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与语言

文化与语言

时间:2022-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文化的内涵(一)文化的界定关于文化,目前为止国内外各执己见,有诸多定义。围绕文化概念的讨论多见于西方的文化人类学著作,如被誉为西方人类学之父的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就“文化”这一概念曾做出堪称经典的界定,即“从广义的人种论的意义上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法律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一、文化的内涵

(一)文化的界定

关于文化,目前为止国内外各执己见,有诸多定义。由于研究的视角不同,我们无法对各种不同的定义做出明确的是非判断。

文化一词乃为学术界传统则又时髦的语汇,而涉及文化的论著可谓汗牛充栋,以至于逼得维克多·埃尔竟然说道“企图或声称给文化概念确定范围是徒然的”[1]。尽管本文不侧重于文化自身内涵的开掘,却认为有必要校正文化这一概念的向度。因为文化作为地域及时间维度上得以延伸、交错的一个复杂整体已存在着各自不同的关系网,所以不了解不同的文化解读就不可能准确把握文化这一概念的向度。

围绕文化概念的讨论多见于西方的文化人类学著作,如被誉为西方人类学之父的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就“文化”这一概念曾做出堪称经典的界定,即“从广义的人种论的意义上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法律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2]爱德华·泰勒的贡献在于最早指出文化所包含的种种因素乃为复杂关系的一个整体。英国学者马凌诺斯基则从功能主义人类学视角度坦陈,“文化含有物质的和精神的两大主要成分——已改造的环境和已变更的人类有机体……真正能够传播与演化文化的真正要素乃是社会制度,即由一群能利用物质工具且固定生活于某一部分环境中的人们所推行的一套有组织的风俗及活动体系”。[3]然而,解释人类学派创始人美国学者格尔兹却指出,“我所采纳的文化概念在本质上属于符号学的文化概念……人是悬挂在由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我把文化看作这些网,因而认为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探索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索意义的阐释性科学”。[4]

西方还有学者专门考察了文化概念的语境后认为,“从有关文化的历史文献来看,与文化关联紧密的主要学科或门类大致有九个:哲学、文学和艺术、教育、历史、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生态学和生物学。因此,文化的蕴涵与构成决定它不可能为任何一门学科所独有,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独自承担起文化概念的‘统一大业’”。[5]因为西方有不少人类学及社会学方面的学者针对“文化”一词的确切含义仍然存有很大分歧,所以克罗伯和克拉克洪从100多位权威人士著作中归纳、分析了某种代表大多数学者所同意的基本要素后提出,“文化就是通过符号取得和传达的外露和内涵的行为方式,构成人类集团各不相同的成就,其中包括体现在创造物中的成就;文化的基础核心是传统观念,特别是依附于这些观念的价值标准:一方面可将文化系统看作是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可将其视为采取进一步行动的条件因素”。[6]据此可以认为现代有关文化的概念解读大体上倾向于将文化视为外在于个体且由不同文化成员所共有的一套思维理论系统——既可以是一套价值体系或意义体系,也可以是一套日常生活知识乃至人际交往规则。

中国学者围绕文化概念的解读往往不同于西方学者而颇具东方特色。梁漱溟突出了文化内涵中的生活意义,认为“所谓一家文化不过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总括起来不外三个方面:(1)精神生活方面,如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2)社会生活方面,我们对于周围的家族、朋友、社会、国家、世界之间的生活方法都属于社会生活一方面,如社会组织、伦理习惯、政治制度及经济关系;(3)物质生活方面,如饮食、起居种种享用以及人类对于自然界的生存”。[7]费孝通则强调文化的存在方式和存在机制,认为“文化是人类用以满足需要的人为工具……文化是社会创造出来使人类可以共同生活来满足个别需要的手段,文化是以社会力量来维持的生活方法”。[8]贺麟却极力主张精神活动因素在文化中的作用,指出“所谓文化,乃是人文化,即为人类精神活动所影响、所支配、所产生的……精神化或精神文明,其特征乃是征服人类的精神,使人的精神心悦诚服”。[9]鉴于文化概念的复杂性,若想一一予以定义既不现实又无必要。

前面由中外学者诠释的文化概念大多与本研究的切入点密切相关,这是因为研究的切入点不同所诠释的文化概念就会有差异。从上面的文化概念分析可知,文化一般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文化是指从精神到物质、从思想到行动、从学科知识体系到日常生活方式且与人相关的所有因素;狭义的文化乃是指与人类精神及思想有关联且反映一定地域之一定民族观念体系的方方面面。其中广义的文化概念过于宽泛,而狭义的文化概念恰恰适于本研究,因为这一概念外延可以触及文化、教育、体育三者之间联系,而这一概念内涵则能够深入到理念或精神层面、制度层面和社会实践或器物层面。

(二)文化的结构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以结构与实体、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等方式存在的。我们还可以把事物存在的方式理解为由特质构成的本体,而特质则是由元素构成的。文化也不例外,它也有结构与实体、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特质与本体等要素。我们说“文化是表现为生活方式的人类本质的表征”,就是从结构与实体、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等方面对文化作为一种事物进行的概括。人类本质——生活方式——表征这种关系就是文化的基本逻辑结构,其中,人类本质——生活方式是文化的基础结构,人类本质是这个基础结构的基础,或者叫做“实体、本质、内容、本体”,而生活方式则是文化的“结构、现象、形式、特质”。而生活方式——表征这是文化的外层结构,在这个外层结构中,生活方式是实体(本质、内容、本体),表征是结构(现象、形式、特质)。人们对文化的认知往往是从表征的角度进行的,比如说生产工具是人类生产方式的表征,人们通过对生产工具的形制、材料、功能等性能——从文化学的角度说是构成表征的特质——的认识,可以知道使用这种生产工具情况下的生产方式,并进而推断整个物质生活方式。

如前所述,生活方式并不是像铁板一块整体地表现出来的,而是以各种特质的组合方式表现出来的,因此,文化作为表征的意义就在于它是文化特质所显现的时空结构。例如,服装是人类物质生活方式的表征,而制作服装的材料、方法、样式则是构成这种表征的特质,一件完整的服装就是一级特质的组合,表征就是这种组合的外在时空结构,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一件服装就是一个文化的表征。

从构成表征的文化特质所反映的生活方式的不同方面,可以将文化从内部结构上区分为不同类型:由反映人类物质生活方式的特质所构成的表征,是为物质文化;由反映人类思维方式的特质所构成的表征,就是精神文化;由反映人类交往方式的特质构成的表征,就是制度习俗文化。因此说,文化除了可以从表征的角度理解为是由各种特质构成的复合体外,还可以从内部结构的角度理解为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习俗文化构成的复合体。

表征是一个可大可小的文化范畴,从大的方面说,它表明的是整个文化实体,比如说草原文化是整个游牧民族生活方式的表征,海洋文化是整个海洋民族生活方式的表征。从小的方面来说,它表明的是文化实体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一个表征,在它独立地表示一定的文化意蕴的时候,它是由一种或多种比它更小的文化特质构成的,而当它在另一个高一级的复合体中,它则是构成更高层次表征的特质。

(三)文化的特征

通过对文化界定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文化的一般特征:

1.学习性

人的行为是由两部分构成的:(1)本能的;(2)学习的。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大部分是经过后天训练而获得的也就是社会文化部分的行为。虽然所有的动物都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这对于物种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但对于人类来说,本能的行为远远不及学习的行为。

2.发展性

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而形成的,并保留在一个民族的现实生活中。当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发生着变化。如果没有文化的发展,也就没有现代社会的文明。例如。美国的快餐店麦当劳、肯德基受到了许多国家人们的青睐;大多数国家的青年都热衷于牛仔装。所以说文化过程就是文化变迁,也就是说文化的稳定是相对的,发展是绝对的。

3.时代性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每个时代都有自己代表性的文化类型。随着时代的更替也必将导致文化类型的变化,也就是说,新的文化类型取代旧的文化类型。但这也并不否定其文化的继承性,同时也并不代表文化发展的断裂。相反,人类历史演进的每个新时代,都必须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也就是批判性继承前人的文化成果,并将其优秀的纳入自己的社会体系,从而不断发展成新的文化类型,也就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性文化类型。

4.综合统一性

尽管人们对文化的概念难以取得一致意见,但对文化划分为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的基本观点是认同的。任何一个文化系统中的子文化,都有它自身的一个完备文化体系,都是一个综合统一体。文化的要素和成分尽管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不是简单的、孤立的要素和成分,不是杂乱无章地拼凑,相反,各要素和成分之间是相互整合而统一的。这种统一性常常通过共同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表现出来。

5.政治、经济性

政治、经济、文化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存在形态。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人是文化的主体。在阶级社会中,人是分为不同阶级的。不同阶级(包括阶层)的人对文化有着不同的需求。不同时代的物质生产水平由此形成各种经济关系,并影响着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同时,文化生存的优劣,对政治文明和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促进或促退作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开明的政治与文明的文化、发达的经济与先进的文化;专制的政治与专制的文化、落后的经济与落后的文化,都是相互依存和影响的客观存在。然而,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并不一定是同步的。当今中国,把政治、文化、经济、生态文明、社会管理与党的建设“六大建设”并提,这是建设和谐社会、治国理政的英明抉择。

6.普遍存在的具体性

文化是人类一种活动,是人类经过几千年来所取得的一切成果的智慧结晶。有了人类就产生历史,有了历史就产生了文化。每一个社会、民族、国家的人们都生活在具有一定的规则性,能依靠法律、习俗、制度、价值系统、思维方式等来引导和约束社会成员的个体行为的文化系统当中。这种文化系统还能使他们的思想、情感与行为都纳入群体的价值目标。

7.世代相传的连续性

人类文化是随着物质和人口的生产与发展的,它是社会传承的结果,具有历史连续性。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人们总是有批判、有选择地进行继承,并在继承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从而形成一定的文化传统。例如,中国文化五千年绵延不断,它独自萌发,慢慢形成,历久弥坚,从未中断,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即使近代受到强势的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挑战,它也未丧失自己的特性。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相统一,是文化连续性的保证;继承是文化连续之源,创新是文化发展之动力。文化体现了创造的意志力量,它与本能的生物学遗传或先天性行为方式是不同的。

8.民族和世界的辩证统一性

文化的民族性就是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特点。任何形态的民族文化,都是适应本民族不同阶级阶层、职业、信仰和不同文化心理的人以及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生产条件而形成、发展的。这一民族所共同具有的文化的历史渊源,承载着大体一致的文化积淀,从而形成本民族的文化特质并促进其发展,这是某一民族文化包容性的体现。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例如中华传统文化,便是包容了56个民族文化的特征,并由一种带有共同倾向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特征,把各民族凝聚成一个整体。它是一种具有独特的中华民族性格和传统的文化形态。自然,在这个多民族的文化整体中,各个民族仍保持着那些具有自身传统和特色的文化因素,如本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所以说,文化的民族性是一种多元的文化形态。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辩证统一体,这是文化包容性最为突出的标志。在当今世界上,任何一种成熟的文化,都是属于全人类的,纯粹独立的民族文化是不存在的。文化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在世界各国之间相互传播,发生交流与冲突、选择与融合,并导致各民族文化的发展或迁移。即使在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的古代,世界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始终在通过各种渠道(如战争、经商、人员往来等)进行着。中国历史上佛教文化的传入、明朝以来的“西学东渐”就是明证。同时任何一个民族所创造的文化,只有既具民族特色,又能积极融入世界文化之林,并汲取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才最具有生命力。只有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定的份额,才能成为文化大国。

总而言之,从广义上来讲,文化是指人类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从狭义上来讲,则特指精神财富。比如中国文化,一般是指中华民族世代流传下来的精神财富,其内容非常精深,它不但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门类还包括人们的风俗、理念、信仰等。

二、语言影响并反映文化

人类文化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语言。语言是文化中一个颇为特殊的组成部分。首先,它是整个文化的基础。正是通过语言,文化才能保存下来,并传递给同时代人和后人。其次,语言直接反映一种文化的现实。换句话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媒介,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由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变迁、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诸多差异,各个民族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其内涵的差异必然会在语言中得到全面反映:一方面,文化差异使世界上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它又导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理性概念作出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因而有时会引起误解,导致交际不畅。

文化与语言的这种关系在中俄两种文化和中俄两种语言的对比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此种语言差异亦反映了中俄两个民族的文化差异。

语言作为一种人们共享的符号系统,是文化的产物和重要成分,因此,从文化角度看,重要的文化功能是由语言来承担的。

(一)语言影响文化

作为人类两大交际符号系统之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交际是语言的本质,不仅语言产生于人们之间的彼此交际的需要,而且“语言是以交流思想和感情为目的的人的活动”[10]。一方面,语言这一符号系统是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而存在的,离开了人类的交际,语言就失去了它产生和存在的必要;另一方面,人类的交际也离不开语言,《圣经》旧约“创世纪”中记载着这样一件事:挪亚领着他的后代乘着方舟来到示拿,居住在这块平原上,他的子孙打算造一座上通天庭的通天塔以扬名显威。上帝知道后深为不悦,他并非直接阻止他们造塔,而是搅乱他们的语言,使他们彼此语言不通,结果由于缺乏共同语言,无法协作配合,通天塔始终未能建成。这一记载虽属神话,但却道出了语言在人类交际中的重要功能。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语言。人是群居的动物,从人类开始存在的第一天起,人类为了求生存,为了防御并征服野兽,躲避自然灾害,采取的就是集体劳动的方式,共同地创造生产工具,共同地改造自然,共同地生产生活资料。而在生产物质财富的共同劳动中,为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生产行为,“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于是便创造了语言。但是人类最初出现的还只是感性的分音节的有声语言(即口头言语交际符号)。随着社会的发展,分音节的有声语言因其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而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因而后来又产生了另一种符号系统——感性的有形书写语言(亦即书面语言交际符号)。书写语言可以把声音符号系统转换为文字符号系统,即把有声语言用有形文字记录下来,这样也就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从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扩大了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能力。从另一方面来看,书面语言交际符号系统也可以转换为口头言语交际符号系统,即可以把书面语言所载荷的信息用有声语言传播出去。有了书面语言交际符号系统与口头语言交际符号系统的相互配合,语言对于促进人们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便可以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是在一个复杂而广阔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语言国情学是继符号学、美学、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的重大突破后应运而生的一门学问。

思想的直接体现是语言,特别是词汇最能敏感地反映人类思想的变化和生活。由于语言或词汇受文化的影响,所以用于表达的语言或词汇也必定深深打上了该文化的烙印,附带有其文化的含义或引申意义。正是借助语言,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政治、法律、教育、风俗习惯、宇宙观、艺术创造、思维方式等——才得以薪火相传,代代不息。

同时,文化是语言发展的动力,反过来语言的丰富和发达是整个文化发达的前提。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语言记载我们祖先的知识和经验,后代人一切都要从头做起,社会就会停滞,更谈不上文化的发展。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语言作为中间纽带,各个民族之间就无法交流。人类就不可能相互吸收先进的知识和经验,这同时也会影响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二)语言反映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镜子,它直接反映文化的现实和内涵。一个文化的面貌可以在语言中得到体现。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曾说过:“特定社会的语言是这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每一种语言在词语上的差异都会反映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的事物、习俗以及各种活动在文化方面的重要特征。”词汇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其意义主要有两大类:指示意义和引申意义。前者较固定是指词汇的字面意义;后者则包括扩展意义或联想意义是指词汇的隐含意义,也就是词语的文化内涵。语言词汇反映并受制于不同国家或民族的政治地理、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心理和宗教信仰等因素。

同时,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历史地形成的,也凝结着这一民族世世代代在其所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下和社会条件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多数学者认为,文化共性在人类文化中占主导地位,是不同民族可以开展交流的基础,然而各民族文化又具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具有自身的个性。在教授外国语言的过程中就有责任正确地把一个民族文化介绍给另一个民族,其重点当然应该是反映文化个性中深层含义的东西。

最早研究文化和语言关系的是人类学家。之后,社会学家对这个问题也开始感兴趣。20世纪60年代中期,社会语言学家相继发表这方面的许多论述。

文化是人类生活中的现象,它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因而具有民族性质。不同民族的具体物质生活条件和结构是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不同,社会组织、心理特征、道德和价值观念也就不同。

综上所述,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记载文化、传承文化、反映文化,二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语言是人类社会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和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某一民族的人们不熟知某一特定民族的文化因素,则不可能进行成功的交流。也就是说,不同的民族语言既受到本民族文化的约束,又反映出其特定的文化内容。

反之,文化影响语言的结构和含义,文化的动态特征导致语法和词汇意义的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历史的不断演进,白话文运动、简化字、汉语拼音方案、标准普通话等运动使汉语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新事物、新思潮的出现,外来文化的影响也使很多词汇的意义发生巨大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