新闻。我说:有些新闻,确实没有必要写现场。要求所有新闻都写现场,似乎不切实际。凡是要写现场的,这个现场总得有新闻价值,起码是值得一写的。她这篇报道的现场描写,我觉得还是有新闻价值的。联系具体作品,分析新闻与现场的关系,便不难发现:一、从宏观上讲,并非所有新闻都可以或应该写现场;二、把写现场的新闻作品放在一起作比较,现场的新闻价值也难于等量齐观,而是有差异的;三、有些新闻事件的现场不宜报道,如对死刑犯执行枪决,刑场不能报道,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需要我们深加研究和探讨的是其中第二个问题,也就是研究现场的新闻价值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记者的选题,是采写现场新闻遇到的一个首要问题。

现场新闻中的现场,应是“有新闻”的现场。也就是说,“这个场面”是新闻,是一桩新闻事件或有新闻价值的事物。

事物这个概念,包括有发生、发展、消失过程的事件,也包括相对静止状态的、非事件性的各种事物。如新落成的桥梁、纪念碑以及社会生活中种种现状。一般地说,动态事件的新闻价值比静态事物的新闻价值大些。

场面和事态不同,新闻价值也不一样,记者的采访活动也有别。因此,现场新闻大体上有三种类型:

(一)现场目击

现场目击式的报道,就是所谓目击新闻,报道现场所出现的突发性的惊人的新闻事件。被称为“目击”的事件,一般都具有3个特点:1.时间短促,突然发生,很快消失,有的是几小时,有的只几分钟,所以是稍纵即逝,一般人不易遇见的。2.地点确切,场面集中,除地震、战争等事态外,场面集中在一点,因而只有到这一地点才能目击到事件,在别处是看不到的。3.事件有惊人之感,或惊异,或惊险,或惊骇,不是寻常小事,不是随处可见、随时可闻之事。这就是被称为“目击”的突发事件的三大特色。“目击”这个词,《辞海》解释为“亲眼看见为目击”。实际生活告诉我们,这是不甚确切的。“亲眼看见”,同我们平时说的“亲眼目睹”是同义的,“目睹”可以包含“目击”,但比“目击”宽广得多。我们会说“目睹”某人在台上讲话,但不会说“目击”他在台上讲话。被目击的,一般都是稍纵即逝的惊人的突发事件。因此,目击新闻是不多的,不是记者主观上想写就一定能采写到的。采写目击新闻,大多是记者不期而遇,凑巧碰见突发性事件。《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读来令人惊奇,是“目击新闻”;这种事件对读者来说是突发性的,对有关的科技工作者来说是预计之中的,对记者来说是可以事先获悉的。这在“目击新闻”中较为少见。

“目击新闻”在采写上有几个特点:

1.十分注重时效,分秒必争,事件一发生就以最快速度发稿;

2.十分准确地报道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时间写明某日几点几分,地点写明某市某县某乡某村某个地点;

3.十分注意现场情景的描写,首发稿不必写事件的背景或原委(实际上,事件发生时,背景、原委还不得而知),现场所见就是新闻,因此作品几乎通篇都是现场描写;

4.首发稿不写事件的全过程,更不必写事情后果或结局,一般都作连续报道,随时发稿。

如果记者是在事件刚刚发生就闻讯并及时赶到现场,在观察这个现场的情景时,还应向“目击者”采访事件发生时的情景。《美军入侵一周后的巴拿马城街景》就是这一类的现场报道。但如果记者迟迟到场,已经事过境迁,在现场看不到事件发生的遗迹和氛围,就很难写出目击新闻来了。

(二)现场见闻

现场见闻就是报道记者亲眼目睹的非突发性的新闻事件。这种事件,有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有确切的时间和确定的地点。这种事件,并非稍纵即逝的惊人的突发事件,人们不感到惊异、惊奇、惊骇、惊险,但又不是随处可见、随时可闻的寻常小事,而是新鲜的、有意义的,或是人们比较关注的。这种事件,记者可在事先获得有关方面提供的信息,及时赶到现场采访。本报下面几篇现场新闻所报道的就是这种非突发性的新闻事件:

《深山第一拜年人》:今年1月10日,金华县县委书记黄昌棠率先来到革命老区溪口乡,登门给这里的老红军、老党员拜年。

《农村市场购物热》:去年10月26日,兰溪市百货大楼一辆送货下乡的大篷车来到洞源村,村民们喜笑颜开地争购百货。

《李家巷的喜事》:去年11月21日,长兴县李家巷镇李家巷村给“三户”钉红牌,群众欢天喜地,热闹非凡。

《“我心中的90年代”》:今年1月6日下午,杭州市300多名小学生在武林广场进行题为“我心中的90年代”的粉笔“地画”表演,路人赞叹不已。

《百岁老人喜尝寿星宴》:今年2月19日中午,以经营点心著称的杭州老店知味观喜逢90周年店庆,特邀90岁以上的老人至该店品尝寿星宴。

《张天津卖鸭》:今年1月2日,温岭县著名的养鸭专业户张天津到县城设摊,向离休老干部和驻军部队优惠供应3000多只樱桃鸭,表示对党和政府支持专业户的感激之情。

尽管这一桩桩新闻事件可以用这么一句话加以概括并传播一个新闻信息,但是这些新闻事件都有其发生的场地,都有生动感人的场面。没有场面作依托,就不存在这种事件,也就不会有这种新闻。简言之,这些新闻“有场面”,这些场面“是新闻”。作者是通过对现场的采访和报道,将新闻现场“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展现这种场面同不展现这种场面大不一样,信息量增加了,思想内容丰富了,各种人物出现了,作品的感染力出来了,可读性、趣味性也有了。因此,这种现场新闻的新闻价值大大超过了常见的简讯。

(三)现场察访

现场察访,是记者对读者比较关心的非事件性的事物作实地考察和访问。这类事物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并非新近所发生,其中有的早已发生且早有报道,但在渐变中出现新情况,有新闻价值;有的早已发生却从未有人报道过,记者一经发现并加以报道,读者喜闻乐见。二是并非很快就消失的事件,记者早一天去或迟一天去都无妨,但都有该事物所依托的场地,作实地观察、访问,才能写出新鲜动人的报道。从“现场就是新闻”这一点看,它同“目击新闻”、“现场见闻”有相同或相似之处。采写这种现场新闻,记者应通过对有关人士的访问、访谈,介绍一些背景材料或知识性材料,使作品具有一定深度和立体感。

有一篇研究现场新闻的文章认为,凡早一天采访与迟一天采访都无关紧要的报道,都不属现场新闻。这个看法,对有发生、发展、消失过程的事件新闻,特别是对转瞬即逝的突发性事件新闻来说,无疑是正确的,但对“现场察访”性的现场新闻来说,就未免言之不确了。本报一年多来所发表的现场新闻中,就有几篇是这一类的报道,记者早一天报道与迟一天报道都关系不大,只因记者深入到现场。又观察又访问,抓到了读者感兴趣的新情况、新现象、新事物,作品确有新闻价值,读者也就喜闻乐见。例如:

《春到花鸟市场》:杭州市岳王路的花鸟市场是几年前就出现了的,一年比一年兴旺。记者今年2月21日采写的这篇报道,描绘了“花的世界,绿的海洋,鱼的天地,鸟的乐园”,突出描写儿童买鱼、老人买花的闹猛景象,又写到“岁乐人养花”,开掘出“国泰民安”这个大主题,这是以往同一题材的报道中未曾见到过的。

《在青屿乡看到的……》:温岭县青屿乡中心小学有崭新的教学大楼,乡卫生院有全县最先进的医疗条件,村民们兴建的二三层住宅新楼达13万平方,人均26.6平方米,而乡干部至今还住在低矮破旧的房屋里,六七个人挤一间,没有一张沙发、折椅;乡长一家四口住在13平方米的木结构屋子里。群众过意不去,要求建办公楼,可是这份报告至今还锁在抽屉里。这是记者今年10月10日到这个乡实地察访后写出的一番情景。

《人工割脂在龙泉》:在龙泉县西北山区郁郁葱葱、挺拔入云的松树林中有个采脂场,脂农们割松脂如同割橡胶脂。作者于6月11日前去实地察访,目睹了割松脂的情景,探询了割脂是否影响松树生长的问题,由工程师介绍了松脂的经济价值。由于本报从未报道过人工割松脂,所以这篇现场新闻令人耳目一新。

这些报道虽然并不惊人,也不大可能产生“轰动”效应,但都因其现场的新闻价值而吸引读者。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是新闻,报道新近发现(如考古、天文发现等)的事物也是新闻。新华社记者采写的《陕北有煤海》就是一例。这说明,新发现的非事件性的事物,有的也有场面。上述三篇报道,不是事件,却有场面,读者感到新鲜,完全可以列入“现场新闻”。

“现场新闻”,既有“现场”,又是“新闻”,这个“现场”有新闻价值,这个“新闻”以现场为依托。因此可以说,凡有现场作为依托的新闻事实,都是现场新闻的采写题材。现场目击、现场见闻、现场察访,都是现场新闻,只是事态和场面有所不同、新闻价值有所差别罢了。

关键在现场观察

如果说选题得当是采写现场新闻的重要前提,那么,现场观察则是采写现场新闻成败的关键。

记者的现场观察是记者政治素质和新闻敏感的生动体现。面对同一事件,身处同一场面,记者政治素质和新闻敏感的强与弱决定新闻稿件质量高低。采写《难忘的时刻》的《人民日报》记者孙毅,当听到小平同志郑重宣布“日中经济协会代表团将是我会见的最后一个正式代表团……”时,立刻意识到:一个历史伟人即将告别正式国务活动了,这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采访结束后,他立即请示编辑部领导并得到同意,打破通常发外事活动消息的“惯例”,以特写的形式,也就是以现场新闻的形式,将这一历史场面勾画出来,告诸世人。这样的历史性时刻,对记者来说是十分难得的机遇,孙毅是够幸运的,但获此机遇的记者却未必都能拿出《难忘的时刻》这样的佳作。政治上眼力不够,对新闻缺乏敏感的记者,很可能失之交臂。

观察什么,也就是“捕捉”什么,是现场观察的核心问题。有些新闻现场人多事杂,令人眼花缭乱,有的记者抓不住真正有新闻价值的东西。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首先对基本的新闻事实的内涵或实质有比较深透的理解,根据这种理解去观察现场事物,捕捉足以揭示新闻事实内涵的情状和细节。《张天津卖鸭》,作者首先写“一位鬓发斑白的离休老干部手提鸭子从人群中挤出来”,喜滋滋地说“便宜”,1公斤“比市场价低1元多”,接着写出张天津优惠供应鸭子的原委,然后写人们对农村专业户的赞语。尽管卖鸭场面热闹纷繁,作者紧紧扣住了党对农村专业户政策不变,才有张天津卖鸭之举这个题旨,稿件写得不枝不蔓,生动而又明白。

有的现场新闻,场面较大,记者要留意生动感人的小场景,即以自己的眼睛为相机,“摄取”有典型意义的特写镜头。《在姚江治理工地上》,作者描写了领导干部加入劳动大军的热闹场面,不光写共同劳动的乐趣,还别开生面地写出了工地用餐的情景:

棉田里,成千上万个农民席地而坐。有的拿出自带的干粮,有的接过亲属送来的饭碗,香甜地吃起午饭。孙家贤走进万圣乡海防村老农王顺标一家的吃饭圈,一看,嘿地一声乐了:“三瓶啤酒,三斤黄酒,不错嘛!什么菜?白切肉、红烧鱼、呛蟹,还有芹菜、豆腐,不错,真的不错。”当他听说王顺标的四个儿子及孙儿、孙女都在工地上劳动,更加高兴。

王顺标的大媳妇红着脸叫了声:“孙书记,您坐下和阿拉一起吃饭吧。”孙家贤笑着说:“不啦,不啦,你看我们有这么多人,把你们的饭吃光了,下午你们就没气力干活啰。”周围的农民听罢,都笑了。

这个镜头很有时代气息,既展现了和谐融乐的干群关系,又可以看出当今农民告别了“穷棒子”时代的生活,他们在工地上干得欢,吃得好,节假日的乐趣更不用说了。

现场观察,主要是用眼,靠视觉。但又远不止于单凭视觉,还需用耳,靠听觉。记者的耳朵具有一种“新闻听觉”,善于选择和“捕捉”有新闻价值的声音,而不以声音的大小强弱为选择标准。《团徽在寒夜闪光》中,记者写道:“修车的人络绎不绝,一晃已3时20分了,这时走来一位挎着篮子的大妈,小伙子叫了声妈,问爸的病怎么样。我上前问大妈,他爸爸是不是住院了?大妈说,他爸患哮喘病,一到冬天就是下城区人民医院的老病号,这会给他送饭回来。他父亲住院,儿子还在修车,令路人赞叹不已。”处在这样一种热闹场面,小伙子叫妈的声音不会是大的,即被耳尖的记者听见了,于是抓出了反映主人公精神境界的这个好素材。

记者在新闻场面要动用所有感官,才能充分而又准确地感知各种事物。一位记者写“农村新型厕所”,在厕所现场亲自用鼻子嗅过,才确信没有臭气。采写《寒夜送奶人》的记者,一开始就写皮肤的感知:“临近子夜,记者站在杭州乳品一厂冷库发货车棚里,一边北风‘削’来,一边冷气袭来,裹着羽绒衣、戴着帽子、围着围巾,还是冻得直跺脚。”

现场事物,现场氛围,都是靠记者直接感知获得的,不到现场一无所知,到了现场而又不积极动用自己的感官,也可能知之甚少。

优劣看现场描写

从新闻写作上讲,品评现场新闻的优劣,主要看作品中现场描写的成功与否。

现场新闻,因场面不同和事态各异而呈现出千姿百态,在写作上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有描写单个场面,也有描写两个以上的复合场面。描写单个场面的作品中,因场面有小有大,有的集中写一个场景,有的则由多个场景组合起来。但不管怎样的场面,怎样的事物,写作上都必须掌握这样一条:描写为主,叙述为辅;场景宜多,背景宜少。

许多同志在讲现场描写时,都指出要形象化,写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写作效果上讲,现场描写的确应该生动而又形象,但从写作思维上讲,又区别于文学创作所追求的形象化。形象化不是新闻描写的唯一目标,更不是现场新闻描写成功的唯一标志。如果只以形象化为标准,就可能盲目追求“形象化”,导致报道的失实。这是新闻报道的大忌。现场描写所追求的,是要把有新闻价值的现场事物如实地再现在读者面前。因此,现场描写以“记实”、“再现”为最高标准,其特征就在于直观性和证实性。

(一)现场描写的直观性。从文字表达及其效果上看,直观性同形象化相差无几,但直观性具有新闻所特有的“实感”,而不是“仙女下凡”式的生动形象。记者依据自己感官所获得的实感作直观描写,读者从直观描写中获得相应的直觉印象,这种直觉印象又作用于他的感官。于是记者描写场景,读者如临其境;记者描写人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记者描写事态,读者如睹其状。

例如,在南太平洋火箭着落区现场采写《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的记者,描写自己观察到的实况:“……一个亮点拖着长长的白烟从西北天空飞来。穿过一团烟雾之后,亮点越来越大,变成一个火球,呼啸而至。随着一声巨响,火箭头部在预定区域准确入海,激起冲天的水柱,像是从海底钻出一条白色的飞龙。”这段描写,比“运载火箭在预定海域准确降落”一语显得生动而又形象,但读者得到的是一种实感,一种直觉,而不是若有若无、虚无飘缈的感觉。

又如《女排奏捷场面感人》中的现场人物描写:“当中国女排的张蓉芳最后一击,中国队以3比0将美国队打败后”,荣高棠等“都跳了起来,冲出贵宾席,向中国女排祝贺”。“荣高棠大声叫:郎平不要哭,要笑!”文字平朴,却极其传神。记者显然是根据自己的视觉和听觉,直书其状其声,读者也仿佛耳闻其声,目睹其状。值得注意的是,后一句短短13个字,即写了荣高棠(大叫),又写了郎平(哭),把整个现场气氛(笑、哭、叫声)都带了出来。

在现场新闻中,不光场景描写要有现场感,人物描写也要有现场感。这是因为,所描写的是这个场面的人物,其言谈、举止、情绪、心态都与场面气氛息息相关。人物描写如果没有这种现场感,那就变成常见的人物通讯的描写,而不是现场描写,也就谈不上什么“直观性”了。这种“对准现场”的直观描写,可谓录像又录音,显得真切而又客观,并无记者的主观意识(记者的宣传思想只作用于对描写客体的选择上)。请看《山村来了“兔大夫”》中给长毛兔配种的一幕:“……高柏录抓过一只母兔,悬空一倒提,随手将注射器轻轻地往母兔体内输精。不一会,在母兔的屁股上一拍,‘好了!’农妇接过兔子,满脸喜悦地挤出人群。”作者用了“抓过”、“倒提”、“一拍”、“接过”、“挤出”等一连串动词,一声“好了”,把两个人物写得活灵活现,跃然纸上,现场感很强。

(二)现场描写的证实性。这是新闻描写区别于文学描写的一个显著特点。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可信性是新闻的魅力。现场描写的证实性,就是要使读者确信所描写的事物真实可靠。至少有下列两点值得记者们注意,在描写时“多多关照”。

一是对所有事物的描写,都切实限制在确切的时间、空间之内。也就是说,时间、地点要写得又实在又精确,不打马虎眼,不说含糊话。《团徽在寒夜闪光》一稿,先后描写多个场景,几乎每个场景都交代时间,“初八夜”、“7时15分”、“8点20分”、“9点30分”,这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录现场实况,虽文字不多,却备感真实可信。

二是表明所描写的事物是记者所亲眼目睹。在现场描写中,一般都写到记者在现场活动,这也是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信的一个因素。《李家巷的喜事》中,有六个数字,很容易写得令人乏味,或将信将疑,作者在这串数字前写了这么一句:“钉牌子的统计表格出来了,我们凑上去一看……”这就显得真实可信了。

证实性的描写,也有写得精彩动人的,本报记者从亚运会发回的《杨波没有流泪》一稿,就是一例。记者先写体操运动员杨波因“腰痛”,“使她在最后一个后空翻时使不出劲”,“从她最拿手的平衡木上掉下来了”。接着,着力描写她没有流泪的几个细节:

当队友陈翠婷的名字亮在第一名的位置时,杨波使劲地鼓掌。她就像自己得了金牌一样激动,因为金牌属于中国,属于亚洲!

“杨波!”记者在比赛场地轻轻地喊。

她回过脸,眼眶中亮晶晶地一闪。

“腰还疼吗?”

她用手往腰上轻轻捶了两捶,嘴抿得很紧,没吭声。

她的眼睛里满盈着泪水。我知道,她是在使劲地忍着,不让泪水流下来。

“明天平衡木决赛,有信心吗?”

她的嘴抿得更紧,用力点点头。

她始终没有流泪。

这段现场描写,既有直观性,又有证实性,既生动形象,又客观可信。

但是,目前有为数不少的现场新闻,在写作上存在一个倾向:由于“记者现场活动”写得太多,使现场新闻几乎变成了“现场访问”。在这类作品中,记者自己成了中心人物,现场新闻人物都像配角,一个个围着他转,这不能不给人一种“喧宾夺主”的感觉。由于“喧宾夺主”,新闻现场几乎变形、易样了,新闻事实本身受到记者活动的“干扰”。在这样的作品中,现场描写往往是贫乏无力的,点缀性的,缺少切切实实的现场感。

而优秀的现场新闻作品,几乎通篇都是现场描写,都是新闻人物按事物本身逻辑在活动着,记者自己只是恰到好处地偶尔露一下。可否连“偶尔露一下”也不写呢?不妨试试。《农家除夕夜》写金华县委书记、县长到瘦肉型猪场主人家过除夕,通篇写人物的现场活动和交谈,作者始终没有在所描写的现场露面;然而,从字里行间可以窥见作者就在两位领导干部的身旁。请看这样的描写:

……倪长生抬头一看:“哟,黄昌棠书记也来了。请坐。”

“别忙,先参观参观。”县委书记黄昌棠笑吟吟地说,“我这是第一次上你猪场来呢。”

县长呷了一口酒却不伸筷,“长生,还有5天就立春了,不知你们村上春耕生产准备得怎样了?”

这些现场直观描写,如果不是作者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是很难写得如此真切动人的。

是否可以说,作者不出场、直观描写很成功的现场新闻属上乘之作呢?我想,单从写作上看是可以的;如果作品题材重大,新闻价值和社会影响也大,那无疑是上乘之作了。

1990年12月9日脱稿

(刊于浙江日报总编辑办公室1990年编的《现场新闻》,缩编稿收进新华出版社出版的《现场短新闻研讨集萃》一书,在1994年浙江省首届新闻学术论文评奖中获优秀论文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