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言与民族文化

语言与民族文化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不可否认的是,语言文化传播也存在负向功能。一些西方强国无疑是语言文化传播的最大受益者。语言文化的全球化打破了封闭的地域和民族文化的界限,促进了各民族的语言文化的大融合。马学良,戴庆厦:《语言和民族》,《民族研究》,1983年第1期。
语言与民族文化_中国民族学·第12辑

四、语言与民族文化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族群历史事件的记载方式和文化传统的大象征”。(34)一个语言符号如果在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使用得长久了,它就会结合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许多历史文化背景,就成了一个文化的语码。语言是文化特殊性形成的最重要因素,也是个人和集体自认的重要因素。一些政治家和学者认为,“没有语言就没有民族”。(35)正如前联邦德国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所言:“保护本国语言传统是生死攸关的问题,原因在于,如果本国的语言日趋消失,或者在几代之后遭到彻底侵蚀,那么本国文化中的一大部分内容也会消失,本国特性的一些组成部分也会变没。”(36)

从语言文字的“文化象征”功能上来看,语言文字本身就是广义的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外在体现,同时也成为凝聚民族情感、形成民族认同的纽带和联结。“语言和民族固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内容,但在广义的文化这一宽阔的背景中,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作为具体民族成员而使用语言的人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维系民族的重要纽带,而民族又是语言赖以存在的底座。”(37)由此,语言在民族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其成为民族诸特征中最重要的一个。安东尼·史密斯认为:“民族是一种文化的集合体……(民族)并凭借文化方面的一个或几个差别(如宗教、习俗、语言或组织)来相互区别。”(38)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意识形态和思维定式。

人们的语言是否决定人们如何思维,因而塑造其文化本身。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萨皮尔早先系统阐述了该问题,他的学生本杰明·李·沃尔夫凭他对霍皮印第安人语言的研究经验,提出了关于语言相关性(39)(linguistic relativity)(人们称之为萨皮尔—沃尔夫假说)的成熟理论。沃尔夫指出,语言并不只是把我们的观念和需求转化为声音的编码过程,确切地说,它是一种塑造力量。语言通过提供常用的表达惯例,预先安排人们以某种方式看世界,因而引导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有的学者已经做出尝试,提出检验该假说的方法。(40)有的学者认为实际上,我们的语言提供给我们一副特殊的眼镜,它使某些感觉更突出,而使另一些感觉变得模糊。因此,尽管神经系统接收到所有的感觉,但是只有一部分在意识层面上出现。(41)

语言的文化传播有正负两方面的功能。正向功能是语言文化传播能够促进世界语言和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和发展,增进世界各国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同时,由于语言文化传播产生了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国际通用语——英语,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也因此减少了交流障碍和交流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交流效率。但不可否认的是,语言文化传播也存在负向功能。首先,语言文化传播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一些西方强国无疑是语言文化传播的最大受益者。他们利用其庞大的语言文化产业链掌控世界语言文化市场,利用英语语言的媒介将本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源源不断地向外渗透和辐射,导致了弱势国家语言文化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一些弱势语言和文化正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而语言的灭绝也就意味着文化的消失。一个失去了民族语言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国家必将灭亡。因此,我们对语言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价值输出和渗透必须报以清醒的认识,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一个国家或民族要保持其鲜明的个性独立的品格,就必须首先保持其文化上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才能谈得上国家的完全独立。”(42)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同时也带来了语言文化的全球化。语言文化的全球化打破了封闭的地域和民族文化的界限,促进了各民族的语言文化的大融合。语言文化的全球化应是各民族语言文化之间相互对话、交流、融合的进程。但不可否认的是,语言文化全球化的过程却也为强势语言文化对弱势语言文化的同质化提供了历史的契机。

在语言生态系统中,只有保持各语言的相互平衡和相互和谐,保持语言的多样性,整个语言生态系统才会达到平稳的状态,否则语言生态系统会遭到破坏。语言生态系统不仅受到语言各构成要素的影响,同时还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人群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文化对语言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巨大的。语言系统中凝集着所有文化的成果,保存着文化的信息,沉淀着本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道德等等。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为民族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民族的团结与发展提供了不可估量的价值。当今的世界是多元的,世界的语言和文化也应该是多元的。语言的多样性是语言生态系统健康存在的基础,是世界多元文化得以延续的前提。

【注释】

(1)高永久,男,汉族,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民族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研究员;杨建超,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民族学研究院2012级博士研究生。

(2)马学良,戴庆厦:《语言和民族》,《民族研究》,1983年第1期。

(3)马戎:《语言使用与族群关系》,《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

(4)【美】哈罗德·伊罗生著,邓伯宸译:《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9页。

(5)【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47页。

(6)潘一和:《文化与国际关系》,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6页。

(7)周庆生:《国外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进程》,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

(8)引自1772年赫尔德的论文《论语言的起源》,转引自陈平:《语言民族主义:欧洲与中国》,《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1期。

(9)【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47页。

(10)【俄】B.A.季什科夫著,高永久、韩莉译:《民族政治学论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196页。

(11)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88页。

(12)《列宁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49页。

(13)《列宁全集》第2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7页。

(14)【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页。

(15)关于新洪堡特的学说介绍可参阅姚小平著:《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语言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版。

(16)【俄】B.A.季什科夫著,高永久、韩莉译:《民族政治学论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197页。

(17)马戎:《语言使用与族群关系》,《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

(18)罗美娜:《非洲国家的多元语言使用问题》,《世界民族》,2011年第2期。

(19)Walker Connor,The National Question in Marxist-Leninist Theory and Strateg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20)曹兴著:《僧泰冲突与南亚地缘政治》,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77页。

(21)Edward Miguel, Tribe or nation?:Nation Building and Public Goods in Kenya versus Tanzania,World Politics, 2004, Vol.56,No.3,pp.327~362.

(22)【美】塞缪尔·亨廷顿著,程克雄译:《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1页。

(23)Fichte,Johann Gottlieb.Address to the German Nation,translated by R.F.Jones and G.H.Turnbull,ed.by George A.Kelly, New York:Harper Torch books,1968:190-191.

(24)《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语言》,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6页。

(25)《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语言》,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89~90页。

(26)《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语言》,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1页。

(27)【俄】B.M.阿尔帕托夫:《苏联20—30年代的语言政策:空想与现实》,《民族译丛》,1994年第6期。

(28)Anderson,Benedict.Imagined Communities.London:Verso Editions and NLB,1983:44–46.

(29)王智娟:《哈萨克斯坦:语言问题政治化的新发展》,《东欧中亚研究》,2002年第3期。

(30)陈平:《语言民族主义:欧洲与中国》,《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1期。

(31)转引自【美】马丁·N·麦格著,祖力亚提·司马义译:《族群社会学》(第6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94页。

(32)Milton M.Gordon,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The Role of Race,Religion, and National Origin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33)【俄】B.A.季什科夫著,高永久、韩莉译:《民族政治学论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198页。

(34)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6页。

(35)【俄】B.A.季什科夫著,高永久、韩莉译:《民族政治学论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196页。

(36)【德】赫尔穆特·施密特著,柴方国译:《全球化与道德建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64~65页。

(37)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8页。

(38)Anthony D.Smith,National Identity,Reno: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1991,p.20.

(39)语言相关性理论认为,根植于语言的、对现实不同的解释能够对思维造成可证明的影响。

(40)【美】J.A.露西:《语言的相关性》,《人类学年鉴》2007年第26卷,第291~312页。

(41)【美】P.伍尔夫森:《语言、思维与文化》,载V.P.克拉克和P.A.罗莎编:《语言》,纽约,圣马丁出版社,1972年版,第4页。

(42)孙万菊:《文化主权、经济主权与政治主权》,《科学社会主义》,2005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