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职业新闻记者的发展与演变

现代职业新闻记者的发展与演变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现代职业新闻记者的发展与演变19世纪30年代,欧美各国相继进入资本主义繁荣阶段,新闻事业也因此进入商业性大众化报纸的现代报业时期。记者队伍自身也得到了锻炼,涌现出许多明星人物。我国近代报业的出现晚于西方,近代职业新闻记者的出现也迟至19世纪初年。至20世纪40年代后,“记者”几乎取代了其他所有的前称或别称而成为新闻采访职业的“惟此独尊”的称呼。

三、现代职业新闻记者的发展与演变

19世纪30年代,欧美各国相继进入资本主义繁荣阶段,新闻事业也因此进入商业性大众化报纸的现代报业时期。商业性报纸彻底抛弃了以言论为主的做法,采取彻底以新闻报道为中心的办报方针,采访记者开始受到重视。从此时起至20世纪初,由于新闻界处于自由竞争阶段,广播电视记者尚未登场,报纸记者最为活跃,他们将采访领域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采访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记者队伍自身也得到了锻炼,涌现出许多明星人物。如专事采写犯罪新闻的纽约《太阳报》记者乔治·威斯纳;被称作“第一个也是最伟大的‘随军记者’”的《泰晤士报》记者拉塞尔;被称为“无冕之王”、是当时许多政治家和外交家的密友、受到过不少国王款待的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狄龙等等。

然而,1896年从纽约开始的黄色新闻浪潮也曾将记者带入歧途。纽约《世界报》和《新闻报》的记者们竞相以煽情主义手法报道凶杀、抢劫、暴行、色情的事件,《世界报》的记者更潜入私宅,靠偷听丑闻搞出所谓“锁眼新闻”以招徕读者。更有甚者,为了煽起战争,有些记者仅靠道听途说就写出了充满挑衅意味、活灵活现的“目击式新闻”。这些做法,理所当然地受到社会的谴责。

我国近代报业的出现晚于西方,近代职业新闻记者的出现也迟至19世纪初年。一般认为,1815年由外国人创办的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中的中国人梁发,是中国近代最早的记者之一。19世纪50年代以后,国人自办报刊大量涌现,许多报纸有了分管外出采访的“访事员”。1872年以后,以《申报》为首的一批国内报纸在刊登《搜访新闻告白》,广开消息来源的同时,开始在外地聘请特约记者。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以王韬、梁启超、严复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以办报宣传变法,是中国近代政论报纸记者的代表。1899年梁启超在《清议报》首次使用“记者”一词,将记者职业的名与实巧妙结合,简明贴切,“名副其实”。也许由于这个原因,“记者”这一称谓自海外传回中国之后,便产生了旺盛的生命力。20世纪初,《申报》等主流报刊纷纷沿用“记者”称谓,除“访员”一词间或与之相伴外,而“探员”、“访事”等称呼大多被淘汰。至20世纪40年代后,“记者”几乎取代了其他所有的前称或别称而成为新闻采访职业的“惟此独尊”的称呼。20世纪初年,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大量涌现,这些报刊都有一支专业与业余相结合的记者队伍。辛亥革命以后,新闻记者在社会上的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各大报都派出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又有较高写作水平和活动能力的记者常驻北京,其中著名的有黄远生、邵飘萍、林白水、刘少少、胡政之等。

大约在1925年前后,各报社大体都有了内外勤的分工,并吸收了日本新闻界的叫法,正式把外出采访的人冠以“外勤记者”的称呼。

19世纪30年代后,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出现,无产阶级新闻记者也逐渐成为活跃在世界新闻大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毕生为报刊写下了2000多万字的文章和有关信件的马克思、恩格斯自是无产阶级新闻记者的楷模;俄国的列宁、斯大林、加里宁和德国的倍倍尔、李卜克内西的报刊活动,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苏联记者出生入死、深入战场所采写的大量报道,至今仍不减其英雄主义的光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