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旅游交通的类型

现代旅游交通的类型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属于这三个部门的企业因而也构成了三种类型的旅游企业。2005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达1.2亿人次,出境旅游者达3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7680亿元。根据WTTC的研究,旅游及旅行业在促进中国及世界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有着巨大的经济潜力。WTTC在向中国国家旅游局呈送的一份关于中国旅游及旅行业研究报告中表示,中国未来10年旅游及旅行业前景十分乐观。

第五章 旅游业

二战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被誉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飞速发展起来,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不论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旅游业都同样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特别是随着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教育水平的提高,全球参加旅游的人数将大大增加,新世纪的旅游业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一节 旅游业概况

一、旅游业的概念

旅游业是一种综合性产业,涉及多行业、多部门,包括各种各样的企业和组织。在众多的企业和组织中,除了旅行社是纯粹服务于旅游业的企业外,很难说其他哪一种企业是专为旅游活动而单独存在的,因此,旅游业的行业界定不如其他行业清晰。然而,旅游业又是那样的广大而实在,并与各行业相互渗透,这体现了旅游业的综合性特点,同时也导致了人们对旅游业理解的相同。

对于旅游业,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出发点,有不同的理解。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旅游业就是直接或间接为旅游者提供各种服务的各行业的总称。就旅游经营者而言,旅游业就是以旅游者为中心,围绕旅游者而展开各种经营活动的行业。尽管定义各自不同,但有一点我们是十分清楚的:旅游业是以为旅游者提供服务为核心,并以此使相关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产业。因此,旅游业就是由直接满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需求的产业组成,即是由旅行社、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游览娱乐业、旅游用品和纪念品销售行业等组合成的产业群体。同时,这一产业群体的正常运转,依赖于其他社会组织和企业的支持。首先,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旅游业产生的基础和必备条件。其次,要依靠工业、农业、商业、电信、金融、能源等产业的参与和支持。再次,要依靠文教、卫生、体育、公安、海关、宗教、科研、社会团体等的配合。这些组织和企业在同旅游者发生关系时,都要提供相应的服务。因此,旅游业的概念可定义为: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通过提供旅游服务满足旅游者多种需要的综合性产业。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是旅游业经营运转中的三大要素。

从上述定义可知,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涉及多种行业群体,所以旅游业的构成较为复杂。我们常见的旅游企业有旅行社、旅游车船公司、涉外旅游饭店、旅游定点餐馆、旅游定点商店、旅游纪念品生产企业等等。其中旅游饭店、旅游交通和旅行社通常被认为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在旅游业中居主导地位。

二、旅游业的构成

人们对于旅游业的构成有着不同的认识。

(一)三大支柱说

根据联合国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同时在对从事旅游业务的具体部门加以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将旅游业划分为三个主要的部分,即旅行社——专门为游客服务的旅游中介行业,交通客运部门——现代旅行必须依赖的旅游交通行业,以旅馆为代表的住宿业部门。属于这三个部门的企业因而也构成了三种类型的旅游企业。在我国,人们通常将旅行社、住宿业和交通运输业称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二)五大部门说

另外有人认为,旅游业主要是以旅游目的地(主要是国家和地区)为单位来划分的,从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发展角度来看,旅游业主要有五大部分组成,这就是所谓的“五大部门”之说。分别是:

(1)住宿接待部门:如宾馆、饭店、度假村等;

(2)游览场所经营部门:如主题公园、自然历史遗产游览点、博物馆等;

(3)交通运输部门:如航空公司、海运公司、铁路公司、汽车公司等;

(4)旅行业务组织部门:如旅游经营商、旅游批发商、旅游零售代理商;

(5)目的地旅游组织部门:如国家、地区、州旅游组织、各种类型的旅游协会等。

这种观点认为,就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业而言,上述五个部分之间存在着共同的目标和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这便是通过吸引、招徕和接待外来旅游者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虽然其中某些组成部分,如旅游目的地的各级旅游管理组织,不是以直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但它们在促进和扩大商业性经营部门的盈利方面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实际上,从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食、住、行、游、购、娱)来看,构成旅游业组成部分的并不仅仅是上述五项。按照我国目前的情况,旅游业的构成应包括下列各类企业:旅行社、住宿业、餐馆业、交通客运业、游览娱乐行业、旅游用品和纪念品销售行业。各级旅游管理机构和旅游行业组织虽非直接营利企业,但由于前述原因,亦应纳入旅游业的构成之中。

三、旅游业的性质

(一)经济性

经济性是旅游业的根本性质。首先,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经把旅游业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而并非完全的文化事业,在有些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已经成为其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甚至成为支柱产业。我国于1986年将旅游业列入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明确了旅游业的产业性质,旅游业被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计划。2005年我国旅游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场繁荣兴旺。2005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达1.2亿人次,出境旅游者达3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7680亿元。在旅游业总收入中,国内旅游收入达5286亿元,国际旅游收入达293亿元。全国假日办发布的《2005年五一黄金周旅游统计报告》数字表明,旅游及旅行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

根据WTTC(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的研究,旅游及旅行业在促进中国及世界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有着巨大的经济潜力。WTTC在向中国国家旅游局呈送的一份关于中国旅游及旅行业研究报告中表示,中国未来10年旅游及旅行业前景十分乐观。到2013年,中国旅游及旅行业年增长率将达到10.9%,对GDP的直接贡献为8446亿元人民币,可直接吸纳1610万人就业,并可间接提供6580万个工作岗位。未来10年中国旅游及旅行业整体在保持高增长的同时,出境游增长将成为新亮点,预计2013年出境游增长率为22.4%。

同时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表明,中国经济正在步入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期。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有了根本变化,表现之一就是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出现升级趋势,旅游同住房、家用轿车、通信产品一起正在成为持续升温的大众消费热点,逐步成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

其次,旅游业的基础构成是各类旅游企业,企业的本质是为盈利的目的而存在的。旅游活动是一种消费活动,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不仅有吃、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更要求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得到满足,而旅游企业正是通过向旅游者出售旅游产品和服务,从中获取经济效益。毋庸置疑,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受商品交换规律的制约,受市场经济供求关系的支配。

(二)文化性

旅游业不同于一般产业,它还具有文化性,首先,文化构成旅游资源的一部分,是人们前往旅游的目的之一。其次,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是一种文化消费。旅游者通过旅游活动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了解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增长见识,所以从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内容上看,旅游业提供给旅游者的是一种文化消费。同时,也只有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才能满足旅游者的精神文化需求。总之,旅游业具有独特的二重性,即经济性和文化性,这是其与一般产业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的地方。

(三)劳动密集型产业

旅游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有人认为,在旅游业中,只有旅行社可称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而饭店和交通客运企业并非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其理由是旅行社的投资小而雇用的人员多,而饭店和交通客运公司等企业的投资量很大,与投资额相同的其他产业单位相比,未必能造就出较多的就业机会。我们认为,判定一个企业或行业是否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标准并非是其表面上雇用的职工人数的多寡,也不是其投资数额与职工人数比例的大小,而是其工资成本在其全部营业成本中所占比例的高低。由于旅游业的产品是以提供劳务为主的旅游服务,同其他产业相比不存在销售成本或销售成本很少,从而使工资成本在全部营业成本中占据了较高的比重。正是由于这一点,我们才称旅游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四、旅游业的特点

(一)综合性

旅游者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为了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要,旅游业提供了多种不同类型的企业,为旅游者提供商品和服务。比如饭店,不仅提供食宿服务,还提供商务、通信、邮寄、会议场所、康体、娱乐等多种服务项目。比如豪华游船上也是应有尽有,有的游船就等于是把一个高档酒店搬到船上,旅游者可以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获得较大的满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旅游业综合性的特点日益显著。

(二)关联带动性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作为能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辐射的产业,对相邻产业有很强的先导带动功能。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要求进得去、出得来、散得开、住得舒服、吃得满意、游得畅快,就必须开辟旅游景点,兴建饭店餐馆,建造会议中心、博物馆、展览馆,修筑交通设施,进行给水排水、通风通气、供电、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因此旅游业在自身综合发展的同时,带动了诸多行业的共同发展。首先使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诸多行业得到发展,比如交通运输、城市建设、饭店、旅行社等,同时对与之相关的建筑、娱乐、商贸、园林、市政建设、邮电、信息、装修工艺美术、高新科技、金融保险以及工农业等行业都能起到直接或间接的带动作用。

旅游业的这种高度的关联带动功能,极大地开拓和扩大着我国的各种市场,有力地带动着上述各产业的共同发展,从而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敏感性(脆弱性)

敏感性主要是指一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内外部环境不利因素的抵御程度。总体来说,旅游业的敏感性是比较大的。这些不利因素可能来自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从旅游业的内部环境来看,旅游业是由许多企业、部门和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存在一定的内在比例关系,任何一个相关行业的脱节,都会造成旅游经营活动难以正常运转。如一个地区的交通不畅通,进不来、出不去、散不开,那么即使旅游资源再优美,旅游设施再先进,旅游服务再优秀,也只能无奈兴叹。所以,旅游业的发展必须消除内部瓶颈,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另外,从旅游业的外部环境来看,各种自然、政治、经济、社会因素,如地震等自然灾害、恶劣的气候、疾病的流行、经济的衰退、国家关系的变化、政治动乱乃至恐怖活动、战争等都会对旅游业产生重大影响。如中东地区是三大宗教汇集之地,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民风特异、文化资源极其丰富,是世界各国旅游者向往的地方,但由于连年战争不断,两伊战争、海湾战争、巴以冲突,使得该地区的旅游业得不到应有的发展。1992年,发端于泰国,后席卷整个东南亚乃至世界的金融危机导致东南亚来华旅游人数骤减,中国入境旅游业面临严峻形势。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震惊世界的“9·11”以及随后的“巴厘岛”、“卡萨布兰卡”恐怖事件,让整个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2002年上半年,突如其来的一场“SARS”病毒使得中国旅游业“一夜之间”坠入低谷,如临深渊。可见,旅游业总体来说具有相当的脆弱性。

(四)季节性

季节性是指旅游业的经营在一年的时间里接待旅游人数有周期性的变化,出现明显的淡旺季。这种变化也反映在每月和每周当中。旅游淡旺季的出现会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

(1)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在中高纬度和高山地区,一年四季气候和景观季节变化明显,因此春夏就形成旅游旺季,而冬天寒冷游人大幅度减少,变成淡季。

(2)按照民族风俗组织的节庆活动,往往形成旅游旺季,而其余时间为平季、淡季。

(3)客源地节假日时间制约着旅游淡旺季。如在日本规定春天、秋天有两次假日,因此以日本市场为主的旅游区这两段时间就成为旅游旺季。我国在五一节、国庆节和寒暑假期间成为旅游旺季。

旅游业淡旺季的出现,给旅游企业经营带来很大困难,常常是旺季过旺则人满为患,淡季过淡则设施和人员闲置不能发挥作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淡旺季出现的问题是旅游发展中永恒的课题。

(五)服务性

旅游业既不从事物质资料生产,也不以商品交换为主。它是以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等旅游资源为凭借,为旅游者参观游览提供劳务服务而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旅游业强调“服务”二字,旅游业提供各种服务的收入在旅游业的全部经济收入中占相当大的比重。一般说来,旅游业所提供的服务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服务,促进旅游产品的销售,如旅游景点的销售和饭店客房的销售。二是通过服务提供有形产品,如提供给旅游者的纪念品。三是服务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也是旅游者消费的过程,二者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如导游服务。总之,旅游服务是由各种不同服务组成的总体,包括了饭店服务、交通服务、导游服务、代办服务、文化娱乐服务、商业服务等等。

第二节 旅行社

一、旅行社的定义

从行业的角度讲,旅行社应该属于旅行代理业。一方面为旅游接待企业(景区、饭店、旅游商店、旅游交通等)代理营销业务;另一方面也接受旅游者委托办理各种旅行手续。所以,旅行社是典型的旅游中介组织。从行业工作的特点看,旅行社是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行业,欧美国家称为“TRAVEL SERVICE”(旅行服务)。

为了加强对旅行社的管理,保障旅游者和旅行社的合法权益,1996年,我国国务院正式颁布了《旅行社管理条例》。依据条例中的有关解释,旅行社“是指有营利目的,从事旅游业务的企业”。这里所称的旅游业务“是指为旅游者代办出境、入境和签证手续,招徕、接待旅游者,为旅游者安排食宿等有偿服务经营活动”。所以,按照1996年11月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旅行社管理条例实行细则》,凡是经营上述旅游业务的营利性企业,不论其使用的具体名称是旅游公司,还是旅游服务公司、旅行服务公司、旅游咨询公司等其他称谓,都属于旅行社企业。

二、旅行社的类型

提供与旅游有关的服务是旅行社的基本职能,只不过由于各国旅行社行业发展水平和经营环境的不同,世界各国旅行社行业分工的形成机制和具体分工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各旅行社的经营范围是不同的。因此,人们往往需要将旅行社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外国旅行社的分类

这里所谓外国旅行社分类主要是指欧美国家中旅行社的分类。在欧美国家中,人们根据旅行社所经营的业务类型,即是经营批发业务还是经营零售业务,将旅行社划分为两大类:

1.旅游批发商(Tour Wholesaler)

旅游批发商组织并推销旅游产品。它们设计开发旅游产品,并通过从事零售业务的中间商将其成套销售出去。这些旅游产品主要是旅游线路和各种服务项目及其组合。这类旅行社实力较强,其产品的知识含量也比较高,同时需要投入一定的宣传促销费用。

2.旅游经营商(Tour Operator)

旅游经营商同样要设计开发旅游产品并批量销售,与旅游批发商不同的是它有着自己的零售网点,既可以通过旅游代理商出售旅游产品,也可以通过自己的零售网点直接将产品卖给消费者,而旅游批发商没有自己的零售网点,不直接向公众销售自己的产品。

3.旅行代理商(Travel Agent)

旅行代理商是旅游零售商的典型代表,他们从旅游批发商或旅游经营商那里批量购买旅游产品,然后零售给消费者。旅游代理商直接面向公众,具体招徕和组织游客。其业务包括:提供旅游产品咨询服务、预订服务、售发旅行票据和证件、宣传旅游产品、收集顾客的反馈意见等。旅行代理商的收入主要来自代理企业所支付的佣金。

以上只是对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世界上多数国家中旅行社类型的基本划分。实际上,有不少旅行社既是经营批发业务,也从事零售业务。托马斯·库克公司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二)我国的旅行社分类

我国的旅行社分类不同于欧美国家。在1996年以前,我国曾将旅行社划分为三类,即一类旅行社、二类旅行社和三类旅行社。根据有关规定,一类旅行社的经营范围是从事对外招徕和接待海外游客来大陆旅游,二类旅行社的经营范围是从事接待由一类旅行社和其他涉外部门组织来华的海外游客;三类旅行社只能经营国内旅游业务。

随着1996年我国《旅行社管理条例》(简称《条例》)的颁布,我国对旅行社的分类作了新的调整。《条例》中按照不同旅行社的经营范围,将我国的旅行社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国际旅行社,另一类是国内旅行社。

1.国际旅行社

其经营范围包括入境旅游业务、出境旅游业务和国内旅游业务。具体业务包括:

(1)招徕外国旅游者、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来中国内地旅游,为其安排交通、游览、住宿、饮食、购物、娱乐及提供导游等相关服务;

(2)招徕我国旅游者在国内旅游,为其安排食、住、行、游、购、娱及提供导游等相关服务;

(3)经国家旅游局批准,招徕、组织我国境内居民到外国和港澳台地区旅游,为其安排领队及委托接待服务;

(4)经国家旅游局批准,招徕、组织我国境内居民到规定的与我国接壤国家的边境地区旅游,为其安排领队及委托接待服务;

(5)经批准,接受旅游者委托,为旅游者代办入境、出境及签证手续;

(6)为旅游者代购、代订国内外交通客票,提供行李服务;

(7)其他经国家旅游局规定的旅游业务。

2.国内旅行社

其业务范围仅限于国内旅游业务,具体业务内容包括:

(1)招徕我国旅游者在国内旅游,为其安排食、住、行、游、购、娱及提供导游等相关服务;

(2)为旅游者代购、代订国内外交通客票,提供行李服务;

(3)其他经国家旅游局规定的旅游业务。

我国旅行社类别的划分是出于国家对旅游业行使宏观管理、确保旅游接待质量的目的而作出的规定,而不是根据各旅行社在业务方面的自然分工所进行的归纳。实际上,除了在业务内容是否涉外方面有所不同外,各类旅行社的业务职能并无根本区别。同欧美国家的旅行社相比,我国的旅行社既经营批发业务,也经营零售业务。在批发业务方面,我国的旅行社同欧美国家中的旅行社并无大的不同,都是设计和组织产品,形成旅游线路,并在产品成本的基础上适当加价推出销售。但在零售业务,特别是在代理预定方面,我国的旅行社同很多外国的旅行社都有差异。主要表现在我国旅行社在代理这类业务中,多是向顾客收取手续费而一般不向被代理企业收取代理佣金。

三、旅行社的设立

(一)旅行社设立的条件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旅行社管理条例》的规定,旅行社的设立应具备以下条件:

(1)有固定的营业场所;

(2)有必要的营业设施;

(3)有经培训并持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人民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的经营人员;

(4)有符合规定的注册资本和质量保证金。国际旅行社的注册资本不少于150万元人民币,经营入境旅游业务的国际旅行社交纳60万元人民币的质量保证金,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国际旅行社交纳100万元人民币的质量保证金;国内旅行社的注册资本不少于30万元人民币,交纳质量保证金10万元人民币。

(二)设立程序

(1)提出申请。申请设立国际旅行社,应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旅游工作的部门提出申请,审查同意后,由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报国务院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申请设立国内旅行社,应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旅游工作的部门申请批准。

申请时应提交以下文件:设立申请书;设立旅行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旅行社章程;旅行社经理、副经理履历表和有关人员的资格证书;开户银行出具的资金信用证明,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审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经营场所证明、经营设备情况证明。

申请批准后,申请单位可以按规定交纳质量保证金,办理《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2)办理营业执照。申请人持《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领取营业执照,即可开业。

(3)办理纳税登记。申请人在领取营业执照30日内,向当地税务部门办理开业税务登记,并在办妥银行账号后,申请税务执照。税务登记结束后,可以申领发票。

四、旅行社的业务

(一)旅行社的基本业务

1.组织和设计旅游产品

旅行社所提供的服务项目、旅游线路都可称为旅游产品。旅游产品可以是单项和多项服务,也可以是一个服务系列,如一条旅游线路,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多项综合服务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列,它能够满足旅游者的整体需要。旅行社的经营是以旅游者为中心的。旅游产品的组合、设计必须考虑旅游者的需要,讲求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独特性。

2.宣传促销,提供旅游信息咨询服务

随着竞争的加剧,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尤为重要,它可以使消费者了解旅行社,包括它的产品;可以激发购买行为,促使潜在的消费者变为现实的消费者。同时,可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争取让更多的消费者来购买旅行社的产品。

3.外联业务

旅行社的外联业务包括旅行社产品的营销以及与社区、相关业务单位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旅行社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营销方式,或派遣外联人员邀请客户考察线路,通过全方位的别具创意的营销方式,赢取客户的信任和更多的客源。旅行社是旅游活动的组织者,旅行社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要保证旅游接待的高质量,在竞争中获得有利的地位,就必须与游客、景区、饭店、餐馆、交通部门、海关、保险公司、公安等部门保持良好的关系,同时还要处理好与兄弟旅行社的合作关系。

4.采购业务

旅行社要做好委托代办业务,必须首先做好采购业务,这也是做好接待工作的前提。旅行社必须建立广泛的采购网络,网络越广泛,取得紧缺服务的能力就越强,产品供应才有保证,这样到旅游旺季时就不会因为床位、机票的问题而拒绝慕名而来的客源。在保证供应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降低价格,以节约采购成本,增加竞争力。从采购方式看,一般采取集中采购,即批量采购,以便争取优惠的价格,而不是零散地购买。

5.接待业务

接待是旅行社的一项主要业务。旅行社应做好接待准备工作,比如订票、订车、订房、订餐、保险、导游、办理签证和护照等等,在接待过程中还要向旅游者提供相关服务,比如代办行李托运业务、安排会见等。旅行社的接待人员应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的业务能力,操作力图规范,还要做好旅游者的意见征询工作和回访工作,处理客人投诉,做好善后工作。

(二)旅行社开展业务的主要方式

旅行社的业务,根据旅游者的组织形式不同,可以分为组织接待团体旅游和安排接待散客旅游两种形式;根据旅游产品所包含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全包价旅游、部分包价旅游以及提供单项旅游服务等几方面业务内容。

1.团体旅游业务

(1)团体旅游。按照国际惯例,所谓团体指参加旅游的旅游者至少为15人的旅游团。一般而言,团体旅游都选择包价形式的旅游产品。

(2)包价旅游。包价旅游的概念始于综合包价旅游,即我国旅行社业内人士所称的全包价旅游。综合包价旅游指旅行社经过事先计划、组织和编排活动项目,向旅游大众推出的包揽一切有关服务工作的旅游形式。一般规定旅游的日程、目的地、交通、住宿、饮食、游览的具体地点及服务等级和各处旅游活动的安排,并以总价格的形式一次性地收取费用。20世纪60年代中期,大众旅游兴起以来,团体包价旅游迅速发展普及。目前,我国旅行社接待的入境旅游以及所组织的我国居民出境旅游,大都是团体包价旅游。我国从事国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在组织人们外出旅游时也都采用了包价的形式。团体包价旅游的服务项目通常包括依照规定等级提供饭店客房、一日三餐和饮食、固定的市内游览用车、翻译导游服务、交通集散地接送服务、每人20公斤的行李服务以及游览场所门票和文娱活动入场券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包价旅游的概念和旅行社组织包价旅游的做法也有了新的发展。目前,在包价的内容方面,实际上并非所有的包价旅游都将旅行全程的食、宿、行、游等包括在内。例如,有的包价旅游只包括交通和食宿,有的在每日餐食中只包其中的一餐,另外也有只包交通的情况等等。这是我国旅行社业内人士所称的小包价旅游。目前,这种小包价旅游在我国包括的主要服务项目是:①从国内出发到目的地的交通;②在目的地的住宿;③在目的地期间的早餐。而导游、风味餐、节目欣赏和参观游览等项目旅游者可根据时间、兴趣和经济情况自由选择。

总之,根据需要及包价产品对市场的吸引力,包价产品的内容可以灵活设计。但下列内容一般均不在包价范围之列:①旅游证件的登记费和手续费;②意外事故保险费;③机场税;④行李保险费;⑤行李超重费;⑥计划外的旅游项目和私人花费。

2.散客旅游业务

(1)什么是散客旅游业务。散客是相对于团体而言的,主要指个人、家庭及15人以下的自行结伴旅游者。散客旅游者通常只委托旅行社购买单项旅游产品或旅游线路产品中的部分项目。但实际上,有些旅游散客也委托旅行社为其专门组织一套综合旅游产品。例如,有的散客也要求有关旅行社为其安排一整套全程旅游;有的则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提出自己的旅游线路、活动项目及食宿交通的方式和等级,要求旅行社据此协助安排;有的则要求旅行社提供部分服务,例如,要求提供交通食宿安排,而不需要其他服务等等。所以,在一定意义上,他们所购买的也是一种包价旅游。同一般包价旅游所不同的是,这里要求旅社所包的是旅游活动项目内容的安排,而不是总体价格,因而对于具体的项目安排可协商定价。所以,散客旅游的费用要比同样内容的团体包价旅游昂贵。

(2)接待散客是旅游地接待条件成熟的重要标志。接待散客旅游者人数的多少是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接待条件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因为同团体游客相比,散客数量的增长通常要求该目的地的接待条件更加完备和更加便利。近些年来,世界上散客旅游正呈现出一种逐渐扩大的发展趋势。在来华旅游的海外游客中,散客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这主要是因为散客旅游在内容上选择余地较大,旅游活动比较自由,不像随团旅游那样受固定安排的限制,能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特别是在旧地重游或者掌握了旅游目的地基本信息的情况下,由于人们已对该目的地的情况有所熟悉,因而更乐于自由自在地独来独往。总之,散客旅游的兴起是旅游者心理需求个性化、国际旅游者旅游经验意趣丰富和信息与科技的推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我国,由于目前交通状况、语言障碍和信息网络等方面的原因,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滞后于世界散客旅游的发展水平,但散客旅游作为一种发展趋势却是毋庸置疑的。

目前,我国旅行社业务中的选择旅游和委托代办业务就是主要针对散客的需要开办的。所谓选择旅游是指旅行社将到访地的众多散客临时组合成团去某一目的地旅游,再根据每个人要求提供的项目分别计价和收费。这种临时组成的团体到达该目的地后,便自行解散,不复成团。在委托代办业务方面,目前承办的委托业务包括:

(1)当地委托,即客人抵达目的地后有关预订房间、租雇车辆、提供翻译导游等服务项目的委托;

(2)单项委托,即客人提出某种服务项目的委托;

(3)联程委托,即游客一次性地在出发点提出按时抵离几个地方的旅行服务要求;

(4)国际委托,即游客出国或途经某个国家所需要提供的旅行服务;

(5)电报、电话、函件联系的有关问讯和委托代办的业务。

代办业务则主要是根据客人的要求,提供翻译导游、代定旅馆房间、代租汽车、代办旅游签证、代购各种票据以及机场、车站、码头抵离接送等服务项目。

五、旅行社的作用

(一)旅游活动的组织者

旅行社不直接承担“生产”旅游产品的任务,但它把各地各类的旅游产品和产品要素组合成多种多样的形式,适应不同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其具体工作内容就是编排日程计划,组合成路线产品的形式供游客选择和消费。从旅游者需求角度来看,特别是对团体旅游而言,旅行社发挥着旅游活动组织者的作用。这种组织作用是从托马斯·库克开始的。以团队出游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大众旅游的迅速发展,同旅行社这种组织作用的推动是分不开的。人们只要选定旅游目的地,其他一切活动皆可由旅行社负责组织安排。因此,使用旅行社的旅游服务,参加由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已成为现代大众旅游者外出旅游,特别是国际旅游的常规化模式。此外,旅行社在将自己组织的包价旅游项目及线路出售给顾客之后,并不意味着组织工作的完成。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开展以及各有关旅游企业之间的联系衔接,仍有赖于旅行社进行组织和协调。因此,旅行社不仅为旅游者组织旅游活动,而且在旅游业各组织部门之间起着组织和协调的作用。

(二)旅游产品的销售者

由于旅游活动的“异地性”特征,旅游地产品很难直接地对游客销售。旅行社身处游客市场所在地,对游客的需求把握比较准确,对市场比较敏感,其促销是旅游销售最重要的形式。旅游业中的交通运输部门、住宿业部门以及其他旅游服务部门虽然也直接向旅游大众出售自己的产品,但其相当数量的产品都是通过旅行社销售给旅游者的。在现代大众旅游的情况下,旅游产品各组成部分的生产者经常不直接与消费者发生购销接触,而是通过旅行社这一中间媒介完成销售工作。远在他乡的潜在旅游者则可通过旅行社了解和购买旅游目的地的各项旅游产品。因此,旅行社不仅在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架起联系的桥梁,而且也为目的地旅游产品的生产者沟通了销售渠道。

(三)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联系的中介者

旅行社是旅游地和游客市场之间联系的桥梁。旅行社了解和传导信息,沟通旅游地与客源市场的相互了解,为游客提供咨询,反馈市场变化动态,拉近了旅游地和游客市场的距离,完成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稳对接,促进了旅游市场的活跃与繁荣。作为旅游活动的组织者,旅行社同旅游业其他各部门也有密切的联系,应及时、准确、全面地将旅游目的地各相关部门或企业最新的发展和变化情况传递到旅游市场去,以促进购买者购买。作为旅游产品的重要销售渠道,旅行社始终处于旅游市场的最前沿并首先直接同旅游者接触,熟知旅游者的需求变化和市场动态,这些信息若能及时提供给各相关部门或企业,会对他们的经营管理起到指导作用。

(四)旅游业的先锋

在旅游业的各有关组成部门中,旅行社最接近客源市场并且首先直接同旅游者接触。因此,旅行社对旅游市场的信息了解得最快。另外,由于旅行社同旅游业其他各部门都有密切的联系,因而这些有关部门或企业的产品信息也往往是通过旅行社来传达给客源市场。所以,旅行社在了解需求及指导供给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决定了旅行社在旅游业中的先锋作用。

特别是在我国,旅行社的实力和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他旅游企业顾客的多寡,因为如果没有旅行社的率先努力,这些旅游企业的产品难于随时适应变化着的市场需要。

六、旅行社发展的特征与趋势

(一)旅行社的发展阶段从数量增长阶段进入质量增长阶段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90年代初,属于世界旅行社的数量快速增长阶段。以美国为例,20世纪50年代,航空运输协会(ATC)指定的旅行社有1949家;到1960年,发展到3939家;1973年,旅行社激增至10002家;从1973年起,每年以10%~11%的速度增长;1982年达到20000家;到20世纪80年代末,突破30000家。我国旅行社作为一个行业的出现还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事情。1987年全国有旅行社1245家,到2004年全国有旅行社14927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460家,国内旅行社13467家)。但是,随着旅行社对市场的渗透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旅行社的数量不但停滞不前,而且有下降趋势。中国的旅行社一直处于增长态势。

旅游发达国家旅行社数量的基本稳定表明旅游业在这些国家已经进入成熟期,旅行社的发展已经从粗放型的数量增长阶段进入了集约型的质量增长阶段。

(二)市场规模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市场规模的扩大表现在旅行社营业额的快速增长上。例如,美国旅行社的营业额在1987年到1999年之间,以年均12.3%的速度快速增长,12年间翻了一番多,成长为一个年营业额达到1430亿美元的行业。旅行社在西方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企业规模的扩大表现在旅行社平均年营业额快速增长,大旅行社在行业中的所占份额不断扩大。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美国大旅行社的数量在行业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欧洲国家也呈现出类似的越来越垄断和集中的情形。如目前英国旅社业已形成航空2000(Air 2000)、航空旅行(Air Travel)及托马斯(Thomas)三大旅行经营商垄断80%市场份额的局面。

大旅行社所拥有的网络、资金、人才、信息等资源使它在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市场拓展、旅游接待服务质量控制以及资金、信息、人才和抵御风险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在经营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旅行行业的集中经营成为必然趋势,未来单体小旅行社在市场上的地位将会继续减弱。如美国最大的旅行社运通公司2000年财务年度的总营业额是236.75亿美元,其中旅游公司的营业额是146亿美元,从事旅游业的雇员为1.56万人;欧洲最大的旅游服务集团普鲁塞格(Preussag)2000年财务年度的总营业额是219亿欧元(合201亿美元),其中旅游业的营业额是105.6亿欧元(约合96.9亿美元),从事旅游业的雇员为4.61万人;日本最大的旅行社JTB集团2000年的资本金为2170.5万美元,营业额为1400亿日元(约合116.5亿美元),雇员人数为1.24万人。

(三)旅行社为适应游客的个性需求不断更新营销策略

在旅游发达国家,旅游者对于严重束缚其个性发展的标准化旅游产品的需求日趋减弱,旅游者的信息渠道和消费意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旅游市场因此自然地分化成若干大小不一的细分市场,具有不同需求的群体在不同的细分市场上追逐不同的旅游产品。旅游市场的划分出现了越来越细的发展趋势,当代的旅游市场需求总体呈现出差异化、复杂化和个性多样化的特征。旅游市场的不断成熟造就出一大批“新型”旅游者,其特点是阅历广、经验多、要求高。传统的消遣度假模式将逐渐被追求多种兴趣以及追求富有新意的旅游经历所超越。包价旅游的重要程度将相对下降,人们对自行安排的散客旅游,或者至少是对按自己的要求而“定制”的旅游安排越来越感兴趣。

(四)旅行社全球化发展,大公司进行跨国兼并及强强合作

世界旅游市场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使得大旅行社采取了新的主动性竞争策略——跨国兼并,强强联合。2000年5月,欧洲最大的旅游公司普鲁赛格集团在收购战中击败德国第二大旅游公司C&N旅行社(C&N Touristic AG),以18亿英镑收购英国汤姆逊(Thomson)旅游集团,同时普鲁赛格在英国第三大旅行社托马斯·库克中占有50.1%的股份。此外,普鲁赛格还持有法国最大的综合性旅游公司拉伏那斯·伏朗瑞斯公司34.4%的股份,以及意大利最大的旅游公司阿尔卑斯旅游公司10%的股份,并由此在法国和意大利旅游市场上与这两家公司成功地进行了战略性合作。美国运通公司近年来先后收购了巴西、瑞典、德国、澳大利亚的几家较大的旅游企业。

第三节 旅游饭店

一、旅游饭店的概念

在人类历史上,饭店业是一门古老而又长青的事业。现代饭店是在传统的饮食业和住宿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服务性行业。作为旅游供给的基本要素,饭店已经成为旅游业经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和重要的产业支柱,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饭店(HOTEL)”一词源于法语,原意是指贵族在乡间招待贵宾的别墅。现在,HOTEL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的概念,其含义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外的一些权威词典曾经对饭店下过如下的定义:

饭店一般地说是为公众提供住宿、膳食和服务的建筑与机构。

——《科科尔百科全书》

饭店是在商业性的基础上向公众提供住宿,也往往提供膳食的建筑物。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饭店是装备好的公共住宿设施,它一般都提供膳食、酒类与饮料及其他服务。

——《美利坚百科全书》

饭店是因提供住宿、膳食而收取费用的住所。

——《牛津插图英语词典》

从上述定义来看,作为一个饭店,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它是由建筑物及装备好的设施组成的接待场所。

(2)它必须提供住宿、餐饮及其他服务。

(3)它的服务对象是公众,主要是外地旅游者,同时也包括本地居民。既包括某些特殊身份或阶层的人,也包括广大的百姓消费者。

(4)它是商业性的服务企业,以盈利为目的,所以其使用者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饭店定义为:“饭店是以有形的空间、设备、产品和无形的服务效用为凭借,投入到旅游消费领域中,具有一定独立性的资本和资金运作的经济实体。”

二、旅游饭店的功能

饭店的功能是指饭店为满足宾客的需求而提供的服务和所发挥的作用。

饭店最基本、最传统的功能是住宿和餐饮功能。由于客源及其需求的变化,现代饭店的功能已较传统的饭店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其功能日益多样化。饭店的功能主要有:

(一)住宿功能

饭店为客人提供各种各样的客房,如单人间、双人间和套房等,以清洁、舒适的环境和热情周到的服务,使顾客在旅途中得到很大的便利和很好的休息。

(二)餐饮功能

饭店设有不同档次的中西餐厅,以精美的菜食、良好的环境、可靠的卫生条件和规范的服务,向旅游者提供包餐、风味餐、自助餐、点菜、小吃、饮料以及酒席、宴会等多种形式的餐饮服务。

(三)商务功能

饭店内部设有商务中心、商务楼层、商务会议室与洽谈室,为客人提供传真、复印,国际、国内直拨电话等现代通信设施。而在当今更是出现了客房商务化的趋势。传真机、两条以上的电话线、与电话接拨的打印机、电脑互联网接口等都逐步开始在客房里安装。可以预见,未来的饭店将通过高科技的武装而更加智能化和信息化,从而使商务客人的需求得到满足。

(四)家居功能

饭店是客人的“家外之家”,因此应努力营造“家”的气氛,使入住客人感到像在家里一样亲切、温馨、舒适、方便,尤其是公寓饭店,一般带有生活住宿性质,主要为长住客人服务,价格便宜,自助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如自助厨房、自助洗衣等),客人自由方便,家居功能尤为典型。

(五)度假功能

一些饭店位于风景区及其附近,通常注重提供家庭式环境,各项娱乐设施齐备。如著名的旅游胜地夏威夷和加勒比海地区的饭店都属于度假功能明显的饭店。

(六)会议功能

饭店可为各种从事商业、贸易展览、科学讲座的客人提供会议、住宿、膳食和其他相关的设施与服务。饭店内有大小规格不等的演讲厅、展览厅,会议室、谈判间等,都有良好的隔板装置和隔音装置,并能提供多国语言的同声翻译。有的饭店还可以举行电视电话会议。

此外,饭店还有娱乐健身功能、通信和信息集散功能、文化服务功能、商业购物功能等。可见,现代饭店已经不仅仅是住宿产业,而是为旅游提供多种服务,具备多种功能的生活产业。

三、旅游饭店的类型

饭店业发展至今,可谓名目繁多,应有尽有。由于历史的演变,传统的沿袭,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的差异,饭店的用途功能、设施等不同,世界各地的饭店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实难分类。现在,由于旅游者的旅行目的和动机不一,其旅游需求也各不相同。为了满足各类旅游者的需要,出现了不同类别和不同等级的饭店。

饭店的分类有两大目的:一是有利于推销,能使饭店明确推销对象和所处市场,从而更有效地制订计划,更集中地使用广告宣传费用,同时也能使客人在选择饭店时有比较明确的目标。二是便于比较,一家饭店经营效益的好坏和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高低要与同类型的饭店比较才有意义。

根据不同的分类角度和标准,世界各地的饭店一般有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一)根据饭店的市场及宾客特点分类

1.商务型饭店(Commercial hotels)

也称暂住型饭店。此类饭店多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区,主要是接待商务客人、旅游客人以及因各种原因作短暂停留的其他客人。这类饭店适应面广,在饭店业中占的比例较大。

商务型饭店一般比较豪华、舒适,服务设施齐备,交通及通信便利,特别是商务活动所需的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店内通常设有商务中心,各类会议厅室、宴会厅等,还设有商务套房或行政楼层。另外也设有康乐中心、健身房和游泳池等设施。同时,商务型饭店对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有相当高的要求,要求训练精良、服务标准规范。

2.长住型饭店(Resident hotels)

此类型饭店的宾客通常长期或永久居住,因而其主要市场是住宿期较长的在当地短期工作或度假的客人或者家庭。

长住型饭店的建筑布局与公寓相似,但又有区别。客房多采用家庭式布局,以套房为主,配备适合宾客长住的家具和电器设备,通常会有厨房设备供宾客自理饮食。这类饭店一般只提供住宿、饮食等基本服务,但其服务讲究家庭式气氛,特点是亲切、周到、针对性强。

长住型饭店与宾客之间有着一种不同于其他类型饭店与宾客之间的法律关系,这类饭店与宾客通常需要签订一个租约。如租约上会注明租期、设备状况、期间提供的服务、必须遵守的规定等。

3.度假型饭店(Resort hotels)

度假型饭店主要以接待休闲、度假和娱乐的旅游者为主,多位于海滨、山区、温泉、海岛、森林、湖岸等地方。度假型饭店除了提供一般饭店所应有的一切服务项目以外,最突出、最主要的是它的康乐中心,要具备各种康乐设施,能够开展各种娱乐项目和体育项目等。如卡拉OK、保龄球、网球、高尔夫、壁球、射箭、滑雪、骑马、狩猎、垂钓、滑水、冲浪……因此,这些设施和活动吸引力的大小是度假型饭店成功的关键。

4.会议型饭店(Convention hotels)

这类饭店的主要接待对象是各种会议团体,会议宾客平均每天的消费额一般高于度假客人。

会议型饭店通常设在大都市和政治、经济中心,或交通方便的游览胜地,要求饭店设置足够数量的多种规格的会议厅或大的多功能厅,有的饭店还设有展览厅。会议饭店除应具备相应的住宿和餐饮设施以外,还必须具备会议设备,如投影仪,录、放像设备,扩音设备和先进的通信、视听设备。接待国际会议的饭店还需具备同声传译装置。

5.汽车饭店(Motels)

常见于欧美国家的公路干线上,有明显的标记。早期此类饭店设备简单,规模较小,一般有100个房间左右,二层楼居多。二楼做客房、餐厅,一楼做车库。

随着饭店业的发展,这种汽车饭店已经逐渐打入了城市周围和市内,它和一般饭店不同的地方在于周围有较大规模的停车场,而且价格便宜,一般采用自动化服务,设有商店和餐厅。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不仅提供客房和服务设施,还有洗衣服务、会议室、舞厅、球场等其他饭店所拥有的综合服务设施。

美国假日饭店集团、华美达饭店集团、霍华德·约翰逊集团等均拥有大量的汽车饭店。

(二)根据饭店计价方式分类

1.欧式计价饭店

房价等于房租。世界各地绝大多数饭店均属于此类。

2.美式计价饭店

房价等于房租加上一日三餐。目前尚有一些地处偏远的度假型饭店仍属此类。

3.修正美式计价饭店

房价等于房租加上早餐和一顿正餐(午餐或晚餐),以便宾客有较大的自由,安排白天活动。

4.欧陆式计价饭店

房价等于房租加上欧陆式早餐,此类饭店一般不设餐厅。

5.百幕大计价饭店

房价等于房租加上美式早餐。

(三)根据建筑投资费用分类

1.低档饭店

根据国际饭店建筑投资标准,一般这类饭店的每个标准间的建筑投资为2~4万美元。建筑投资包括建筑材料、室内装饰、各种设备、用具陈设的费用,还包括建造中所需的各种技术人员的训练费用等。此类饭店标准间的建筑面积为25平方米左右。

2.中档饭店

标准间的建筑投资在4~6万美元,建筑面积为36平方米左右的饭店。

3.高档饭店

标准间的建筑投资在8~10万美元,建筑面积为47平方米左右的饭店。

(四)根据设施规模的大小

1.大型饭店

拥有客房数量在600间以上的饭店为大型饭店。

2.中型饭店

客房数量在300~600间的饭店为中型饭店。

3.小型饭店

客房数量在300间以下的饭店为小型饭店。

(五)根据营业时间

1.全年性营业饭店

2.季节性营业饭店

另外,还有其他的分类标准,如根据饭店所在地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方式不同来分类。

四、旅游饭店的等级

饭店的等级是指一家饭店的豪华程度、设施设备水平、服务范围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反映出的级别与水准。不少国家和地区,通常根据饭店的位置、环境设施和服务等情况,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对饭店进行分级,并用某种标志表示出来,在饭店显著的地方公之于众。这就是饭店的等级制度。

(一)饭店分级的目的

1.保护客人的利益

饭店的等级标志本身就是对饭店设施与服务质量的一种鉴定与保证。对饭店进行分级,可以使客人在预定和使用之前,对饭店有一定的了解,并根据自己的要求和消费能力进行选择。同时对饭店进行定级还可以有效地指导客人选择饭店,使其享受物有所值的服务,保障他们的利益。

2.便于行业的管理和监督

饭店企业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对消费者及所在国家和地区的形象与利益,均有重要影响。许多国家的政府机构或其他行业组织,都将颁布和实施饭店等级制度作为行业管理与行业规范的一种手段。利用饭店的定级,对饭店的经营和管理进行监督,使饭店将公众利益和社会利益结合在一起。

3.有利于促进饭店业的发展

饭店的等级从经营的角度看,也是一种促销手段,有利于明确饭店的市场定位,并针对目标市场更好地展示饭店的产品和形象。同时有利于同行之间平等、公平地竞争,可促进不同等级的饭店不断完善设施和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水平,维护饭店的信誉。对接待国际旅游者的饭店来说,也便于进行国际竞争,促进饭店业的不断发展。

4.有利于增强员工的责任感、荣誉感和自豪感

通过饭店的分级定级活动,动员饭店全体员工参与,促进员工增强争级、保级和升级的责任感,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定级或升级的成功还可以增强员工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饭店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有利于饭店获得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饭店的分级方法

分级制度的应用目前在世界上已经较为广泛,尤其在欧洲更是普遍采用。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采用的分级制度各不相同,用以表示级别的标志与名称也不一样。目前国际上采用的饭店等级制度与表示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星级制

星级制是把饭店根据一定的标准分成的等级,以星号(☆)的多少表示,以区别其等级的制度。在星级制中,比较流行的是五星级别,星越多,等级越高。这种星级制在世界上,尤其是欧洲非常流行。例如:法国、英国、瑞士以及欧洲以外的印度、埃及、中国……

其中,比较特殊的国家如摩纳哥,其饭店等级划分为四星豪华、四星C、三星、二星、一星等,澳大利亚把星级标准分为九等,即在各星级之间又划分为半级。有些国家虽然采用星级制,但星星越多,等级越低,斯里兰卡就是如此。

2.字母制

许多国家将饭店的等级用英文字母表示,即A、B、C、D、E五级,A为最高级,E为最低级。有的虽是五级,却只用A、B、C、D四个字母表示,最高级用A1或“特别豪华”表示。如奥地利为A1、A、B、C、D,阿根廷为“特别豪华”、A、B、C、D等。字母制普遍采用的国家有:日本、希腊、阿根廷、奥地利、韩国、爱尔兰……

3.数字制

饭店等级的最高级用豪华表示,继豪华之后,由高到低依次为1、2、3、4,数越大,档次越低。如土耳其、叙利亚、保加利亚、哥伦比亚、科威特、柬埔寨等。也有的国家用序数来表示,如意大利和阿尔及利亚的饭店等级为豪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

4.类型制

类型制是指直接用文字来表述饭店的等级。如美国除了采用星级制外,有的州还采用超豪华—豪华—超一级—一级—旅游级—一般旅游级—二级;挪威为旅行饭店—城镇饭店—乡村饭店—山区饭店;加蓬共和国为豪华级—舒适级—现代级;葡萄牙为旅游饭店——商业饭店;我国台湾地区以类代等,分为国际观光和观光级。

除了上述四种主要分级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殊而有趣的分级方法。像英国有采用皇冠代表星级的,美国有采用钻石来表示等级的,罗马尼亚把自己的等级分为豪华级—Ⅰ级—Ⅱ级—Ⅲ级——旅游级。

无论如何,等级的划分是一件十分严肃和重要的事情。一般由国家政府或权威机构做出评定,但不同的国家评定饭店的机构不完全一样。国外比较多的是国家政府部门和饭店企业或旅游业的协会共同评定;也有一些地方由几个国家的饭店协会联合制定统一的标准,共同评定。

我国饭店等级的评定主要由国家主管旅游业的职能部门国家旅游局、省(自治区、直辖市)与地级市旅游局和中国饭店协会根据各自所管理和监督的范围进行评定。

五、旅游饭店的作用

(一)饭店是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基地

饭店为旅游者提供了住宿、饮食、商务、购物、健康、娱乐、社交等方面的综合服务,成为旅游者的“家外之家”,它是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从事旅游活动的重要基地。如果没有饭店提供的服务保障,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将难以持续。因而,饭店已经成为现代化旅游投宿活动的物质承担者,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接待能力的重要标志。

(二)饭店是创造旅游收入,特别是外汇收入的重要部门

饭店通过生产和销售饭店产品而获取经济效益,其收入往往在旅游总收入中占一半以上。特别是旅游饭店通过接待以外汇结算的海外旅游者,可以获得大量的外汇收入,从而对接待国家的外汇收支平衡,促进国家经济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三)饭店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

饭店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大量的管理和服务人员。按照我国目前饭店的人员配备状况,平均每间客房约配备1.5~2人,若新建一座300间客房的饭店,将创造450~600个直接就业机会。同时,饭店又能为其他相关企业,如饭店建筑与设备、物品的生产和供应行业提供大量的间接就业机会。根据国际统计资料和我国近年来的实践经验,高档饭店每增加一个房间,可以直接或间接为5~7人提供就业机会;中低档饭店每增加一个房间,则可以为4~5人提供就业机会。

(四)饭店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的发展与变化

饭店不仅为外地旅游者提供服务,也对本地消费者敞开大门。饭店向饭店所在地的居民提供活动的场所,如饭店的餐饮、娱乐等设施会吸引本地居民,使之成为当地社交活动的中心。饭店为当地客人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这就必然促进当地居民的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文化的交流。

(五)饭店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

一家饭店的开业和经营能够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因此,饭店业的发展必然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如建筑业、装修业、设备制造业、轻工业、食品加工业等,这对活跃国民经济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根据有关数据统计表明,一家饭店住客开支的60%花费在饭店以外的其他行业。而且,客人在饭店消费的物品大部分都是社会其他行业提供的。因此,饭店实际上是间接地刺激了其他行业的发展。

(六)饭店发展水平是旅游业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文明程度的标志

饭店发展水平标志着接待国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社会的文明程度。旅游饭店的设施完善与否、设施水平的高低和服务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着旅游者的经历,同时还影响着他们对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总体形象的评判。

六、饭店的集团化经营

饭店集团化经营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的。它是在国际旅游业迅猛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国际饭店业的发展,许多饭店业主意识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单一饭店的独立经营形式是难以应付竞争的局面的背景下产生的。

饭店集团是指以经营饭店为主的联合经营的经济实体,它可以由一个或几个Hotel Chain组成。Hotel Chain在我国称为联号饭店、连锁饭店或统称为饭店集团。它在本国或世界各地以直接或间接形式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饭店的经济体,以相同的店名和店标,统一的经营程序,同样的服务标准和管理风格与水准进行联合经营。

饭店行业是集中度非常高的行业,在世界范围内,200家最大的饭店集团基本上垄断了饭店市场或者说主导了市场,这种垄断和主导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有统一的标准,形成了消费者的高度信任感;二是有统一的品牌,这样统一的品牌遍及世界,使消费者感到非常方便;三是有统一的饭店销售和组织网络。大的饭店集团内部彼此之间供应的客源一般可以占到30%以上。由于集团化经营在这三个方面的优势,使国际性的跨国集团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表5-1 2002年全球饭店集团排名榜

续表

资料来源:《饭店世界》2003年第5期,第58页。

从表5-1中可以看到饭店业集中化在欧美国家中普遍存在。从全球饭店业情况看,目前在全世界位居前20位的大型饭店连锁公司共拥有客房大约407万间,而位居前10位的饭店公司大约就拥有344万间客房,由此可见,全球饭店业集中化的程度更是十分明显。

(一)饭店集团的经营形式

1.直接经营形式

饭店集团在本国或世界各地拥有多家饭店,所有下属饭店均由该饭店集团直接投资,从土地、饭店房产所有权直到人才选拔、经营管理等各方面都由集团直接控制。这种形式要求饭店集团必须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

2.租赁形式

饭店集团通过签订租约,长期(一般为20年)租赁业主的饭店。饭店集团公司按租约向业主支付租赁费有两种方式,一是承租者每月按双方约定的固定数额支付一笔租金给业主;另一种是订立最低限额租金,正常的租金按经营利润的一定分成比例计算,但不得低于此限额,或者在此限额之上再加收按比例分成的租金。

3.管理合同形式

在管理合同中,管理公司是饭店产权的代理人,它代理所有者经营饭店,不承担经营风险。饭店的职工是所有者公司的职工,所有者公司应该向职工负责,管理公司是代所有者公司管理企业和职工。管理合同是一种互惠合同。对于管理公司来说,这是一种以较小的投资扩展饭店集团的方法。可以不直接投资建设饭店或购买股份,而在世界各地扩展饭店网点。

4.特许经营(Franchising)

又称为饭店名使用权转让,是指出让者企业出让某一已经出名产品的权利。采用这种经营形式的饭店集团,根据业务计划在一定的国家或地区,选择店址、设施规模、服务水准等诸方面比较合适的饭店,准许其加入该饭店集团,并使用所属饭店集团的名称和标志、广告销售和预订网络,而饭店的产权没有过渡,饭店的具体经营管理仍由业主自己负责。饭店集团主要负责受让饭店的经营管理的指导工作,包括开业前准备工作的指导和开业后经营管理的指导及其他所需要的帮助;受让饭店向集团支付特许经营权购买费、特许权使用费等作为报酬。

(二)饭店集团经营的优势

1.市场优势

饭店集团在连锁经营中使用统一的店标,并在广告、推销和公共关系方面加强开发力度,使公众对饭店集团产生深刻印象,从而提高饭店集团的知名度,形成较大的客源市场。饭店集团采用统一的订房系统,通过电脑网络处理客户信息,提高了对客服务效率,吸引和稳定了客源,促使客源在本集团内流动。

2.安全投资优势

饭店集团规模庞大,资本雄厚,信誉好,又同各行业有着广泛的密切联系,这一切为饭店集团迅速筹措资金、投资开发和采用新技术或增加新的服务项目创造了条件。同时,饭店集团经营地理范围广,分布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降低了经营风险和投资风险。

3.管理优势

饭店集团具有较成功的管理优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营风格和有效的管理体系,能为所属的饭店制定统一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程序,为饭店的硬件设施和服务规定严格的标准。饭店集团为所属饭店在生产和技术上的专业化、部门化提供条件,对饭店开发阶段和更新改造提供所需的可行性研究、建筑设计、装潢等服务。为使设备设施统一,采用总部集中采购,达到降低饭店经营成本的目的。

4.人才优势

大的饭店集团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培训系统。如假日集团建立了假日大学,希尔顿集团在休斯敦大学设立自己的饭店管理专业。饭店集团内部设有培训部门,负责拟定培训计划,并聘请各类饭店经营专家为所属饭店提供在职员工的培训。

5.信息优势

饭店集团设有专门的信息系统,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工作。通过广泛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及时了解市场动态,不断改善经营管理,适时调整经营战略,以保证本集团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三)中国饭店集团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上很多的大饭店集团已经以各种形式打入我国,并在高星级饭店市场上占据了越来越大的优势。

我国现有大饭店的数量已经不少,但是从网络化的角度来说,真正形成规模的饭店一家也没有。饭店经营向网络化发展,是国际性的新趋势,我国饭店业的网络化发展已经开始启动,但是未形成规模和气候。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在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方面与其他国家仍有很大的差距,没有强化网络化发展的观念。我们的饭店国际竞争力很薄弱,即缺乏网络化大型旅游饭店集团。我国现在大部分饭店都没有进入集团网络,而且又是缺乏个性特点的中型饭店,所以在这一方面充满了危机感。这就需要我们在管理的实践经验与模式上进行经验总结,努力创造出具有东方特色的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七、我国饭店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我国饭店业的现状

1978年以前,我国的“饭店”、“宾馆”基本上都属招待所性质。1978年以后,我国饭店业在建设和经营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变了我国饭店业当初落后的状况,但也出现和存在着急需我们改进和改善的地方。目前我国饭店业仍以较快的速度在增长,表明我国的旅游接待能力有很大提高。我国旅游饭店业逐步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产业,经济效益加速扩张,1980年我国有涉外饭店203家,到2004年末,全国共有星级饭店10888家,拥有客房123.79万间,拥有床位236.66万张,比上年末增加47.89万张。2004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全面恢复振兴,全国星级饭店的经营情况也越来越好。全年营业收入总额为1238.67亿元,比上年增加255.51亿元,增长26.0%;上缴营业税71.07亿元,比上年增加21.55亿元,增长43.5%。旅游饭店的结构档次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从档次上看,形成了豪华、舒适、经济等多种档次;从类型上看,有商务、旅游、度假、公寓、别墅、疗养、综合型等多种类型。其中,相当一部分饭店的管理和硬件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我国饭店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中国的旅游饭店业二十多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表面强大的市场阵容下面,经济效益的状况却不容乐观。有关资料显示,自1995年后,我国旅游饭店的利润额呈直线下降趋势,至1998年旅游饭店业则出现全行业亏损的局面。2000年,亏损虽较1999年有大幅度减少,但亏损总额仍达26亿元之巨。随着WTO的加入,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态势将进一步加剧。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弄清我国旅游饭店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超常规发展模式导致国内需求市场的缺失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道路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不同于发达国家旅游业发展过程的超常规发展模式,即旅游业的发展是以创汇为主要目的,执行适度超前发展的发展战略,首先发展国际入境旅游业,然后发展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投资者在这一过程中没有注意到:一方面存在符合国内游客需要的市场上的空白点;另一方面一味地迎合国际游客的需要进行高星级饭店的重复建设,这样就导致了我国高星级饭店竞争日益激烈,而满足国内市场需要的经济型饭店则有效竞争不足,于是就出现了我国旅游业日趋旺盛的“宏观报喜”,而我国饭店行业却“微观报忧”的怪异现象。

2.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导致饭店的大规模重复建设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地方和部门拥有了更大的投资自主权,成为经济运行中极其活跃的利益主体。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原有利益主体的运行特征发生了变化。计划经济下原本并不清晰的利益主体被激活,同时出现一批原体制以外的全新主体,即对外接待部门外的投资主体。随着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出台(其中推动作用最大的是1985年提出的“五个一起上”政策),这些利益主体的投资冲动迅速得到释放并不断增强。除地方和部门的投资主体之外,由于实行市场经济所产生的其他经济主体如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私营企业也大量投资建设饭店,在当时饭店供给严重不足的状况下,多渠道的投资迅速进入饭店业,饭店数量急剧增长,对旅游饭店业构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加剧了饭店业竞争的激烈程度。我们认为,正是由于大量利益主体在转轨时期强烈的投资动机造成了我国饭店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且难于控制的局面。

3.投资区域的指向性导致饭店生产力布局的不平衡

不同于其他的旅游企业,饭店业是一个地域性特征表现强烈的行业。饭店业的市场竞争首先取决于饭店所在地区旅游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次之才取决于在这一特定区域里饭店规模的数量和组织状况——也就是说,以利益导向为目标的饭店企业的竞争力首先取决于所在地区的竞争力,其次才是在该地区饭店市场的竞争力。我国的饭店生产力发展极为不平衡,主要的资源都集中在沿海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及出入境口岸和中心城市。其余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旅游基础设施较差,或者由于可进入性相对较差,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导致旅游市场的发育程度较低而被投资主体所忽略。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利益的驱使下,国家、地方和部门以及市场中的各个主体都纷纷在沿海地区投资,导致了在这些地区饭店生产力集中度远远高于市场需求的水平,许多地方因此出现了饭店接待能力过剩的现象,兼之各个饭店所出售的产品同质化,“以牙还牙”的价格大战成为饭店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而与此同时,随着旅游产品开发的深入和国内旅游的兴起,一些原来是旅游业温、冷点的旅游区域和中小城市却出现了接待能力不足的情况。这导致了旅游生产力在全国分布的不均衡,使得部分地区无法发挥其蕴藏的经济优势,长远来看不利于我国旅游业发展。

4.二元性市场结构约束了饭店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在改革开放政策激活的多重投资主体中除了原有的投资主体——国家主管的对外接待部门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饭店隶属于政府某个部门或某大型垄断集团。其在饭店的总体数量中超过半数,形成了中国特有二元性市场主体结构。

在1998年,国务院实施各级政府机关同下属经济实体脱钩的政策,把这些不独立、不健全的市场主体推向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的地位,但是这些饭店至今还没有完全摆脱行政或者企业非市场的内部干预,同原有母体仍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致使产权不清、内部人控现象盛行,相应激励措施缺乏,饭店难于产生追求长期持续发展的动力,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思想当道,这又导致了饭店成长的空间和按照市场规则自主发展的要求受到了极大的束缚,而且也内在地增高了饭店退出壁垒,阻碍了优势企业的扩张,从而阻碍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致使二元性市场中缺少真正的竞争主体。

5.外资饭店的进入导致国内市场国际化

外资饭店的持续进入使中国已经成为著名国际酒店集团的集聚地。这些外资饭店带来的先进的管理观念、管理模式加快了我国饭店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缩短了我国饭店业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使我国饭店业成为开放较早、市场化程度较高、最先与国际接轨的行业之一。同时,外资饭店的持续进入也加剧了我国饭店业的过度竞争,使我国的民族饭店业遇到强有力的挑战和发展的沉重压力,并使得我国发展旅游业所得的一大部分收益又流失到国外。

6.体制的制约使得饭店的扩张受到限制

然而,目前中国很多地区还存在某些地域性或部门性保护、垄断现象,这严重阻碍了我国饭店业通过地域的扩张来实现规模效益步伐。再加上配套市场如产权市场、证券市场等发育不是很完善,旅游企业的集团化、网络化发展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尽管我国已经存在了跨地域的饭店联合,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旅游企业基本上还是处于单体经营的状态,并没有真正形成集团化经营,也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7.饭店企业职业经理人的缺乏使管理水平低下

目前我国饭店管理的通行做法是,在总经理负责制的前提下组成由副总经理及财务、人力资源、营销等部门的总监构成的饭店管理的执行机构。这种管理架构强调的是总经理的指挥权威,并通过领导班子集体智慧的发挥实现饭店管理的科学化。其管理过程为通过核心班子去带动中层管理人员,再通过中层人员带动基层员工,在饭店管理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去落实和完成各种繁杂的业务工作。而事实上在我国饭店管理过程中,由于长期以来陈旧思想的束缚,饭店人力供过于求,而真正懂得饭店管理的国际型、复合型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供不应求,饭店的核心领导层往往迷信官场“潜规则”而对饭店业纯粹的经营规律扭曲、排斥,基层服务人员服务水平较低,整体素质低下而缺乏必要的职业素质和修养。陈旧的管理体制导致了中国的饭店管理中各个层次之间脱节严重,缺乏凝聚力和亲和力,管理水平低下,并且从制度层面上阻碍了优秀职业经理人的成长,成为饭店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更多地与国际贸易服务规则对接、外资饭店的大规模进入和对外开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一矛盾将会越来越明显。

(二)饭店业的发展趋势

在21世纪,随着世界范围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饭店业也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新世纪中,饭店业的如下发展动向值得重视:

(1)饭店的功能日趋多元化,服务设施完善化。饭店除了具有住宿和饮食的功能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功能:会议功能,可以举行一些大中小型会议,一些庆祝典礼和仪式都可在此举行;商务功能,可以通过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并提供电话、传真、打印、复印、外汇兑换等各种相关服务,还有购物商场;康乐功能,饭店的康乐服务项目很多,比如网球场、室内游泳池、台球室、乒乓房、健身房、弹子房、模拟高尔夫、保龄球馆、棋牌室、夜总会、酒吧、咖啡馆、音乐厅、水吧、桑拿等,可谓一应俱全。

(2)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对于饭店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饭店管理水平虽然比以前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同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目前我国的中高档酒店,大都引入外方管理。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形成自己的管理模式,培养自己的品牌。在服务标准上,逐步与国际接轨,又要体现自己的特色,既讲规范,又要强调个性。

(3)饭店的竞争日趋激烈。饭店业的竞争同样包括许多方面,比如硬件设施条件、服务水平、管理水平、价格、区位等因素,在这些因素当中,服务和管理水平往往起到重要作用。饭店业的竞争,与其他行业一样,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必须特别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4)集团化联号经营是饭店发展的一大趋势。规模经营可以降低单位成本,提高效益和竞争力。目前国际上的许多饭店采用了联号经营的方法,使企业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5)保持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是饭店发展的一大趋势。各国各地区的饭店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的不同,应体现出不同的特色。在建筑材料、建筑形式、菜肴的口味、室内的装潢、工作人员的服饰等诸多方面的精心设计,对饭店的风格和特色都可以有所体现。

全球六大酒店集团联手推出了加强促销的“常客优惠计划”,在某种意义上集中体现了饭店市场的激烈竞争态势和饭店业的发展趋势。由希尔顿、圣·乔治、恺撒、喜来登等六家全球著名的酒店联手推出的“常客优惠计划”(Starwood Preferred Guesten)已经开始启动。目前加盟到这项计划的已有66个国家的550家酒店、100家度假村、多家航空公司及许多享有盛誉的零售商店和娱乐设施等。据介绍,凡加入该计划的个人会员,在加盟的任何一家酒店每消费一美元即可获得2个积分,消费越高积分也就越多。所获的积分可以十分简便地换算并根据客人需要兑换成飞行里数,得到加盟的航空公司的优惠乃至免费的机票;可以换取加盟的任何一家酒店或度假村的优惠乃至免费住宿;可以换取礼券、度假配套、酒店内进餐等多种项目的优惠乃至免费服务;还可以到加盟的零售商店或娱乐场所去消费(目前只限美国地区会员享有此购物优惠)。会员的积分可以在所有加盟的酒店中通用,并不设有效日期。根据积分的多少,会员可以享受不同级别的优惠,级别越高,优惠的项目就越多,幅度也就越大。

第四节 旅游交通

一、旅游交通的概念

旅游交通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标志。旅游交通是指为旅游者在旅行游览过程中,提供所需要的交通运输以及因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的社会经济活动与现象的总称。实质上,旅游交通是旅游者利用某种交通工具,实现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空间转移过程,这个过程既包括旅游者从常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空间转移过程,也包括旅游者在不同的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空间转移过程。

二、旅游交通的特征

(一)游览性

旅游交通具有明显的游览性。首先,旅游交通客运一般在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进行环状运输,使旅游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在一次旅行过程中经过较多的旅游目的地,尽量避免走回头路,从而实现“旅速游慢”、“旅短游长”。第二,旅游交通线,特别是公路和水路,一般连接若干旅游景区(点),或经过风景、风情特色浓郁的地区,以便游客领略沿途美景。第三,旅游交通工具富有特色,如具有民族特色的羊皮筏、具有地方风格的滑竿、具有现代特色的水上摩托艇和水上自行车等。这些交通工具本身对旅游者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能够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奇、求特、求异的心理需求。

(二)区域性

旅游交通路线是根据旅游者的流向(流动方向)、流量(旅客数量)、流时(旅行时间)和流程(旅行距离)等因素,集中分布在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以及旅游目的地内各旅游集散、居留、餐饮、游览、购物、娱乐等场所之间,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旅游者首先从各旅游客源地集中流向旅游目的地的口岸城市和中心旅游城市,然后向其他热点旅游城市和旅游区分流,之后才向其他温、冷点旅游城市和旅游区延伸。

外部旅游交通,统称大交通,是指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交通,决定着旅游者可以进出旅游目的地的总量,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内部旅游交通,统称小交通,决定着能否保持旅游交通热、温、冷线旅游客运量的相对均衡,保证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正常流动和分流,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外部、内部交通有机结合,构成便利的旅游交通体系,才能保证旅游者“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推动旅游业持久稳定地发展。

(三)时间性

由于受气候、节假日等条件的制约,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在一年中分布极不平衡,因而,旅游者对旅游交通商品的需求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我国,春秋两季气候宜人,形成了春秋两个旅游旺季,旅游交通需求量也在这两个季节达到最高峰。自1999年我国实施春节、五一节、国庆节三大节日,七天带薪休假制度以来,这三个阶段又必然成为全国性的旅游交通高峰。旅游交通的时间性不仅体现在全年的各个月份中,而且在一个月之中、一个星期之中或一天之中,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需求也呈现出明显的高峰和低谷态势。比如周末是世界性的休假日,周末度假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行。因此,周末是一周中旅游交通最繁忙的日子。

(四)替代性

旅游交通的替代性首先表现在不同交通方式之间存在的替代性。在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等交通方式中,旅游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条件,选择自己的交通方式进行旅行游览活动。其次,豪华型交通和经济型交通之间存在着替代性。豪华型交通和经济型交通在大多数旅游区都是同时并存的,如何吸引乘客选择豪华型交通,如何让乘客感觉到物有所值,以增加旅游交通收入,从而增加这个地区旅游业的收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三、旅游交通的构成

旅游交通的构成与公共交通一样。由三个硬件设施部分组成,即旅游交通线路、旅游交通运输工具、旅游交通始、终点站。

(一)旅游交通线路

分为人工形成的线路和自然形成的线路两类。人工形成的线路有旅游公路、旅游铁路、旅游索道等;自然形成的线路有旅游内河、湖泊航线、航海航线等。

(二)旅游交通运载工具

主要有现代旅游交通运载工具、传统旅游交通运载工具和特殊旅游交通运载工具三种。现代旅游交通运载工具主要包括民用客机、火车、轮船、汽车、电车、地铁等;传统旅游交通运载工具包括人力车、马车、牛车、帆船、雪橇、滑竿、轿子等;特殊旅游交通运载工具有汽艇、气球、滑翔机、索道缆车等。

现代旅游交通运载工具是当今旅游活动中的主要转移交通工具,而传统旅游交通运载工具和特殊旅游交通运载工具则起到对现代旅游交通工具的补充、辅助和增色的作用。

(三)旅游交通始、终点站

即旅游交通运输的起点和终点,是旅游者的集散地。始、终点站根据向旅游者提供不同的运输方式,可分为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码头等。始、终点站的建立,其地点、规模、方式等的选择与确定,都要根据旅游客源市场和旅客流向因素决定。

四、现代旅游交通的类型

根据旅游交通工具的不同,旅游交通可以分为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四种基本交通类型。这几种交通工具各有自己的优点和局限性,可以互相搭配、互相补充。

(一)铁路运输

铁路是旅游交通中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仅次于航空和公路运输,居于第三位,特别是在我国,目前仍然是我国居民外出旅行最主要的交通方式。

火车旅行的优点是:①客运能力强。一般每列客运列车可载客上千名甚至两三千名。若以单个交通工具作比较,火车客运能力最大,是飞机的10~50倍,比汽车大得更多;②旅行费用低。由于火车运载量大,运输成本相应降低。旅游者所支付的火车票价费用比飞机和汽车要便宜;③安全可靠,连续性强。火车沿固定钢轨运行,沿线有严密的管理系统,安全有可靠保障。而火车又是全天候的交通工具,受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小,可保证一年四季、昼夜不停地按照列车时刻表连续运营;④火车污染小。目前采用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作为牵引动力,环境污染小。

但是,由于火车的速度远不及飞机,在灵活性和普及性方面不及汽车,加之航空公司和汽车客运公司的竞争,因此,就世界范围看,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火车在旅游客运交通中的地位不断下降。长途旅游交通被飞机所取代,而中短途旅游交通则被汽车所取代。到60年代,美、英等国家中乘火车旅行的游客人数锐减,铁路交通客运量仅占交通总客运量的10%左右。为了提高竞争能力,扭转火车客运的颓势,特别是随着60年代以后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以及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许多国家都对发展火车交通给予了相当大的重视,开展了以提高火车运行速度为中心的改革,致力发展高速铁路和高速列车。如今,利用气垫和磁悬浮技术,火车行驶时速可达200~480千米,最高时速已突破500千米。自80年代中期起,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批准了一个长达2.67万千米的泛欧高速铁路网建设计划并着手实施。日本也在继续改进其著名的“子弹列车”并扩大其运行线路网络。英国、西班牙、瑞士、瑞典、意大利以及澳大利亚等国也纷纷投入巨资建设高速铁路。许多国家还在改善火车交通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质量方面狠下工夫。可以说,火车交通目前已进入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

火车交通作为产业革命的产物,是陆地上最早出现的现代交通运输工具。它见证了近代旅游和现代旅游的发展过程,因此,火车本身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目前世界上不少地区的铁路客运本身就已成为一项特定的旅游项目或旅游内容。例如:有些铁路公司在沿途景观优美的线路上重新采用蒸汽机;有的更是利用铁路组织专项服务,例如:印度推出的“流动宫殿”游,南非推出的“蓝色列车”游以及横贯欧洲的古老东方快车的复兴,都说明这类列车已不只是作为交通运输手段而已,而是已成为特定的旅游项目或旅游内容。我国大同、沈阳等地铁路部门搞的蒸汽机车展览馆,更是这种项目的典型。

(二)公路运输

公路汽车运输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一种运输方式。汽车运输发展迅速,汽车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旅游交通工具,逐渐成为铁路运输的强大竞争对手。在一些国家,它已经取代铁路运输,在运输中占主导地位。

汽车运输的迅速发展,与它独特的优点紧密相关。①汽车旅行灵活性大。汽车旅行机动灵活,对各种自然条件有较强的适应性,旅游者可以从其家门口直接到达旅游目的地,也可以在旅游目的地自由选择旅游景点。②汽车旅行自由度大。在国外人们往往是乘私人小汽车外出旅行,方便自由。何日启程、何时停车、作息、用餐、计划何时抵达目的地等,完全由自己支配掌握,几乎不受时间限制;同时,还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旅行线路,选择新的旅游目的地,几乎也不受空间限制。此外,当今欧美国家用做家庭旅游用的私人汽车,往往还带有挂车和备有野营帐篷、小汽艇、冲浪板等游乐设备以及食品、饮料等,既可观赏沿途风光,又可任意选择划船、钓鱼、野餐、宿营等,充分享受旅游和大自然的乐趣。③汽车旅行普及性广。一方面公路网最为稠密,绝大多数旅游点都有公路衔接。另一方面私人汽车最为普及。在欧美各国,拥有私人小汽车的家庭比例相当高,驾车旅游者占各国旅游者总数的60%~90%。④短程旅游速度快。

汽车运输也有自己的缺点:①不适宜长线旅游,速度不快,耗能多。②安全性能差,事故率比较高。③堵塞交通,产生噪音、废气,污染环境。④运载量小。

随着科学技术和汽车工业的发展,二战后,汽车运输状况有了改善。西欧北美国家推行汽车吨位大型化和汽车运输系列化,使汽车运量小的缺点得以克服。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十分迅速,陆续兴建了一大批高等级公路,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不仅适应了公共交通的发展,也适应了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促进了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1999年10月31日,山东济南至泰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它的建成使山东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54千米,居全国首位。与此同时,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也突破了100万千米大关,跃居世界第四位。

由于汽车市场前景广阔,许多国家旅游业都设置了相应的业务来迎合这一市场的需要。例如,开办租车业务;开展铁路、飞机、轮船的小汽车托运业务;简化边境公路的出入境和检查手续;沿公路发展汽车旅馆、餐馆等中转服务和休息设施。

(三)水路运输

轮船是人类最古老的交通工具之一,历史上轮船曾对旅游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近一个半世纪中,远程班轮曾是洲际旅游的最主要交通工具。当时欧美两大陆之间的国际旅游非常兴盛,1897年到美洲大陆访问的英国游客超过50万人,而往返于大西洋上的远程班轮则是这种大规模跨海旅游的唯一交通工具。20世纪50年代后,民用航空的高速发展与普及使远洋客运走向衰落,轮船作为旅游交通工具逐渐把经营重点转移到游船业务上来。

轮船旅行存在着速度慢、灵活性差以及受气候和水文等自然因素影响大的缺陷,但轮船旅行的优点也很突出:①轮船客运能力大,是所有交通工具中客运能力最大的;②轮船运输成本低,票价便宜;③轮船运行自由、舒适、悠闲。大型游船上活动空间宽敞,住宿和生活设施齐全,还设有游泳池、健身房、美容室、娱乐室、舞厅、酒吧、咖啡馆等消闲康乐设施,被称为是“漂浮的旅馆”。

目前,就世界范围看,欧美一些洲际和环球豪华游船的海上巡游比较盛行。在海上巡游过程中,人们既可在不同地点登岸观光游览,又可随时回船休息,免除了每到一地后上下搬运行李和寻找旅馆的麻烦。而游船上设施齐全,服务周到,消遣娱乐项目多。因此,海上巡游是一种特殊的豪华旅游形式,这种旅游形式实际上就是一种高级度假旅游,其最大的特点是舒适、悠闲。海上巡游的价格昂贵,耗时较多,主要针对的是富有和高层旅游市场,一般收入较低和闲暇时间较少的旅游者难于享用。海上巡游多选择气候温和、沿岸可供参观游览的旅游地较多的海域。

就世界范围来看,目前最流行海上巡游的区域仍在加勒比海域和地中海域。这些地区一则气候温暖,二则可登陆参观游览的旅游地为数众多,而且彼此相距不是很远,因而是较为理想的游船活动区域。此外,北美的阿拉斯加海域每年夏天也是游船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由于游船航行速度较慢,而人们的假期时间又有限,所以大部分参加海上巡游的游客都是先乘飞机到巡游区域,然后登船巡游度假,巡游结束后,再乘飞机返回定居地。

(四)航空运输

飞机是当今世界上远程旅游中最主要的运载工具,广泛使用于洲际、国际、大中城市间以及各大旅游区之间的旅游活动中。一个国家或地区航空运输的能力和机场的吞吐量,往往更能反映该地国际旅游发展的水平。目前,航空网最密集的地区是欧洲西部、美国东部、加勒比海和东南亚。伦敦、巴黎、莫斯科、曼谷、东京、北京、香港、纽约等都是重要的航空辐射中心。

飞机旅行具有以下优点:

(1)快速省时。具有先进性能的民航飞机,如波音747、767、空中客车等,飞行时速都在1000千米以上,这是其他运输工具望尘莫及的。同时,飞机能实现两点间路径最短的直线运输,几乎不受地面任何障碍物的影响。因此,乘飞机旅行最能节省时间,对于闲暇时间宝贵的旅游者而言,这一点是飞机旅行的重要优势所在。

(2)安全舒适。现代喷气式民航飞机技术性能优良,空中交通的安全性也大大提高。据统计,飞机旅行的平均事故死亡率比汽车旅行和火车旅行的平均事故死亡率都要低。所以,空中交通运输的安全系数还是很高的。但由于飞机失事相对伤亡大,影响也大,造成人们认为空中飞行不如地面旅行安全的印象。乘飞机旅行极为舒适。现代大型飞机机舱宽敞,座位宽大,设备考究,旅客行动方便。飞行平稳安静,机舱内还提供餐饮、视听娱乐以及一流空中服务,因此旅客享有舒适的旅途生活环境。同时,飞机旅行可以观看平时难以观赏到的空中和地表景观以及飞机起降时的快速感觉,给人们以一种特殊和愉快的旅游生活体验。

(3)航程远、灵活性大。飞机被誉为“空中桥梁”。当今世界大型喷气式客机,最远航程可超过1万千米,加之空中飞行路径短,因此,飞机是远程旅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目前,来我国的国际旅游者90%乘坐民航飞机。此外,飞机空中飞行受地面障碍物影响较小,可以到达其他交通工具难于到达之地。飞机飞行虽有固定航线,但也可以根据旅游市场的变化进行调节。例如,针对旅游季节性增加或减少航班,针对旅游发展新开航线,开办包机服务等,所以,飞机旅行还具有灵活易变的特点。

然而,飞机旅行也有不足之处:①运输成本高,载运量较小,因此飞机票价相对比较昂贵,不适宜短途旅行;②飞机飞行受气候条件制约,班机提前、延误、转道甚至取消时有发生,影响旅游者旅游活动的计划和安排;③飞机飞行只能从点到点,不能展开面上的旅游。因此,飞机必须同其他交通运输工具配合才能提供完整的旅游交通服务。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旅游规模日益扩大,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许多交通运输公司正在努力采取措施,以期解决或改善飞机旅行存在的不足之处。可以预料,飞机将在今后长途旅游和国际旅游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五、特种旅游交通

特种旅游交通,是指除人们常用的四种现代旅游交通方式外,为满足旅游者娱乐、游览的需要而产生的特殊交通运输方式。一般而言,这类交通工具除为旅游者提供空间位移服务外,还各具特色,体现了较强的地方和民族风格,往往更富有娱乐性和享受性。因此,虽然特种旅游交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交通工具的运输作用,但绝大多数在实质上属于旅游服务或游乐项目。

特种旅游交通方式往往是为配合旅游区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开展而设置的,故多分布于旅游景区或景点内。特种旅游交通方式各具特色,但受不同环境因素的制约而难于推广普及。

特种旅游交通工具主要有:

(一)缆车

缆车又称索道。是用驱动机带动钢丝绳牵引缆车车厢,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的空间运行的交通方式。多用于山岳风景区、滑雪场、游乐场等风景旅游区和游乐场所。

缆车具有对自然地形适应性强,爬坡角度较大,能缩短运输距离等特点,可将人或物品运送到其他交通工具不易到达的地形复杂、险要的地点,使旅游者的游览变得十分方便。由于缆车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运行,空中观景别具情趣,并且会产生某种紧张和刺激感,从而增添旅游地的吸引力以及旅游活动的乐趣。

缆车建设涉及面广,对风景区的植被、生态环境以及自然景色有一定破坏或影响,所以建设缆车一定要进行可行性论证,尤其是环境评价,并精心设计和施工。

(二)畜力交通工具

如马、牛、驴、骆驼等,畜力车(如马、牛、骆驼等拉的车)和爬犁(如马、狗等拉的雪橇和冰爬犁等)。这些交通工具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具有重要意义。它一方面反映了一定地区的民族特色,可以满足人们求新、求奇的旅游心理;另一方面这些交通工具本身还体现了人与自然协调的思想,特别符合人们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现代需求。

(三)人力交通工具

包括自行车、三轮车、手划船等。自行车是依靠自身体力和机械功能的旅行工具,具有健身、节能、无污染、自由灵活等优点,适合短途旅游,也适合城市旅游,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开办各种自行车租赁业务,可为零散客人提供许多方便。

其他人力交通工具。如滑竿等,可以给旅游者特殊体验,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尤其是交通不方便的旅游景区景点有适用性。

(四)风力交通工具

包括帆船、热气球等。帆船是传统的风力交通工具,而热气球则是现代风力交通工具。它们都可以满足旅游者增长知识和探新求异的旅游需求。

六、影响旅游交通的因素

(一)旅行目的

我们按照旅游目的地将旅游者划分为差旅型、消遣型和个人家庭事务型三大类。差旅型旅游者的最大特点是,他们外出旅游的目的是办理公务,这不仅决定着他们不能改变旅行目的地并且不能随便选择动身的时间,而且决定着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不大考虑旅行费用。他们最关心的是安全、便利、快速、舒适,因而他们乐于选择的旅行方式是航空、铁路和小汽车旅行,一般很少乘长途汽车和轮船。

消遣型旅游者外出旅行的目的是消遣度假,他们外出动身的时间不像差旅型旅游者那样受严格限制,因而对不同的旅行方式的选择自由度较大。由于这类旅游者对价格比较敏感,所以他们会尽量选择价格低廉的旅行方式,有时甚至会不选用商业性经营的交通工具,而采取徒步、骑自行车或摩托车以及免费搭乘顺路车辆的方式外出旅游。但一般来说,多数消遣型的旅游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喜欢自己驾车旅游,而远程旅游特别是出国旅游的情况下,乘飞机或火车旅游是常选用的旅行方式。对于消遣型旅游者来说,他们在选择旅游方式时首先考虑的是安全、经济和高效。

个人及家庭事务型的旅游者的旅行目的地都是比较固定的,但在动身时间上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其自由性介于商务型旅游者与消遣型旅游者之间,所以,他们一般选择安全、高效、低价的旅行方式。

(二)运输价格

差旅型旅游者由于旅费报销的缘故,一般对运输价格不敏感,但其他各类旅游者对运输价格都很敏感,因而运输公司在客运价格上的稍微波动都可能导致营业量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在供大于求、同业竞争的情况下尤其如此。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的收入毕竟是有限的,其旅游都有一定的预算,旅游者所关心的问题之一便是在自己的旅游预算之内,如何使旅游活动更为充分和有效。所以,人们往往会考虑各种可供选择的旅行方式的价格,甚至在选定旅行方式后,人们还会比较不同的公司、企业提供的价格。实际上,较多的旅游者来自中、低收入水平家庭,使得运输价格对选择旅行方式的影响更为突出。正像有人调查指出的那样,在美国,如果一个家庭的年收入在15000美元以上,那么在远距离外出旅行时,该家庭很可能选择航空旅行而不选择其他交通方式。

(三)旅行距离

旅行距离通常包括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两个方面。空间距离越长,完成旅行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多,旅行的代价也就越高。人们外出度假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度假时间,人们必须努力缩短用于交通方面的时间。因此,对于长距离的旅行,特别是1000千米以上的旅行,人们通常会选择航空这种旅行方式,这不仅是因为航空旅行速度快,而且也因为它相对比较经济。反之,对于中、近距离的旅行,人们则较倾向于选择铁路或汽车作为旅行方式,因为这不但比航空旅行经济,而且也比较便利。

(四)旅行者的偏好和经验

在多种旅行方式同时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具有相同条件的人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旅行方式,这是因个人的旅行偏好和经验而产生的结果。

对于初次外出旅行的人来说,他们对某种旅行方式的偏好主要受其个性或心理类型的影响。帕格洛关于旅游者心理类型的理论曾将人的心理类型划分为两个极端,即自我中心型和多中心型。自我中心型的人远不及多中心型者富有冒险精神,因而表现在对旅行方式的选择上,他们喜欢自己开车去某一旅游目的地而不愿乘飞机前往。而多中心型的人恰恰相反,喜欢乘飞机而不是自己开车去目的地。

但更有实际意义的是,人们对某种旅行方式的偏好往往产生于自己过去的旅行经验,例如,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不少人都喜欢乘火车外出旅行,因为他们的旅行经验使他们深信乘火车旅行比其他旅行方式安全。如果一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乘火车旅行不理想,甚至讨厌乘火车旅行,那么在有其他旅行方式可供选择的情况下,他便不大可能会选择铁路的旅行方式。

当然,除上述因素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会影响人们对旅行方式的选择。例如,天气、旅伴、目的地的地理位置特点等等。所有各种因素在决定人们对旅行方式的选择时,都是因互相联系、互相影响而综合作用的。

七、旅游交通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旅游交通是旅游业发展和存在的先决条件

旅游交通是实现旅游活动不可缺少的因素。旅游者外出旅游时,首先要解决从定居地到旅游目的地的空间转移问题,通过采用安全、经济、高速、方便、舒适的旅行方式抵达目的地。没有交通路线的开辟、不断改进和完善,旅游业就难于生存和发展。如果某一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完善的服务设施设备,而本地区的可进入性较差,大量的旅游者进不来,进来后又出不去,交通就成为本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瓶颈,旅游资源和相应的设施、设备也就难于发挥作用。另外,交通运输的现代化可以提高运输能力、提高旅行速度、节省时间和费用、扩大旅游者的空间活动范围,进而可以影响旅游活动的规模、形式、内容、档次及进程,促进旅游业向更高水平发展。所以发展旅游业必须优先发展交通。要积极创造条件,科学规划与合理配置旅游交通格局与运力,缓解旅游交通的紧张状况,真正做到“进得去、散得开、出得来”。

(二)交通是旅游创收的重要部分

旅游交通是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人们总是要借助一定的交通工具到达旅游目的地,除徒步或骑自行车等特殊旅行方式外,人们借助交通工具及相关服务时,一定会支付相应费用,这就形成了旅游交通的收入,这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必需和基本的支出,因而是旅游创收的重要部分。据统计,旅游者总支出的20%~40%用于交通方面,而国际旅游者的交通支出所占比重则更大。2005年,我国国际旅游(外汇)的长途交通收入总额为82.94亿美元,占国际旅游(外汇)总收入的28.3%;市内交通的收入为10.30亿美元,占国际旅游(外汇)总收入的3.5%。可见,交通为旅游业带来了不小的收益。

(三)交通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形式

旅游是人们在非定居地的有异于日常生活的特殊体验,从旅游者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开始旅行的时候起,他所经历的一切事物都与日常生活有明显的区别。旅游者领略沿途的美景,或与其他乘客广泛交谈,都属于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乘坐从未乘坐过的交通工具,以及能突出表现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交通工具,就更可以为旅游活动增添色彩。有一些旅游活动项目,如游江、游湖、游览野生动物园等,若无特殊的交通工具,旅游目的就无法实现。再如骑骆驼穿越沙漠,虽然速度很慢,却别有一番情趣,其他如在游览区内乘坐水上飞机、热气球、快艇、潜水艇、坐花轿、坐马车、坐缆车等等,都增强了旅游的趣味性,大大丰富了旅游的内容。这时,这些交通工具本身已不再是单纯为了解决空间转移问题,而已经成为一种特色旅游的内容。

(四)交通可以促进旅游地的兴起与发展

世界上所有旅游热点地区之所以兴旺,莫不与交通条件的发达有关。发达的交通增加了旅游地的可进入性,把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输送到目的地,该旅游地也因此扩大了知名度,逐渐兴旺发达。建立旅游区不仅需要解决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交通问题,还需要解决旅游目的地自身的交通运输问题,即旅游区的内部交通问题,而且两种交通需共同发展、紧密衔接。诸如一个旅游区景点与景点之间旅游交通设施的改善,如道路的修建、拓宽、升级,往往可以促进该地区公共交通网络的完善,促进当地的物资交流,促进经济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