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记者的类型

现代记者的类型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现代记者的类型随着新闻传播领域的不断拓宽和专业细分的逐步深入,记者的类型越来越多。记者的分类,早已有之。进入现代新闻事业时期以后的情况如何呢?从事编发新闻稿件的编辑人员为内勤记者;专门从事外出采访写作的人员为外勤记者。于是,记者为适应社会的种种要求而出现了多种类型。但不管怎么说,它反映了当代记者发展的大趋势。

二、现代记者的类型

随着新闻传播领域的不断拓宽和专业细分的逐步深入,记者的类型越来越多。对记者进行分类阐述,旨在剖析普遍性之下的特殊性,也能使学习者在进入记者这个角色之时,能为自己选择一个更具体的预期目标。

记者的分类,早已有之。据法国新闻学者淮尔的《日报期刊史》一书记载,15至16世纪时为威尼斯的“手抄新闻”服务的记者中,就有“轮流为手书新闻记者、新闻记者、报告记者、报纸记者”之分。在近代资产阶级报业发展史上更先后出现过“政论报记者”和“商业报记者”两大类。进入现代新闻事业时期以后的情况如何呢?日本人松本君平曾在1899年问世的《新闻学》一书中介绍了美、英、法、德、俄等国新闻事业的“分业之法”和“专门记者”的设置。该书介绍说,欧美大报、通讯社中的“专门记者”计有“财务记者”、“剧场记者”、“游戏所记者”、“妇人事项及流行衣装记者”、“新刊书籍批评记者”等等。继松本君平之后,美国人休曼的《实用新闻学》也提到了记者分类问题,涉及的“专门记者”有“戏剧记者、文学记者、游戏记者、商务记者、财政记者、不动产记者”[13],等等。

我们这里讨论的记者类型,从总体上看有两种划分方法:一种是按新闻事业分工的需要来划分,另一种是从记者个人知识构成或发展的预期模式所作的划分。

(一)按新闻事业分工的需要划分

总的来说,记者有内勤记者与外勤记者之分。从事编发新闻稿件的编辑人员为内勤记者;专门从事外出采访写作的人员为外勤记者。按采访手段分,则有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广播记者、电视记者等。按采访领域分,有政治记者、经济记者、科技记者、文艺记者、军事记者、体育记者等等。按采写地域分,又有本埠记者、地方记者、驻外记者等,另外,还有机动记者、专业记者、特约记者和特派记者之分。[14]这样,记者对自己所负责的领域有相对专业的知识和灵敏度,更有利于作出深度报道。

(二)从知识构成或预期模式划分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面对信息洪水和瞬息万变的世界,人们对记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样化。于是,记者为适应社会的种种要求而出现了多种类型。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杨润时以风格作为分类依据,把新闻记者分为“新闻型记者”、“文学型记者”和“学者型记者”三类。也有研究者把新闻工作中不同岗位的高层次人才分为技术型、专家型、复合型、特殊型等四种类型。[15]

两种分类法的着眼点不同,因此有些类型是重叠或交叉的。但不管怎么说,它反映了当代记者发展的大趋势。下面介绍几种不同类型的记者:

1.专家型记者

专家型记者要求记者不但有广博的知识,而且对所报道的行业有专门的研究。如日本《每日新闻》记者、编辑委员本间义人,坚持钻研城市住宅问题,除完成多种专业报道外,更有《现代都市住宅政策》、《内务省住宅政策的教训》等专著问世。曾任美国《幸福》杂志专栏作家的阿尔文·托夫勒,经过长期研究,从1970年起陆续发表了《未来的冲击》、《第三次浪潮》、《力量的转移》等名著;1973年,记者出身的美国社会学家丹尼斯·贝尔也发表了《后工业社会的到来:社会预测初探》。这些著作不但开启了未来学的滥觞,而且文风犀利,思辨缜密,风靡一时。这只是几个最突出的例子。其实,“西方新闻界在最近15年内一个重要的发展,就是在某些新闻报道的材料准备中应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这种调查研究的一般做法是,提出调研问题和进行实验,搜集信息、分析最终结果,然后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16]

1945年惟一受邀目睹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纽约时报》记者劳伦斯当时已年过半百,这个年龄似乎注定让他不会成为战地记者的最佳人选。可美国政府为何选中他来见证这一重大历史时刻呢?原来早在1939年,当绝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原子弹为何物时,这位具有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的记者,就已经默默进行有关原子能的分析研究了。他所表现出的对原子弹理论令人吃惊的了解渐渐引起了联邦调查局的注意,1945年,他成为惟一获官方批准可以了解一切细节的记者。此外,他还担负着作为原子弹研制工程官方历史学家的任务,他是原子弹制造过程中新闻界惟一的目击者和记录者。接着,劳伦斯参加了向长崎投掷原子弹的飞行。

上世纪30年代,《大公报》确立了“明耻教战”的编辑方针,著名报人王芸生从1931年9月到1934年4月,往来于平、津之间,奔走于各大图书馆,广泛搜集材料,走访历史界和外交界前辈,写出了洋洋200万言《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一书,成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特别是中日关系史必不可少的参考书,日本史学界也非常重视这本书。当时中日问题是人人瞩目的焦点,王芸生因此一举成名,成为日本问题专家,深受《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的青睐,也奠定了他在《大公报》的地位。1934年8月,他第一次应邀上江西庐山采访,历时33天,在牯岭住了24天,给蒋介石讲了2个多小时的日本问题,内容是“三国干涉还辽”。1935年他一跃成为《大公报》编辑主任,仅在张季鸾、胡政之之下。类似的专家型记者还有新华社从事汽车工业方面报道的李安定,《人民日报》的林纲,《经济日报》的程远,他们被公认为具有行家眼光。他们的一些预见和见解常常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发生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专家型记者,说到底就是对某一领域有着独到研究和见解的记者。金融证券、IT电子、高新技术、宏观经济走势、生态环境、“三农”问题、弱势群体等,对记者来说,每个领域都可能成为他广阔的发展空间,都可能成为他的专长。当然,专家型记者着眼在“专家”,但落脚须在“记者”,新闻报道最终是要面对最广大的读者,正如美联社主席伯卡迪曾说过的,不仅要“带着权威说话”,更要善于“将专业知识加入到描写的事物中去,使报道的内容更易于理解”。[17]新闻报道并不是专业论文,拿到丰富翔实的新闻素材,学会运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复杂深奥的专业知识,才是专家型记者修炼到最高境界的体现。

2.作家型记者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新闻学教授诺曼·西姆斯把作家型记者的特征概括为:以文学的手法和智慧去运作新闻材料,并尽可能忠实于客观生活;他们特别关注社会中重大的新闻事件、重要的新闻人物和突出的社会问题,并对之作出深入地解读。以这种风格写出的新闻作品,在我国被称为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实际上是一种兼具新闻与文学两种特质的文体。报道的是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而不能像小说一样虚构,具有一定时效性。同时运用多种文学写作手法,将人物与事件生动形象地再现。20世纪70年代末徐迟所著的《哥德巴赫的猜想》;80年代陈祖芬的《祖国高于一切》,鲁光的《中国姑娘》,钱钢的《唐山大地震》,涵逸的《中国的小皇帝》,麦天枢的《西部在移民》等,都以其深沉的思索,以“我的”不同程度的表露和各具特色的文笔征服了无数读者,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应。还有另一类作家型记者,他们并不撰写报告文学但都有浓厚的文学修养,在新闻写作上有高超的状物叙事剪裁布局的手段,即使一篇短小的消息也能写成艺术珍品,使易碎品有了鉴赏价值。原新华社社长穆青就曾提倡新闻散文化,也许在他心目中,记者都应该有点文学家气质。

3.学者型记者

学者型记者是指记者在培养扎实的业务能力的同时,注重研究新闻报道的规律,努力培养自己的理论素养,像一名学者一样,思维睿智、缜密、严谨。能称得上学者型记者的必要条件是:他首先是一名记者,其职责是报道新闻,但是,他不满足于此,他还要解释事实,他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赋予新闻事实、信息以深刻的背景和意义,传递给读者一种新的观念和启蒙意识。莱辛曾说过,谁想创造,谁就必须学会理论。学者型记者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并且具有扎实的理论根基,并注重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如《人民日报》记者罗荣兴、祝华新、曹焕荣采写的深度报道《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改革阵痛中的觉悟》,标明的副题就是“时代的挑战与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的思考”。文章通过历史与现实、西方与东方的对照,凸现出中国改革的现实困难,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提出理论界的种种思考,发出中国必须加快改革的呼声,并指出了解决的途径。记者在掌握大量理论知识前提下,以深刻的理性眼光审视现实生活,赋予人们熟视无睹的事情以深刻的背景和意义。可以说,没有一定的理论根基,这样的问题很难把握。理论与实践又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一文中,记者既通过大量实践调查深入了解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如菜价、房改、挤车等,同时又表现出较高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理论深度。[18]文章发表后,引起社会大讨论,普通百姓和理论工作者都参与进来,体现了作者对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恰当把握。

4.复合型记者

我国新闻界有所谓“全方位记者”的提法,与“复合型记者”有颇多相似之处。即:在各个地方、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都能完成任务。有较高的政治水平,很强的业务能力、多方面的丰富知识,适应能力,还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电脑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现了以应用高科技手段为特征的“技术型”记者。事实上,随着电脑、传真机、卫星通讯、光纤电缆等高新科技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记者已经告别了纸和笔,掌握了电子信息处理技能,随着新闻事业的飞速发展和报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大媒体越来越需要能够掌握多种采编技能的复合型报业人才。

比如,2001年6月10日,新华社驻华盛顿文字记者刘江在白宫附近采访群众为抗议布什政府推进导弹防御计划而举行的示威活动时,还拍摄了《我们不要NMD》的新闻照片,使这一新闻事件通过图文互动的形式报道出来后,反映颇佳,此照片还被评为当年的社级好稿。1994年4月,新华社文字记者汪亚雄采访南非大选时兼作摄影记者,他拍摄的南非黑人白人共同欢庆曼德拉当选总统的照片也很好地配合了文字报道。在伊拉克战争的采访期间,许多媒体的记者同样是文字、摄影兼顾,都是以图文互动的形式完成了采访任务,及时向受众展现了战争的真实现场。2001年12月3日傍晚,以色列轰炸了阿拉法特的官邸,新华社记者马晓霖先通过手机向编辑部发出快讯,然后拍摄了两张阿拉法特官邸被炸的照片发回了摄影部。几分钟后,他又赶到现场采访、拍照,并抢在摄影部截稿前发回3张特写照片。发完照片后,他又根据现场目击和掌握的信息写成详讯,及时、圆满地完成了一次立体式的报道。事后得知,他发回的照片质量在世界各国通讯社中是最好的,速度也是最快的,比法新社的电视照片快了近1个小时。

电视是一门综合艺术门类,从分工来看,有编导摄像、录音、制作等,电视记者在现场是随着事件发生、发展的进程边观察、边采访、边报道,记者的报道应该有事件现场和同期声,电视记者也要掌握多方面的业务,能采能摄能编,才能适应电视新闻的需要。

随着网络和新的通讯工具的出现,记者必须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还应掌握网上信息搜集与编辑,图片处理、多媒体制作等多项技能。

应该说,以上这些类型记者之间,并不是互不相容的,它们的特征可能同时体现在一个记者身上,一个合格的记者其实也往往需要同时具有以上几类记者的特点,只不过有的记者在某一方面特别突出而已,但不管何种类型的记者,都必须与时俱进,有所发展,新闻是一个充满挑战、竞争激烈、需要创造性的行业,安于现状,不思上进的人必定会被淘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